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诸葛亮继承先帝遗志,率军北上,力图“复汉还故都”。这次北伐,诸葛亮开局不错,凉州三郡(南安、天水、安定)投降。在诸葛亮闪电般的攻势下,曹魏集团大为震惊,立即派出援军。其中,曹魏名将张郃从荆州出发,日夜兼程赶赴援军。
诸葛亮于是派马谡率兵镇守街亭,但马谡没有实战经验,不是张郃的对手,一时冲动,不听王平的警告和诸葛亮的安排,结果大败。诸葛亮只得撤军,结束了北伐。后来,他自己也引咎降三级。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路线图
对于诸葛亮自贬三级,有人说这是他大公无私的证明,有人说这是他赏罚分明带兵的一贯作风,也有人称赞诸葛亮勇于担当,胸怀宽广。我觉得这些评价都是正确的,但诸葛亮自贬三级,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高尚品德,也有政治目的。可以说,自贬三级也是一种谋略,其中蕴含着多层深意。
第一层次,以退为进,化被动为主动。很多人在职场上都会遇到一种特别头疼的情况:工作出了问题,一堆人推卸责任,互相指责。但诸葛亮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把失败的责任推到自己身上。普通人和高层政客的差距,往往就是思维模式的差距。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我上表说:‘臣妾弱小,执旌旗斧,统领三军,不能传授律令,临事畏惧,以致于街亭违令而失败,箕谷不慎而失败。罪责在于臣妾用人不当,智明而不知处事,多不明事理,责备春秋将帅,本应降三级,以督抚过失。’”
在诸葛亮给刘禅的道歉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主要将自己的过失界定在用人不当和识人不慎(用人不当,不识人)。这是诸葛亮非常巧妙的一点:通过自责,可以避重就轻,把过错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诸葛亮没有写道歉信,别人如果借此事指责他有错,他很有可能会趁机将自己的过失升级,甚至歪曲事实。
马谡并不是唯一的人选,也不是最佳人选,因为马谡虽然长期担任诸葛亮的幕僚,但缺乏战斗经验。不过,由于他和诸葛亮的私交很好,军中将领们也无法表达太多的反对意见。由此可见,诸葛亮安排马谡镇守街亭,确实是有私心的。
当然,张郃从荆州通过强行军,只用了十多天就到达了凉州前线,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击溃了马谡的部队。张郃的行军速度或许已经超出了诸葛亮的预料。在诸葛亮当时的认知中,镇守街亭或许是一种“敷衍”和练兵,只要马谡能够拖延住魏军的增援,之后诸葛亮就可以更好地使用马谡。然而不料,马谡在前线却任性自以为是,导致大败,第一次北伐以汉军撤退而告终。
放在时代背景下,诸葛亮虽然已经手握北伐军权,但是还不算是位高权重的官员,因为刘备临终前留下了两个大臣照顾他的儿子,一个是诸葛亮,一个就是李严,但是李严和诸葛亮相处并不好,可以说是政敌。
诸葛亮在战场上的失败,无疑是在李严等人的心目中,打倒诸葛亮、抹黑诸葛亮的绝佳机会,如果诸葛亮不上书认罪,在李严看来,他会以什么罪名指控诸葛亮呢?
其实政治斗争不是针对问题,而是针对人,人们常常找一个问题,就把它闹得天翻地覆,把小事说成大事,把大事说成大事。
比如诸葛亮任用马谡,结果失败了。这次失败,并不一定是推翻诸葛亮的借口。因为先帝刘备不也是屡战屡败,称帝后亲率大军征讨江东,不也是大败而归吗?但任用马谡,却可以成为李严派系的一个突破口。
诸葛亮自己认为他培养马谡是为了为国家培养下一代军事人才,但根据李严等人的描述,诸葛亮的行为变成了在军中培养拉帮结派。这一点其实很准确,因为他们如果想真的推翻诸葛亮,就必须依托刘禅手中的皇权。因此,他们所拉拢的罪名,必然对刘禅本人构成威胁。
蜀国最后一位君主刘禅
其实对于高官来说,培植自己的亲信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在历朝历代都是常见之事,只要不刻意制造党争,不引发内部动乱,很多明智的君主都可以容忍。
其实,军队里培养帮派罪的真正凶手,就在两个“军队里”字上。
当时刘禅即位不久,与军中将领私交甚少,对军队的掌控力较弱。不过当时蜀汉阵营中的将领很多都是追随过刘备的老将(比如赵云、邓芝、魏延、廖化等),对刘备父子的忠诚是可以信赖的。诸葛亮本人在刘备时代更多的是文臣,因此与这些老将并没有很深的交情。
以此推论,诸葛亮即便掌握了兵权,也没有资本取代刘禅自立为王。这跟他的性格无关,因为这些厉害的将领不是他培养出来的,跟着他谋反的可能性不大。而马谡的培养,相当于一个信号,说明诸葛亮开始真正染指兵权了。久而久之,诸葛亮就把将领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一旦大军直捣成都,谁能挡得住呢?
对了,这里要提一下司马懿,就是因为他驻扎在雍凉前线,在边军中积累了足够的人脉,才有底气发动高平岭之乱,也有实力在日后平定这场叛乱。
在封建帝国,把一国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在自己手中的大臣,往往都算是权臣,在李严等人的眼中,这样的诸葛亮才是刘禅真正的威胁。
我猜诸葛亮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的自责还有第二层更深层的含义:主动降低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打消别人对他的怀疑。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有疑问:诸葛亮亲自承担责任,不是更能得到掌声吗?何必降低他的威望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研究历史问题的态度和风格。我一直认为,如果要研究和理解这些历史人物做出的决定,不仅要学会同理心,即站在被研究的人的角度去思考,还要把自己放在那个历史时代的人的立场上,问问自己,你会如何看待他们当时做出的选择。就像玩游戏一样,需要有沉浸感。
从历史的角度看,什么叫独立思考?就是要摆脱历史的局限,摆脱现实中自身身份、阶级的束缚,融入到这个事件当中,做到面面俱到的考虑。
比如,如果我把自己放在当时的语境中,想象自己是一个普通的蜀汉百姓,我会如何看待诸葛亮北伐失败?此时,我的身份可能是多元的:比如,我可能是马谡军中阵亡将士的亲属,也可能是目睹北伐失败的普通士兵或下级军官,也可能是当时一个普通的办事员,辛勤工作纳税养活北伐军,也可能是一个因为战乱而无法与北方进行贸易、只能靠积蓄生活的商人,等等……
这些身份在当时都是普通的、普通的,都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作为一千多年后的局外人,对诸葛亮自贬三级的行为进行评价,当然大家都认同他品德高尚。因为他的北伐是为了“至死不渝”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北伐没有触及我们这些现代人的利益。如果我们也为诸葛亮北伐失去了亲人,多交了税,然后看着更多的亲人奔赴战场,我们还会说诸葛亮自贬三级是伟大的吗?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的时候,肯定会有人跳出来用第一次的失败来否定北伐。对了,我们还是怀念一下刘章治理西川的幸福日子吧,那时候大家经商种田,闭门造车,简直是世外桃源。至于北伐不北伐,跟我们普通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这才是当时普通人应有的正常心态。
任何时代,人都有怨,只是怨有大小之分。诸葛亮管理下的蜀汉也不例外。诸葛亮上书谢罪,并将自己降三级,相当于向天下宣布北伐失败的责任完全在他,百姓的怨气和愤怒由他一人承担。他在民间的威望和影响力无疑被削弱了,但这对诸葛亮来说完全可以接受,也不算坏事。
因为即便诸葛亮在百姓眼中不再那么伟大,也丝毫不会影响诸葛亮的权力,更不会影响以后北伐的征兵和征税。因为诸葛亮有王法,是统治阶级的一员。另外,诸葛亮还可以通过降低自己的威望来告诉其余的官僚、世家大族,包括皇帝刘禅,他没有称王的野心。
这里,诸葛亮和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汉中之战,曹操也都输了。战后,曹操也许会在部下面前小小总结一番,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轻自贱,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过着自己的日子。战场上的失败,并没有影响曹操称王的脚步。
因为曹操的野心是自己或者子孙当上国王或者皇帝。这样的人往往用尽一切手段来显示自己的智慧和伟大,绝不降低自己的威望。他们甚至会用一些超自然的手段来洗脑人民,让他们崇拜他们。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刘邦起义杀白蛇的故事,以及更早的陈胜和吴广鱼腹红书的故事。
可以说,降三级这一实质性举动,加上诸葛亮的言辞恳切,牢牢挡住了李严派的进攻。如果诸葛亮降三级之后,李严还坚持这一点,就会在朝中留下心胸狭隘、妒贤妒能的负面形象。而且这样一来,党争的目的性太明显,不利于拉拢更多的中立派系和一些老臣。
此外,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也诚恳地总结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作为宰相,承认自己无能为力,这对自己和部下来说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很多跟随刘备的老臣都知道曹魏集团的强大和难以战胜,昔日的皇帝尚且连连败退、战死沙场,更何况是别人呢?
对于部下来说,诸葛亮的诚意仿佛是一种包容的解脱,这种解脱的心态更有利于以后的北伐。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历史上很多时候,做出重大决策的伟人的目的和意图并不难理解,因为越是重大的决策,越是牵涉到战略,可选的方案就越少。
比如说,我们普通人如果回到三国,跟诸葛亮交换身份,我想很多人都会像诸葛亮一样选择北伐。因为在这个战略问题上,选择无非就是打不打?攻曹魏还是攻江东?很多人也会选择北伐。当然,能不能做到和诸葛亮一样好,甚至比他更好,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些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伟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其实都隐藏在一些细节里。他们很多在史书上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往往蕴含着高超的政治技巧和思维模式。普通人和顶级政客的区别,恰恰就在于思维模式。
比如诸葛亮自降三级,以退为进,直接堵住了政敌的进攻路线,体现了他的大公无私,也算是很美的职场表现了。但很多职场人却乐于推卸责任,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内耗上,这就是思维模式的差异造成的。以静制动,以退为进,被打先反击,这些职场教科书级别的操作,往往需要顶层思维来理清逻辑。
历史和政治其实密不可分,都是人们互相争斗的故事。为什么争?谁争?如何取胜?学好历史往往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当然,我还是希望大家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不需要用到这些所谓的技能,因为一旦卷入权力斗争,往往只能身心俱疲。
政治确实令人着迷,但也很可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