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敲黑板,划出重点。 本文标题末尾有一个问号——这个问号是对曾经批评于丹、米萌“做鸡汤”火的背后深层原因的审视。
老话说:三个女人一部戏。 新媒体时代是一场涉及数百万人的戏剧。
演戏需要导演和导演的配合,也需要观众的配合来欣赏。 没有导演和导演,就不可能演戏,没有观众,就不是一部戏。 哪怕是单口相声,哪怕是海派白话,哪怕是独角戏,永远都会围观。
有的剧目上演后大受欢迎,成为“爆款”; 有的剧目上演后大受欢迎,成为“垃圾股”。 近年来,于丹和糜萌的性格崩溃似乎都以后者告终,真是可笑!
其实,无论是几个女人的小剧,还是几千万人的大剧,如果没有人在场支持,那它就不是一部剧。 因此,无论是小剧还是大剧,都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态。
除了于丹之外,很多中老年人可能对米萌并不熟悉,或者从来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字。 因为我通过自媒体关注信息,所以还是了解一些的。
我喜欢逆向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关心这两者流行背后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因素。 两人走红,吃瓜群众是否火上浇油?
两人都有硕士学位,但性格不同:于丹是一个言行不一致的鸡汤厨师,而米萌则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文化商人——而且各有各的特点:于丹擅长妙语连珠,米萌擅长上头条——而且已经取得了成功。 网红各有各的秘密,于丹顺势而为,咪蒙刻意利用,但做鸡汤是他们共同的标签。
言行不一致的鸡汤厨师——于丹
于丹12年前成名。 当时,新媒体还在疯狂增长。 她的表演平台是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表演内容有《论语》、《庄子的经验》等,表演形式有各种笑话、警句警句、名句随意诗词。 。
他凭借大学教师的教学技巧、雄辩诙谐的言论、充满“中国文化”的演讲风格风靡全国,吊起了国人对碎片文化的胃口。 就像比她早几年走红的成功学一样,激起了人们一夜成名的梦想。
在电视平台的帮助下,各种笑话“文化”开始流行。 就连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成了他自己娱乐的卡拉OK。 许多默默无闻、贫穷却热爱道教的专家学者,一出现在“百家讲坛”上,就名利双收。
于丹曾讲道:“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是:打造个人品牌,把名字变成金钱。”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国学热潮是由“百家论坛”助推的。 在喜欢碎片文化的人们眼中,于丹已经成为“国学专家”。 然而,在热衷于学术的专家眼中,于丹的《论语》“漏洞百出,分分钟有一个破绽”。
真正的学者往往对“百家讲学”这种快餐式的讲课模式不屑一顾。 比如我熟悉并尊敬的《老子》研究专家、著名学者姚干明教授。 他比于丹早几年来到“百家讲学”讲学。 几次之后,他就不再说话了。
他告诉我,这不是正常的知识教学。 按照导演写的剧本来取悦观众,是很烦人的事情。 不如专心写书,获取知识。
不过,于丹在北京师范大学主修媒体。 她明白观众想听什么,知道有些人喜欢听什么,也明白演戏会给她带来什么。
就像讲《三国志》的教授一样,他乐此不疲。 他一次次上台讲课,把国学变成笑话,把文化变成相声,把“百家讲坛”变成脱口秀舞台。 赚大钱的同时,也毁了百家论坛的专栏。
于丹就是一个典型的言行不一致的人。 她声称“关心他人是仁慈,理解他人是智慧”。 她看似“圣人”,实则是“泼妇”。
她教导观众要温柔、宽容、快乐、知足、感恩、不抱怨、接受命运。 当事情发生时,要寻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归咎于外界。
然而,她却反其道而行之。 在日本,她很生气,因为她认为日本的招待水平不高。 在伦敦,她把助理骂得落泪,因为住的酒店不合她的胃口,三天要换三次房间。 怎样才能有温柔、礼貌、节俭的高尚情操,或者与人为善的品质呢?
即便是在大众抱怨雾霾的时候,她却实实在在地建议:“关好门窗,尽量不要让雾霾进家;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别让雾霾进肺部;如果这样也没用”。 ,我只能依靠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阴霾进入我的内心。” 完全就是一锅心灵鸡汤。
这几年我一直在上海交通大学做教育培训,那一年我也在清华大学做生意。
有一次我去清华出差,清华大学培训中心周主任请我吃饭。 席间,我谈到了于丹,说以前曾邀请她去讲课,过了2、3K就匆匆赶来了。 》成名后,请她讲课的电话就不接了。 她的助理(实际上是经纪人)会从头开始提高价格。 价格是十万,清华大学的老关系可以给她百分之二十的折扣。
周主任感叹,人出了名就作秀,要钱就丢脸。 我们每天只收三万块钱去上课,她却要八万块钱,那我们怎么去上课呢? 我说那就别邀请她了。 周主任说不行,这个班需要于丹来教,不然他不会再来了。
可见于丹的走红与观众密不可分,她的心灵鸡汤有着广泛的“严谨需求”。
于丹成名后的傲慢和无耻,注定了她跌落悬崖。 2012年11月17日晚,于丹在北大百年讲堂被学生嘘下台。 距离她的衰弱和死亡已经过去了6年多了。
于丹的演讲让我想起了早年流行的成功理论。 我还被拉去听“成功论大师”陈安之的演讲。 在如此巨大的体育场内,他宣扬的成功理论激励了在场数千人的热血。 喷子就像传销组织的洗脑会议。
目前我国最需要的是头脑简单、喜欢喝鸡汤的瓜。 没有这些瓜,我们就不可能创造出“现象”陈安之和于丹。 借用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话说:没有贸易,就没有杀戮;没有贸易,就没有杀戮。 没有瓜,就没有陈宇这个人。
这些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波又一波的奇葩鸡汤现象,包括20世纪70年代的打鸡血、1980年代的气功会、1990年代的传销、2000年后的成功学、心灵鸡汤,以及现在的自我修养。媒体乱象等警告人们,他们的背后隐藏着“盲目帮派”和“平庸之恶”。
因此,我们不能一味攻击“毒妇”于丹,而也应该认真审视当代人的精神生态,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逐利的文化商人——米萌
恐怕大多数不搞自媒体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米萌这个名字。 与“卖嗓子”的于丹不同,她习惯于“纸上谈兵”,在自媒体上运筹帷幄。 咪蒙是她开设的公众号。 ,本名马玲,文学硕士。
今年2月1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就米萌事件发表评论:
米萌的道歉信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暴露了他一贯的并列思维。做一个文艺商人是对的,但不能随便制造毒。鸡汤;他不是鸡就是狗,热衷于精神传销,操纵公众情绪,如果不锚定健康的价值坐标,道歉就是暂时的逃避风头。 “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将成为小菜一碟。
党媒发声是因为不久前,咪蒙“有限才子青年”公众号推送了一篇长文《贫寒第一秀才之死》。 事实证明这纯粹是捏造的。 这篇文章充满了错误。 这不仅是一个标题,而且是一篇长文。 他还热衷于精神传销,缺乏健康的价值坐标。
全能的舆论场立即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不少人发现米萌这几年一直在自媒体上推头条。
我去年初就关注了米萌。 看了几篇文章,我感觉自己好像吸了鸦片。 我怕不是我吃的会上瘾中毒,所以立马取消关注了。
但时不时在网上看到米萌精心炮制的帖子,不禁让人疑惑:去年11月,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批评自媒体六大乱象。 为什么她仍然肆无忌惮地犯罪?
请看咪蒙的文章标题:
此表列出了米萌的一些文章的标题和主题。 做了情绪指数分析后,一看就知道是“鸡汤文章”,毒性很大。
随着这些“毒鸡汤”文章充斥屏幕,社会敌意愈演愈烈。 这与我国大力倡导和弘扬的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难怪党内顶级媒体对其进行严厉斥责。 在此情况下,米蒙回避真相,徒然退却,并发出“道歉信”:
2月21日,米萌微信公众号停止更新20天后,其“才艺有限的青春”公众号也被注销。 朋友圈一时热闹起来,一些铁杆粉丝哭着求账号更新。
由此可见,一些人的精神面貌或者文化生态已经堕落到什么程度了!
马玲的咪萌微信公众号于2015年开通,当时已经错过了微信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期,毒鸡汤在微博时代已经司空见惯。 不久,米萌在深圳的公司倒闭了。
她选择了北上。 北京某小区一栋三房一厅的房子里,十几名男女正在里面吃喝做爱。 这看起来像是传销,已被“朝阳群众”举报。
2016年,她绞尽脑汁找到了独特的蓝海,那就是点击诱饵+精神传销+操纵公众情绪+流血。 粉丝数量很快突破400万,每月广告收入3-500万元。
她自豪地说:“作为新媒体写作领域最专业的人,给我一个标题,我立刻就能判断出它会有多少阅读量。给我一个不好的标题,我可以在5天内把这篇文章改成标题。”至少超过10万秒。”
2017年,米萌开始打造矩阵账号,“才艺有限的青春”、“我又在家呆了一天”、“红胖胖”等账号相继孵化。 “才华有限的青年”成为90后的话题启动器,“红胖胖”掀起了一批“时尚账号”潮流。
由于她独特的做法,她很快就拥有了超过1000万粉丝,日阅读量超过150万+。 短短几年时间,一篇抢头条的广告费就达到了80万元。 年收入达八位数人民币。
从此,米萌被誉为宇宙第一网红、情感大师。
这次我被迫注销账号,靠着标题党积累的巨额财富也化为乌有,一个畸形的自媒体商业模式就此结束。
米萌的崛起是一个非凡的传奇:
比如,世界上有一句话叫“咪蒙粉丝嫁不起”。 例如,米萌团队员工的月薪为5万元。 例如,蜜萌的单篇软文收入近80万元。 例如,几乎每一篇文章的阅读量都超过10万次。 这样的成就对于她来说意义重大。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于丹在“百家论坛”上讲课的主要受众是中老年人,米萌的粉丝以女性为主。 米萌的定位是根据自己的年龄和经历,为年轻女性代言,充当粉丝群体的旗手。
米萌的铁杆粉丝大多是几乎没有生活和社会经验的年轻女孩,对未来的认识是迷茫和浅薄的。 于是,她打扮成亲密姐妹,引诱少女进入情色空间,熬鸡汤上头条。 热衷于精神传销,为她们发声,给小白姑娘们灌输心灵鸡汤。
在目前北上广深白领平均月薪仅5K多的职场,以及数千万自媒体从业者还在担心很少有人关注的情况下他们辛辛苦苦推的文章,米萌这个神一样的存在,无疑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追随和模仿的好奇心。
于丹和糜萌由红转黑,性格顿时崩溃。 还会有人继续追随他们吗?
咪萌的崛起和走红吸引了无数公众号的跟风,自媒体的乱象让社会更加暴力。
去年11月,我们整治自媒体乱象,关闭了很多公众号,其中很多是抢头条的。 法网稀疏,不漏不漏。
于丹是60后,米萌是70后,一代又一代。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可以预见,在人们对心灵鸡汤仍有“迫切需要”的时刻,一个人倒下,另一个人也会跟着倒下。 请拭目以待。
最后声明一下:我绝对无意对丹、糜萌等人进行人身攻击。 他们的成功或失败,他们的流行或崩溃,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功绩。 所谓时代,亦是潮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6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