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三国演义思辨性阅读:功名角逐与道义挣扎的解读

左右逢源是谁_三国之左右逢源_左右逢源原文

最近在全文注释的基础上,完成了《三国演义》评注的阅读与写作设计,这是一份辛苦的工作,但很有意义,下面是《三国演义》评注的导言,有待修改。

名誉的竞争和道德的斗争

——《三国演义》评析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长篇历史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成书早,流传广,读者多,影响大。小说以帝王将相、朝代更替为中心,契合了中国人极度关注政治、人伦的文化心理,因而对中国人的政治观念、伦理观念影响尤为深远。开篇“统一久了必有分裂,分裂久了必有统一”的名言至今还影响着许多人的历史判断;仁帝刘备、智臣孔明、奸雄曹操、武圣关羽等人物早已超越了虚构的文学书写,成为政治评论中价值观或人格的象征。 清朝钱大辛说,自古有儒道佛三教,明朝以后又多了一个“小说宗教”,文人、画家、商贩、小贩都痴迷于小说,对人的精神影响可能比儒道佛还要大。鲁迅先生感叹中国人有“三国精神”,也隐含着这个假设。今天的人读《三国演义》,可以领略古典小说的风采和神韵,也可以窥见传统社会和政治的一些秘密。如果让我推荐一部能帮助我们了解传统社会和政治的文学作品,我会推荐《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叙事范围很广,从东汉末年中央政权的覆灭,到魏、蜀、吴三足鼎立,再到统一的西晋王朝的建立。《三国演义》讲述的是本世纪一批政治人物,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夺取皇位。小说情节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皇权”进行的明争暗斗,主要发生在宫廷中,可以称为“宫廷政治”。 例如董卓废少帝立献帝(4回)、曹操挟天子以统领诸侯(14回)、曹丕废献帝立曹魏(80回)、刘备登基续大朝(80回)、孙权称帝(98回)、司马炎废魏立晋(119回),都是典型的“宫廷阴谋”。事实上,这些事件也构成了小说情节发展的“节点”,因为废帝立帝既是过去的结果,也是未来的开始。此外,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家族内部关于“废长立幼”的争论,本质上也是“宫廷政治”的一部分。

小说剧情的另一个方面是“战场竞争”。群雄争霸,归根结底是军事实力的较量。小说中战争频繁,数不胜数;战争残酷,不堪入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三大战役构成了小说的整体框架,而董卓之战、徐州之战、六伐岐山、九伐中原等大大小小的战争则如毛细血管般,充斥着剧情的每一个阶段,让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

围绕着“图王”,宫廷政治与战场竞争互为手段,交织在一起。战场上解决不了的,就用宫廷阴谋去解决;宫廷阴谋不管用,就靠刀剑去解决。小说中,除了董卓、曹操、袁绍、刘备、孙策、孙权、袁术、吕布等“图王”的“领主”外,还有三群人格外耀眼:一是运筹帷幄的谋士,如蜀汉的诸葛亮、庞统,曹魏的郭嘉、荀彧、程昱等人,孙吴的张昭,袁绍的田丰、居肃等;二是领兵的将领,如蜀汉的姜维,曹魏的司马懿,孙吴的周瑜、鲁肃、陆逊等人; 第三类是征战沙场的将领,如蜀汉的关羽、张飞、魏延、马超,曹魏的典韦、许褚、张辽、徐晃、庞德、邓艾,东吴的太史慈、甘宁、丁奉等。这一批当时的英俊青年和政治精英,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帮助他们的君王实现了称王的目标。

当然,作为一部全景式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写到了其他类型的人物。比如在那个权势显赫的时代,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很低,注定她们没有什么作用。不过,除了貂蝉这样的政治工具,小说中的其他女性,比如蒋旭的母亲、赵昂的妻子、辛昌的妹妹、夏侯的女儿、王静的母亲、孙翊的妻子、马邈的妻子等等,虽然都是被简单提及的人物,但都扮演着重要而复杂的角色和使命,为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

此外,小说中还有一个“灰色”群体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投降系列。《三国演义》描绘的时代是一个典型的末世乱世,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势力蠢蠢欲动,寻求重组登场的机会。“诸侯”们为了扩大势力,不惜招募兵马、招募英雄,分化分化,不择手段招降臣民、招降叛徒;而无数英雄豪杰也抱着“学文武,卖给帝王家”的人生梦想,寻找脱颖而出的机会。小说中投降的文人武士不胜枚举。仅看“投降将领”,就能列出一长串名单:曹魏阵营中,有张辽、徐晃、许褚、张郃、庞德等; 蜀汉集团里有黄忠、严颜、魏延、马超、姜维、夏侯霸等;东吴集团里有太史慈、甘宁等,当然还有来来回回的吕布、孟达等。这也符合“乱世”的特点,所谓“乱”,就是以前的秩序已经无法维持,一切都在变化,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志在天下”是《三国演义》一切矛盾冲突的根源。小说以“天下”为线索,汇聚了各种小说元素。所有人物、所有事件、所有场景,无论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都服务于“天下”这条主线。据统计,《三国演义》中提到的人物超过一千人,有台词的人物超过四百人。把这么多人物聚集在一起,把这么多事件缝合在一起,保持主线的连贯性和清晰性,至关重要。

群雄争霸,自然掀起惊涛骇浪。《三国演义》几乎用尽了这个题材的创作资源和优势,达到了这个题材的创作巅峰,可谓浩浩荡荡、前无古人。作为读者,面对那么多眼花缭乱的阴谋诡计,面对那么多熟悉的冲突争斗,难免会感到疲惫、疲惫甚至厌烦,但在漫长的阅读过程中,总有一些曲折、波澜和高潮在等待着我们。

左右逢源原文_左右逢源是谁_三国之左右逢源

在古代帝制之下,任何称王的野心和行为都是篡位和罪孽,这是“拥刘贬曹”的罗贯中无法回避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价值挑战。要想让读者接受“拥刘贬曹”的逻辑,就必须为刘备“称王”找到充分的合法性理由,否则,刘备和“汉奸”曹操岂不是一丘之貉?小说不遗余力地夸大刘备的德行和血统,夸大刘备加冕时的焦虑和恐惧,以凸显刘备“称王”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将其与曹操这样的奸雄区分开来。可惜,这部小说并不成功,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失败。 陆逊批评说“它想表现刘备脸皮厚而又假,诸葛亮睿智而又近于魔鬼”,这话一点也没错。

但《三国演义》的这次失败,不能简单归咎于罗贯中的艺术表现能力。罗贯中似乎并不缺乏表现宏大复杂事件的叙事能力。在我看来,这并不是能力的缺陷,而主要是观念的局限。一方面,罗贯中试图突破皇权观念的严密体系,为野心勃勃、阴谋诡计多端的刘备寻找道德的立足点。在这样的逻辑下,我们看到一个半生坎坷却不失登基之志、饱尝磨难却不改行善初心的刘备。这个刘备靠的不是出身和血统,而是自身的道德、坚韧和能力。但另一方面,受限于历史条件,受限于自身观念的束缚,罗贯中的突破是那么的拘谨、腼腆,总给人一种进退维谷、避而不决、优柔寡断的感觉。 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个总是说着“中山景王刘胜后裔,汉景帝玄孙”的刘备,以及他那牵强附会、厚颜无耻的自以为是。作家在观念上的自我冲突,必然会反映在艺术人物的心理线和性格逻辑上。刘备的虚伪,诸葛亮的古怪,其实都与此有关。

刘备也能当皇帝,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个织席卖鞋的平民当了皇帝,还被人称赞他的道德高尚。这等于承认了“唯有德者,方能得天下”的合理性,无形中对现有的皇权体系构成了挑战和威胁。不得不说,罗贯中的突破是伟大的,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到底是把国家的命运交给一个正统却不懂世事的孩子,还是交给一个未必正统的“有德之人”?这是值得追问的。这也正是《三国演义》的启蒙与开阔。

虽然含蓄避讳,但小说确实承认了刘备“追求称王”的合法性,这就等于承认了欲望、野心、竞争的合法性。在传统文化中,“欲望”一词非常含糊:人人都有,但无人谈论;人人都想要,但人人都否认。“吃吃喝喝、色欲横流”让人羞于启齿,“升官发财”更接近作恶,想当皇帝更是死有余辜的“野心”。在传统社会,“野心”不仅令人厌恶,而且极其危险。传统社会讲究贵贱、等级、地位,凡是与自己的地位、身份、血统不符的欲望,都被视为“野心”,俗话说“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挖洞”。 从今天来看,“野心”之类的言论,带有浓重的血统论和宿命论色彩。我们为什么不能有野心?超越出身、地位、血统不是很正常吗?

刘备有野心,而且是有称王称霸的野心,刘备得到罗贯中的夸奖,这就足够了。

《三国演义》中,不仅“诸侯”有志向,文人、武士、商贩、小贩,也都为名利而来。就连隐居隆中的诸葛孔明,也并非是严守“本分”之人。“三顾茅庐”一直被誉为刘备尊才、求贤若渴的佳话。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孔明式的“姜太公钓鱼”?相较于“村民”的身份,诸葛亮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等待代价的有志之士。在刘备晋升为汉中王时,诸葛亮曾说:“今天下分崩离析,英雄辈出,各霸一方,天下有才有德之士,舍生忘死,效忠上级,都想攀附龙凤,立功立业。” 这“攀龙附凤,立名利”自然也包括他自己。可见,要肯定诸葛亮,首先要给“名利”正名。中国人历来有两套话语体系,一套是自用的,比如升官发财、功名显赫;一套是给别人听的,比如救民于水火、治国理政。问题是,在传统中国,不进入官场,不进入皇帝垄断的权力体系,又如何参与“治国平天下”的大业?

在“投降”问题上,《三国演义》特别开明、宽容。小说中,除了背叛前主、善变的吕布、孟达等,大多数人的投降都能被理解和容忍。它严格区分了“投降”和“叛逆”的区别。小说中多次引用“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的说法,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为了实现个人功名,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徐晃原本侍奉过杨奉、韩羡二人。 满宠劝降说:“你的胆略天下罕见,为何要臣服于杨、韩二人?曹将军是一代英雄,以爱贤重士著称于世。今日见你临阵倒戈,十分敬重你。所以不忍与强将决一死战,特派满宠来请你。”他的意思是,杨奉、韩献是无能之人,没有前途;曹操是当代英雄,尊崇贤人,只有跟随他才能成名。让徐晃感动的,不是天下的正义,而是曹操的本事和成名的诺言。

野心的实现、功名利禄的竞争,是理解《三国演义》的关键词。

三国之左右逢源_左右逢源是谁_左右逢源原文

《三国演义》虽然在功名利禄方面摆脱不了那个时代的羞涩和暧昧,但我们还是可以在闪烁其词的文字之下,发现其追求功名利禄的内在逻辑。的确,在礼乐混乱的乱世末世,称王之志虽非高尚,但也不是什么邪恶。刘备和曹操都是如此。刘备与曹操的区别,或者说善恶的区别,并不在于他们的志向,而在于他们为实现志向所采取的行动。

《三国演义》就像是一场有既定前提的讨论:在一个野心不再是罪恶、功名不再是命运的时代,什么样的人配得上英雄的称号?小说中那些活灵活现的人物,其实都是标本:刘备、曹操、袁绍、吕布、孙权、刘章……小说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反问:什么样的人,一定不是英雄?

这就是董卓。小说前10回中出现了董卓,对他的描写并不多,但意义却极为深刻。董卓是“恶”的标本,他身上没有一点善良的因素,欺天弄地,毁国杀君,犯宫室,残害生灵,欺君虐生灵,犹如野兽,满身恶气。他被处死后,看守尸体的士兵将火点在他肚脐里当灯,脂肪流了一地。路过的百姓用手抛下他的头颅,踩踏他的尸体。还有更夸张的描述,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将董卓的尸体收起来安葬,却“三番五次重新安葬,却无一能安葬,皮肉骨皆被雷火烧毁。” 可谓天怨、人怒、神怒。

董卓之恶不同于曹操之恶,袁绍之恶也不同于吕布之恶。在曹操、袁绍、吕布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人性的缺点、弱点甚至优点,而在董卓身上,我们只能看到兽性和恶。他不仅突破了政治伦理的底线、人类道德的底线,也突破了人性的底线。董卓不是人,他是夹杂在人中的兽。他的恶是纯粹的、极端的、绝对的。在政治、伦理、道德的意义上,董卓相当于坐标轴上的“零”。他的存在,为乱世雄心勃勃之人的价值尺度,树立了一个标杆:像董卓这样的人,注定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你看,在《酒论英雄》一节中,刘备为了对付曹操,谈了袁绍、孙策、刘表、刘章,甚至还谈了张绣、张鲁、韩遂,唯独不提董卓(当然,董卓也死了)。因为这不是英雄和愚人的区别,这是人与禽兽的区别。

董卓形象的价值,有点类似于历史研究中对“秦朝”的共识:“秦朝”是暴政的标杆。当我们谈论暴政、恶政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秦朝”。我一直觉得,把“秦朝”当成零价值,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不言而喻的前提假设。

从文学意义上看,董卓是一个典型的扁平人物,其人物形象单一、立体,但这种“扁平性”并不影响其艺术价值。董卓形象有助于我们反思一些关于“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偏见,在某些艺术形式和某些特定的艺术结构中,扁平人物的价值是圆形人物所无法替代的。

董卓心中只有野心和功名,根本没有人情和道德。有这样的底线作为参照,我们不难对其他人物做出具体的对比、分析和判断。比如曹操。罗贯中的本意似乎是想再塑造一个董卓,但具体的塑造却似乎违背了他的初衷:曹操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恰恰满足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乱世英雄的期待。曹操的伟大才华和过人的智慧决定了他不会像董卓那样肆无忌惮地践踏道德。曹操并不畏惧道德,但他懂得“用”,出众的才华让他运用自如,两全其美。 毛宗刚说:“曹操一生无所不用其极,借天子统领诸侯,借诸侯攻打诸侯,至于想平定军心,也能借人头;越借越诡计多端,借人之术越神奇,堪称史上第一奸臣。”这就是奸臣曹操。

再比如刘备。刘备也生活在野心和功名的煎熬中,他刻意地使用“道德”,并高效地使用。但在刘备的心里,毕竟还是对道德有那么一点敬畏的。他或多或少地关心世人的批评,关心百姓的评价,重视部下的感受,这已经是很难得了。刘备虚伪的秘密就在这里。要想在乱世中有所建树、脱颖而出,就必须敢于突破固有的道德观念,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别人不愿做的事、别人做不到的事。把整个天下当成自己的资源,把别人当成自己的工具,像曹操那样。越是胆大包天,越是心狠手辣、黑手出手,越是无视各种约束和禁忌,越是不要脸,就越是能“得逞”。这就是刘备的尴尬。 这既是他比曹操好的地方,也是他比曹操差的地方。优点是刘备对世人始终有着精神道德的号召力,百姓为之倾心;缺点是他做事总是手把手,小心谨慎,不能像曹操那样为所欲为。刘备的很多“虚伪”也可以从中得到解释。从功利的角度来说,他想要徐州、荆州、西川;从道德的角度来说,想要徐州,就要乘人之危,抢夺之;想要荆州、西川,就要对同族兄弟心狠手辣,不讲道理。同样,蜀汉登基,是做人的巅峰,也是功利的巅峰。一生奋斗,功成名就,忠心耿耿的文武百官也得到了解释; 但从道德的角度来说,这样做却违背了他一贯倡导的“忠君”理念,这位收到皇帝“带诏”的叔叔会有何感受?

刘备始终摆脱不了这种道德焦虑和使命焦虑,这使他活在矛盾之中。与其说刘备虚伪,不如说刘备活在焦虑之中。曹操就没有这种焦虑。一个敢于公开、自信地宣称“宁可我背叛天下,也不能让天下背叛我”的人,怎么会有道德焦虑和使命焦虑?有底线的人,才会有羞耻感和焦虑感。

道德斗争是理解《三国演义》的另一把钥匙。

三国之左右逢源_左右逢源是谁_左右逢源原文

在阅读经典名著时,我一直主张思辨性阅读、对话性阅读。经典名著看似高不可攀,读者往往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以模仿者、践行者、领悟者的身份存在。阅读所能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与作品产生共鸣。对于阻碍共鸣的因素,要“自我反省”,而反思只限于“自省”的层面。“思辨性阅读”强调读者以主观态度切入文本,不以“共鸣”为目的,而是以平等对话为桥梁,追求个人理解的完善与超越。这必然是一个不断质疑、论证、反思、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三国演义》不仅高不可攀,读者的思维也很容易被“大作”的磅礴气势所蒙蔽;而且,“扶刘贬曹”的情感偏见如春雨般弥漫,读者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价值的“八卦阵”之中。同时,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人物形象也形成了某些约定俗成的评价,这也成为我们理解文本的障碍,比如刘备的虚伪、曹操的真诚、关羽的忠厚、周瑜的狭隘、鲁肃的愚钝……不经过思考,对人物的理解就会概念化。对事件的理解也是如此,比如围绕荆州,孙、刘两大家族展开了一轮明争暗斗,小说站在蜀汉的立场上,将诸葛亮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理清荆州问题的来龙去脉,我们还会认可诸葛亮的智慧吗?比如南征孟获、六伐岐山,其实就颇有疑问,比如小说极力渲染南征的正义,渲染诸葛亮的仁义智慧。但仔细想想,这里面有很多悖论。南蛮虽然“不惯王道”,却“世世代代在此居住”,毕竟这是他们的故土。你说“南征”是正义,是王道,但在别人眼里却是“侵我土”(孟获语)。从战争性质上看,“南征”几乎等同于“南侵”。诸葛亮的谋略也值得探讨。 诸葛亮为了彻底收服孟获,采取“先攻心,后攻城;先心理战,后军事战”的原则,欲擒故纵,七擒七放。然而,只为了让孟获服服帖帖、心存感激,值得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吗?三万多藤甲兵被活活烧死,连诸葛亮自己都说“使吴国人死无葬身之地,是我大罪”。蜀军本身伤亡也十分惨重。回都途中,泸江上鬼影飘零,诸葛亮不禁感叹“这是我的错”。这种为了服人而牺牲一切的行为,很难说是正义的。

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归根结底,是为了消除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北伐曹魏,以履行对刘备的承诺。那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呢?归根结底,是为了“称王”,一统天下。其实,当时三国局面已经形成,完全可以休养生息,让两川百姓过上几天太平的日子。但诸葛亮、姜维等人却不顾民心国力,费财费力,大搞战争,结果兵败如山倒,连连战败,把蜀汉拖垮了。当我们看到诸葛亮“至死方休”的忠义之举时,我们是否能暂时放下帝王将相的视角,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重新审视他们创造历史的事迹呢?

即便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微不足道的事件,如果我们集中精力去思考,或许也会有猜测的空间。比如范姜、张大两个小人物,杀了张飞,是杀了主子,背叛了主子,理应受到惩罚。但如果我们抛开无处不在的先入之见,回到小说的具体语境中,我们是否能做出新的判断呢?这是小说原文:

张飞回到阆中,命令军队在三天之内准备好白旗白甲,三军都穿上丧服去攻吴。第二天,他手下的两个小将范疆、张达进帐说:“白旗白甲我们无计可施,要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张飞大怒,说:“我报仇心切,恨不得明日到达叛军地盘,你们竟敢违抗我的命令!”他命令将战士们绑在树上,鞭打他们背五十下。鞭打完,他用手指着说:“明天之前,一切必须完成!如果你们违反期限,我就杀了你们两个,以警示世人!”这两个人被打得满嘴是血。 回营议论,范疆道:“今日既受了罚,怎么办?他性情暴戾,若明日不成,我与你二人,必被杀!”张达道:“宁可我杀他,不可他杀我。”……

如果你是范姜或者张达,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将猜测作为历史浪漫,对“三个王国的浪漫”的阅读必将受历史概念和历史文本的影响。 。

文学的价值在于其生活意义,而不是其历史意义,如果人们希望从“三个王国的浪漫”中寻求历史变化,结果可能只是雾中的花朵。

左右逢源原文_左右逢源是谁_三国之左右逢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0910.html

三国杀中的孔融:国战专属,技能独特,强度成谜
« 上一篇 2024-07-14
三国时期历史文大盘点,这些佳作你不能错过
下一篇 » 2024-07-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