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个人的理解,仅代表我个人观点;绝对无意得罪喜欢三国的朋友,也没有任何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01 另一边
我的前半生也是三国迷,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段益小时候听村里说书人讲三国故事,着迷不已。当然,那时候我是被所有的英雄故事(隋唐演义、说月全传、封神演义等)迷住的。
第二段,初二的时候,我从学校唯一的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破旧的《三国演义》。这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我两天两夜屏住呼吸读完了它。
那时,我对诸葛亮的智慧,刘皇叔的仁慈,曹操的奸诈,司马懿的奸诈,关云长的大义,卢、张、赵、马、徐等人的凶狠,以及夫君的英俊,都记忆犹新。乔姐妹。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似乎都具有非凡的魅力。
段三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了《三国志》,读了毛泽东对曹操的评价;他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曹操是一个具有那个时代政治格局的人物。他的文学、道学、军事谋略在三国中名列前茅。
后来看易中天讲解三国志,我从人性和社会方面发现了别样的兴趣。
我想大部分三国迷都有类似的经历。
但后来又发生了两件事,我的想法又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首先是由于文字的传递,我对历史的了解越来越丰富,能够解读整个历史中的三国。
第二件事是我想了解三维历史观中的大循环规律,对文明史的整体演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当我回去看《三国志》时,我看到了另一个层次:
一个大邪恶的词。
02 邪恶
纵观中国历史,夏、商、周都可以视为奴隶文明。
根据三维历史观,农业文明的到来推动了最高层次历史循环的运行,重塑了一切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和制度,从而创造了春秋战国的灿烂世界。战国时期(工业文明创造了欧美的灿烂世界)。 ,信息文明也将创造下一个光明的世界)。
秦统一天下,完成了农业文明体系(中央集权)、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重塑。
汉朝继承了秦制,通过汉武帝之前历代人的培育和培育,完成了农耕文明经济水平的重塑。
汉武帝“独尊儒术”,完成了农耕文明意识形态的重塑。
汉武帝时代,农耕文明达到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此后开始衰落,三国衰落加速,晋南北朝陷入低谷(以五浣花为典型)。
三国时代的一群人虽然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上却很混乱。
整个三国,没有一个顶尖的思想家。这意味着,没有禁忌的混沌世界是思想沙漠,没有任何思维层面的创新,注定是一个无聊的混沌世界。
最离奇的是,以混乱着称的三国却没有出现过可以与战国四大名将相媲美的军事家。这意味着乱世战争实际上是没有组织的。
三国相对纯粹的武将上限也只有周瑜、陆逊这样的水平,与顶级将领(韩、魏、李、徐等)还有明显的差距。而周瑜也被安排为诸葛亮的陪衬。现在大部分吃瓜群众都认为周瑜只是一个心胸狭隘、运气好的帅哥而已。
决定三国走向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并没有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思想和战场竞争。相反,游戏和策略决定了胜负,而且都是靠聪明才赢的。
或者说,三国乱世是一个军事乏善可陈的时代。这就是为什么像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这样的政治人物在战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切都是三国邪恶的基因。
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全国总人口约5000万。三国始于公元220年,结束于公元280年。三国百年战争后,国家总人口锐减。
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
蜀灭时,有户28万户,人口94万;蜀灭时,有28万户,人口94万。
吴死时,有53万户、230万人;
魏平蜀时,约有66.3万户,人口443万。
这三个国家总计:147.3 万户家庭和 767 万人。
这个计算或许不太准确,但也不算太离谱。曹操在《豪礼行》中写道:
盔甲上长满了虱子,成千上万的人因此而死亡。
白骨露野,万里无鸡鸣。
生者留下的数百件物品中的一件,光是想想都会让人心碎。
曹操的诗浪漫与现实并存。这部《好力行》描写的是关东诸侯攻打董卓时的所见所闻。
——华北平原土地肥沃,但常常无人居住。
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此。
我再也不会敬佩或迷恋这样的时代了。
考虑到晋统一三国,最终造成了五夫灭中国的悲惨局面。
我相信,每一个有理智的人都很难对一个时代产生敬佩或迷恋。无论三国故事多么美丽,无论专家教授的演绎多么精彩。
三国之争的本质在于战略谋划和政治博弈。
在布局和策略上,诸葛亮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政治博弈层面,曹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就连诸葛亮和曹操的实际行动,距离历史上的知名度还相差甚远。
03 诸葛启仁
三国英雄中,刘备的旗帜是仁义。事实上,刘邦的仁义基本停留在言语上。他之所以要在言语上践行仁义,是因为他作为汉刘皇叔的身份,必须扛起仁义的大旗。
帮助刘备践行仁义的主要人物是诸葛亮。
但诸葛亮并不是一个仁慈的政治家,而是一个类似于春秋时期的战略家。他的偶像管仲、乐毅都是政治家的典范。这样的人是时代潮流的引领者,但不是历史的设计者。
在后世的舆论中,诸葛亮被包装成智慧和忠诚的典范,近乎完美。
刘备三访草堂时,与诸葛亮进行了著名的隆中决斗。
诸葛亮给了刘备一个平分天下的计策,这让刘备激动得跳了起来。
其实诸葛亮的策略是让刘备集团先攻下巴蜀、汉中,然后夺取关中,然后统一全国,复兴汉朝。这张战略路线图实际上是刘邦出汉中、夺取关中、统一全国的翻版。
当时项羽分天下,封刘邦为汉中王,汉中就是陕西南部的汉中盆地巴掌大小的地区。
刘邦无法与项羽抗衡,于是接受了张良的建议,入蜀后烧毁了子午谷栈道,以表明自己无意东进,麻痹项羽。暗地里,刘邦集团正在努力恢复生产、休养生息。
公元前206年,刘邦在汉中拜韩信为将,与项羽争霸天下。
秦岭山脉介于汉中和关中之间。只有四条路可走。如何突破关中封锁?
韩信以周勃、樊哙为先锋,命他们修筑子午谷栈道。
为项羽留守关中的张邯并不以为意:按照这种做法,三年是完成不了的。
尽管如此,章邯并没有大意,将主力调往子午谷口,防守汉军。
韩信率主力从陈仓路翻过秦岭,悄然抵达陈仓发动奇袭。
章邯闻言大惊,急忙率军前援,却被韩信击败。
原来,韩信的策略是明修子午谷栈道,暗修陈仓道。
拿下陈仓,就意味着东方之路已经打通。汉军沿渭水追胜,将章邯围困于费丘。司马信、东夷投降,韩信占领了整个关中!
刘邦再次占领关中,相当于获得了称霸天下的资本。
诸葛亮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所以他让刘备以刘邦为榜样,重走刘邦的征天下之路。
刘备死后,诸葛亮以复兴汉室为己任,多次北伐,但均以失败告终,始终未能攻占关中平原。
根本原因不仅在于诸葛亮的政治水平不如刘邦,军事水平不如韩信,还在于汉武帝元年武都大地震。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导致古汉水改道,不再流入汉中盆地。
刘邦、韩信北伐,可以通过古汉水运兵粮,不用担心后勤问题。
诸葛亮失去了古汉水通道,后勤交通问题无法解决。 《三国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说他创造了木牛流马,但这其实是无稽之谈。
一个自称通晓天文地理的智者,连基本的地理都不懂,这是不合理的。指望这样的人结束乱世、恢复世界和平是没有用的。
这里并没有贬低诸葛亮的意思。在我看来,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他被包装成政治偶像。但这样的人,却是三国的标杆。
三国之中最杰出的政治人物是曹操。
04 曹操粉丝的运营
官渡之战,曹操以小胜击败袁绍,奠定了魏国在黄河流域的基础。
曹操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但他选择的南下路线和诸葛亮选择的北伐路线一样贫乏。
按照历史大循环的趋势,汉帝国是一个历史高峰。
然而,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主要在黄河流域上演,长江中游的两湖和江西戏份很少。
因为当时洞庭湖以北的江汉平原还处于云梦大泽,武汉地区还泡在水里。
曹操南下路线:
从南阳盆地南阳至襄阳;
沿汉水南下,进入长江流域,就是云梦大泽。
当时的云梦大泽有很多暴露的地方,但仍然不适合大规模的陆地部队。
曹操选择从那里进军,无法真正进攻东吴。
云梦大泽与东吴境内也隔着鄱阳湖盆地。
鄱阳湖古称彭泽。横跨湖北、江西、安徽三个省份。它比现在的鄱阳湖大得多。
现在鄂皖交界处的龙感湖,以及安徽的大观湖、黄湖、博湖等都属于彭泽范围。
吃瓜群众可以参考地图感受一下彭泽巅峰时期的辉煌。
长江中游的武汉、九江之所以错过了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蓬勃历史,就是因为它们周围的土地被水浸泡了。
随着周围河流的冲积泥沙逐渐堆积,彭泽、云梦泽的面积越来越小,平原的面积越来越大。
到三国时代,长江已将彭泽一分为二。
南边是现在的鄱阳湖,北边已退化为龙感湖、大观湖等湖泊。
也正是在三国时代,武汉、九江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
曹操率军从南阳盆地南下,与孙刘联军在云梦大泽一带进行了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时,孙权坐镇九江(当时称柴桑),掌控全局。
正是在九江,诸葛亮说服孙权、刘备发动赤壁之战。
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使曹操打赢了赤壁之战,他也要继续在鄱阳湖流域与东吴海军作战。
这是典型的以己之短对抗敌之长处的案例,是严重的战略误判。后来南北战争的主旋律是从华北平原进攻长江中下游(长三角),军队可以直接使用。
总之,即使是曹操这个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也不是一个能够一统天下、结束乱世、恢复天下太平的人物。当然,他的诗写得很好,而且他也很有魅力,这是一个加分项。
分析完这些你就会发现,三国没有什么闪光点,“邪恶”更加耀眼。
那么如何分析三国之恶呢?
05 根源
三国之恶在于,整个精英阶层,包括文官阶层、士大夫家族、地方军阀,甚至宦官集团,共同推动了社会秩序的崩溃。他们都是汉帝国的推墙人。
关键是,这些推墙者并没有重建秩序的狮子理想,而是像一群追逐腐肉的鬣狗,推翻了汉帝国,吃掉了汉帝国的尸体。
历史一再证明,对待推墙者必须极其谨慎。如果把时间倒回到20世纪末,你会发现汉帝国的推墙人和苏联的推墙人虽然形式不同,但精神却是相似的。
曹操不愿称帝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他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是他找不到一个“政治理想”来取代汉帝国的旗帜。曹操看到,如果自己强行称帝,必然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这说明曹操还是有一定的政治底线和良知的,这是值得称赞的。
曹操死后,各路鬣狗强行称帝,险些将华夏大地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司马氏的晋朝是一个典型的缺乏政治理想的王朝。他们只为权力而战,没有底线。很伤心。
直到隋唐时期,才找到了新的旗帜,中华文明终于到达了第二个巅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