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南方周末 2020年7月9日
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生活调查(2019-2020)》结果出炉,与往年一样,部分结论引发社会热议。其中,作为本次大型调查的常规项目,幸福感指标数据尤为受关注。
大规模调查显示,年收入12万至20万元的人群幸福感最高,每10人中就有6人感到幸福;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低收入人群幸福感最低;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不幸福比例最高。
这些数据被广泛解读为“越富有越幸福”,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看,这个结论似乎也没错。然而,如果仔细梳理这些数据,就会发现“隐藏的秘密”。
首先,年收入12万至20万元的所谓“最幸福”人群,幸福率为59.94%,仅比年收入100万元的人群高0.02个百分点。
其次,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人群确实“不是最不幸福的”,在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五个人群中,幸福率最高,但也只有45.28%。
第三,在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五个群体中,幸福率最低的是年收入30万-50万元的人群,但仍然高达56.13%。
显然,中高收入人群的幸福率比最低收入人群高出约15个百分点。那么,“越有钱越幸福”这句话真的不准确吗?15个百分点比0.02个百分点更有说服力。
“越富有越幸福”这个结论,来自于解读数据的“技巧”,有意无意地就引出了“鸡汤结论”,这个结论和所有鸡汤一样,只有你相信它,它才会起作用。而这还不是幸福指数最大的问题。
更值得探讨的是,在收入差异巨大的收入群体之间比较幸福感等主观情感是否有意义?让富人感到幸福的事情以及随之而来的幸福感,是穷人无法企及的。事实上,在富人的“不幸福”面前,穷人的幸福感微不足道。
幸福是主观的,很难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如果格朗台丢了一枚金币,他会痛苦不堪。如果冉阿让捡到几枚铜币,他可能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对格朗台来说,丢一枚金币微不足道,但几枚小铜币却能让冉阿让免于牢狱之灾。在格朗台和冉阿让之间,我们可以比较不幸的程度,但无法衡量幸福的差别。
因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金钱买不到幸福”这句话谁也无法反驳。但不可否认的是,富人获得幸福的能力远大于穷人。个人的经济能力意味着更多的选择,这不仅意味着需求能得到更好的满足,也意味着更多的自我实现机会。后者其实更为重要。经济学告诉我们,贫穷不仅限制了想象力,还限制了大量机会的丧失——他们别无选择。
不丹这个小国,曾被定为“穷而快乐”的典范,“2006年位列全球最幸福国家第六位”、“亚洲最幸福国家”等说法,一度广为流传,备受追捧。然而,这个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穷而快乐”的笑容,或许正是“不见其所好,民心不乱”的杰作。真相或许是不丹山区人民没有选择改善自身处境的机会。
在2019年联合国“全球最幸福国家排名”中,不丹仅排在第97位,处于中下水平。之所以说它如此幸福,是因为该国国王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所谓的“国民整体幸福”政策,声称该政策追求的是“最大的幸福”。国家的高度孤立使得“最大的幸福”成为可能——不丹在1999年才有限度地解除了电视禁令,对外国人入境的严格限制一直延续至今。不丹山地人的幸福被他们的国王通过“让人民看不到任何值得向往的东西”塑造出来,然后在比他们富裕得多的外国人中传播开来。
穷人的真实情况是,富人需要,穷人就能“幸福”。
被赞美而不去追求的幸福是虚假的。有多少不丹的崇拜者愿意去“心灵的故乡”?如果不丹不方便进入,可以理解。那么,西藏呢?一群有钱的男男女女毫不吝啬赞美,虔诚地朝圣,甚至供养朝阳区仁波切。然而,花费了那么多精力和金钱,他们却只是坐在“纯天然有机的幸福”的门槛上。有多少人真的想在西藏做幸福的牧羊人和牧羊女?因为他们很清楚,没有富裕生活提供的便利,幸福就失去了。
当然,幸福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由于幸福的主观性,它无法客观量化,也无法在个体之间进行比较,作为社会评价指标,缺乏价值。衡量社会成就,必须回归到最基本的坐标系——经济繁荣、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个人权利的保障等。其中,经济繁荣对个人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没有什么可耻的,也没有必要用各种鸡汤来粉饰。
结束
长按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