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改善体态吧~
三国时期,为了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军歌经常被唱诵。当时的军歌以鼓乐和笛声伴奏,所以又称为鼓歌。
东吴将领刘瓒,每战必垂发,仰天长啸,与部下齐唱军歌。(《吴书》记载:刘瓒为将时,临敌前,必垂发,仰天长啸,与部下齐唱军歌,部下也响应,遂出战,屡战屡胜。)
军歌导师
创作军歌有几个难点:第一,要简洁、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要能用很短的词句,把主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写成组曲,通过合唱迅速鼓舞部队士气;第二,歌词要根据历史事件进行选择和加工,而这种选择和加工的标准,就是要有利于己方。如此重要而艰难的文案,只有国家顶级的文人,才能获得皇帝的认可。
三国时期创作军歌的大师有:曹魏的缪熙、东吴的魏昭、西晋的傅宣。
遗憾的是,西蜀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军歌的文献记载。问题是,西蜀难道没有使用过军歌吗?对于如此重要的作战部队宣传工具,西蜀自然不会置之不理。1981年5月,考古人员在重庆忠县土井乡红池村一组蜀汉时期的崖墓中,发现了音乐和舞俑。
作品
苗希军歌组曲中曹魏方面共计有12首军歌,分别是:《开太平》、《荥阳之战》、《擒吕布》、《平定官渡》、《故国》、《立武功》、《屠柳城》、《平定南京》、《平定关中》、《答应帝旨》、《永熙》、《太和》。
东吴魏诏也有一套十二首军歌(鼓号乐),即《燕京雀》、《汉末》、《武王》、《伐武林》、《秋风》、《攻下宛城》、《关北德》、《通经门》、《张宏德》、《从历》、《受命》、《宣华》。
西晋傅宣的军歌(鼓吹乐)组曲有22首,分别是:《令之相》、《宣守名》、《正辽东》、《宣抚正》、《十云朵难》、《景龙飞》、《平舆衡》、《文帝白魁》、《印时云》、《卫勇书》、《天序》、《大晋程韵七》、 《金陵云》、《玉木卧黄》、《中春真录》、《夏妙天》、《中秋天》、《顺天道》、《唐夭》、《玄云》、《伯夷》、《鱼竿》。
限于篇幅,本文并未列出上述鼓曲内容,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这个公众号的评论区(不是本文评论区)输入相应歌名,即可看到相应内容。(比如想看魏钊的《秋风》,就在公众号留言处输入“秋风”即可查看内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