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鲁但明智
看来,张飞确实太鲁莽了,民间传说中的张飞形象十分鲁莽、大大咧咧,老百姓也总称他为“莽张飞”。
张飞作为历史人物,具有“勇猛暴戾”的性格特征(《三国志》),但在戏曲和小说中,他的性格却被转化为“勇猛而鲁莽”。
“莽”和“暴”虽然只差一个字,但区别却很大。“暴”的精神取向是“残暴”,意为不讲道理、暴虐无情、滥杀无辜。它只能削弱人们对张飞的政治和道德好感,却绝不会让普通人喜欢他。
“莽”一方面有鲁莽、大意、鲁莽、说话做事不加思索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暗含着自己没有心机、少有谋略。“莽”虽然常常导致失误,但却没有那种令人恐惧的杀气,是很多普通人也都有的毛病,是可以容忍、可以接受的缺点。因此,百姓们称他为“莽张飞”,这是一个充满感情的绰号。
当然,张飞也并非总是鲁莽,他有时鲁莽,但也很聪明,勇敢,足智多谋。
张飞的胆略和智慧有两个发展阶段:在遇到诸葛亮之前,他也用了一些谋略;遇到诸葛亮之后,他变得更加足智多谋,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像张飞这样的人,也是可以塑造和改造的,他的性格本身也是可以改变的。
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张飞偶尔受到挑衅也会想出一些妙招。
比如刘备收复徐州后,曹操就命令刘岱和王忠一起进攻。关羽活捉了王忠,张飞也想立功,就签下军令,愿意活捉刘岱。但刘岱坚守营垒,不敢出战。张飞天天在营前大喊大叫,咒骂连连,还是没用。
几天后,张飞想出一个计划,声称今天晚上二更要劫营。白天在自己的帐篷里喝酒,装作醉酒的样子,折磨士兵,故意放走被打的士兵,让他把劫营的消息报告给刘岱。当晚,刘岱在营外设下埋伏,等着张飞前来劫营,结果张飞反击,活捉了刘岱。
事后,刘备高兴地说:“懿德一向粗暴无礼,如今也用上了智慧谋略,我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如果连粗暴的人都能用上智慧谋略,那岂不是虎虎生威?刘备还对张飞说:“我若不以言语挑衅你,你怎能用上谋略!”(卷五《关张擒刘岱、王忠》)
然而,同样的策略对付刘岱管用,对付曹操却不行。
曹操大军来攻徐州,张飞又建议说:“曹军来必定疲惫不堪,我们不要等曹军扎营,先抢他们的营地。”刘备一开始不知道,急忙说:“我一直以为你是个勇敢的人,以前擒刘岱的时候,你就想出了这个妙计。现在你提出这个方案,我弟弟也照办,很好,很好!”于是就采用了这个方案。
哪知这一次的对手竟然是曹操本人,而不是他的部下刘岱,这个馊主意根本就没起作用,曹操设下埋伏,将张飞打败,让他无路可退,只好逃往甘当山(卷五《玄德骑马到冀州》)。
张飞的谋略虽然很多时候很简单,但是我们看得出他是想用谋略的,毕竟是一个可以培养的人才。所以自从诸葛亮出山之后,张飞就受到了他的影响,最终成长为一个有勇有谋的名将。
毛宗刚这样评价张飞:“未遇孔明,其勇略大于智略;遇孔明之后,其勇略大于智略。一遇孔明,其鲁莽之风一改,其狂妄之风亦改。勇略不可学,智略可学。懿德之勇略,先天之勇,智略乃孔明所传。”(《毛氏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注)
张飞的“粗犷有所改”,这个比较容易理解;“狂妄亦有所改”,这是张飞的特点。我们知道关羽狂妄自大的性格是一直存在的,直到被打败逃到麦城,他依然很骄傲。但张飞不一样,他能够逐渐改变自己的性格,这很不容易。张飞的勇气是与生俱来的,他的智慧是诸葛亮教诲得来的,真是“可教的孩子”。
张飞的勇敢、足智多谋,在“义救燕颜”的故事(卷十三《张翼德义救燕颜》)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诸葛亮率领张飞等人进入西川。张飞率领一万精兵,奔赴巴州、罗城以西。临行前,诸葛亮嘱咐:“西川英雄辈出,切莫轻敌。沿途警告三军,莫要掠夺民心,丧尽天良。所到之处,心怀慈悲。这世间,唯有德行才能得民心。莫要残害百姓,鞭笞士兵。”
只有德行才能服众,没有德行,只能服人,不能服众。这是诸葛亮一贯的想法。张飞听后,爽快地答应了,并按照计划行事。“所到之处,不加害投降的百姓。”
巴郡太守严颜是蜀国名将,有万夫之勇,教士兵深挖壕沟,筑高垒,坚守阵地。张飞率军到城下,与城上士兵互相辱骂,无功而返,十分愤怒。
看来骂人确实能激发张飞的机智,于是在连续骂了三天之后,张飞突然想出一计,只吩咐三五十个士兵进城喊骂,来一场“舌战”。可是,又骂了三天,严颜还是不理他。
张飞又想了一个办法,他命令士兵们绕道砍柴,不要在关口与敌人争斗。严颜派了十几个士兵假扮张飞的砍柴士兵,潜入军中刺探。张飞故意告诉人们,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巴县。他打算在夜里二更做饭,三更收拾行囊,出发越过巴县。
探子将此事报告给严颜,严颜便命人偷偷出城伏击他,张飞从两边夹击,活捉了严颜,攻破了巴县。
其实,张飞的计谋并不高明,只不过是“劫”计谋加上“反谍”计谋,故意泄露消息,仅此而已。但这些简单的计谋,只要运用得当,还是能奏效的。
但也就仅此而已,我们看不到张飞有什么突飞猛进的进步。更有意思的是,后来严颜还不肯投降,还说“只有斩首之将,没有降将!”张飞起初大怒,下令手下杀了他,但见严颜声音刚毅,神情淡定,便对严颜十分佩服。“便笑着下楼,命手下走开,将他解开,拿衣服给他,扶他坐在中间,低头叩头”,夸严颜是“天下真人”,待他如上宾。严颜感激他的恩情,竟然投降了。
后来,严颜仗着自己的威望,帮助张飞、刘备控制了入川三十多处关隘,这些地方的统帅都是严颜的朋友,于是纷纷投降,刘备大军轻而易举地平定了巴州地区。
张飞充分认识到以德服人的有效性。诸葛亮得知此事后,不禁夸赞张飞:“将军用谋略,立下此大功,可金石为鉴,千秋传颂。”(卷十三《孔明擒张任计》)
张飞字翼德,“飞”即勇猛之意。“飞”字与“翼德”相得益彰。“翼”字有两种写法,《三国演义》写为“翼”,表示利,即帮助,有利于“德”;《三国演义》写为“翼”,表示成双成对地飞翔。所以有人戏称关羽为“羽”,张飞为“翼”,两者合在一起就成了刘备的翅膀。小说中的张飞以“勇猛”和“谋略”辅助“德”。
有趣的是,张飞也很善于利用自己的坏名声。当然,他可以利用自己的好名声,比如在长坂桥击退曹操大军,但张飞也利用自己的坏名声来谋划自己的阴谋。在巴西击败张郃(第十四卷《张飞与张郃瓦口之战》)就是张飞智慧和勇气的伟大成果。
张郃是曹操手下的将领,他机警勇敢,立下过不少战功,在曹军中的实际威望,比曹操十分信任的将领夏侯渊还要高。据史载,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郃出巴西,进军荡曲、孟头、荡石,与张飞大战五十余日,张飞率领精兵一万余人,大败张郃,只有张郃等十余人逃回南郑(《三国志·张飞传》)。
小说即以此为背景,描写曹操攻下汉中后,派大将张郃率领三万大军攻打巴西,镇守巴西的张飞采用雷通计策,在阆中设下埋伏,从两边夹击张郃,将其击败。
张郃败走后,留在营中,在山上喝酒。张飞故伎重演,命令士兵们大骂他,但毫无作用。张飞和张郃的军队就这样互相咒骂,进行了长达五十多天的“口水战”。
僵持了好久,可以想象,持续了一个多月,快两个月了,天天骂骂咧咧,以前张飞三五天就忍不住,开始攻打寨子,这次忍住了,这也是明显的进步。
五十多天来,张飞日日耐心地陪着张郃干活,最后,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就是充分利用张郃的弱点——爱喝酒。张飞天天喝酒,喝醉了就坐在山前辱骂张郃。
消息传到刘备耳中,他十分惊讶,说张飞总是因为喝酒而犯错,现在又喝这么多,真是不可思议。诸葛亮不仅影响了张飞,而且深深地了解张飞。他和张飞之间很有默契,知道张飞是在用自己的智慧。于是说:“大军前线,恐怕没有好酒。”还派人送了五十坛好酒给张飞。他向刘备解释,张飞喝酒骂人,“这不是贪酒,而是想用计蒙骗张郃。”
果然,张郃上当了,夜里来劫营,却中了张飞的埋伏。只见“帐后炮声连连,早到营前。一将领,拦住去路,双目圆睁,声如雷霆,乃燕人张翼德,手执长矛,跃上马来,直奔张郃而来”,张郃只得仓皇逃窜。
张郃退到瓦口关,手下的三万军队只剩下一万。他佯装败退,设下埋伏,引诱张飞追击。张飞不上他的计,反而用计反击,率领自己的军队追击张郃,并让魏延放火拦截张郃的埋伏。张郃再次溃败,退到瓦口关。
张飞又想出计策,让魏延在关前挑衅,自己则率领五百轻骑从梓潼山出关,从两边夹击张郃,张郃大败,只剩下十余人徒步逃回南郑。
这是张飞一生中最成功的一战,以往他只能想出一两招,而这次他竟然用出了一系列的计谋,而且用得恰到好处。
张飞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弱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这种化劣势为优势的策略,是一种高超的谋略。
张飞的弱点就是直率和鲁莽。他看上去没什么可隐瞒的,非常坦率,所以别人一眼就能看穿他。在别人一眼就能看穿他的时候,他就故意隐藏一些东西,让别人上当。
这充分说明在诸葛亮的影响下,张飞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智慧提高了。毛宗刚感叹:“今天因醉酒攻下瓦口的张飞和当年因醉酒失掉徐州的张飞完全不一样了,其实有两个张飞。”(《毛版三国演义》第70回评)
关于作者
郭英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在戏曲小说、散文史、古典文学、学术史等方面有突出成就,著有《中国四大古典文学讲座》、《读三国论英雄》等。
上一则评论
特别感谢
淑媛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张皇国学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间文化
有趣的青少年中国研究
当代负责任的中国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