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攻防易位中的制胜规律:战争形态演进与未来战争制胜机理

探索进攻型和防守型易位的获胜规则

■邓小智

战争实践表明,科技发展推动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进而推动作战方式创新变革,导致战争格局不断演变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攻防两种基本作战方式的优劣对比一直在发生变化。有时进攻占上风,有时防守更有利。攻防的主次位置不断变化,并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当前,战争形态正在加速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研究和把握战争攻防变化特征,有助于人们认识现代战争规律、把握未来战争制胜机制。

飞机作战中争夺防御优势的战斗。在热武器战争之前,征服城市和领土是主要的作战目标。战斗力的基础是人力、畜力和相对简单的火力。战争空间趋于平坦,作战形式以阵地攻防战为主。攻守阵地时,防守方可以凭借地形优势和预先准备的坚固阵地,实现“门口一人”,而进攻方通常需要形成三倍甚至五倍的兵力优势,才有突破的可能通过并占据。大多数情况下,攻击者仍然必须在物资有限的情况下进行远征。如果不能快速取胜,就必须从后方运来物资,形成一条长长的补给线。一方面很容易被敌人偷袭摧毁。另一方面,由于戒备的防御和道路的消耗,从而消耗了大量的自身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因此,防守方比进攻方具有更大的优势。三国时期,蜀国五次北伐魏国。均因兵力不足、久拖不决、保障不足等因素而失败,导致国力空虚,战力削弱。

三维战斗中攻守平衡。在机械化战争中,火力与机动平台的结合为攻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飞机在实战中的广泛应用,使作战空间从平面变为三维。攻击方不仅可以从空中杀死守方,还可以深入守方腹地,摧毁其补给和其他潜在战争目标。飞机突防方向的自由度不仅进一步增加了攻击者的优势,飞机出色的机动性也提高了后勤补给的效率。但防空武器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攻击方的空中优势,暴露了空战平台的脆弱性,增加了空战成本,使得这一时期攻防基本平衡。核武器的出现进一步巩固了这种力量平衡。各国竞相发展核武器,逐步形成“恐怖平衡”,实现相互制衡和战略威慑。

信息赋能的进攻优势之战。在信息化战争中,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使得攻击者可以针对“千里之外”多个分散阵地的对手关键节点,进行点对点斩首或齐射式的机体毁伤。这意味着攻击者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随时从各个方向发起攻击,而防御者则需要得到充分的保护。这时,较小的进攻力量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对较大的防守力量构成威胁和挑战。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攻防平衡,使战争的天平进一步向进攻方倾斜。此外,网络攻击、心理攻击、电子干扰、特种攻击等手段还可以与火力打击同时发动,形成多域进攻态势。因此,进攻方比防守方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也是当前各军事强国作战指导普遍强调主动进攻的重要原因。

智能对抗中的动态平衡战斗。在智能战争中,大数据、云计算、定向能等新技术将充分运用到作战体系中。无人化、集群化、网络化、自适应特征将凸显。态势共享、程序控制和自主操作将成为常态。作战部队的攻击速度大幅提升,反应时间大幅缩短。面对光速拦截、纳秒响应的智能化新概念武器,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优势将不再明显,分布式作战将难以发挥其原有作用。当大量智能机器人运用在战场上时,攻防作战将变成算法和智力的较量。攻守双方对抗的焦点也将转向思维认知和机器控制,最终趋于动态平衡。由此可见,一些注重思维和认知竞争的新型作战方式将出现在未来战争的舞台上,成为竞争的焦点。战斗的焦点将前移到判断层面,即如何认识现实,如何影响对手的判断,如何封锁对手的高效思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7218.html

吃的背后:汪曾祺小说中的美食观与人生百态
« 上一篇 2024-10-13
三国名将张辽:战功赫赫,威震江东,张辽止啼的典故
下一篇 » 2024-10-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