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中国传统陶瓷分类的技术指标与习惯因素解析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祖先点土成金,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般来说,“陶瓷”一词分为陶器和瓷器两大类。坯体烧结不致密的泥土制品和瓷石制品,不论是彩色的还是白色的,一般都统称为陶器。烧成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部分称为“硬陶”,上釉的称为“釉陶”。相对而言,经过高温烧成的陶器坯体更致密,釉色品质好。泥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多,工艺特殊。因此,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不仅要考虑硬性的技术指标,还需综合考虑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并结合从古至今科学技术认识的变化,才能得出更有效的分类结论。

魏晋(公元前221-263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从公元200年到公元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次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建立建业(今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三国”。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萧山、上虞、余姚等地出现了越窑、瓯窑、吴窑等著名窑址。所产器物质量上乘,工艺精细,堪与金银器媲美。东晋南朝时期,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很大的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明显衰落,窑口少,纹饰少,器物简单化,烧制稍显粗糙。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初。

魏晋装饰特点: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征相当明显,尤其以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为甚。器物上的纹饰往往表现生活场景,细腻逼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留下了历历在目的生动印象。建筑、音乐、舞蹈、宗教、畜牧业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佐证。在一些生活用品如虎罐、烛台、油灯、水壶等上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从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雉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釉色,是青瓷体系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相得益彰。此外,还经常用褐彩来打破单一的青瓷釉色,使其更加生动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褐彩装饰的另一特点是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书写文字。这种装饰手法在唐五代十分流行,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今天所见的越窑晋瓷器,大多工艺精湛,釉色古朴,质地纯正,颇具品位。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的陶瓷釉色水平很高。青色的变化很多,有的偏绿,有的偏黄,有的偏灰,这与釉料成分和烧成火焰有很大关系。

西晋青瓷上流行的带状印花或刻花纹饰此时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刻花弦纹,或无纹饰的素纹,形成了一种朴素的风格。这是西晋青瓷上流行的纹饰。西晋晚期出现的褐斑纹饰,在东晋时期十分流行。

虽然现在的技术比较强大,但现代人的模仿之作却往往千篇一律、毫无生气,失去了古人的踪迹。釉料的调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合而成,风化程度较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很多熔剂,常用来调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组分,经过高温烧成后与瓷石相互作用生成钙釉。,胎体和釉料的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广泛,原料含量不一,导致这一时期瓷器的釉色、质地差异较大。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三国时期的青瓷仓廪由湖北鄂州博物馆收藏。瓷质仓廪在三国、西晋时期就已出现,作为陪葬品,所以又称“魂瓶”或“神阁”,是东汉时期的五连罐。这一时期的仓廪制作精细,雕刻繁复,有人物、鸟兽、亭台楼阁等图案,粮食历来被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物质,所以从秦汉开始粮食就与死者一起陪葬,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陪葬品中还包括成套的粮食加工工具和炊具,以体现对饮食的重视。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刻花粮仓,高46.4厘米,腹径29.1厘米,底径16厘米。粮仓上部装饰着各种雕塑:中间是三层建筑,第一层两侧各有一条狗守着门口,上面有鸟儿栖息和老鼠觅食。高楼两侧各有一座亭子,亭子下有八个手持不同乐器的仆人,聚精会神地弹奏着音乐。粮仓上方堆放着五尊相连的雕像。大罐居中,罐内爬出一只老鼠。大罐的四角放置着四个小罐,四周环绕着鸟儿,引导它们沿着小路寻找食物。粮仓下半部为完整的青瓷罐。肩部有一块龟背碑,碑上刻有“永安三年,国富(祥)昌盛,官宦贵胄多,子孙长寿,无一人受害(夷)”二十四个字。龟的周围有鹿、龟、鱼等人物和动物,中间穿插着狗、鱼、龙纹,还有“飞”“鹿”“句”“五种”等文字。该粮仓是20世纪30年代末浙江绍兴三国墓葬出土的,其器身呈灰白色,通体施绿釉,釉面不太均匀。改制后的器身饰有百鸟争食、庆丰收、圈养牲畜等立体雕刻。 1700多年前江南吴家庄园丰收的景象,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种器皿是用来埋葬的,叫“明器”,目的是祈求逝者还能享受人生的各种乐趣。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黑釉鸡头壶,高17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9.3厘米。壶洗口,细颈,圆腹,平底。肩部一侧雕有凸起的鸡头流,对侧饰有纹饰。壶背撇口,肩与口之间相连,两侧各有桥形系带。壶身内外施釉,但外壁釉未及底,釉色黑如漆。此壶为东晋时期所制,器型完整,风格古朴,釉色莹润,为德清窑难得的精品。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龟形砚滴,高5.8厘米,口径2.4厘米,腹径4.9-4.7厘米。砚滴呈龟形,昂首,颈部刻有螺旋纹,龟背前小后大,圆口小直口,可盛水,龟腹平底,上刻有十瓣莲花纹饰。通体施绿釉。此砚滴为东晋所制,属南方青瓷越窑系统,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堪称绝世珍品,是古代文具中的精品。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褐彩鸡头壶,东晋,口径5.5厘米,高15.4厘米。壶平口,短嘴呈鸡头形,鼓腹,平底,俗称“鸡头壶”,肩部两侧有桥形带,弧形把手与口沿相连。通体施绿釉,口部及鸡头处饰褐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鸡头壶最早出现于西晋,与羊头壶相似。早期壶嘴多为实心,不能流水。到东晋,壶嘴已畅通,成为这一时期南方主要的日用茶具之一。中国人饮茶的习惯,起源于东周时期的四川。东汉时期,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并迅速蔓延。到了东晋时期,饮茶在皇室中已成为一种风尚。根据古书记载,当时的饮茶方式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一些不同形状的器皿,对数量的需求也很大。这种风尚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不再有。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褐斑四柄罐,高17.9厘米,口径8.4厘米。罐洗口,长颈,丰肩,鼓腹,内收腹,平底,底部无釉,有架空烧制痕迹,肩部两侧刻弦纹,四边各有一横弦纹,外口有凸起的弦纹,胎体半施釉。釉色青黄相间,散布褐斑。此器为东晋所制,褐斑纹饰较多。造型千变万化,有的似泼墨,有的似树叶,装饰效果华丽。十分罕见,属南方青瓷越窑系统。此罐为故宫博物院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1954年捐赠。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褐斑羊头壶,高23.8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径10.8厘米。壶口呈浅盘状,细颈,球形腹,平底。肩部一侧有羊头形流嘴,对侧有弧形把手,两侧各有横结带。通体施绿釉,底部无釉。壶口沿、羊头及结带处有褐斑。肩部有两道暗弦纹。壶的主要特征是羊头形流嘴,微张口,下颌有一缕须,双眼鼓出,羊角向后弯曲,棕色眼珠,颇具风韵,颇具新貌。西晋青瓷上流行的带状印花或刻花纹饰此时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刻花弦纹,或无纹饰的素纹,形成古朴质朴的风格。而西晋晚期出现的褐斑纹饰在东晋却十分流行。这些特点都体现在这件器物上。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人骑兽像,高17.7厘米。人骑在兽背上,双手握住兽角,头戴网纹卷檐高帽,帽檐镂空,可容蜡烛。骑兽人高鼻圆目,下巴上生有胡须,兽面卧伏,龇牙瞪眼。人兽身均刻有圆形花纹,兽面部刻有胡须,长尾下垂。通体施绿釉,色黄相间。此器为西晋时期此类器型的典范,形象逼真,为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青瓷四柄鸟形盖罐,高9.3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8.2厘米。盖罐窄口,平腹,外撇圈足,肩部四边各有一带结饰,外壁铸有菱形锦地格纹,间有弦纹。器内外施青釉,圈足素面无釉。盖面呈圆形,可装入罐口,盖面饰三条凹弦纹。顶部雕塑为一对鸟,活泼可爱,对峙而立,展翅扬尾,栩栩如生。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属南方青瓷越窑系统。其造型新颖别致,体现了当时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艺。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印花双耳壶,高26.6厘米,口径14.9厘米,底径11.2厘米。壶扁口、窄颈、丰肩、窄腹、平底,通体施绿釉,外口有凸起的弦纹,肩部装饰为堆纹兽面抱环纹,两侧各有两只提耳。肩部印花网纹,网纹上下印花一圈小菊花纹。双耳壶在西晋较为常见,是当时盛水的器皿。壶造型庄重规整,釉色均匀,其兽面抱环纹和模印网纹均为西晋时期青瓷上流行的纹饰。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羊,高13.2厘米。羊卧姿,仰头张口,身形丰满可爱。背部饰以对称线条。腹部浅刻点线纹,犹如展翅。此器釉色碧绿,晶莹剔透。羊头顶部开一圆孔。羊在古代被视为瑞兽。三国、两晋时期,青瓷中常见羊形器,均造型精美可爱,为当时的一种时尚。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青瓷双带兽面扁壶,西晋,口径4.2厘米,腹径最大18厘米,高14厘米。壶小直口,肩部有两道小带,扁椭圆形,平底微凹。壶身施绿釉,两带间印有圈状带纹,中间贴兽头,为西晋时期常见的装饰手法。扁圆形,两带纹设计巧妙,实用又方便携带。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镂空双绳纹罐,西晋,通高17.7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14厘米。罐直口,鼓腹,外撇足。口部两端系半圆形绳纹。通体施绿釉,腹部上部饱满。釉色较浓,色泽较淡,整体效果晶莹剔透。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双耳罐,高23.8厘米,口径21.4厘米,底径13.7厘米。罐短直口,丰肩,敛腹,平底。罐内外均施绿釉,釉色微黄。肩部纹饰模印格子纹,上下印圆形点纹,以弦纹隔开。肩部左右两侧有两条带子,带面印有锦缎纹,肩部正反面饰有兽耳和环纹。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统。釉面润泽,纹饰古朴。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双索纹壶,高23.7厘米,口径11.7-10.6厘米,底径16.4厘米。壶直口,短颈,平肩,垂腹,丰腹,外撇圈足,通体扁圆形。肩部前后各饰兽首,下有链纹。肩部左右两侧各饰龙头链纹,龙鼻下卷,成环状。两对链纹大小一致,形成一种稳定均衡的美感。釉色均匀,微泛黄润。外壁上部有四组印花纹饰,中间为一圈四悬菱形纹饰,上下印有圆形点纹,下部以一圈山形纹饰托之。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属南方青瓷越窑系统。其整体纹饰规整,和谐古朴,上下呼应,此种卤水是仿青铜柄卤水烧制的,上面的龙头起挂柄的作用,故又称柄卤水。

南北朝(公元前263-581年):

公元263年魏灭蜀之后,连年战乱,北方兴起五胡十六国,西晋灭亡后,众多世家渡江南下,建立了宋、齐、梁、陈等王朝,史称“南朝”,与同期北方的北朝合称“南北朝”。

我国北方地区瓷器的生产开始得稍晚,这个时代的动乱,给中原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在这之前,关中、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陶瓷业的没落是必然的,制瓷业的兴起,一直拖到了北朝时期。不过,在这个时期,却意外地出现了一个独特而影响深远的陶瓷品种,那就是白瓷。胎体为白色,表面施透明釉的瓷器。白釉是瓷器的自然釉质。一般瓷土和釉料中都含有一定程度的氧化铁,器物在烧成后,必然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绿色。如果材料中的铁含量低于0.75%,就会产生白釉。在白瓷胎上施以纯透明釉,可以制得白度较高的白瓷。白釉出现于北朝时期。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迄今为止中国所见最早的白瓷。

南部绿和北部白: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其胎体采用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合材料,在1200℃-1300℃高温下烧成。胎体应坚硬致密、薄而不吸水,胎体上应覆盖一层釉,釉面应光滑,不脱落、不剥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原料资源和燃料丰富,这一地区制陶业因资源丰富而迅速发展,出现了众多且分布广泛的窑址。瓷器的起源俗称“窑口”,是考古学家根据古文献或田野发掘逐渐了解的。通过田野调查发掘,我们基本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例如:

越窑青瓷:

又称“越州窑”,始创于东汉,北宋衰落,主要支流在浙江省宁波、余姚、绍兴、萧山等地,其主要特点是:胎体细密,色泽青灰;釉质光亮,具有玉质的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胎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有诗赞“九秋风露开越窑,万峰翠色尽收眼底。”

欧窑白瓷:

在温州地区,其特点是:胎白带灰,釉层薄,釉色淡绿,透明度高,有细小裂纹,易脱落。多见于清代官窑等。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部分陶器、青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用具之一,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品、丧葬用品等方面。陶瓷在文具方面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笔筒、水壶、砚台等。水壶的功能只是盛水以备研墨之用,但造型丰富,如青蛙、鸟、兔子、牛等。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这与当时崇尚读书、尊重文人有关。

由于南方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治安相对安全,中原地区大量人口南迁,其中也包括不少陶瓷工人。北方地区处于萧条状态,陶瓷业不如汉代发达,窑炉使用极为简陋,很少有改进,仍使用圆形的“馒头窑”。南方窑炉有了长足的发展,“龙窑”结构进一步完善,窑床长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吸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火墙”,以缓解问题,更有效地调节窑内吸力和温度。经试验,这一时期的瓷器采用弱还原焰烧成,烧结程度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左右,达到现代瓷器的质量水平。这无疑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是分不开的。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印贴花,高9厘米,口径20.7厘米,底径15.7厘米。盆口折沿,鼓腹,平底,三足兽足。器外壁模铸网纹,上下模铸圆形纹,网纹分为六方模,贴有六尊佛像。盆沿刻条状羽纹,盆底刻太阳纹、水波纹、羽毛纹。此器内外施青黄釉,釉面有烛蚀、剥落现象。盆是当时的主要日常用具之一。此盆属南方青瓷越窑系统,器形流行于西晋。它借用和吸收了青铜器的纹饰和造型,并以佛像作为装饰,反映出当时佛教已经盛行,并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印豆纹,高9.3厘米,口径16.8厘米,足径11.9厘米。豆口,扁圆腹,高圈足。通体施绿釉,足内无釉。器外壁印有格子纹,上下分贝印纹圆点纹周围,腹部两侧相对铸有兽头抱环纹。此器属南方青瓷越窑系统,釉色均匀,造型端庄古朴,纹饰清晰,古朴自然,为早期青瓷精品。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刻花单柄壶,高21.3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12.4厘米。壶折沿,短颈,圆腹,平底。肩部两侧有对称的双带,另一侧有管状带。壶嘴较短,与壶嘴相对的一侧为单柄,柄尖凸起,微外卷。壶身丰满圆润,器身肥厚,灰白色,内外施绿釉,釉色青绿,釉厚透明,玻璃质感强。此壶上有三组纹饰,肩部及下腹部刻有上翻倒置的莲瓣纹,两层莲瓣之间刻有忍冬纹,每层纹饰以弦纹分隔。纹饰层次分明,线条简洁。此壶器形与西晋时期的壶相似,但有明显的改良,提高了装饰效果和实用价值,是研究壶形演变的重要文物,堪称南朝青瓷的代表作。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釉鸡头壶,高24.4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10.7厘米。壶洗口,长颈,丰肩,直腹,平底,底部有支烧痕迹。肩部一侧雕有鸡头流,对侧为弧形提耳,另两侧饰以桥形系带。肩部刻有两周弦纹及双层莲瓣纹。器身通体施绿釉,外壁至底不施釉,釉面垂坠,釉色呈青黄色,有细小裂纹。此件以莲瓣纹装饰的鸡头壶表现出南北青瓷融合的时代特征。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黄釉绿绘刻莲瓣四柄罐,高23.5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8.4厘米。罐直口,溜肩,肩部有四个拱形耳,腹渐窄,圈足,平底。口部及下腹刻一圈弦纹,肩部刻数条弦纹,四个耳上刻一圈忍冬纹,腹部刻下垂莲瓣。罐体上部施黄色透明釉,八个方位各绘绿彩,露底。此罐1958年出土于河南濮阳李云墓。李云为北齐将领。根据出土的墓志铭,这座坟墓是李Yun和他的妻子的联合坟墓,他们被埋葬在北部的第七年(公元576年)。黄色的绿色罐子具有白色的身体和整洁的形状。

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_三国两晋蛙形水盂

绿色的莲花花瓶,直径为67厘米,直径为20厘米,花瓶的嘴巴有唇,脖子长,腹部膨胀,高脚向外倾斜,肩膀和脖子上有11层的装饰。 S腹部是容器装饰的主要部分,由6层荷花花瓣组成,颠倒和倒置,尖端卷曲为卷曲;该花瓶是从Jing County的Feng Family坟墓中发掘出来的,Hebei是在世界上的四个莲花花瓶中的一个。在化学分析后,佛教艺术对北部陶瓷的影响,发现身体和釉料的成分具有北部的塞拉登(Northern Celadon)的特征,并且雕像是北部塞拉登(Norther)的杰出代表作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3454.html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路线图:街亭之败与自贬三级的背后原因
« 上一篇 2024-08-15
从简单粗暴到复杂难懂,三国杀的变迁之路
下一篇 » 2024-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