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半年前,我写完了三国史,不过,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总结一下,因为这段历史大家太熟悉了,我需要让它沉淀一下。
现在看起来更清楚了。
从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西晋统一,这段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最为熟知的三国时期。
这当然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受欢迎程度。
《三国演义》是一部相当符合史实的小说,“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然而,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酿成大错,关键点上的一点艺术处理就可能让一个人物的形象彻底扭曲。
真实的历史《三国演义》是什么样的?
答:黄巾起义不是一场农民起义,而是道教的起源和一场宗教革命。
《英雄传说》应该讲人物,但我还是想先讲黄巾之乱,因为它是三国的开端。
公元184年的黄巾之乱,标志着道教首次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一个大宗教的出现,总是千年难得的机遇,道教亦是如此。因此,黄巾之乱的宗教意义,远远超过其他宗教。
当时参加起义的不仅仅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还有很多上层阶级的士绅、宦官、贵妇等,他们甚至可以说是起义的主体。
有几个原因:
1. 起义原本计划在洛阳发动,叛徒是宦官。注意,起义地点是城里,不是乡村;叛徒是宦官,不是老百姓。
2、起义后,有人向皇帝建议:“党人受迫害已久,若与黄巾勾结,后悔莫及。”但“党人”是士绅官员,是上层社会的人,如果黄巾军是下层农民,就不可能与“党人”勾结。
3、黄巾起义的口号是“青天亡,黄天当立,岁月甲子,天下祥瑞”。黄巾军夺取天下的政治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中却没有一个字是农民的诉求。
4、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世世代代信奉道教的贵族、官员不计其数,如八王之乱时的司马伦、东晋时的王羲之等。在这样一个阶级固化的时代,一个属于下层阶级的宗教,是很难被上层阶级认可的。
因此,黄巾起义是一场“纯粹的”宗教革命,而不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农民起义”。
黄巾之乱是道教的起源。张角这个“天将”本应是与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一样的“大人物”。可惜的是,黄巾之乱在第二年就被镇压了。188年,黄巾之乱再次兴起,但规模有限。
虽然汉献帝逃亡时救他的是黄巾军,曹操的主力“青州军”也是黄巾军,但“黄巾之乱”的合法性最终未被承认,导致后来道教才推崇张道陵为道教创始人。
黄巾之乱很快就被镇压了,所以它并不是三国乱世的根本原因,三国乱世的真正根源是汉灵帝把一些刺史改成了刺史!
各省督抚兼有军队和地方权力,可以独立对抗黄巾军,较为灵活,但也脱离了中央政府的控制,独立自主。于是,各地军阀争权夺势,迎来了混乱的三国时期。
B.曹操是一位实干家,他舔血剑,是统一北方的真正英雄
曹操的祖父是位权势显赫的宦官(忠长史),曹操的父亲曾花一亿买通一位大官(太尉),曹操无疑是位官二代,但这并不是他崛起的根本原因。
抗董联军解散后,曹操率领数千士兵与黄巾军展开激战,在实战中杀出一条血路。尤其在192年,他招募了数十万黄巾军投降,称他们为“青州兵”,这是他崛起的关键。
曹操死后(公元220年),这些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纷纷击鼓而去”,大乱。这也说明曹操对这支军队有着绝对的指挥权。
曹操的地盘位于中原腹地,四面楚歌,他亲自率部征战了大大小小的战役,打败了吕布、袁术、张绣等人。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场生死战。
双方在官渡对峙了半年多,曹操进则无胜算,退则全线溃败,陷入必败无疑的死胡同。
这时,袁绍谋士许攸前来投降,并提供了乌巢和袁军的粮食、草场的信息,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火烧乌巢,扭转了战局,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通常都是这样讲述的。但是这个故事遗漏了一些极其重要的信息。
1、乌巢位于官渡战线后方四十里处,若要烧毁乌巢,必须深入敌后,一旦被截住,便无路可退,危险性极大。
2、乌巢守军一万,曹操却只带兵五千来攻。为什么呢?一方面当然是兵力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曹操对自己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挺有信心的。
3、为什么曹操这个大帅要冒这个几乎必死无疑的风险去?难道不能派其他将领去吗?最后还是曹操去了,说明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只有他能去。曹操亲自去,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才有最大的成功可能性。
4、曹操以五千兵力击溃一万守军,将乌巢的粮草焚毁,随后又割掉一千余俘虏的鼻子,割掉牛马的嘴唇和舌头,扔给前来拦截的元军(见《资治通鉴》)。手段之残忍,场面之血腥,令人毛骨悚然。由此可见曹操已经陷入绝境,只有非常手段才能让他看到一线希望!
5、火烧乌巢改变了局势,但真正扭转局势的是元军将领张郃、高览的投降。元军大乱,曹操趁机大举进攻,大获全胜。此战之后,投降的元军将士数万被曹操活埋。
没错,曹操就是狠人!要是不狠人,这场生死战,他不可能赢!
官渡之战是曹操的生死战,但并不是他“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
202年袁绍去世,曹操趁袁绍儿子内斗之机,用了七年的时间消灭了袁氏集团,基本统一了北方。
三国时期,中国人口减少了80%以上,主要是各个列强之间的战争时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三国、南北朝这样的大分裂,还不算太可怕,最可怕的,还是各个列强之间的战争!
曹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的混乱,给人民带来了真正的安定,所以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C.刘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君子,也是一位以德为先的战功高强的将士
“刘叔叔”,即使他确实是卖草鞋的,但他毕竟是贵族,不是普通人。与曹操的残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备是一位追求道德至上的“谦君子”,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194年,刘备出任徐州太守,是当地一个势力很大的领袖。当时曹操在徐州攻打陶谦,刘备前去救援,所以留在了徐州。陶谦病逝,刘备在众人推举下出任了徐州太守。刘备作为一个外来人,受到如此拥护。为什么呢?
195年,吕布被曹操打败,投降了刘备。196年,袁术攻打刘备,吕布趁机夺取了徐州。此后,刘备就像“丧家之犬”,相继投降了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奇怪的是,这些地方豪杰都出来迎接“落魄”的刘备,把他当成贵宾。这是为什么呢?
208年,刘表死后,曹操攻打荆州,刘备南逃,十多万百姓跟随,每天只能走十几里路,很快被曹军追上,大败而归。刘备并没有在荆州做官,这些百姓却跟随他,为什么呢?
建安十一年(211年),益州刘章请刘备入蜀,赐以金钱和士兵,让他北防张鲁、曹操。这明显是“狼来了”,刘章却如此大胆,竟然这么做。为什么呢?
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大家都相信刘备,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道德榜样!
纵观三国历史,刘备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不道德的事,无论对百姓,还是对英雄!
如果说有一件事,那就是他最终与刘章决裂,然后耗时近两年才武力夺取了益州。
相对于那些奸诈、没有底线的“英雄”而言,刘备简直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一股清流”,令人敬佩。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看似无用,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备可是身经百战,是当之无愧的蜀汉名帅。
无论是214年攻克益州,还是218年攻克汉中(斩杀夏侯渊,迫使曹操撤退),刘备都亲自带兵作战,功绩显著。
可惜的是,220年,关羽遭东吴伏击,逃至麦城,失荆州。222年,刘备为报仇(或为夺回荆州)攻打东吴,却被陆逊烧死,全军覆没。刘备不久便带着遗憾去世了。
但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这场战争的话,刘备的失败确实可以理解。
1、蜀国失去荆州后,进攻吴国的路就只有一条:长江。但长江三峡太险,水船难以通行,而吴国又控制着三峡。因此,刘备不得不放弃水军,改用步兵。
2、从重庆到宜昌路途千余里,蜀道险要,粮草难补,几乎没有胜算。东吴重镇夷陵(今宜昌)位于长江三峡入海口的北岸,刘备为了避免被堵在长江边的山路上,只能选择从南岸进攻。
3、刘备从南岸出三峡,前进二百里,攻打易道城(今宜都),但因无力携带攻城器械,无力攻破易道城,陷入了相持阶段。
4、没有水师,长江流域就完全在东吴的掌控之中,东吴军队随时都可以在长江南岸登陆,断绝刘备的粮草和退路,刘备只好分兵占领长江沿岸的每一个山头,让这些山头连成一片,互相支援。
5、经过半年多的僵持,陆逊终于找到了突破局面的方法。他同时派出军队,攻下各个山头,然后集中主力火攻。一天之内,陆逊就把刘备的山头一个个攻下,这叫“连营焚烧”。刘备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战争从来就没有底线,也从来不遵循常识,对于刘备这样一个有道德的人来说,这样的战斗并不容易。
D.孙权是一位善于制衡的军事家,也是一位精明能干、善于算计的人。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前夕,那个曾“到处砍瓜切菜”、夺取六郡的“小霸王”孙策突然遇刺身亡,东吴由其弟孙权接管。
孙权的情况和曹操、刘备完全不一样,曹、刘二人是军队的绝对统帅,主要的问题就是打对外战争。但是孙权不是这样,他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服众,如何制衡内部势力!
毫无疑问,孙权是一位精通政治权谋的高手,他很快就控制了各方势力,稳定了东吴。
208年,曹操趁着刘表去世,声势浩大地进攻荆州。此时孙权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居然联合“溃败”的刘备一起对抗曹操,并幸运地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从而奠定了三国的基础。
按理说,曹操攻打荆州和东吴没什么关系,孙权坐视不管就好,何必非要参战呢?
孙权有几个理由:
1. 黄祖,镇守江夏(今湖北武汉)的老将,杀了孙坚,与东吴结仇。孙策与黄祖交手多次,均不占上风。建安二十一年(208年),孙权派周瑜为大帅,最终杀了黄祖,打开了攻打荆州的大门。
2、此时刘表又死了,孙权屯兵柴桑(今九江),显然是想趁乱夺取荆州,谁知曹操却率先出击,本该吃的肉却被别人吃掉了,这让孙权十分恼怒。
3、荆州位于上游,对东吴的安全威胁极大,必须夺取。此时曹操还没有站稳脚跟,所以还是可以一战的。如果曹操能够站稳脚跟,再战就比较困难了。
于是,孙权“出乎意料”地决定出战,并幸运地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
曹操兵败后,退守南阳郡,从此荆州便成为刘备与孙权争夺的焦点。
荆州共有七个郡县,曹操占据南阳郡,孙权占据南郡(荆州府),刘备占据江夏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五郡。
看似分配严重不合理,刘备占了大便宜,其实荆州原本是刘表的地盘,刘表儿子刘启还在世,刘启继承“父亲”的地盘也是理所当然,可没想到第二年刘启就死了,五郡落入刘备手中,这让孙权“羡慕不已”。
215年,曹操攻下汉中,蜀汉危在旦夕,孙权趁势派吕蒙攻打长沙等地。刘备发兵五万,双方再次谈判,约定以湘江为界,平分荆州。西部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给刘备,东部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给孙权。孙权在荆州的版图由原来的一个郡增加到三个郡,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建安九年(219年),关羽攻打曹操,孙权撕毁和约,派吕蒙白衣渡江,攻打江陵,攻下关羽老窝。最终关羽大败,逃至麦城,孙权夺取了荆州全境。
所以“刘备借荆州不还”之说,完全是无稽之谈,孙权的精明和聪明显露无疑。
E.诸葛亮是一位忠臣,忠信,忠信,是一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的战神。
说到诸葛亮,当然要从他三顾茅庐的故事说起。
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年仅二十多岁,他并不缺乏做官的机会,刘表是他妻子的舅舅,弟弟诸葛瑾在孙权手下做官,自己也有亲人在曹操手下做官(比如后来反对司马懿的诸葛诞就是诸葛亮的堂兄)。
所以诸葛亮确实是隐居了,当然诸葛亮自比管仲,属于法家,不被儒家士大夫所接受,这大概也是他隐居的另一个原因。
因此,当年长他20岁的举世闻名的“道德模范”刘备三次谦恭地亲自到诸葛亮的草堂“拜见”他时,“年轻人”诸葛亮深受感动,决定义无反顾地向他宣誓效忠,至死不渝。
后来,诸葛亮以他在蜀国的地位,废黜刘禅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他没有这么做,始终忠于刘禅,一直称他为“先主”,可见刘备的“仁义”。
诸葛亮当时还只是个读书的青年,并不是战场上的老手,直到刘备临死前,在白帝城将儿子托付给诸葛亮之前,诸葛亮几乎都没有带兵打过仗。
“托孤”之后,诸葛亮面临着和孙权一样的问题:如何说服民众,如何制衡内部势力。相比于孙权,诸葛亮的处境更加糟糕:在“火烧营垒”大败之后,蜀国主力军全军覆没,国力极其薄弱,他接手的是一个几乎为零基础的烂摊子!
诸葛亮的“答卷”高明到让人难以置信!所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险些让魏国遭受重大损失。因为魏国没有准备,他们没有想到蜀国会恢复得这么快,并且还有反击的实力。
《三国演义》讲的是诸葛亮“六伐岐山”,但真正的历史是“五次北伐”。
诸葛亮五次北伐,最终却一无所获,从结果来看,诸葛亮是失败的,完全不配《三国演义》中的“战神”!
但事情不应该这么简单看待。
曹操、刘备都是经验丰富的将领,打过很多仗,但是诸葛亮不是这样的,他没有经验,需要从头学起,所以他要付出代价。
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春),大军出岐山,扩张地盘千里,终未能守住街亭,全军溃败,马谡含泪被处死。
第二次(公元228年冬),他出三关,围攻陈仓,但最终因粮草运输跟不上而不得不撤退。
第三次(229年)收复岐山南二县。
第四次(公元231年)他到岐山,用他发明的“木牛流马”运粮,最后粮食耗尽,不得不撤退,这次是因为后方实在没有粮食了。
第五次(公元234年),他出五丈原,在那里耕耘,准备长期作战,不料对峙了三个月,已经耗尽全部精力的诸葛亮却突然去世了。
然后什么也没发生。
诸葛亮不是神,从他五次北伐看,他花了很多心思解决了很多问题,而且一次比一次打得好,他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感觉如果他能多活几年,历史也许就会改写,但命运是不可预测的……
从不断进步的角度来看,称诸葛亮为“战神”是毫不为过的。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它不仅让我们熟悉了这段历史,还让我们感觉像是在读一本“伪三国”。
对于这些真实的三国人物,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欢迎留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