“东营微文化”是东营作协支持的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色,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读书时的种种回忆
——建怀老师
文丨李秋生摄影丨旅程
求知是成长的本能,读书是求知的捷径。
人的一生,谁没有过读书的记忆?温暖的书籍和引导你、陪伴你阅读的优雅睿智的人,都是你心灵成长的导师。它们提高了你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你的精神世界,活跃了你的生活状态。怎能不感恩和怀念?
20世纪60、70年代,适合孩子读的书很少。而这对于那些刚刚扬帆起航、渴望睁大眼睛认识世界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残酷啊!所以得到一本书、能够读到一本书已经成为一种奢侈,我必须不遗余力、不择手段地实现这一点。
当我在学校识字后,我有了阅读的觉醒。充满“引语”和“斗争”的薄薄教科书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要了。但那时家里能读能写的东西,除了母亲用来放鞋的一本蓝布封面的旧账本外,就只有挂在土地上的月卡(日历)了。方桌后面的墙。那些看上去像“烂狗肉”的课本和正反面写着大红对错标记的作业本,成了奶奶的烟纸,她口干舌燥地嚼着,就变成了烟纸。还冒出缕缕绿色的烟雾。于是在闲暇之余,他迈着一双坚不可摧的脚,带着空空的脑袋,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整天在荒芜的街道和荒野中徘徊,继续着他野蛮无知的成长模式。
当时,父亲在外地的农机站工作。周末,他常常会从单位食堂买一些馒头、包子或者油条带回家给家人吃——这也成为了孩子们每个周末的期盼。对我来说,我还期待的是用来包裹食物的肥麻花报纸。食物分完后,我边吃边把皱巴巴的报纸拉伸展开,上下打量着图画,读着文字。那种感觉,不亚于我吞下的美味佳肴。又一个周末的晚上,父亲回来了,他的自行车撑在屋外的梧桐树下。我和哥哥在车里翻来翻去,居然从车里拿出了一本书:一本32克拉的薄册,白色的封面。书名我记不清了,应该是一本民间艺术刊物。内容有相声、快板、舒来宝、琴书、梆子、小鲁戏等,长期以来,这本小册子成了珍品。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其中,我至今还能背诵一长段《突击白虎》的长篇寓言诗句:“1953年,美李和谈骗局败露,欲冲北占领全朝鲜。那是七月中旬的一个夜晚,乌云笼罩着安平山,山上,被称为美式装备的胜利军的伪团部盘踞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山上,前面地雷密密麻麻……”生动的故事、新鲜的词汇、朗朗上口的节奏深深地吸引了我。由此,我们还发现,文字原来可以如此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这或许可以算是最早的文学艺术启蒙吧!
我奶奶家住在城门北门。因为我的祖先早年经商,积累了一些财富,所以我爷爷这一代算是地位较高的了。正因为如此,我的叔叔阿姨们读书不多。我十岁左右的时候,因为兄弟很多,过年的时候我被送到奶奶家住了几年。我生性内向,更何况乡下孩子来到城市,就更感到内敛了。大人们忙着过年,我却无事可做。我常常独自蹲在街门外,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车马。无聊的时候,我有时会偷偷溜进储藏室和夏季厨房的东房,到处翻找……一天下午,北墙上,藏着一个黑色的罐子口,里面藏着一个耙子、扫帚,绳子和芦苇。找到一本书了!好厚的一本书啊!我激动极了,赶紧掸去灰尘,在昏暗的灯光下翻看:这本书没有封面,从头开始就少了很多页。泛黄的书页散发着烟味……我一看就忘记了天空。嘿嘿,直到姑姑叫吃饭了,他才搓着冰凉的手出来。
大年初二,妈妈来接我,还带来了这本书。出城后,我们沿着高速公路东侧的辅路向北走。妈妈挎着篮子走在前面,我慢慢地跟在后面,拿着一本书看书,在身后的雪地里留下了一条歪歪扭扭的脚印。回到家,不用说,白天,妈妈在煤油灯下拿着鞋底,我就躺在另一边看书。沉浸在故事所描述的情景中,我才依依不舍地睡着了,直到妈妈吹灭了灯。
本书大致讲述了解放前天津一所儿童救济院的故事:一群孤独无助的孩子在救济院里从事着繁重的劳动(如背大筐等),但他们的饮食却只有微薄的食物。并整天衣衫褴褛。一不小心,就会受到医院的严厉处罚,生活陷入困境。其中,检查员对济贫院的视察最令人难忘:为了准备检查,济贫院的孩子们洗澡、理发、穿上新制服。午餐,食物丰富多样,尤其是雪白的包子。一孩子吃饱后,抓了两个馒头塞进衣服里,晚上吃。结果,院长一行人一走,医院就把孩子们聚集到一起,要求他们脱掉新制服。就这样,藏在孩子衣服里的两个馒头就随着新衣服一起“脱下来”了。想来,这一段之所以印象深刻,大概和吃有关,因为饥饿的感觉让我有同样的感觉,很容易与之产生共鸣,从而也产生怜悯和同情……
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大书,尽管我不知道书名或故事的开头。
我读过两本读不完的书。一本叫《新英雄儿女》,是我从前街同庆家里借来的。没有封面,从书脊上残留的文字可以得知书名。讲述了白洋淀地区的普通百姓在黑老财的号召下,组织燕翎队抗日的故事。另一本书的书名不详,但应该是一本短篇小说集。竖版,繁体字,半猜半盲,读半懂,是一个反谍故事。我记得有一篇文章叫《代号捷豹》,内容紧张又恐怖。这本书属于我以前邻居的叔叔一家。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和父母一起在北京的人民大学呆了几年。
村小学教我们的老师大多是村里同姓或异姓的叔叔阿姨,姜老师、司老师、李老师、张老师……教我时间最长、最真从阅读的角度来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依然是李月亮老师。李老师二十多岁,中等身材,浓眉大眼。天气凉爽的时候,他经常戴军帽和军夹克,非常时尚。但眉间似乎永远有一个结——是因为生活的尴尬,还是因为我们这群调皮的孩子?他教学认真、严格,深受学生爱戴。记得高三的一个下午,自习课上,李老师拿着一本书走进教室,说要给我们读一本小说《黎明的河畔》。我们不懂什么是“小说”,但一听说这是一个关于故事的故事,或者是一场战斗,我们自然就感兴趣了,刚才还吵闹的教室突然安静了下来。于是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动情的朗诵,很快就被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所吸引。一连几天,下午自习成了大家热切期盼的时刻。随着剧情的发展,昌渭大地的惊涛骇浪,渭河的惊涛骇浪,国民党归来团的凶残恶毒,革命党人的英勇无畏,都在一个孩子稚嫩的心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一群孩子。尤其是少年记者小陈坚强、机智、勇敢、不畏牺牲的形象,无疑在那个崇尚英雄的时代为孩子们树立了又一尊雕像。当然,孩子们更不能忘记的是那只忠诚的狗狗——大老虎,在小陈受伤、即将被汹涌的河水吞噬时,它奋力挽住主人的手臂,最终将他从危险中救了出来。
想想,在当时的环境下,有意识地找课外书供学生阅读,真是一个“伟大”的举动。对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的心灵来说是多么珍贵啊!
后来,当我当老师教君清先生的《入党登记表》和《秋色颂》时,我常常想起李先生和他给我们读小说时的情景。
我在村东南三英里的松王连中学读初中。那一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东风徐徐,大地依然冰雪覆盖。初一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先是由经常背着手跑步的严老师教的,后来换成了漂亮的薛老师。初二、初一年级,有一位常家增老师——民实,一个朴实、坚强的中年男子。他风趣幽默,经常给大家讲故事,让班级轻松愉快。如果说我喜欢中文,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他带领我们读书,指导我们写作,稍有进步就及时表扬,所以汉语学习特别令人兴奋。有一次,县教研室编辑了优秀学生论文选集。常老师推荐了我写的一篇关于我表弟小林热爱学习的文章。我很高兴。放学回家后,我翻遍了箱子、柜子,却不见作文本。奶奶看见了,笑着说:“我早点卷烟吃了。”这件事被忽视了,但从那时起我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
常老师住在我们村东、北两三里路的一个大村长徐,所以那个村子里的同学很多。周日,我们经常约好和老师或同学一起出去玩,有时我们也会帮忙。居住。新民家是同学们最常去的家。新民个子不高,矮壮;他说话声音很大,声音很大;性格直爽、开朗,人缘好。他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就像鲁迅《故乡》里的水生,他是个孩子。一群同学愿意和他一起玩。当然,我想和他玩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家里有很多书(这可能和他父亲在一中工作有关),还有一个木箱,里面装满了书。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七八个同学一到他家,就先翻一翻书,读一会,然后大家再拿起一本书再走。高玉宝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就是向他借来读的。有几个同学喜欢这本书,就安排一本一本地读。第一个见了大喜,第二个则着急了。轮到我的时候,我一口气读完了。读完才知道,听过无数遍的《半夜鸡叫》这个故事,原来只是《高玉宝》中的一个片段。
如今,新民是本市一家知名建筑公司的老板,事业蒸蒸日上。今年过年,我与初中同学毕业40年后重逢。当我再次见到他时,我仍然像以前一样坦率和热情。说起这些年,我感慨万千。他接连戏谑地叫我“教授”,并答应临走前送我一套齐笔。我拒绝了,他笑着说:“我不识字。”简单和谦逊的意义是可以学习的。后来他托同学专程把笔送到我办公室。
1978年,广马路建成通车,连接了我们村和公社驻地。那年秋天,我作为班上为数不多的“尖子生”之一,有幸考入了公社高中——广饶县第十一中学:学校位于延旭村西北角,南西北三边毗邻果园和农田。院墙用石灰粉刷成白色,校舍是青砖青瓦。门外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坡道通往岩三村。院子里有一口苦咸水井……我们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那样,在这所与那个时代一样古老的学校里学习、生活了两年。然而,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一群知识渊博、认真的老师,他们给我们上了很多学术和人生的课。他们大多是名牌大学毕业或辍学,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由于时代的环境,他们就像潜伏在这偏僻小池中的巨龙。
在这里,阅读情况保持不变。有图书馆,但我不记得借过多少次书了,当然也没有空闲时间看书。老师拿一本课本和一支粉笔到课堂上讲课;学生们带着课本和笔来听课并做笔记。孩子们的心还是半荒废的,就像每晚陪我们上自习的煤油气灯发出的苍白的光。 “无知”是形容十七、十八岁的我们最贴切的形容。不要害怕笑话。那时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对于现在连小学生都熟悉的“四大名著”、“唐诗宋词”、“托尔斯泰”、“莎士比亚”都一无所知。视野狭窄也会影响心智的成熟度。有时候,当老师讲一个新故事,或者不经意提到一个新单词时,他要么惊讶,要么愕然,要么莫名其妙地笑。难怪王春发老师(戴着近视镜,穿着拖鞋,又瘦又高,很像电影《破晓》里讲“马尾巴的作用”的大学教授)愤怒地斥责我们:“无知!” “无知?”所以呢?你能怪我们的无知吗?我们如何知道您所指的“医生”不是我们可以与您联系起来的“医生”?
高二那年,王老师被调回叶县老家。代替他上语文课的人是M老师,一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英俊男子。他自信、阳光、乐观。因为我语文比较好,所以深受M老师的喜爱,经常表扬我、鼓励我。结果,我更加喜欢中文了,学习也更加主动了。比如,我学文言的时候,老师正在讲上一篇文章,我已经在背后背下一篇文章了。语文考试我也多次名列全班第一。至于语文在我高考的所有科目中取得最高分,那是理所当然的。
一次上课,M老师说高考快到了,他想买一本课外书给同学们看。大家听了都很高兴。虽然五分钱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语文老师的工资只有十、二十块钱),但所有学生还是凑钱买书。那天早上,M老师骑着自行车去县城送书(学校距离县城有十多里路),大家的心都跟着老师飞走了——焦急又兴奋。
一个早上我心不在焉地学完了前三节课。第四节是自习。下课了一会儿,有人喊道:“老师回来了!”所有人都急忙往外看去。果然,M老师骑着自行车从门口进来,后座上绑着厚厚一叠衣服。书:“哇——”“哎哟——”“啊——”大家兴奋地欢呼起来。前排的学生和靠近教室的学生突然涌向教室门口,还有人探出门外……
M老师直接去了办公室。同学们坐好,焦急地等待老师发书。
过了一会儿,M老师两手空空,满脸怒容,大步走进教室。我愣住了,突然听到一声怒吼:谁在那里吵闹?哦,原来是老师误解了学生的行为。所有人都吓得不敢呼吸,把头埋在桌子上。见没有反应,M老师径直走到南窗边的赵小男孩身边,一把抓住他,把他抬到了讲台上,二话不说,一脚将他踢到了门口……
赵同学就是那个从教室门外探出头来的学生。 M老师走后,大家都感到很不高兴:一是老师不明白道理,误解了大家;二是老师不明白道理,误解了大家;其次,赵同学代表大家受苦,无缘无故被踢(特别是因为他有哮喘)。
于是大家就不再提这本书了。
晚自习时,班代表去办公室把书搬回去,分发给大家。这是一本叫做《汉语函授教学》的书。它有黄色软皮封面,有两百多页。在煤气灯银白色的灯光下,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因为白天出来的时候,虽然大家拿到书的时候心里很高兴,但是表面上都是平静的。我不明白“函授教育”这个词。本书是近三年来的优秀高考作文汇编:1977年的《我的奋斗之年》、1978年的《速度是一个政治问题》的缩写、《速度的问题是1979年,《第二次考试》被改写为《陈一龄的故事》……
这是我从上学以来拥有的第一本与学习相关的课外读物。它让我看到了高考优秀作文的“优秀”,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谓“还算不错”的作文水平之差。那一年,我们高考作文的题目是《画鸡蛋的感想》。我认为《函授课程》这本书对论文的顺利完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老师叫孟。他个子不高,能力很强。他课堂气氛轻松,又擅长喜剧,这使他深受学生欢迎。有一次,一位同学在课堂上睡着了。将他叫醒后,看着他惺忪的睡眼和流着口水的眼睛,孟老师用鲁迅诗中的两句给他发了条信息:“冷眉翻桌底,满口口水流。流动。”房间里一片笑声。有一天,下着大雪,他停下讲课,给我们讲了一首张章友的诗:“江山一般,井黑。黄狗白,白狗肿。”他再次因为某个话题,给我们讲起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皇帝奢华的御膳、清宫里的各种规矩禁忌、溥仪被废后的平凡生活等等,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把我们的思绪从昏暗的教室带入了金碧辉煌、奢华的紫禁城。同时,这些故事的来源,一本叫《我的前半生》的书,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当我读到这本书时,已经是我参加工作三年了。有一次我去新华书店,发现玻璃书柜里陈列着这本书——深绿色的封面,溥仪亲笔题写的书名……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了它。
只有上了大学,工作了,我才能真正自由地读书。当时社会逐渐开放,文化日益繁荣。古今中外的经典被重新发掘,名家佳作和新人新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报摊、路边摊、书店、超市、实体店、网购、图书馆、阅览室、纸质媒体、电子书,海量的图书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您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十几年如饥似渴地读书的灵魂终于可以沉浸在浩瀚的书海里了。
就像你丰衣足食后不知道该吃什么一样,有时面对琳琅满目的书单,你会感到疲倦、懒惰,书柜里的书也会沾满细小的灰尘。幸运的是,几十年来我身边有很多爱书的朋友和同事。他们勤奋读书的精神时常提醒、影响、激励着我,促使我坚持读书、继续读书。在与他们相处、一起阅读、与他们交流中,阅读的深度不断增加,阅读的质量不断提高。在“四中”的五年里,我的室友大布和同年毕业的光正都是很好的读书人。道庄街路西侧低洼地段的小书店,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足迹。 《中心》的十八年,周风、李陵、钟声、萧正……读了三国志,读了红楼,读了金庸,读了三毛。他们的勤奋读书,使他们博学多才,博大精深,深邃典雅,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如今又十三年了,前卫、潮流、睿智、有趣的年轻人小段、小谭、小刘、小张,读刘念慈、读王安忆、读刘震云、读王朔、读余秋雨。 ..我也很幸运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读书之舟,共同追逐新时代文学潮流。
不久前,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我立即在网上购买了一套。我计划每年读两到三本书。再加上文学期刊《十月》和《散文选刊》的订阅,足以满足我的休闲需求。时光里弥漫着文字的芬芳。
回首往事,岁月如梭,转瞬即逝,读书却让时光变得更加充实、坚实;世界瞬息万变,大海沧桑,只有读书才能让记忆更清晰、更深刻。遗憾的已经成为过去,值得珍惜的就在眼前。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拒绝物欲的诱惑,压抑浮躁的心,保持心态的淡定,继续读书的梦想,不放开书本,勤奋学习,保持头脑新鲜,增添一点点。优雅地度过平凡的日子。 ,为什么不呢?
作者简介:李秋生,广饶县英才中学教师。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东威六团
进群交流阅读经验和写作方法
东伟群内的好友无需再次进群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金枝 橄榄绿 鲁北泉
主编:郝丽霞
副主编:张永军 郝立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