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已居宰相之位的曹操紧紧握住小儿子渐渐冷去的手,病床上躺着的是他最疼爱的小儿子曹冲,他留下了著名的“称象”故事。
曹冲年少聪慧善良,曹操一心想立他为继承人,可如今,这位乱世枭雄却身患重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魔夺走自己爱子的生命。
曹冲没能熬过那年春天,在十三岁时就去世了。曹操悲痛万分,懊悔不已,曾说:“后悔杀了华佗,害死了这孩子。”
原来,不久前曹操不顾荀彧的劝阻,杀死了华佗,如今爱子英年早逝,又无人能医治,他又怎能不后悔呢?
然而十二年后,当曹操将魏王宝座和大部分天下交给继任者曹丕时,曹丕不禁感叹父亲的决定是正确的,原因何在呢?
要探究曹操执意要杀华佗的原因,需要了解这两个人的身份、性格,以及当时动乱时期的特点。
孝道廉耻不受提倡,行医求官
《三国演义》中,华佗行医救人,不求权贵,赤壁之战后周游列国,曾为关羽“刮骨解毒”。后因开颅疗伤,被曹操怀疑,怀疑他为关羽报仇自残,最终华佗在狱中蒙冤而死。
其实历史上的华佗并没有亲眼看到赤壁之战,他刮骨疗伤的故事很可能是杜撰的,他也没有亲眼看到关羽的死,小说中他为关羽报仇的故事自然也是无稽之谈,华佗的性格特征也与小说中不同。
华佗生长在药材之乡谯县,自小受周围环境熏陶,对行医用药十分感兴趣,但其实他最初的梦想是做官。
我们从华佗的名字和字,就能猜出他当初的理想,以及家人对他的期望。华伦,字元华。“佗”意为担当国家大任,“元华”意为开创天下,立下大功。
这个名字一般都是由家里的父亲、兄弟、长辈起的,看得出来华佗的家人是希望他能够做官,为国家做贡献的。
字通常是成年后自己或朋友起的,华佗取“元华”作为字号,也表达了他立志为官、为民谋福的理想。
可惜华佗少年时代正值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能,权力在外戚与宦官(皇帝身边侍奉的亲信,多为太监)之间轮替,官员腐败盛行。
当时选拔官员,靠的是“举孝廉”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地方官员推荐辖区内品行端正、才华横溢的人去当官。
由于当时官僚体系的腐败,本该公正严格的“选拔孝廉官员”大多成为了豪门贵族买官的手段,家道中落的华佗自然无法得到举荐。
于是他收拾行囊,学医,四处行医。或许是因为总是苦恼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华佗始终没有放弃做官的理想。
《三国志》记载,“然其本为书生,而为医,常有悔过之意。”这是说华佗觉得自己本应做书生,却做了医生,因此常有悔过之意。
因为当时社会是有阶级划分的,即士、农、商、匠。当时的人对于自己的身份有着非常清晰和敏感的认知,会时刻关注自己群体的利益。如果统治者对农民苛待,就会引发农民的抗议,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的税收;如果不尊重士人,就会引发士绅的反感,从而直接影响统治。
因此,统治者在对待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时会更加谨慎,而民众也会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更加尊重。
但医生属于“医术”范畴,在古代属于“低贱的职业”,自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华佗医术高超,一度被奉为神医,但其地位却始终摇摆不定。
高超的医术和丰富的医疗经验让他声名鹊起,在当时的众多达官贵人中游刃有余。这也唤醒了他做官的愿望。他希望在给这些达官贵人看病的时候,能够得到推荐和提拔,从而实现做官的梦想。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曹操。
适才用人,杜绝不正之风,开拓创新
曹操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残忍自私,杀害忠臣,挟持皇帝,是个奸臣,是个恶人。书中还借曹操杀华佗事件,描写了曹操的猜疑和残忍。
其实,与同时期统治某一地区的军阀相比,历史上的曹操根本不是一个“奸臣”,相反,他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在乱世中建立秩序,用非常规的方式招募人才。
他在所辖地区大力发展军屯,稳定民生。当外族入侵时,他率兵平息边境骚乱,稳定边民。虽然他对付对手的手段很残忍,但对当时的其他诸侯也一样。连伟人都评价曹操不是叛徒,而是英雄。
华佗之所以能和曹操在一起,除了曹操患有难以治愈的偏头痛之外,还因为曹操当时建立了一套非常规的选官制度。
曹操曾下达征才令,任人唯才,不问德行。在那个风云突变、战乱不休的时代,曹操认为,能战胜敌人、拯救百姓免于饥寒之苦的人,比仅有德行而不懂做事的人更值得任用。
也许正是这句不分贵贱、广纳贤才的命令,点燃了华佗做官的理想,他很快就活跃在曹操身边,专门为曹操治疗头痛病。
但华佗的医术既是他的成功,也是他的失败,由于他为曹操治病颇有疗效,曹操便让他专治,并没有提拔华佗为官。
《三国志》记载华佗曾说:“此病难愈,恒治可益寿。”大致意思是说,华佗要想治好病,就必须出仕为官。
曹操是谁?他是一个非常果断的人。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威胁或限制他。
史书上记载,曹操在妓院里爱上了曹丕、曹植等人的母亲卞夫人。本来曹操只是想亲近卞夫人,但因为儿时好友夏侯惇的戏弄,他不敢把卞夫人带回家,于是曹操当场宣布要娶卞夫人。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可以允许别人为自己出谋划策,但绝不会允许别人替自己做决定。
如今华佗却要以治病为名替曹操做主,自己出仕,这无疑触动了曹操的反秤,虽然曹操没有答应华佗出仕的请求,也没有惩罚华佗,但猜疑和隔阂的种子已经种下。
神医之死是明智之举
据史料记载,有一天华佗没有按时去给曹操治病,而是以妻子病重为由请假回家,曹操得知此事后,便派使者来到华佗家中探望,却发现华佗的妻子安然无恙,并没有任何疾病。
此事点燃了曹操大怒的导火索。不久之后,曹操将华佗关进了监狱。曹操的亲信和谋士荀彧等都认为华佗医术高明,劝曹操不要杀华佗。然而曹操就像当初娶卞夫人一样,死不瞑目,一心要杀华佗。一代神医就这样悲惨地死去了。
史书记载甚少,华佗为何突然不辞而别,我们今天已无从得知,是曹操无法满足其做官的心愿,而退隐江湖,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但曹操杀华佗的理由,小说和正史都说得清清楚楚,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两种说法哪种更合理。
小说中,华佗为曹操治头痛,决定开颅手术。曹操认为华佗想谋杀自己,于是出于怀疑将华佗处死了。
作为乱世领袖,曹操心生疑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华佗是当时的名医,曾多次帮助曹操缓解病痛,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曹操不可能因为华佗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就大开杀戒。
而且华佗行医救世,治病无数,就算他救过关羽,也不可能替关羽找曹操报仇,所以《三国演义》中曹操杀华佗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三国志》给出的理由是曹操认为“伦能治好我的病,小人却让我的病继续存在,以博取尊荣。”大意是说华佗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却想用治病的良方来威胁曹操,从而让自己得到升迁。
由此可见,曹操杀华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华佗只是一个医官,小人物,杀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二是华佗想以此勒索他,谋取私利。结合当时医官的社会地位,以及曹操的性格,似乎也说得通。
对比两个版本,华佗之死,似乎是因为想要当官,触犯了曹操的底线,曹操杀华佗,是因为华佗的行为,以及曹操自身的性格。
其实华佗之死另有原因,当时天下四分五裂,曹操为了招揽人才,多次下达招揽人才的命令,但因当时社会弊病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无法推行新政,如果贸然推行新政改革,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可能导致政权的颠覆。
曹操知道治理国家不但要立德,更要立威严,他杀华佗就是在立威严,就是在告诉天下人,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靠功绩来威胁皇帝,只能是自取灭亡。
这样,等到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继位时,朝政清廉,君臣团结,他自然会由衷地感叹父亲做的一切都是明智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