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袁绍:汉末三国最被低估的名将,鲸吞冀州称霸河北

袁绍是汉末三国时期最被低估的将领,他吞并了冀州,奠定了称霸河北的基础!

自董卓独揽朝政,任意废黜、册封官员以来,汉朝中央政权岌岌可危,诸侯割据天下,争霸一方。曹操最惧怕的,与之交战时间最长的,险些给他带来灭顶之灾的,只有雄霸河北的袁绍。

袁绍初到河北时,还只是渤海郡守,在宗室中虽有“四代三官”之称,但碍于庶出子嗣的身份,无法像袁术这样嫡出子嗣、纨绔子弟、无能之辈得到宗室的全力拥护。

袁绍早年辅佐大将军何进肃清宦官,平定何进遇刺后的动乱,刺杀董卓失败后,在渤海郡起兵,号召天下抗董卓,迫使董卓退守长安。

然而反董联盟瓦解后,袁绍只能退回到小而贫穷的渤海郡,周边的诸侯包括幽州牧刘裕、冀州牧韩复、辽西公孙瓒、黑山军张燕等都拥有数十万士兵。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最弱小的袁绍最终完成了统一河北的壮举,这不能用运气两个字来解释!

公孙瓒筑城楼_公孙瓒筑百楼_三国杀公孙瓒筑楼

袁绍率军攻打董卓

河北的英雄韩馥、刘裕、公孙瓒,各有所长,在乱世中一统天下。

《后汉书》和《三国志》都没有韩馥的传记,只是在十八王伐董卓、袁绍夺冀州的故事中,作为配角被短暂提及,但其实韩馥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关于韩馥的记载,明明说他的籍贯是颍川县,却没有详细记载他的出身,可见他家境贫寒。即使他成为袁世凯的弟子,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他很可能也只是边缘弟子,而不是培养的重点人物。

韩馥摆脱了出身成见,在何进与十监派系斗争中,担任了多年的御史。《后汉书》记载:“御史与都督、尚书等,独坐一席,故京师谓之三孤坐。”他有权批评、斥责一切官员,可见韩馥的得宠程度。

董卓即位后,韩馥被尚书周璧等人推荐担任冀州刺史。以董卓的猜疑和傲慢,韩馥若不善伪装,是不可能得到冀州刺史这么重要的职位的。由此可见韩馥的为官之道还是不错的。

韩馥出任冀州牧(189年七月),距诸侯叛董(190年一月)仅半年,但韩馥却能与袁术在冀州要塞邺城协同作战,并承担起为联军提供粮草的重任。

自古以来,军队出征前都要备好粮草,尤其是在战争时期,更加凸显了粮草的重要性。后来徐州的吕布、刘备常年缺粮草,曹操在官渡也断粮断粮。韩馥能在短时间内整合冀州资源,并向前线供应充足的粮草,可见其内政之英明。

韩馥麾下冀州将领中,唯有屈义勇猛,屈义恰好是凉州人,是第一个叛变的人。韩馥此次出征虽然没有成功,但也没有遭受太大的失败,甚至在面对公孙瓒的时候,还有力气抵抗。然而,袁绍的使者荀谌问韩馥三个问题,让韩馥投降了冀州,震惊天下。

《后汉书》荀谌与韩馥三问:“君自以为宽容大度,天下拥护,谁能与元始相比?”馥说:“不如君。”“临危直言,智勇双全,谁能与元始相比?”馥说:“不如君。”“君将恩德广施于天下,天下万族受益,谁能与元始相比?”馥说:“不如君。”

因为韩馥知道,以武力可以抵抗曲义、公孙瓒,但抵抗袁绍则会遭到天下的谴责,与其打仗,还不如让公孙瓒和袁绍互相厮杀,观察冀州的变化,还是有争霸的可能。

三国杀公孙瓒筑楼_公孙瓒筑百楼_公孙瓒筑城楼

汉末冀州牧韩馥塑像

刘裕是汉室嫡系,东海恭王刘强、汉光武帝(废太子)后裔。黄巾之乱时,他赈济百姓,名声显赫。公元188年幽州动乱后,他被任命为幽州刺史。

刘裕首先杜绝奢靡之风,体恤百姓,自己身体力行,节衣缩食,鼓励官员勤政爱民。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特权阶层杀人可以用金钱来赎罪,但刘裕在安置灾民方面却如此积极,无所畏惧,宁可得罪地方官员,也不能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因此刘裕受到百姓拥护也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他平等对待各少数民族,在乌桓归顺他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与公孙瓒发生冲突。

乌桓很早就臣服于汉朝,中山相张纯叛乱时,乌桓都尉季丑为国捐躯,就是一个典型。然而公孙瓒为了扩大势力,故意挑起乌桓叛乱,然后趁着平叛之机掠夺民财。刘裕为此斥责公孙瓒,表现出自己的仁慈。

最终他抵制住了权力的诱惑,忠诚于汉朝,拒绝了群雄的支持,维护了汉朝法制的完整!

董卓废黜汉绍帝,立汉献帝专权,刘裕作为汉光武帝长子的嫡系后代,既有血缘传承的合法基础,又有百姓、诸侯的支持,皇位唾手可得,但为了维护汉室的团结,刘裕毅然拒绝了。

《后汉书·刘禹》记载:禹见到齐等人,严厉斥责他们说:“如今天下大乱,君王受辱。臣虽大受恩宠,却未能洗刷国耻。你们各州郡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理应齐心协力,效忠王室。你们却图谋反叛,互相诽谤,互相欺骗。”他坚决拒绝了。

事实证明,汉末的分裂是必然趋势,袁绍、韩馥的支持,最终不过是成为开国功臣,然后沦为挟天子、制衡诸侯的傀儡,刘裕坚决辞去皇位,以保住汉朝名义上的完整,可见刘裕的政治敏感性之高。

由于公孙瓒好斗,在河北战乱不断,并掠夺了游牧民族的赏赐,刘裕终于派出十万大军攻打公孙瓒。公孙瓒大败,险些逃城。但刘裕不愿伤及百姓,被公孙瓒夜袭火攻,最终被击败。不过朝廷还是任命刘裕掌管北方六国的事务。

三国杀公孙瓒筑楼_公孙瓒筑城楼_公孙瓒筑百楼

汉末军阀分布图

公孙瓒骁勇善战,却不为百姓考虑。公孙家虽然名门望族,国家俸禄丰厚,但公孙瓒是庶出,只能干些基层工作。边境胡汉杂居,使他骁勇善战。有一次他率领数十名骑兵在长城外巡逻,与数百名鲜卑骑兵遭遇,竟用双刃枪左冲右突,大获全胜。从此名声大噪。

公孙瓒有一亲信,骑白马,自称“白马义勇”,屡次在边境袭击乌桓部,使乌桓部惊恐不已。公孙瓒掠夺财物,招募勇猛的流民,占领辽西,成为当地领主。

韩馥部下曲义叛乱,袁绍与公孙瓒结盟,夺取冀州。公孙瓒攻占了各城各地。不料袁绍率领三万大军,逼迫韩馥投降,并夺取了冀州的胜利果实。公孙瓒怒不可遏,向袁绍发起进攻。

袁绍初取冀州,根基尚不稳固,而公孙瓒在河北势力强大,所以《后汉书》记载“冀州诸城皆叛而归瓒”。袁绍忌惮公孙瓒的实力,便将自己统治了数年的渤海郡割让给公孙范,让公孙瓒的势力达到顶峰。

公孙瓒既没有向朝廷请示,也没有通报上级刘裕,而是擅自任命部下为刺史、郡守,并撕毁与袁绍​​的联盟,继续发兵冀州,直逼邺城门户界桥。

或许是公孙瓒轻敌,又或许是袁绍运气好,凉州将领屈义善于骑兵作战,也懂得克制骑兵,所以在界桥之战中,屈义以弓箭大败“白马义军”,使公孙瓒兵败而归,兵力大损。

《三国志·公孙瓒》范睢以勃海兵援救瓒,在青、徐两地大破黄巾,兵力渐强,进军界桥,封严刚为冀州,田开为青州,山荆为兖州,置诸郡。绍军驻扎广川,令部将曲义先上,与瓒战,生擒瓒刚。瓒军大败,逃往勃海。

然而刘裕在攻打公孙瓒时却惨败被俘,公孙瓒收编其部众,恢复势力,成为河北最强大的势力,并与袁绍展开了河北霸权的决战!

三国杀公孙瓒筑楼_公孙瓒筑城楼_公孙瓒筑百楼

白马义勇军的重建

袁绍善于审时度势,能化被动为主动,打败公孙瓒,统一河北。

袁绍借助公孙瓒的军事力量劝降韩馥,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取了繁华的冀州,让袁绍正式拥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格,这就是他的智慧!

面对公孙瓒的军事威逼,袁绍选择放弃自己精心打造的渤海郡,企图以此平息公孙瓒的怒火,从而赢得控制冀州的机会,这就是他的隐忍!

界桥之战胜利后,袁绍立即发动反攻,夺回被公孙瓒攻下的冀州北部失地,扩大冀州防务的纵深,这就是他的果断!

袁绍完美地将他的智慧、隐忍、果断运用到了极致,使得他在弱小的时候能够稳住对冀州的控制,并抵御住公孙瓒的进攻。

公孙瓒名义上是幽州刺史刘裕麾下,但与袁绍常年交战,史书记载“兵疲民困,野无青草”,可见双方的兵力和粮食供应都已到了极限。

刘裕也想借此机会消除公孙瓒的隐患,最初的进攻颇为成功,差点逼得公孙瓒弃城逃窜,但最终还是被公孙瓒夜袭,公孙瓒夺取了幽州的军需和饷银。

《后汉书》评论道“瓒破虏刘裕,控制幽州,其野心愈发大”,得到了治理北方四州的授权,看似他是最大的赢家,但实际上,得利最多的却是袁绍!

河北三大诸侯除袁绍、韩馥、刘裕外,均被公孙瓒间接或直接消灭,袁绍得到近两年的恢复元气,完成了对冀州的整合,有足够的实力与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正面对抗。

公孙瓒筑百楼_公孙瓒筑城楼_三国杀公孙瓒筑楼

汉末军阀割据

史书上没有记载公孙瓒为什么要灭掉乌桓,剿灭乌桓各部,为公孙瓒赢得了战功和爵位,但也为他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因为公孙瓒的暴虐,在保护乌桓部落的刘裕被杀时,幽州将领推举燕国燕柔为乌桓司马,并率领数万兵马杀了渔阳太守邹丹,使幽州各郡州大乱。《后汉书》记载:“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瓒所任官吏,与伏、和二军会合。”

随后乌桓谯王也感激刘裕的恩情,率领自家部队和增援的七千鲜卑骑兵,以刘裕儿子刘贺为中间人,与袁绍一起攻打公孙瓒,在宝丘大获全胜,仅斩首人数就达两万余人。

但公孙瓒的骁勇并非浪得虚名,两军即将交锋之时,乌桓军和袁绍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落,公孙瓒趁机攻杀,联军大败,辎重、马匹全部丢失。

公孙瓒虽然平定了乌桓叛乱,但此一剧变之后幽州满目疮痍,公孙瓒实力大减,同时又将乌桓、鲜卑诸部推向袁绍一方,袁绍再次坐收渔翁之利,胜利的天平开始向袁绍这边倾斜!

袁绍不会放过铲除公孙瓒威胁的机会,他再次集结大军,意图彻底铲除公孙瓒的威胁。公孙瓒再次躲藏在易京,准备像上次一样发动殊死反击。

《三国志》:公孙瓒记述义京防守之严密:“城外筑壕十层,壕内筑楼,皆高五六丈,上设楼台。中壕为楼台,高十丈,自用。存粮三百万斛。”

公孙瓒筑百楼_三国杀公孙瓒筑楼_公孙瓒筑城楼

汉代武士雕像

义静的名字清清楚楚的记载在史书中,公孙瓒的野心也暴露无遗。

因为“京”一般只能用于首都,比如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北京就不得不改名为北平。再比如省会这种特别大的城市,公孙瓒并不是省会,义京也不是省会,修筑这样的城防,就足以被指控“叛国罪”。

公孙瓒若退守义京,若能依托地形层层阻击袁绍,令其损失惨重,撤兵,公孙瓒便可重新聚拢旧部,夺回幽州及辽西大地,与袁绍再次对峙。可惜,公孙瓒犯了军事战略上的大忌!

袁绍不断侵占公孙瓒的外关,公孙瓒却退入义京城自娱自乐。面对部下求援,公孙瓒却拒绝救援,理由是担心同僚无法战斗到底。这种行为让士兵们心寒不已。

为化解危机,公孙瓒与昔日的敌人黑山军张燕结盟。袁绍围攻义京时,黑山军派出十万大军救援。《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贼首张燕,常山人,结中山、常山、昭君、上党、河内等地贼寇,多至博万,号为黑山贼。”

然而如此重要的信件却不料被袁绍大军截获。袁绍趁势伏击公孙瓒大军,使公孙瓒精锐部队损失惨重。面对义京的高墙深壕,袁绍突然生出挖地道的念头,最终突破城墙阻碍,入城逼得公孙瓒自焚。

袁绍随即集结兵力反击,尚不明朗的黑山军张燕惨败。公孙绪在逃亡途中被匈奴休屠部所杀。公孙瓒家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袁绍拥有冀、青、并州及大部分幽州,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最强的割据势力!

公孙瓒筑城楼_三国杀公孙瓒筑楼_公孙瓒筑百楼

公元196年,袁绍的势力达到顶峰

袁绍是文武双全的枭雄,又能抓住历史机遇,所以注定能成就霸业!

汉末诸侯的能力虽然参差不齐,但没有一个平庸的,尤其是公孙瓒,带兵在北疆十余年,手下将领骁勇无畏。

袁绍攻克义京时,谋略巧妙,布阵巧妙,令公孙瓒折服,连陈琳在《吴军赋》中都对他赞不绝口!

袁绍之所以能以弱胜强,就是因为他对内宽容配合,对外抓住机遇、攻守兼备,最终成就了他在河北的霸业!

官渡之战中袁绍虽然兵败,但基本功尚可,若不是袁绍随后病逝,他儿子们的战局恐怕难以预料。

参考文献:《后汉书》、《三国志》、《续汉书》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0209.html

后汉书与三国志的人物记载差异:董卓、袁绍、袁术、刘表的历史归属之谜
« 上一篇 2024-07-06
三国最大赢家司马懿,魏蜀吴亡国之君结局如何?
下一篇 » 2024-07-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