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与曹军的战略博弈

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与曹军的一次意外遭遇。

曹操在江南败北之后,便离开江南赤壁战场,退到江北的乌林安营扎寨。乌林在赤壁西南的长江北岸,与赤壁隔江相望。就此时的战略形势而言,曹操以多兵少,慎之又慎,宜久战;而孙、刘二将则是以少兵多,宜速战而不可拖,只能智取,不能强战。

曹操也是做了一个长远的决策,等到陆海军抵达后,曹操就命令他们沿海岸驻军,陆海军相互支援,可见曹操是想暂时休整,熬过冬天,等到冬去春来再渡江攻打孙刘二人。

三国热之火烧赤壁_三国中火烧赤壁的故事_火烧赤壁三国志原文

时值隆冬,北风呼啸,曹军士兵们从未上过船,浑身病得吐胆,连武器都拿不起来,更别说战斗了。曹操自然下令用铁链把船拴在一起,以减轻船的晃动和士兵的晕船。

战船链虽然解决了士兵不习惯水战的问题,但也给了孙刘二人可乘之机。江东老将黄盖见曹丞相把战船绑得如此配合,便向周瑜建议放火烧船,出其不意,让曹操尝尝冬天烧火的滋味。这才导致黄盖佯装投降,化作东南风口的火龙,烧毁了曹营。

此战,黄盖从江南岸的赤壁出发,火烧了江北岸曹操在乌林的营垒。如果火烧了赤壁,岂不是把江南的周郎也烧了,而把江北的阿蛮也放走了?所以说,火烧赤壁,是对历史的误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火烧乌林。

周瑜、黄盖能火攻成功,历朝历代都认为是天助,是东南风吹来的。那么东南风从何而来?肯定不是诸葛亮借来的。

火烧赤壁三国志原文_三国热之火烧赤壁_三国中火烧赤壁的故事

江南的冬季,多北风,但按照气象规律,经过几天的严寒天气,气温一般会略有回升,风向也会转为东风、南风。北方的曹操对这里和天气不熟悉,周瑜对此很有信心,所以才批准了黄盖的火攻建议。不然,北风一吹,黄盖的火船还没到曹操在乌林的大营,就被吹回了江南的赤壁,大火烧了自己的船!

那么,如果那天没有“强劲的东南风”,那这场战斗就不可能进行,乌林火烧事件也不可能发生呢?

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变幻莫测的天气上,不应该是周瑜的用兵之道。黄盖提出火攻时,只说曹操的“船首尾相连,烧了就可以跑”,并没有提到需要东南风。其实,当周瑜和黄盖决定火攻时,就已经发明了“黑科技”,不管风往哪个方向吹,火船都要冲到曹营去。

这个黑科技就是船帆。曾任孙吴丹阳太守的万贞在他的著作《南省奇事录》中记载,江东有一种多桅多帆的战船。“视船大小,或有四张帆……四张帆不朝前,皆侧动,聚拢,以得风力。后风刺激它们,相互射出,亦得风力。急时,可酌增或减。”这种战船的船帆,是用一种叫“芦头木”的植物做成的,厚实坚硬,可根据风力大小调整帆的总面积,根据风向调整角度,利用侧风力。不管是东南风、西北风、北风,都能被我利用,助战船前进,甚至逆风航行。

三国热之火烧赤壁_火烧赤壁三国志原文_三国中火烧赤壁的故事

因为装备了这种黑科技,周瑜和黄盖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并没有考虑风向,恰好那天风是从东南方向吹来的。估计周瑜和黄盖看到东南风起,以为这是天意要灭曹的节奏,不接受天意,就会被人算计。于是当场决断,顺应天意,当天就灭曹了。

所以东南风在火烧乌林一事上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周瑜和黄盖凭借手中的多桅多帆战船,只要做好准备,随时都可以对曹军大营发动火攻,否则,如果没有东南风,三国历史岂不是要改写?!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5516.html

三国战纪的前世今生:远超同期街机游戏的经典之作
« 上一篇 2024-09-19
全面战争三国储君人选推荐:桥玄、孙策、刘璋谁更合适?
下一篇 » 2024-09-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