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回到成都后,迎接他的是于禁率领七军三万的军队。
这七军都是曹操的精锐陆军,我们来看看于禁在化为金鱼之前的这些年履历吧。
袁绍无敌之时,我兄敢率二千兵坚守延津。袁绍亲征,不为所动。后于禁、乐进配合作战,渡过黄河,烧毁袁绍辎重营三十余座,毙俘数千人,俘虏官兵二十余名。(绍军势强盛,金率先上山,绍攻金,金坚守,绍不能取,遂与乐进等率步骑五千,攻绍其余营垒,自延津西南沿河至蓟、获嘉等县,烧毁营垒三十余座,斩杀生擒数千人,降降绍将何茂、王谟等二十余名。)
官渡,曹军被袁绍的高科技箭车打得快要哭了的时候,于禁率军坚守土丘,士气大振。(绍军箭营中,士兵死伤甚多,军心惶惶。于禁率军坚守土丘,奋力拼搏,士气大振)
泰山派的常郗屡次叛变,曹操便命同样有泰山背景的于禁对付他。常郗因是自己人而投降于禁,却被于禁杀死以表忠心。(常郗再叛变时,曹操便派于禁与他交战。于禁仓促攻打常郗,常郗与于禁交情深厚,便投降于禁……正要与常郗决一死战时,于禁却哭着将常郗斩首。)
他是个很了解首领心思的人。常郗投降的时候,于禁想要杀了他。众将都认为他既然投降了,就得让首领来做主。于禁说:“你难道不懂军法吗?围城后投降的人,是不会得到赦免的!难道他是我故交,我就可以滥施暴政吗?”(众将都以为常郗投降了,就要送他去见太祖。于禁说:“你难道不懂皇帝的命令吗?围城后投降的人,是不会得到赦免的。遵纪守法,执行命令,才是上级的品德。郗虽然是故交,我岂能不忠于他呢?)
当他投降并递交投降书后,曹操更加重用他。
此战前,于禁为左将军,掌权刀斧,封邑一千二百户,为义寿亭侯,又分封邑五百户,封其一子为侯。
什么概念?
“左将军”是曹操当初招揽刘备时给的职位;
“甲斛月”为最高等级,与二叶配置相同;
“一千二百户”是一个极高的标准,西军统帅夏侯渊被砍死的时候,就有八百户了。
虽然张辽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这些年进步神速,但是对于于禁成为外家将领头人这件事,依然没有人反对。
于禁的泰山军一直被曹操视为最精锐的部队,打仗时作先锋,撤退时作后卫。
估计曹操入汉中救诸将时,这支部队正是其中一支“箭如雨下”的部队,在刘备退守定军山后,仍险些击溃刘备。
此次曹操派于禁统领第七军,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北军最高级别的军事梯队来救援襄樊。
平心而论,二爷在陆战中正面对抗这支无敌大军,是很难取胜的,此时二爷主动退守汉水防线,封锁襄阳,与于禁对峙,等待决战的机会。
这个推论基于以下两点:
1、曹仁本来已置“郡军”,后来于禁将兵屯到樊城以西,预示着樊城附近的围困已成功解除。
2、解围的原因是二爷主动退兵。如果于禁打败了二爷,史书上肯定会写得很详细。你不知道史官们花了多少篇幅来描写徐晃救曹仁的故事,写的有多详细多细致。徐晃当了几十年猛将,在李傕、郭汜时代就征战四方,但解围樊城却占了他一生征战史的三分之一。
双方对峙后不久,正是219年8月,连续下了十几天的大雨!
二爷终于得到了打破僵局的机会。
我们这个系列讲的是汉末和三国时期,以前发生过很多次水患事件。
开篇大纲里的“晋阳之战”,诛神白起的“燕郢之战”,水神韩信的大量战斗。一般来说,我们不太关注水战,而《战神》里的大量水战,更多是体现他的战术思维。
上述水战中,唯有战仙放水灭龙的战战,才被详细论述。
实际的水攻行动从未被详细描述过,只是为了留到今天。
之所以没有提及先前的水攻战,是因为先前的水攻战通常是为了诱敌。
比如智尧水淹晋阳,曹操在下邳掘水淹吕布,都是引水浸城,然后让敌人死在里面的办法。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大量的工程工作!
因为水攻有两个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极其复杂的步骤:
1. 挖一条运河引水。
2.建坝不能让水逸出,就如同建造人工堰塞湖一样!
运河本来就很难挖,同时还要建水坝!
这个操作难度极大,通常只有拥有巨大优势的一方才能完成。
不仅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这种工程可不是你想在城里找人来做就能稳稳做好的!
只有当他被困在城中处于绝对劣势,不敢出来,而城池又坚固,他的抵抗意志又特别强烈的时候,才会使用这种战术。
比如智、韩、魏三家围攻晋阳的赵家。
通常情况下,用水淹没一座城市是以时间为武器的,但有时候,如果利用得当,水也可以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比如死神攻打盐城时,曾引伊水淹没盐城,洪水直接冲毁了盐城的东北角,随后淹死了数十万人。(伊水东流为沔水,白起攻楚时,曾引西山的长谷河水,就是这条河……水从城西流出,淹没了城东,流入万丈深渊,水冲破了城的东北角,城东死了数十万人。)
二爷长期在樊城一带作战,对那里的地形十分熟悉,当他发现于禁驻扎在樊城西边的平鲁城时,一切计划都已经准备就绪。
我们的古城墙大多不是故宫、南京城那种砖石结构,那种城墙造价太高,而且流行得晚,三国时代的城墙都是夯土墙。
到了秦汉时期,这种长城的修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抵御破城锤的攻击和投石机的轰击。还记得我们为什么说长城是游牧民族的痛恨吗?
因为一旦它出现,你的马就无法跳过它!你没有能力摧毁它!
这样的墙,还有什么好怕的?
害怕时间老人和龙王。
并不是说这种墙体泡在水里就会倒塌,而是泡的时间长了,墙体就会逐渐解体、倒塌。
我们的夯土墙技术很早就成熟了,公元前453年,至尧洪水围攻晋阳,城墙修筑了一年多才没有倒塌!
然而,如果城市建设时间过长,时间就会造成损失,而且通常不会那么坚固!
若此城建造时间较早,当夯土技术尚未成熟时,恐怕更为脆弱。
比如于禁驻守的平陆城。
此城后由东晋末年鲁宗治所重建,其前身是公元前800年左右钟山府所建的封邑城。(《水经注·沔水》:沔水出平鲁城南……出樊城东,为钟山府封邑……建安中期,关羽围困于禁于此城)
于禁驻扎在此,从战略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支援曹仁的樊城。
但这座城市太古老了,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
随着公元219年的那场持续十余天的大雨,进攻计划在二爷的脑海中成型!
他要引水淹没这座城市!
由于平陆市距离汉水很近,修筑运河的计划被取消。
由于平陆城实在太过古老,洪水已经不需要再充当泡沫,而是直接充当攻城槌!
趁着汉水暴涨,二爷找准角度挖开了汉水坝,汉水直冲平陆城,直接毁城而亡,于禁来不及收拾所有物资武器铠甲,三万余人瞬间被打成了金鱼!
城池塌陷,于禁等将领慌忙爬上高处观水,发现二爷已经乘着一艘大船过来了!
由于兵器铠甲、粮草全部被冲走,加上二野的无缝转阵实在太过突然,曹军失去了抵抗能力,纷纷投降。
注意!不是于禁一个人投降!是于禁和他手下的将领们集体投降!(于禁和他手下的将领们爬到高处看水,无处可藏。于禁登上一艘大船,袭击了于禁等人,于禁投降了。)
二爷处理完第七集团军之后,航母群就启航前往樊城。
由于主攻点在于禁,突破口对准了平鲁城,樊城未被突破,二野便迅速发起了进攻。
此时的曹仁同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兵力:还剩数千人。(数千兵马守城)
这几千人意味着什么?
基本就是几千,因为凡是超过五千的,史料一般都会列出数字,一般只有当数字比较少的时候,才会用“数字”来掩盖。
比如刘备入川时有“数万”大军,但后来经过刘彰补助,就只剩下三万大军了。
估计此时曹仁与满宠的军队只剩下三四千人了。
更重要的是,这三四千人之中,还有满宠所带来的汝南军!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没有得到于禁救援之前,曹仁与二爷单独作战的时候,他们是有多么的凄惨。
不然的话,曹老大也不会派余锦将军、汝南太守等一众高层来支援你了。
城防情况:“城不因板数多而沉”。
就如当年晋阳,城中即将被水淹没,城墙多处已倒塌。(未被淹没的城墙只有几处;禹仓促攻打樊城,樊城被水淹没,屡屡倒塌,众人大惊)(此处的“屡”字是“遍地皆倒”的意思,大概是夸张了,要是遍地都倒塌,那就守不住了)
城外战况:二爷已乘船到城边指导现场工作,将你们包围了好几层!里外已完全断绝!粮食快用完了!援军如金鱼般涌来!(余乘船到城,包围了好几层,里外已断绝,粮食快用完了,援军还没来)
在这种情况下,同志们开始劝说曹仁,现在的形势,不怕吃苦不怕死是救不回来的!趁着关羽还没有完全包围他们,赶紧乘船夜逃,虽然城池失守,但至少为国家留住了最后的种子。(今天的危险,超出了我们的力量,但在关羽围城完成之前,我们还是乘着轻舟夜逃吧,虽然城池失守,但还能活下去)
就在士气濒临崩溃之时,驻扎在袁绍家乡汝南的狠人满宠却说:水来得快,退得也快。如今听说关羽已经派人将前线推进到嘉县了。他之所以不敢直进,就是怕我军数千人从背后偷袭他!他若现在真的走了,汝河以南之地就不再是国家的了。(山河急流,但愿不要多久。听说羽又派其他将领到嘉夏。许以南,百姓动乱。羽之所以不敢前进,就是怕我军从背后偷袭他。他若现在逃走,洪河以南之地就不再是国家的了)
更令人恐怖的细节浮出水面:关羽大军已经到达嘉县。
郏县在哪儿?
离洛阳、许昌都很近!
嘉县的“关羽别将”并非二野的正规军,而是当地的抗曹武装。
而且不只是郏县,梁县和陆浑的孙朗也开始捣乱了!(梁、郏、陆浑的土匪可能都得了鱼隐之名,自成一派。)
这位置恶心死了,离洛阳、许昌都很近,去年还只是陆浑,今年扩大了不少啊!
这也间接的说明,曹老大这些年的争斗,确实给百姓增加了太多的负担,百姓见有可乘之机,就承受不住!
如果曹仁这时候逃跑了,曹操辛苦打拼了一辈子的家业恐怕就萎缩成另一个袁绍了。
曹仁鼓励士兵们说:“我们不要活了!你们不要伤心!我一个王亲贵人,要和你们同死!我们去和关羽决一死战吧!”(曹仁鼓励士兵们,说他们必须死,士兵们也都这么想)
满冲就更帅了,为了笼络手下,他已经表演了行为艺术,把自己的白马沉入水中,与兄弟们宣誓!(满冲沉入水中,与士兵们宣誓)
兄弟们!只要你们通过了这场考验,以后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了!
但这只能算是下跌趋势的轻微停止。
此时已经没有任何希望,城外一片汪洋,士气几乎崩溃,大家都想着撤退,曹仁和满宠强行推进,击沉了白马,表明自己在聚集这几千人之前,就死定了。
二爷见樊城还有抵抗的意志,便没有再浪费时间,直奔城北十里,马超动产抵押之地——汉中兵团。
庞德率领最后一支军队,驻扎在樊城以北十里处。
总体来说,庞德是襄樊之战中为数不多可以提及的曹魏将领之一。
他是除徐晃之外唯一参加襄樊之战的将领。
庞德随马超逃往汉中,后被曹操收复,任为骊邑将军,封为关门亭侯,赐三百户。
为什么待遇这么优厚?
因为庞德很能打仗,手下士兵又多。
他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相比之下,李典手下有三千军队,多年做后勤工作,并无多大战功,受封侯时,手下只有二百户。
庞德现在有三百户人家,加上赏赐,估算庞德的军队数量大概有三千人。
投降后,庞德加入了曹仁率领的荆州前军,参加了攻打宛城、征讨二爷的全过程。据说他作战十分勇猛,一箭射中了二爷的额头,使得二爷全军对他十分畏惧。(后来他又亲自与禹交战,一箭射中了禹的额头。当时庞德常骑白马,禹军称他为白马将军,都惧怕他。)
此史料也是曹仁全军在与二主力斗争的一年多时间里,唯一的战况。
但我有可以写的东西!
但还是有些疑点,如果子弹真的打中了二爷的额头,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老人竟然开了第三只眼,按理说,这人应该已经快要死了,不知道他怎么能带领队伍激战半年之久?
庞德的箭术不佳是毫无疑问的,汉军也确实惧怕这位白马将,这一点也是毫无疑问的。他一箭射中二爷的头盔,而不是“一箭射额”。
不管‘禹军’之前是否‘怕他’,现在都不再‘怕’了。
此时,庞德与将领们正在东港避洪,但没过多久,二爷就带着一支航空母舰舰队赶到了!四面堤坝让庞德的军队可以全方位、立体、无死角地进行射击!(庞德与将领们避洪上堤,禹乘船进攻,用大船从四面八方向堤坝射击)
庞德距离樊城有十里之遥,水势并不凶猛,无法淹没他,因为庞德还身披铠甲,手握长弓,他的部下抵抗时还带着弓箭等武器,大战了半日。
于禁的七支援军中,庞德并不在内,宛城之围时,他就已经是曹仁的麾下之兵了,而且准确的说,庞德的马超遗民,可不只是他一伙!
当关羽围攻他的时候,他已经知道有一个叫董横的将领准备投降了!
庞德率部继续抵抗,直到全体失去抵抗能力后才投降。随后他与手下两名将领乘小船逃往曹仁的樊城,却被二野的航母追杀擒获。(战事愈演愈烈,将士们也愈发愤怒,水位越来越高,官兵们纷纷投降。庞德与手下一名将领和两名吴波弯弓搭箭,乘小船返回任营。水位越来越高,小船倾覆。弓箭丢失,小船独自在水中翻覆,被禹俘获。)
此战,关羽俘虏三万,送往江陵!
这揭示了什么可能令人恐惧的信息?
1. 于禁的七军共带兵三万,庞德的军队应该有几千人,结果俘虏了三万。也就是说,除去溺水和战死的,基本上全都活了下来。
2、二爷此时人力尚充足,船只数量也众多,所以可以调集足够的人力和船只护送这三万人返回江陵。
二爷还有力气啊!
此时的襄樊威尼斯战场,只有曹仁、满宠二人还镇守樊城,比刘备大一岁的老战友吕昌镇守襄阳,都在等待辉煌,等待日后盖魏旗,等待领衔撰写挽联,等待载入曹魏爱国主义教科书。
事情开始迅速朝着有利于关羽的方向发展。
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刺史傅方见状,主动投降。(蜀将禹围曹仁于藩,于禁等七军大败,胡修、傅方投降了禹。)
我们不知道当时战况有多么可怕,也没顾及家里的人质。
估计他们都还年轻,可以生孩子,觉得南方发展空间大,准备在二爷手下开创一番事业,做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英雄。
与此同时,让曹操更加头疼的惊恐之事也发生了!
二爷水淹第七军后不久,九月间,他的大本营邺城便爆发了叛乱!
魏国旧相钟繇麾下的西司马魏奉,正在图谋反!
魏封是沛国人,曹操的半个同乡,在邺城颇有势力,是当时颍川首领钟繇招揽的。(有蛊惑民心之才,迁都邺城)
二爷在襄樊大获全胜,曹仁病危,曹操在长安。魏锋暗中结集手下,与长乐卫尉陈仪计划攻打邺城。(大军未叛,魏锋暗中结集手下,与长乐卫尉陈仪计划攻打邺城。)
就在发动政变前夕,陈仪心生畏惧,向曹丕坦白了一切。曹丕随即铁腕处理此案,处死了魏凤,数千人受牵连被处死,革命英雄钟繇也因这起案件被革职!
曹魏都城邺城,一片狼藉!
此次受牵连的官员中,张权(张绣之子)、刘毅兄弟(刘表前臣)、宋忠父子(刘表前臣)、王灿儿子(刘表前臣)等都和荆州有历史渊源!
再加上去年埋伏的孙朗等游击队也开始陆续跳出来,河南阴梁县、陆浑县、弘农县、颍川嘉县等地的百姓纷纷起来响应二爷!(梁、嘉、陆浑一带的土匪可能都收到了羽印,成为了他的党羽)
刘氏家族的影响力,自公元189年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大!
三十年过去了,刘家看上去又要复兴了。
史料记载:禹威震神州!!!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考虑了一件事。
必须迁都!
曹操并不是想迁都,而是想让献帝迁都,因为当时许昌离二爷的势力范围太近了!他担心二爷真的会把献帝带走。
当时的情况确实是这样的。
樊城危难,曹家最得力的统帅被困城中,眼看今年是曹家的丧年,自己继夏侯渊之后的第二位统帅,八个月后即将登基;
非将军中最可靠的将军投降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北军最精锐的三万多也被俘虏了,整个荆北、河南都成了二爷的粉丝团!
任谁都会犹豫的!
正是这场八月的连绵大雨,最终让二爷名垂千古,也让曹操产生了官渡之战之后唯一的自我怀疑!
但是,是时候了!
有开始就必有结束!
四百年的炎寒气运,终究要被扑灭!
作为一个王朝,它的四百年辉煌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这个给世人带来最伟大民族称号的王朝,在末世还有足够的余威!还足以让人喝彩!
感谢您赋予那位永恒者最后的英雄主义,他的忠诚和正义无与伦比!
谢谢你把最后的执着献给了这位为这个事业奉献一生直至死去的人!
为了避免最后那令人心碎的场面拖沓,明天我们将发布最长的单篇文章,13000字。
很多人心目中的三国,明天就将落下帷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