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鲍尔莱因(Mark Bauerlein)写了一本令人震惊的书:《最愚蠢的一代:数字一代如何瘫痪美国年轻人并危及我们的未来》,又名《不要相信任何东西》。 30岁以下的人”。
《最愚蠢的一代》一书出版后,得罪了8700万美国年轻人。
书中,作者用统计数据揭示了一个困扰美国教育界的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历史频道、维基百科、 《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一切都在你的鼠标之下,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年轻人包括高中生、大学生在历史知识、公民意识、阅读成绩、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提高。这是为什么呢?
碎片时代的起源
因为所有当代人都面临着两个问题——信息过载和时间碎片化。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信息过载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以下是一些统计数据:
全球每天出版图书4000本,字数超过4亿字;
《纽约时报》一天所写的内容相当于牛顿同时代人一生所阅读的内容;
在一个非热门专业细分领域,每天约有200个公众账号被注册,产生近千条文字……
正如美国未来学家内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所说:
“我们渴望获得信息,但我们却被信息淹没了。”
另一个趋势也很明显:时间的碎片化。这种碎片化是从三个方面开始的——
首先,时间和空间被破碎。一个手机APP,让你在三个地铁站听书;
其次,知识被打破。如果你看知乎、今日头条或者某个博客,你就不会知道上一章讲什么,下一章讲什么,就像看书一样。除了头条新闻,你不会知道任何事情。对下一篇博客的内容没有期待,只能被动接受;
最糟糕的其实是知识结构的碎片化——你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问题上说的。
所有没有上下文的信息都是废话
碎片化的信息往往没有因果关系,没有背景,只有一个结论。
我们看一下下面的句子,注意对比:
兔子不吃窝边的草;近水楼台者先得月。
好人三纲;依靠自己比依靠别人更好。
瘦骆驼比马大;拔了毛的凤凰没有鸡那么大。
这些古语都有道理,是古人几千年生活积累的智慧结晶。然而,即便是这些古老的说法,在不同的场景下也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更不用说碎片化的信息了。
比如,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些故事、鸡汤、知识,本身并不能自圆其说,但经过作家、编辑的打磨、包装后,却极具挑衅性和诱惑力,让人感到开明、开悟。读完它们后。 ”。你以为自己学到了、提高了哪些知识,其实是没有用的。
即使在这些垃圾信息中,你过滤再过滤,也得到了一些实用的知识。如果没有很强的能力将碎片化的信息整理并构建成知识体系,很容易又陷入前面提到的那些古语的陷阱。中间。
无论是科学还是社会学,科学、工程还是人文学科,知识都是系统化、结构化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做中学数学题的时候,如果忽略一个条件或者缺少一个未知数,结果肯定会有所不同。碎片化的信息基本上只有一个条件一个结论:
“如果你在30天内做到这些事情,你就能考上清华大学。”
“女人只有这样做,男人才会爱她们。”
“教你一步步从年薪30万到年薪100万。”
这些东西可以说连知识都算不上,只能算经验。请不要使用这些将经验和经验包装为知识的文章并将其作为学习材料出售。天上不会掉馅饼,人生也没有那么多捷径。即使有,也需要各种先决条件和条件。当您阅读这些文章时,请保持清醒的头脑。
有很多事情明明是靠运气和天赋的,但他却坚持告诉你,那是靠技巧和努力的。尽管技术和努力很重要,但不一定是他分享的技术和努力方法。即使他的方法是正确的,也不一定适合你。
饮毒止渴直至瘫痪
社交网络的危险在于它的知识和信息资源过于丰富,人们认为不再需要将这些知识和信息内化为自己的。
——马克·鲍尔莱因
信息过载和时间碎片化,导致人们把原本有用的信息当作快餐来消费。快餐文化的危害不在于你吸收了多少营养,而在于你面对浩瀚的知识时所处于的被动状态。 。所谓:
盲人就像盲人一样,被一片树叶挡住了视力,看不见泰山。
机器就像机器一样。如果不思考,就会偷懒,匆匆吞下东西。
那就是我们。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如火如荼的微信公众媒体。当你每天沉浸在各种快餐文化、心灵鸡汤、流行笑话中时,看来你真的已经跟上时代了。通过一篇微信文章,你可以看到一本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读完的书。已经很久了。
然而,众所周知,公众号的营销方式、头条新闻五花八门。
只要作者有强大的说服力,每个公众号都可以成为邪教。
比如,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教导大家:好看的女孩子本来就贵,男人不喜欢便宜的女人,你得自己做奢侈品……几千年的文学史,从国内到国外,无一不是。我从来不鄙视这种拜金的价值观。然而,到了微信时代,它却应运而生。为了某些利益不断地推出来给大家洗脑,让很多傻子都相信了。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对《最愚蠢的一代》作者马克·鲍尔莱恩进行了专访。鲍尔莱因反复强调碎片化阅读的危害。碎片化阅读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让人把“知道”误认为“理解”。
读书的本质是获取信息,并力求系统、全面。所以,尽量精读,因为精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信息,获取知识。但毕竟需要筛选,内容也各不相同,所以有些书可以简单浏览一下。
如果你读得粗略、浅薄,如果你读得太零碎,你就不会习惯专心读书。
打开一个网页,看标题然后关闭;
阅读别人的答案,浏览第一段后开始写评论;
当你知道某本书时,光看序言就感觉自己读完了。
碎片化的阅读逐渐变成了自欺欺人,假装明白,甚至自欺欺人。
例如,在知乎上很受欢迎的博学,经常抱怨知乎编程相关的直播课程,而且国外有很多免费的公共课程。这些现场会议收取智商税。但有多少人真正看过公开课,有多少人听过直播?没关系,反正你知道国外有免费课,直播课是付费的,就可以开始喷了。先匿名再揭发,看上去还挺正义的,好像他在为消除暴力、为人民带来和平做好一件好事。
这就是碎片阅读的弊端。只看表面,看不到事实(评价的前提是了解,没有看到两面就妄下结论,脱离事实自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
有些人太习惯碎片化阅读,注意力无法集中。他们每天阅读网络上的热门新闻头条,感觉自己报道了世界时事。真正关心时事的人,往往需要看各种数据,有各种知识储备作为参考,才能说出一些有用的个人观点。
输入=输出。
输入越精确,输出就越好。
碎片阅读绝对是垃圾食品。业余时间做牙膏还好,但如果长期靠它当主食,健康肯定会出现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学习
心理学大师拉切尔写过一篇文章,大致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孜孜不倦地刷朋友圈、刷微博。至少涉及三个层面的心理机制。
一是信息焦虑。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想因为不了解新词汇或热门话题而显得过时。我们的大脑习惯于不断寻找新事物的刺激。一旦我们一段时间得不到这种刺激,我们就会陷入陷阱。一种莫名的信息焦虑。
二是社会距离感。通过浏览社交媒体、了解其他人的生活状况,人们可以感受到“我仍然与他人有联系”,避免与群体疏远。
三是心理反馈。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奖励回路”。如果我们执行某种行为,我们会立即得到良好的反馈。大脑会鼓励我们重复该行为,否则就会要求我们放弃。在浏览社交网络、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即时反馈”,因此人们很享受,但学习等行为却无法产生这种反馈。
碎片化的阅读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很可能是不正确的、经不起推敲的。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碎片化的阅读上。它更多的是帮助你消磨时间,也许给你带来一些有趣的故事,增加你的话题量和词汇量。
真正能指引你人生的,必定是对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的深入阅读。希望有一天你能在茫茫书海中找到一本与你灵魂碰撞的书。
它会让你安静下来,让你知道你是谁,你真正需要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最后我想说,在当今这个时代,无数人开始鼓吹“知识经济”,甚至呼吁“知识付费”。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我觉得这更像是另一种“粉丝经济”,甚至是“点赞经济”。这些东西绝对不能被视为秘密或法宝,更不能被视为救命稻草,因为这些知识大多都是碎片化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大V积累一定粉丝和流量后希望变现(赚钱)的产物。所以不要把他们当作人生导师,顶多当作你成长路上的伙伴。你可以吸收好的方法和经验,也可以识别无用的信息并果断丢弃。
多读一些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书籍,多亲身经历一些事情,培养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方式。这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学问。
注:部分观点来源于网络,不得因侵权而删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