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参加了知乎圆桌会议,回答了“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看待亲密关系中的嫉妒”的问题。然而,编辑又把它退回来了。因为我说话太热情了,我感到有点委屈。了解如何处理爱情中嫉妒的真相和原则。于是我去找编辑商量,编辑坚决地告诉我:“你写的只是鸡汤,完全没用。”
一个没用的鸡汤……这个评价还是让人难以接受。编辑看到我表情开始变化,我就耐心地解释了为什么这篇文章让她觉得小菜一碟:“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还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吗?”这个答案进一步启发了我。我很好奇,为什么讲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却变得毫无用处呢?编辑被我的问题惹恼了,最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道:“没有人想知道真相,每个人都想知道的是该怎么做!”
没错,心灵鸡汤确实会给人一种“看似懂事,实则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鸡汤经典《苏东坡&佛印&苏小妹》,“你看别人怎么样,是因为你心里有什么,只有放下,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虽然看起来人们都明白放手的道理,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同一件事。
心灵鸡汤确实没什么用,但这往往并不是因为它所包含的原理不正确或空洞。事实上,大多数鸡汤文章中所说的道理都是有道理的。它们之所以对你无效,更多的是因为真相只被你的大脑接受,而没有被你的心真正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A先生和家人的关系一直不好。我的父亲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狂人,无论事情大小,他总是发号施令。他会用暴力来压制哪怕一丝的不满。一方面,A先生明白父亲这样做是因为他成长的环境。他也明白,自己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不应该再那么在意父亲的吩咐。但最终,每次和父亲说话,我还是变得异常愤怒,即使想控制也无法控制自己的不满。
A先生读了很多心理学书籍,掌握了很多关于哲学、宽恕、爱情和人际关系的理论知识,但现实仍然没有好转。真是传说中的“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了这一生”。
诊室里A先生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我该怎么做才能不再生父亲的气呢?”说实话,我觉得他可能做不到,因为人永远不可能相信/做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原谅和不生气只是A先生脑子里的两个概念,他的心里从来没有真正体会过。
心理困难往往不是源于大脑思维的逻辑问题,而是源于内心的挣扎和纠结。这些纠葛并不能通过解释一两条原则或给出一两条如何做的指示来直接改变。他们的背后一定有许多相互矛盾的需求、难以抑制的欲望、难以承受的情感感受以及许多其他复杂的心理体验。以婚外情为例,每一个有外遇的恋人心里一定有一个声音在喊“你这样做是错误的”。然而内心的其他部分却沉醉在自己婚姻中无法经历的那种婚外情中。感觉很满足。因此,他们往往一方面感到内疚和沮丧,另一方面又惊叹于喜悦和兴奋。这些复杂的需求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如果我们简单地用理论解释清楚,只会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治标不治本。
不幸的是,许多人倾向于选择“明显且简单”的解决方案。我们会要求那些受过委屈的人宽宏大量,告诉那些纠结烦恼的人别想那么多,告诉那些着急的人踏实一点,指责那些郁闷的人生活不够活跃。这些更加大方、不去想太多、更加踏实、更加积极的批评,对于精神上有困难的人来说,就像一碗心灵鸡汤。看起来很漂亮,但并不蛋疼。
如果我们真想缓解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去了解真相,而是去仔细体会、感受这些现象背后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用心去体会这些情绪,去感受这些情绪。了解这些感受传达了什么心理需求。看看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什么情绪在对抗它?你为什么悲伤?为什么生气?为何无奈?只有经历了,你才能明白,只有明白了,你才能解脱。只有当你得到释放时,你的大脑和心灵才有空间真正吸收新的原理,从而发生改变。
心理治疗也是如此。弗洛伊德在其早期理论中提出了情感宣泄和探索潜意识需求对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无论是自由联想还是梦境分析,他都在积极尝试了解隐藏在心理困境背后的情感体验。和心理需求。他的继承者比昂和克莱因在他们建立的客体关系理论中也非常重视这一点: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建立一种稳定、持续、可以自由宣泄的客体关系,帮助来访者宣泄内心那些压抑的想法。 、无法独立面对、理解和释放的情感感受和内心体验,让当事人在关系中再次成长,重新获得发展自我的能力。以科胡特为代表的自我理论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咨询师需要将自我地位和自恋需要作为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标准。通过了解来访者内心的感受,压抑自恋的需要,尝试去整合来访者的自我状态,从而达到帮助来访者发展更好的自我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面对心理困境时,内心的情感和体验其实远比所谓的原则和解决办法更重要。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内心的情感冲突和内心需求,只有那些内心的纠葛和复杂的情绪能够被接受和看到时,才会发生变化,真相才能真正从大脑传达到内心。人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需要全方位的经验。想要成功解决各种困难,实现改变和成长,不要急于讲道理,靠鸡汤。首先,真正看到自己。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