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而被别人欺骗;受过教育的人因为有文化而被印刷品欺骗。” ——钱钟书
曾几何时,鸡汤文章是广大年轻人手中的“圣经”,我们都曾“畅游在汤海”。鸡汤文章什么时候开始“有毒”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心灵鸡汤的前世今生。也欢迎您在文末留言互动,分享您喝过的难忘鸡汤。
作者|翟绍
来源|昭宗佑力“ID:zmrben115”
1980年5月,《中国青年》发表了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标题是《人生的路为何越来越窄……》。用充满激情的文字列举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不幸后,潘晓写道:“我今年23岁了,应该说我刚刚步入人生,但生活的一切神秘和吸引力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是一段从紫色到红色到灰色的旅程……”
这封信一经发表,立刻得到了大批年轻人的响应。一个月之内,俱乐部收到了2万多封信件。整个社会这才意识到:现在的年轻人内心已经腐烂了。这时,李教授站了起来。李彦杰出身于高知县家庭。我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曾在多所名校任教。在他的耳朵和眼睛的影响下,他致力于祖国的教育事业。
1977年,历史的转折点,北京市交通局请正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的他作报告批评江青。李老师以《为什么江老师喜欢《红与黑》、《简·爱》、《飘》、《基督山》、《红字》五本书为题,从小说的角度发表了轰动性的演讲。
教授的演讲声音富有磁性,语言富有诗意。知识点博学、富有哲理,层出不穷。可以说是艺术性、思想性和当代性的结合。我们号召大家爱国爱民族。对于年轻人来说,耳朵听到的是激情,内心收获的是温暖,灵魂收获的是升华。大家都陶醉了,争先恐后地互相诉说。一夜之间,李教授名声大噪。甚至新华社在提到“如何让青年学生接受政治真理”这个重要问题时,还专门总结了李教授的经验:“讲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有哲理;讲知识的时候,言语要有趣。 ”
《曹禺与李彦杰》
两年后,李克强在上海文化广场向15000人发表了题为《德、才、知、真、善、美》的演讲。前后共进行了6场比赛,每一场都爆满。 《中国青年报》发表头版头条,称赞他是激励一代年轻人的人,是“打开年轻人心灵的钥匙,是拨动年轻人心弦的琴师”。
上海人民出版社嗅觉敏锐,将他的讲话编成一本书《塑造美丽心灵》。首印30万册,短短几天就被抢购一空。最终销量达到1000万份。它成为20世纪80年代解冻时期年轻人的必读之作,成为培育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圣经”。
翻开《塑造美丽心灵》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风格相似的经典句子:“真正的强者不是克服一切艰难困苦的人,而是不向任何艰难困苦屈服的人。 ” “人有巨大的潜力,当遇到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时,只有善于挖掘潜力的人才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力量。”
那时,神州大地上,迷茫的年轻人正在等待食物。他们得到了《塑造美丽心灵》,都又饥又渴。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碗正宗的心灵鸡汤。估计连李彦杰本人也没有想到,这本以其著名演讲为蓝本的畅销书,竟然如此轻易地填补了我国新历史时期鸡汤领域的空白,为这种人文写作提供了重要的行业样本。 。拓荒者的出现,往往就是这么不合理。
作为“共和国四大讲师”之一,李教授的睿智之言虽然有鸡汤的味道,但他毕竟是胡乔木点名去欧洲“游历”的人。他讲话的主题是广泛而负责任的。这是对青少年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引导,具有历史意义。而对于解冻期的年轻人来说,听了邓丽君、读了飘渺诗、看了《庐山恋》,体内的人性慢慢觉醒。他们对文化的渴求极其迫切。这个时候鸡汤就得与时俱进了。
“潘晓”向全社会吐露心声那年,甘肃人民出版社找到胡亚泉和郑元旭两位编辑,希望他们能联合出版一本杂志。胡、郑都是热爱文学艺术的理科生。他们研究了市场上的杂志并决定创建一个摘要。我想告诉我们的读者: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和高尚的行为。两人想了半天,却想不出一个标题。直到郑的孩子生病,胡去看医生,看到了郑在香港的朋友寄回来的三本美国杂志《读者文摘》的中文译本。胡说:“就叫这个名字吧。”定名后,两人翻遍报纸杂志,花了半年时间整理稿子,请赵朴初先生起个标题。最终,第一期于1981年4月发出。
第一期《读者文摘》明确提出“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视野”。文中还收录了张贤良的《灵与肉》。可见当时的风范是非常高的。第一期售价30美分一册,三万册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售至第7期,发行量高达14万份。三年后,销量基本稳定在180万辆以上。
《《朗读者》创刊号口号》
趁着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潮,《读者文摘》主要翻译外文文章,介绍西方思想。它甚至还推荐卡尔维诺的小说,几乎把自己变成了精英出版物。但随着文化热潮的消退,杂志意识到,要想赢得更多读者,就必须贴近广大人民群众。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读者文摘》开始走大众化路线,发表启发心灵的短文。后来因为侵权,才改成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那就是《朗读者》。
从此,《朗读者》以其短小的故事、清晰的文字和心灵鸡汤的传教风格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精神食粮。几乎每个中学生都从中得到了精神滋养,收获了作文素材,学会了煲汤写论文,并在考场上进行了练习。 “读者”从此成为中国鸡汤批发市场。当然,该杂志一开始并不总是降低自己的形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席慕蓉、三毛、刘墉等人的作品问世,向内地输出了一批文笔精湛、热爱生活的作家。毕竟,那个时候,人们在经济上和品位上还没有完全堕落,大多数年轻人仍然有一些人文追求。
这促成了王国真的走红。初中毕业后,王国珍遭遇文革,成为一名铣床工人。他内心深处,依然向往诗意、自由的生活。直到30岁,他的《热爱生命》才突然发表在《读者文摘》的前卷上。这时,走群众路线的《朗读者》给了他重磅曝光。王国桢的诗歌不像纯文学诗那样充满复杂的意象,需要很高的阅读门槛。这大大拉近了有文化志向的年轻人与诗歌的距离,让诗歌变得可爱、活泼、易玩、易传播。 《朗读者》已出版其作品十余部。王直的名声不胫而走。它尤其在学生中传播。据说,北京一位中学女老师在上课时,发现自己的学生不听讲,躲在桌子底下抄写王老师的诗。回家后,她向丈夫抱怨。原来,她的丈夫是北京学苑出版社的编辑。对方立即找到王国桢,想要为他出版一本诗集。这本诗集就是《青春的潮汐》。
《王国真和他的粉丝》
1990年,王先生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青春》诗集系列已突破百万册。他的诗成为年轻人互赠的谚语、写信时互相鼓励的真挚问候、学校男女竞相抄写的情人窃窃私语的首选礼物。
那些通俗易懂、充满正能量、看似富含哲理的句子,深深触动了一代年轻人的心,让他们明白了人生的真谛。王国真从此名满华夏,甚至还被讨论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王诗的影响之大,是后世鸡汤行者无法比拟的。多年来,即使读者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字,也听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管风雨”这句话。更何况在2013年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我们大多数人都引用了他的诗:“山莫高于人,路莫长于尺”。
作为中国抄袭诗歌热潮的始作俑者,王的“鸡汤诗”遭到许多学者的鄙视,认为他贬低了诗歌。但无论如何,在那个物质条件稍差,还想读诗的时代,王的诗歌滋养了一代年轻人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可惜这股抄诗风潮在两年后就被余秋雨老师踩在了地上。于老师的大型散文著作《文化之旅》让从大学教授到人贩子、步兵的每个人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感叹,在民间和学术界取得了声誉。然而,余老师坐了十年的板凳,才掀起了纸媒时代最后的阅读热潮。
1992年,世界开始发生变化。流行的鸡汤也不得不相应改变。那一年,俞敏洪英语培训班的学员越来越多,竞争对手也特别警惕。老余提着一桶浆糊,到电线杆前贴广告。他会贴一张纸,然后有人把它撕下来。撕下一张,俞敏洪贴上一张。后来,当他再次前往时,他们又刺了他三刀,然后将他送往医院。为了解决此事,俞敏洪到当地派出所找人,请他吃饭喝酒,然后自己喝到了病床上。躺在医院里的余老师一定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也能用这段话熬鸡汤。
1992年,“资企之争”尘埃落定,国家大张旗鼓地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那一年,百万公务员上班,深圳出现股市危机,老百姓坐不住了。历史的方向,人民的方向,连倒卖玉米都可以发财,那你读的是什么诗?就拿音乐评论家金兆军的话来说:“中国人刚刚开始赚钱,我们的人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以金钱为先”。
俞敏洪老师就站在时代的“金钱线上”。 20世纪80年代末,当别人还在抄写王诗的时候,于老师就通过张贴小广告招收了数百名学生,站在汽油桶上上课赚钱。 1993年,“新东方”成立。到了1995年,学校的学生人数已增至1万名,余也成为了千万富翁,拿着一袋钞票来支付老师的工资。
在中关村新东方总部的登记处,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你的人生终将辉煌。”与此同时,老余变身鸡汤导师。一个农村孩子,三次高考,考入北大。在北大五年后,我的成绩平平,又患了肺结核,成绩掉级,也找不到女朋友。他的同学都出国了,他却留在学校教书。他不畏惧贴广告的耻辱,最终靠着小广告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发了财。这简直就是逆袭的标本。对于曾经唱着《一无所有》却在历史转折点突然想要拥有一切的普通年轻人来说,于老师在逆袭光环下煮的鸡汤是相当美味且容易消化的。
从此,留下了诗歌和文化散文的中国人,拥抱了一种新的鸡汤制作方式:灵感。
“热爱演讲的俞敏洪导师”
无论是演讲还是出书,余的主题都与个人奋斗、人生理想、创业成功、命运逆袭等一系列主流话题紧密相关。光看书名,《愿青春不负梦想》、《流水之魂》、《平静的生活》、《永不言败》,都有着浓浓的鸡汤味。
读着演讲的名言也令人振奋:“每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活有时像淤泥一样,慢慢沉淀下来。一旦你安定下来,你可能就不再需要努力前进,你就再也见不到太阳了。”
除了列出金句,讲故事也是最好的煲汤方法。余老师生活基础扎实,能轻松接起故事。无论是上大学、追求女神、发广告、打拼事业,一段话都被一遍又一遍地重写,支撑着他随时在各种场合继续告诉人们励志奋进的人生道理,克服困难和危险。虽然俞敏洪的家庭背景其实并没有那么差,但从出生到上大学,他吃了200多只鸡,而他的母亲是村里第一个赚万元的人。虽然他三度考上北大并不是因为他傻,而是因为他想帮家里种地。 ,耽误学习。虽然他在北大时的成绩也不算差,词汇量七万多,读过六百部经典,但这并不妨碍喝汤的年轻人忽视他的个人才华和历史机遇,认为他同样勤奋,不畏艰辛,甘于为师。如果你有低自尊,你就会成功。
做汤的还有我们的李开复老师。李先生11岁赴美留学,22岁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年纪轻轻就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荣获“最重要科学奖”荣获《商业周刊》创新奖。学校开发的“奥赛罗”人机游戏系统击败了人类世界象棋冠军。之后,他在苹果公司工作,并成为该部门的全球副总裁。后来,他加入了微软,并晋升为副总裁……这样的经历堪称成功的典范。
在每个人都力求突破阶层、实现财富跃升、冲破命运束缚的时代,模特的故事和讲述方式将迅速成为一代年轻人吸食的励志鸦片。与余不同的是,老李不发表演讲,只发微博。李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把任何名言概括为心灵鸡汤是非常不正确的。有些名言可以让你认识到新的东西,或者为你的未来提供指导。我也会用这两种名言。”如果你想叫它鸡汤,那是你的决定。”教育青少年的用心,一目了然。
无论是正宗鸡汤,还是假名制作,几乎都反映了商品经济时代渴望财富、地位、名誉的一群人内心深处同样的焦虑。这种焦虑反映到了鸡汤老师的身上:“好吧好吧,有钱的话你说什么都对。”
2016年,研究巨头凯度集团发布了《中国社交媒体影响力报告》,分析了50个最受欢迎的公众账号。结果显示:心灵鸡汤最受欢迎。
首先小编要明确的是:鸡汤虽然不是高端精神产品,但也不是坏事。一个人累了、郁闷了、对未来迷茫的时候,喝一碗鸡汤,问题不大。问题是你不能依靠它来生存并用它作为生活的指南。
再者,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读叔本华、萨特,通过形而上学来解决人生的终极困惑。偶尔喝上一碗好鸡汤,也不是什么坏事,让你心情舒畅,效果显着,让你对生活和审美有更高的追求。以前喝了不少鸡汤,现在偶尔给人喝几句鸡汤。只要不误导别人,喝是可以的。最多也就是听了一大堆废话,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在大众鸡汤行业,很多做汤的工匠还是有良心的。他们还是靠自我意识,靠生活经验,熬出一手好汤。不过,无论哪个行业都有黑帮,任何行业都会为了博取流量而炫耀自己的极限。
自此,鸡汤开始与割韭菜结下了不解之缘。满嘴混蛋汤就是为了收智商税,骗人几块钱装进口袋的。这些汤不仅没有营养,而且有毒。为了讨好读者,颠倒黑白,卖会员积分,收割韭菜,彻底把鸡汤变成邪教。他们不想给你讲灵魂、情感、职场、文化的故事,他们只想赚钱。
纵观历史,从李教授的“理想鸡汤”到王诗人的“文化鸡汤”,再到商品时代的“励志鸡汤”,小康生活的“实践鸡汤”,我们终于迈出了一步逐步走向分类,纵向深入,欲饮之。还有工业鸡汤,就是精准出击。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国人的鸡汤口味终于从爱国主义跌落到了小资产阶级,把无产阶级的宏伟理想变成了小资产阶级的焦虑。说到品味问题,也可以说智慧出自智者。关键是做汤的材料和技术真是一代比一代低劣。回想当年,李教授被称为“民国议长”,于老板是身价数百亿的CEO,于老师也是央视的幕后黑手。
如今,坐在电脑前为焦急的读者熬汤的,很可能是某所大学刚毕业、还在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的年轻编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贤祥的挖掘机、焊接、美发专业的毕业生也能成为鸡汤高手。这真正符合了文艺创作的一条金科玉律:“一切源于群众,又回归群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