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音乐梦想的人,也应该有一颗高尚的灵魂。哪怕他一贫如洗,落魄不堪,或是无家可归,没有衣服遮身,他依然可以向高高在上的国王竖起中指。梦想是钻石,就算碎了,也要碎得明亮响亮。”
“男人做家务不需要太多理由,也不是为了弥补某种缺点,他这么做只是因为这是他的家,是他需要经营一辈子的事业。”
是的,这就是所谓的“心灵鸡汤”,出自已故“最牛人”程浩之口。在知乎上,程浩写了很多类似的文字,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心灵鸡汤流行了好久,不说早期,就连70后、80后、90后,在成长过程中也都喝过不少。
如果你从《读者》和《青年文摘》中抄几段短文,用在作文中,会加分。80年代,中国在经历了长期精神生活极度匮乏之后,迎来了类似“文艺复兴”的时期。随着阅读的普及,人们渴望那些通俗易懂、温暖人心、鼓舞人心、富有哲理的书籍。于是,《读者》应运而生,至今已繁荣了30多年。
三十年的“鸡汤”历史
称文字为“鸡汤”,是取意为它们“营养丰富”,充满“哲学”与“智慧”,能够滋养心灵,帮助你看清人生的本质,更好地安排你的生活。
因此,热衷于“心灵鸡汤”的人往往并不是真正喜欢这些文字的美妙,而是抱着功利的心态去读,想要学以致用,看到实际生活中的效果。
读励志故事,是为了解答人生的谜题。然而,青春期的人,才刚刚开始历练世事,人生阅历尚浅,生命的意义、死亡、爱情、友情、性爱等等永恒问题,都摆在没有历练世事的年轻人面前,难免会感到迷茫、焦躁。因此,这个阶段的人最热衷心灵鸡汤,最需要“青春导师”。
同样,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心智尚未成熟的时候,也格外需要心灵鸡汤的温暖与鼓励。
20世纪80年代,陕北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风靡一时,这部作品虽然形式上不同于后来的鸡汤文本,但在当时却起到了鸡汤的作用。
它有着宏大的叙事,试图阐述一个时代的变迁,其高度的理想主义现在看来已经达到了一种怪异的程度。
陕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大儿子成了富家老板,二儿子逃离农场被高官千金追求,女儿为实现科技立国之梦考上了名牌大学。
这本书很符合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万物新生,勤劳致富,命运改变的乐观精神,虽然它的文学价值时常被诟病,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喜欢它,因为它更像是鸡汤,而不是文学。
80年代末,高调的理想主义遭遇严重挫折,宏大的叙事让人身心疲惫,知识分子转而玩世不恭,于是“鸡汤诗人”汪国真应运而生,1990年成为出版界的“汪国真年”,人们厌倦了80年代浓重的胡椒味,愿意听汪国真那些极其淡然、极其正确的“胡言乱语”:
“
“生活中不能没有笑声。
如果没有笑声,世界将会多么孤独。
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人生!”
”
很快,人们对王氏那种如白开水一般的鸡汤失去了兴趣,港台地区则出现了席慕容、刘墉等口味浓郁的鸡汤,国内则涌现出受过哲学训练的周国平,它们更适合当时大陆年轻人的文化品味,已经不再那么庸俗了。
进入新世纪,中国大陆的鸡汤界英雄辈出,于丹、傅佩荣、李开复、唐骏等人各有各的领地,出现了中华文化鸡汤、职场鸡汤、创业鸡汤、风水鸡汤等各式各样的鸡汤。
尤其是在微博兴起之后,每一条140字的帖子都像是为鸡汤量身定做的,打开微博,不时飘来一股油腻的鸡汤味。
经不起推敲的“心灵鸡汤”
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生活阅历不足,急需解决人生困惑,尤其需要心灵鸡汤,但人生难题终究不是读几句现成的“谚语”或“哲理”就能解决的。
随着你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多,你会发现心灵鸡汤里的道理相当空洞、无趣。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进入大学之后,心灵鸡汤这个词就逐渐变质了。
人人网和微博上充斥着所谓的励志笑话,一开始我觉得还不错,发人深省,但看多了就觉得恶心了。
更让人恶心的是那些笑话要么是断章取义的名人轶事,要么是俗套的恶搞,要么就是看过很多遍的老套故事……所以我再也不看所谓的心灵鸡汤了。
就连看到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帖子,我也感到有点恶心。”
鸡汤的问题在于,首先,为了迎合大众心理,激发人们一时的情感共鸣,它往往会犯很多逻辑错误,经不起推敲。
例如“一栋房子杀死了一位巴菲特”这个笑话,就滥用了因果关系,把可能性延伸到了必要性上。
比如“一切催人泪下的故事,只能让想哭的人流泪”。
“懂得生活的人,会认为自己把握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这些都是充满教条主义的普遍判断。
鸡汤文也善于运用排比之类的修辞句,气势磅礴,激情澎湃,但仅此而已。
心灵鸡汤表面上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浅薄、草率,这显然难以满足那些试图独立思考、探究现实问题的人,当他们的思想再深入一些时,自然就会鄙视这些煽情、矫情的心灵鸡汤。
其次,心灵鸡汤的读者通常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将其视为人生指南,所以这类文本中难免掺杂着很多成功学甚至黑心的东西,心灵鸡汤变成了心灵鸡血、心灵毒药。
心灵鸡汤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模式,那就是“积极的过程”必然导致“积极的结果”。
举个典型的例子:
“所有坏事都是为了让你意识到什么是坏事。
如果你离它足够近、足够深,你也可以掌握避开它、退出它的能力,虽然留下伤疤,但获得免疫力。
人们靠着一颗无畏的心去认识世界,靠着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去保护自己。
你知道你所经历的所有艰辛都是值得的。”
事实上,“成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具有偶然性。成功与勤奋、真诚、善良等后天主观因素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积极的过程并不一定带来积极的结果:即使你付出了和唐骏一样的努力,也未必能“复制”他的成功。
而且,生活中的挫折(坏事)不一定能转化为好事,有时甚至会不可逆转地摧毁一切。
显然,鸡汤里的“哲学”和“智慧”很多时候都是靠不住的,沉迷于鸡汤会让人变得肤浅,失去深度,年轻人不妨多读几本经典著作,吃点“鸡”,让自己的思想和感悟真正变得更加强大。
“王林”式的霸气,还是“白龙王”式的温文尔雅
微博时代,鸡汤泛滥,看不惯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人戏称“鸡汤穷三代,励志文章毁一生”。
还有这样的笑话:“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奋斗,而是选择。当你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如何辨别方向的时候,请停下来,仔细想想,你的星座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反心灵鸡汤”,用千篇一律的文笔讽刺经常出现逻辑跳跃的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就完全没意义了吗?其实不然。其实,心灵鸡汤的流行,不仅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人的特殊需要,也是文化生活庸俗化时代的社会群体的特殊需要,也是任何一个社会普遍的文化需要。
在中国,李彦杰、王国真那样全民沉迷鸡汤的时代或许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人的文化修养已经大大提高,心智也更加成熟,但鸡汤文本不会消失。
因为普通民众并不像专业知识分子那样需要那么多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民众需要简单、快捷、鸡汤味十足、充满娱乐性的精神食粮,这是普遍的“基本需求”。
民主化和公民社会的发展意味着大众文化的兴起,而鸡汤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台湾市民文化发达,给我们带来了刘永这样的鸡汤大师,在美国这样成熟的现代社会,鸡汤文化的普及程度甚至比我们还要高。
《心灵鸡汤》系列丛书是由美国人创作的,印刷量超过1亿册。
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问题不是要不要喝鸡汤,而是喝什么样的鸡汤,鸡汤有好有坏,我们要喝正宗有营养的鸡汤,拒绝含有三聚氰胺的假冒伪劣鸡汤。
像于丹,虽然知识分子不喜欢她,但她的作品有其道理,对大众文化有所贡献,也给人们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慰藉。
如果她能严谨一点,少点“穿越”和“大杂烩”当然更好。
对于李开复来说也是如此,年轻人需要这样的“导师”,而且质量至少比唐骏这样的“西大造”更有保证。
再比如刚刚圆寂的‘白龙王’,有人将他和王林一样,归为江湖骗子,但白龙王的品质与修为,显然与王林有着很大的差别。
白龙王不施展魔法、不医治疾病、不建造豪华府邸,只通过“预言”来解答人们的疑问,在信徒心中,他是一位受人尊敬、值得信赖、慈祥的长者。
他告诫刘德华“你要谦虚,这样你才能红很久。”他劝被感情困扰的舒淇“就此罢休。”他告诫热爱赛车的谢霆锋“要小心赛车。”他告诫不注意饮食的黄秋生“小心你的胃”,有来拜访他的游客抱怨,他对所有人都说同一句话,就是一遍又一遍的“你脾气不好,要改掉”。
白龙王其实是一位“鸡汤大师”,是一位“普世价值的传递者”,他根据情况,端出这些“鸡汤”,并向听众指出答案,是温暖人心的正能量。“心灵鸡汤”是普世需要的,所以当白龙王去世后,其他“龙王”很快就会接替他的位置。
我们要的鸡汤,少一些王林的霸气,多一些白龙王的温柔、礼节、节俭。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