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家长在微信朋友圈里晒自拍、晒宝宝、晒美食,也有不少转发“心灵鸡汤”的育儿文章。 “最好的教育是爱”、“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个孩子都会成功”……这样的“鸡汤”文章你可能读过。 这些文章通过小故事揭示人生哲理,启发孩子和家长。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一些“鸡汤”文章可能会阻碍家长了解真实的教育世界。
近日,《给中国父母泼冷水:你是不是被这三碗“鸡汤”骗了》一文被网友流传,引发不少人反思。 文章称,所谓“快乐教育”、“天性充分释放”、“成功与学历无关”是中国家长常喝的三碗“鸡汤”,但也被误导了很多人。 文章称,家长需提高警惕。 有些“鸡汤”虽好,但也不能贪吃。
【案件】
【鸡汤1】
穷养儿子,富养女儿
女儿放学打车回家,儿子步行半个小时。
洪先生有两个孩子,一个14岁的女儿和一个11岁的儿子。 对于孩子的培养,洪先生有自己的看法。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女儿要养得富有,孩子想要什么就尽量满足她,这样她长大后就不会被金钱所诱惑; 经历考验。
以前,女儿和儿子在同一所小学上学,离家很远。 有时父母没有时间准备早餐,就给钱让他们在外面吃完。 然而,这些钱始终是女儿的。 洪先生说:“为什么男孩子需要钱呢?”
iPhone 4在中国推出后不久,洪先生就给女儿买了一台。 此后,每次新一代手机问世,洪先生都会给女儿买,直到女儿不再买。 洪先生还给儿子买了一部手机,不过花了几百元,而且是中国制造的。
女儿读初一时,洪先生去了香港。 他买了两袋作为礼物,一袋给他的妻子,一袋给他的女儿。 我女儿的手拿包花了近8000元。 我女儿用的东西大多都不便宜:一双鞋要4000多元,一件衣服要几千元……但这些东西我儿子都没有。 有时儿子抱怨时,洪先生就会说:“孩子们,长大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自己努力吧!”
如今,姐弟俩早已习惯了父亲的“偏心”。 放学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来接她,姐姐就会直接打车回家。 儿子踢球要到体育中心,自己走路要半个小时。 一到过年,弟弟的压岁钱就全被姐姐“收”了。
洪先生说,两个孩子对钱从来没有任何概念。 我女儿去商场买东西,根本不考虑价格; 她儿子有钱没钱并不重要。
【鸡汤2】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周末都排满了,我参加了各种培训班。
每个周末,小杰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只有周日下午才能休息。 他的母亲冯女士给他报了几个兴趣班。 周六早上7点左右他必须去上足球课; 周六中午1点绘画课开始; 周日早上还有乒乓球和作文课! 事实上,小杰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光顾”了架子鼓、排球、跆拳道、钢琴和书法。
他的妹妹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到了这里。 从幼儿园开始,她开始学习英语、舞蹈和绘画。 直到现在,她仍然坚持学习钢琴、绘画和体育。 妈妈冯女士说,其他孩子都在读书,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冯女士说,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她自己也很累。 她每天早上6点钟就要起床准备早餐。 她白天要上班,晚上要辅导孩子作业。 周末她无法休息,必须送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
去年9月,姐姐的女儿也进入了小学一年级。 冯女士建议她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报名参加幼儿园到小学的辅导班。 她说:“其他人都走了,我们的孩子如果不接受训练,一进小学就跟不上,会变得很没有自信。”
“哪个妈妈不努力工作呢?如果我努力工作能为孩子们换来更好的未来,那就值得了。”冯女士说。
【鸡汤3】
快乐第一,成绩不重要
孩子考了20分、30分,家长却不在乎
小学五年级老师苏老师表示,很多家长都读过《心灵鸡汤》这样的文章,但他认为有些人被《心灵鸡汤》误导了。 苏老师说班上有一个男生,气质很好,但是学习积极性不高。 他的作业经常没完成,成绩也低于班里的平均水平。 然而,他的父母却并不在意,从来不辅导孩子写作业。 苏老师说,这个男孩还有一个姐姐,也是他的学生。 由于成绩不好,她未能进入高中。 最后,她不得不花钱去读私立高中。
苏老师也跟男孩家长谈过,但家长却反过来“教育”了班主任。 他们表示,自己从小没怎么读书,但经营得还不错,而且经营的公司即将上市,学历可以“打包”。 两位家长还抱怨国内教育剥夺了孩子的幸福感,所以当儿子进入初中时,他们就会送他们去国外读书。
无独有偶,苏老师说他去年教过一个学生,是来自新西兰的华人。 这个学生总是因为身体不好而请假,成绩也很差,但他的父母并不在意。 即使他考试得了20分、30分,他的父母也不认为问题严重。 “我们不要求孩子一定要上大学,只要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只要他们开心就好,成绩并不重要。”孩子的妈妈说。
“学生的教育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家长不配合,老师也无能为力。” 苏老师说,四年级下半叶,该学生去新西兰读书。
【鸡汤4】
哭的时候别抱我,不哭的时候才抱我
相信“哭泣免疫法”
孩子变得很难入睡
李女士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哭泣免疫法”的文章——孩子哭的时候不要抱,只在不哭的时候抱。 据说这是一篇国外的育儿文章,在国内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李女士看完后觉得有道理,赶紧保存起来。
后来李女士发现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 她的儿子已经一岁多了。 一个月前的一天,她下楼取快件,没有抱孩子就下楼了。 她出去的时候,儿子一个人在沙发上玩得很开心。 几分钟后,李女士回到家,发现儿子在哭! 李女士心想,这只是哭几分钟的事,就没放在心上,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 谁知道接下来的一周,儿子就很难入睡了。 不管怎么哄他都睡不着。 只有当他真的很累的时候,他才能睡着。 当他醒来,见不到大人时,他伤心地哭了起来。
还有一次,儿子的奶奶从老家赶来照顾她两天。 李女士下班回家,发现儿子在小床上哭。 他有点喘不过气来。 李女士赶紧把她抱起来,又哄又拍,儿子终于止住了哭声。 一旁的婆婆也劝她:“别理他,让他哭一会儿吧,哭是他的工作,哭了还能吃得更好。” 李女士说,这件事发生后,儿子的睡眠又变得不安稳了。 孩子醒来时需要大人抱着,一周后孩子慢慢康复。 李女士说,发生这两起事件后,她干脆删除了电脑里保存的文章:“那些专家说,孩子哭的时候不应该抱,只有停止哭的时候才可以抱,我能说他们是在胡说八道吗?” ”
【鸡汤5】
各种育儿书籍
按照育儿书教养女儿
发现相互矛盾的意见
黄强老师是一位新晋奶爸。 他的女儿现在只有8个多月大。 在妻子怀孕之前,他读过很多中外育儿书籍,对于育儿方法也很了解。 他的女儿出生时就有黄疸。 他回忆,育儿书上说,婴儿黄疸多是生理现象,不必太当真。 我老婆当时母乳不多,医生建议先给她喂点奶粉,这样宝宝就有足够的营养来淡化黄疸。 但黄强夫妇最初按照育儿书上的指示,拒绝喂奶粉,坚持纯母乳喂养,认为黄疸会逐渐消退。 但三四天后,女儿的黄疸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 黄强无奈,只好听从医生的建议,给女儿添加了一些奶粉。 几天之内黄疸就慢慢消失了。
育儿书籍读得越多,黄强有时心里就越矛盾。 比如,当宝宝哭的时候,有的育儿专家认为,如果宝宝哭了,就让他哭吧,不要抱他,慢慢养成习惯。 不过,也有育儿专家认为,孩子哭是为了寻求安全感。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哭的时候抱抱孩子,孩子将来就会有爱心。 起初,黄强不知道该听哪一边。 他只好仔细观察女儿为什么哭,再决定要不要抱她。
黄强说,书上也说,对于一岁以下的孩子,大人再多的爱也不能算是溺爱。 起初,他很感动。 但有了女儿后,他才发现原来的想法是好的,但与现实不符。
黄强说,一些新父母会看书,定期关注孩子的体重、身高、爬行、语言发育等情况。 有些孩子爬得很慢,说话也很晚。 当父母发现自己不符合书本上的标准时,他们会担心。 “只要达到一定的范围,就应该放松心态。” 黄强说道。
【看法】
很多“心灵鸡汤”只是案例研究,并不适合每个孩子
苏志展老师说,现在的小学生家长很多都是70后、80后,大部分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他们平时更注重一些所谓的“心灵鸡汤”,希望获得养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
苏志展说,现在很多家长提倡“心灵鸡汤”,甚至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应试教育,认为应该推行开放教育。 有的家长认为,在小学,只要孩子开心,就不必对学习太严格。 到了初中,孩子自然就会自觉学习。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过得辛苦,所以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苏止战说道。
“很多流行的‘心灵鸡汤’都是个案,并不适合每个孩子。” 苏志展说,很多学生家长认为这些观点是名人说的,所以就抄袭。 苏志展认为,这是因为家长认识不够透彻,没有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因材施教。
与其相信书本,不如根本没有书本。 你无法阅读所写的内容。
黄强老师认为,不相信书,胜过根本没有书。 很多所谓的育儿书或者“心灵鸡汤”都是个案,不能按书上写的来读。 例如,“学习皆是快乐”,是指经过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你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并为此感到自豪。 这并不是说学习过程总是轻松、愉快或没有任何困难。 “学习是快乐的”应该引导学生付出更多,收获更多,他们的快乐感就会更强,而不是误导他们忽视过程的艰辛。
任何事情都不应该走极端。 一定要平衡,但不等于刻薄。 “读书无用论”、“文凭无用论”都是比较极端的论断。 网上对尖子生和不及格生的比较是片面的、个别的,而不是整体现状。
黄强认为,追求个性、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但要充分解放自然,前提是区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在个性和共性之间找到平衡。 社会是有规则的。 如果孩子的坏习惯不加以制止,就会导致他对长辈不尊重,长大后可能会变得不守规矩、没有原则。
黄强表示,无论作为家长还是老师,他都相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句“鸡汤”。 陪伴不是坐在地板上看孩子玩耍,而是参与其中; 陪伴不是在孩子做作业时坐在一旁玩手机。 陪伴是指当孩子遇到问题向父母寻求帮助时,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得到答案的方法,让孩子在父母身边有安全感。
富裕不能只关注物质
相反,应该让孩子有更多的经历
某教育相关负责人杨波表示,不少家长周末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希望孩子能积累技能,不落后于人。 但他认为这种情况已经改变。 因为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培养技能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杨波说,大家都认为弹钢琴、学跆拳道、下围棋等都是兴趣,所以允许孩子在一项或多项项目上刻苦练习,但这种“兴趣”很狭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更多体验的机会,比如旅行、读书。 让他们尝试一切,让他们觉得有趣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杨波说,在他看来,“丰富”就是让孩子经历各种事情,让孩子看到各种情况,并学会接受和应对这些情况,而不仅仅是给孩子吃好穿好。 如果你用得好,如果你只是盯着物质看,你最终会被物质打败。
快乐学习并不意味着没有负担
需要高等教育智慧
小学老师蔡可表示,近年来,一些教育“心灵鸡汤”确实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比如“快乐学习”、“完全接纳孩子”、“爱与自由”、“鸡妈妈式、鹰式、杜鹃式爱情“”等等,都是近年来颇受争议的观点。
蔡老师表示,提倡孩子快乐学习,并不意味着没有负担、没有思考、没有训练。 它需要更高的教育智慧; 自由放养并不意味着自由和散漫; 在《爱与自由》中,自由也是相对的,而且必须有规则。 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很好地把握标准,盲目追随这些观点。
对于“鸡妈妈、鹰妈妈、杜鹃妈妈”的爱,蔡老师认为,动物为了适应生存,有自己的爱方式,而人类应该对如何爱孩子有更高层次的认识; 关于是否教导孩子“竞争意识”,一种观点认为孩子应该顺应天性,基于兴趣进行教育,不要过早讲竞争意识;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孩子没有竞争意识蔡老师认为,教育是一个培养和选拔的过程,关键是你站在什么角度,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纺织厂幼儿园:赵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