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历史的启示
”
董建礼
公元212年,荀彧去世。
荀彧代表的是三国政治的主旋律,也就是士族的权力斗争,他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底色。
荀彧的死,意味着汉王朝的彻底灭亡。
那么,荀彧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02
历史的启示
”
董建礼
荀彧,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首席谋士。
公元163年,荀彧出生于颍川荀氏家族,颍川荀氏是先秦最后一位大儒荀子的后裔,也是颍川众多世家大族的代表之一。
荀彧的祖父是荀彧,是荀子的第十一代孙,也是当时著名的人物。
荀庶有八个儿子,史称“八龙”。
其中荀彧的父亲荀滚任济南宰相,其叔父荀尚是“龙八部”中品德最好的,任司空,是三公之一。
荀彧的家世显赫,使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深受上流社会的熏陶,加之荀彧生性聪明,自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
后来,南阳名士何邕见到荀彧后,大为惊讶,毫不吝惜地称赞荀彧是一位可以辅佐君王的人才。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荀彧年少时,南阳人何邕很欣赏他,称赞他“有辅佐君王的才能”。
公元189年,荀彧以孝廉中选,进入官场,任护宫司(掌管皇帝的笔墨纸箫等物品)。
荀彧虽然做了官,但是他并不高兴,因为刚刚步入仕途的荀彧亲眼目睹了董卓给汉室带来混乱的每一步举措。
董卓自从入京之后,干了各种坏事,废黜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自立为相,受人赞颂、祭祀时不称其名,入朝不拜,进宫时佩剑穿鞋。
董卓的举动彻底刷新了荀彧的三观,失望和无奈之下,荀彧申请了一个地方职位,后来辞职回国。
03
历史的启示
”
董建礼
回国之后荀彧敏锐地意识到,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了,颍川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天下动乱,颍川必然成为主战场。
于是荀彧就劝说同乡搬走。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他对长老们说:颍川是四面受敌的地方,每逢国势有变,常有战乱侵袭,你们应当尽快离开,不要久留。
但荀彧的乡亲们眷恋故土,不愿离开。
无奈之下,荀彧便率领全族前往冀州投靠韩馥,后来颍川果然遭到了战乱。
荀彧到达冀州时,冀州已被袁绍占领。
袁绍和荀彧一样,都是士族出身,袁绍十分欣赏荀彧,待他如宾。
荀彧及其弟荀谌、同郡人辛平、郭图等均投奔袁绍。
和袁绍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荀彧发现袁绍并不是一个能够做大事的人。
公元191年,荀彧离开事业巅峰的袁绍,投奔了刚刚创业的曹操。荀彧选择曹操是有原因的,曹操刚创业的时候,他的公司口号就是复辟汉室。
曹操不仅高呼口号,亲自率兵讨伐董卓,并多次深入敌境,企图营救汉献帝刘协。
这种忠诚和勇气被一心想复兴汉室的荀彧注意到了,于是荀彧选择投奔曹操。
04
历史的启示
”
董建礼
荀彧与曹操相识后,分析了天下的形势,预言董卓必败,并为曹操制定和筹划了政治蓝图。曹操听后如释重负,对荀彧十分钦佩。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太祖大喜,谓之“这是我的子方”。
曹操立即任命荀彧为司马,当时荀彧年仅29岁。
荀彧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一流的军事家,他不但有长远的政治眼光,而且有长远的战略谋划。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荀彧为曹操镇守后方,献策献策,广纳名士,分析利弊,几乎参与了曹操集团前期的所有重大决策。
而且曹操对荀彧十分看重,几乎形成了依赖,荀彧说什么,曹操就做什么。
荀彧成为曹操集团的二把手,也是曹操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05
历史的启示
”
董建礼
公元192年,天下的形势正如荀彧所预料的那样,董卓被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时,曹操在荀彧的策划下,取得了兖州,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曹操任兖州牧,荀彧以司马身份跟随曹操出征。
公元194年,曹操东征徐州攻打陶谦,留下荀彧镇守兖州。
曹操出兵之后,张邈突然叛变,陈宫又策动吕布偷袭曹操后方,豫州刺史郭公率领数万大军攻入城中,兖州三面受敌,岌岌可危。
危急时刻,荀彧沉着冷静,统帅军队,成功保住了鄄城、范县、东阿三座城。
随后荀彧只身前往虢公大营谈判,以自己的大义和分析利弊,成功说服虢公撤兵。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又与程昱商议,派他去劝说范、东阿,终于保住了三城以等候太祖。
曹操击败陶谦后,返回兖州,在濮阳击败吕布。
公元195年,曹操在定陶大败吕布军。
陶谦病逝后,曹操打算趁机夺取徐州然后回军消灭吕布,却被荀彧劝阻。
荀彧根据曹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曹操的利弊,建议曹操放弃进攻徐州的企图,先收复兖州诸郡,然后收割麦子,储备粮草,积蓄力量。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
平定兖州,稳定根据地,对于曹操后来统一北方,成就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荀彧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公元196年,曹操在荀彧、程昱劝说下,出兵击败黄巾军,平定颍川,迎汉献帝由长安返回洛阳,并把大本营移到许县。
曹操被封为将军、武平侯,荀彧被提拔为韩世忠,担任尚书侍郎。
从此曹操就代表皇帝统领诸侯,手里有了一张正义的王牌,这为曹操后来统一北方占据了战略上的优势。
由此可见荀彧的政治眼光确实非常长远。
曹操经常外出征战,后方就交给荀彧照管。荀彧处事慎重,统筹军事、国家大事,处理政事十余年,留下了“荀彧留香”的典故。
而且荀彧善于引荐,荀攸、钟繇、郭嘉、陈群、司马懿等著名学者,都是荀彧向曹操推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曹魏的中坚力量。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荀彧善于谋略,提拔了西智才,智才死后,又提拔了郭嘉。太祖认为荀彧是个有识之士,他提拔的人都称职。
后来荀彧又屡施妙计,成功斩杀吕布,分裂韩遂、马腾,劝降张绣,关东地区的主要对手就只剩下袁绍了。
曹操要想统一北方,就必须消灭袁绍,但是双方的实力差距巨大,曹操本人也没信心。
荀彧主张坚决抗战,在给曹操打气的同时,也分析了袁绍集团对曹操的不利之处,这些分析坚定了曹操战胜袁绍的信心。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
曹操为了集中精力作战,再次把后方大权全权交给荀彧。
此时荀彧不仅要协调一切事务,解决曹操的后顾之忧,还和曹操频繁互通书信,为前线的曹操提供建议。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曹操军粮草匮乏,士气低落,曹操陷入困境。
曹操写信征求荀彧的意见,远在许昌的荀彧用自己过人的眼光和智慧不断给曹操打气,分析形势,让曹操继续坚守,等待机会再战,再一次坚定了曹操打败袁绍的信心。
不久,战斗机就赶到了。
许攸因种种原因背叛袁绍投奔曹操,并向曹操建议攻打乌巢。曹操抓住机会,率军奇袭乌巢,斩杀淳于琼等人,一举击溃袁绍。
袁绍率领八百骑兵逃回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官渡之战的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审配因许攸家不法,夺取了许攸的妻儿,致使许攸反叛邵国;颜良、文丑在战场上投降;田丰因谏言而被处死:一切正如荀彧所计划的那样。
这就是传说中的神谕啊!
公元201年,刚刚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曹操,欲南攻与袁绍结盟的荆州刘表。
这时荀彧建议曹操暂时延缓南伐,迅速追击并消灭袁氏残余势力,一举平定冀州。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彻底消灭了袁绍。
荀彧作为一名谋士,善于决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荀彧作为一名能干的大臣,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井然有序。
公元203年,曹操上表汉献帝,封荀彧为万岁亭侯。
荀彧淡泊名利,拒绝封赏。后来在曹操的再三恳求下,荀彧才接受了万岁亭侯的封号。由此可见曹操对荀彧的看重。
公元204年,曹操攻克邺城,出任冀州牧。
曹操在一些人的教唆下,想要恢复古代的九州制,荀彧听说后,立刻阻止了曹操,荀彧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如果贸然恢复九州制,会引起民间的紧张,容易引发动乱,损失将是巨大的。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前日大败袁尚,擒获审沛,举国震动。众人必忧,必不能保其地,必不能保其兵;如今分封冀州,必无不心生动摇。况且,关右将士多有言,欲封关;如今闻此,想必下将要攻下。一旦有异动,纵有善守之士,也必转过头来扬言要作乱。则袁尚可免一死,而袁谭必将反叛。刘表则守住长江、汉水之间,平定天下,实属不易。”
曹操听取了荀彧的建议,搁置了九州制的计划。
此时荀彧的侄子荀攸是曹操的主要谋士,荀彧的弟弟荀衍因镇压高干叛乱而被封为侯爵,曹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荀彧的长子,两人结成了儿媳妇。
荀家虽然地位高,权势大,但是为人却谦逊低调,将所受的赏赐全部分发出去。
公元207年,曹操上书汉献帝,夸奖荀彧的功绩,并请求增加荀彧的封地,被荀彧拒绝。
也是在曹操的再三劝说和请求下,荀彧才同意增加封地一千户,达到两千户。
曹操还上书汉献帝,要求封荀彧为三公之一,荀彧坚决不肯,推辞十余次,曹操才罢休。
是年,曹操准备攻打刘表,向荀彧请教,荀彧给曹操建议了佯攻西攻的战略,使曹操轻而易举地夺取了荆州。
06
历史的启示
”
董建礼
公元212年,随着曹操地位的日渐稳固,他的野心也逐渐显露出来。
在曹操的默许下,董昭等建议封曹操为公,并封九赏,但遭到荀彧的强烈反对。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荀彧认为太祖本是起义军,以辅佐朝廷,安定国家,忠厚诚恳,又谦让有加。君子以德爱人,不应如此。
荀彧这句话,很有分量。
从始至终,荀彧都想做汉朝的臣子,荀彧选择投奔曹操,是因为曹操跟他一样,想要复兴汉朝。
荀彧没有变,变的是曹操。
如今曹操有了能力,却成为了第二个董卓、袁绍,想要取代汉朝,这是荀彧无法接受的,所以他极力反对。
于是,两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曹操开始疏远荀彧,对他产生戒心,荀彧则变得忧心忡忡,生活消极,患上了抑郁症。
是年,曹操南下攻打孙权,荀彧随军而来。曹操军至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忧郁而死,终年五十岁,谥号荆侯。
关于荀彧的死,说法颇多,但荀彧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死,表明了自己的意志,给自己留下了最后的尊严。
07
历史的启示
”
董建礼
回顾荀彧的一生,他是曹操麾下的主要谋士和统一北方的有功之臣,被誉为“辅佐君王之才”。
他数十年权倾朝野,坚贞不渝,处理军国大事井然有序,被尊称为“荀灵君”。
他在献策、谋略、谏言、选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我的子方”。
他的高尚品德,不但赢得了曹操的尊敬,而且使他的同僚、部下也十分敬佩。
钟繇称赞他是颜渊再世,司马懿称赞他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才子。
荀彧虽已逝,但他的名声还在,他的一生是理想与现实的斗争,是天之骄子的坎坷命运,也是对一个士人的气节最好的诠释。
◎每期一个独家原创视频
[1] 《三国演义》
[2] 《献帝春秋》
[3]《后汉书》
[4]《汉晋春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