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注明:我为何讨厌心灵鸡汤 | 好有深度的文章 | 优购网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道德败坏,而是无知。 因为道德败坏是显而易见的,而无知却是看不见的。 一个轮奸犯会因为犯下的罪行而受到数百万人的辱骂,但一个学术不善的医生很少会因为他的愚蠢而受到惩罚。 毕竟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没有专业知识是很难判断真相的。 伪造的。 这让很多人认为这种病是自己造成的。 只要医生尽力了就够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作为心灵鸡汤的支持者,他们甚至会为自己被别人误导而感到庆幸。
——献给所有心灵鸡汤的作者和热爱心灵鸡汤的人们
如果要追溯心灵鸡汤的历史,大概要从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汉森于1993年出版发行的《心灵鸡汤》系列书籍开始。该系列图书有200多个类别,其中不少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如《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爷爷鸡汤》等。 给奶奶喝鸡汤,给孩子喝鸡汤,给爸爸喝鸡汤。
这组书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一种文学流派。 我们很多本土作家都将它与自己的故事相结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故事和人生感悟。 在我们的市场上,您可以轻松购买一本《读者》。 现在互联网已经普及了,微博、QQ空间、朋友圈都充斥着这些内容。
不管是国外的鸡汤文还是国内的鸡汤文,总的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试图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来获得生活感。 他们的目的,用目前的话来说,就是将负面情绪能量转化为正能量,让你每天都生活在正能量中。
从表面上看,你会认为《心灵鸡汤》是一个很好的文体。 这就是大多数人喜欢这种事情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不管怎样,它的结果都是好的,给人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如果仅如此的话,那鸡汤文章似乎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捏着鼻子看了很多鸡汤文章,还有批评鸡汤文章的文章。 我发现正是因为鸡汤文章似乎在宣扬善行,所以很多批评鸡汤的文章都没有切中要害。 文章作者对自己的逻辑不是很清楚,没有理解问题的关键点。 顺便说一下,问题的本质没有得到解决。 许多人以谩骂和讽刺的形式批评了鸡汤文章。 结果无疑遭到了很多鸡汤爱好者的诟病。 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心灵鸡汤》面向的目标群体: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爷爷鸡汤。 奶奶鸡汤、孩子鸡汤、爸爸鸡汤,当然还有中国特色的两性鸡汤、职场鸡汤等等。我们会发现心灵鸡汤面对的这些人都是扮演一个困惑、需要希望、情感脆弱的社会角色。 人物,人到了这个阶段,比任何其他阶段都更需要关心和爱护。
然而,他们的失落、困惑和脆弱并非没有原因。 都是因为各自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个人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 只有这些,他才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鸡汤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而将人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 这就是鸡汤的荒唐之处。
让我们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本视频由学术界于丹老师提供(请搜索视频《时代病了》)(2分20秒开始,4分48秒结束)
对话原文摘录如下:
一名大学生问于丹:“我和女朋友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我们真的没有多少钱,买不起房子,就租了房子住。我们有很多朋友,总是约我们出去吃饭,后来我们都不好意思去,总是吃别人的饭,也请不起他们吃饭。我在北京的工资很低,在北京真的一无所有……你觉得我现在应该做什么?
于丹回答道:“第一,你有多少同学想留在北京却没有留下来,而你却留下来了,并且在北京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第二,你有一个能和你相处融洽的女朋友。”第三,这么多人请你吃饭,说明你很受欢迎,朋友也很多。你有这么多,为什么说你什么都没有呢?”
大学生:“哎,你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好开心。”
说完,于丹似乎对自己的回答颇为满意,会意地笑了笑。
如果我们不去想,我们也会像这位大学生一样,愉快地接受于丹的回答,因为她的回答看起来很有道理,有理有据。 但如果你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问题:当大学生描述自己的问题,比如买不起房、没钱请人吃饭、工资低等时,其实是询问物质上一无所有。 他们正在寻找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 但于丹却巧妙地绕过了他的问题,用狡辩的方式回答了别人的问题,都是有灵性的。
这个大学生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但他其实觉得她回答得很好。 这说明,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往往更容易被别人牵着走,而忘记自己原本想要的是什么。 对于一些情绪化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一个逻辑不清晰的人如果总是这样看问题,他的逻辑只会越来越不清晰。 此时问题仍未解决,烦恼依然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读了一篇鸡汤文章后,会感到释然,但过了一会儿,又会感到恼火——因为他们喝了一杯鸡汤后,仍然要面对现实的问题,他们不是宗教信徒,不能永远生活在鸡汤世界里。 如果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初期就以这种态度对待一切,那么耽误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两年。 如果再这样下去,耽误的就是一辈子。
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应该告诉这位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理财计划、人生规划等,并用这些方法帮助他抢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解决他现在的问题。财务困境(当然这绝对不是一两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
当然,很多人会说:“于丹又不是就业办主任,她怎么能回答这些问题呢?她当然只能回答她擅长的领域了!” 是的,当然,对于她不擅长的问题,答案应该是:不知道。 于丹并没有假装自己是人生导师,给别人错误的指导,他仍然是一名学者、一名大学教师。 作为一个学者,至少要有严谨的态度; 作为一名老师,至少应该对学生有责任感。 而在我和于丹的这次谈话中,我并没有看到这两个最基本的品质。
最后,于丹做出了心灵总结:“你认为学习、修行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我们现在的心改变现状,看到我们拥有的东西,让未来变得更好。”
读书、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理解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逃避问题,也不是为了装疯或者回答错误的问题。 如果你学了知识,不面对问题,而是每天像于丹一样,遇到问题就给一针鸡汤,那我想问,学知识和不学知识有什么区别? ?
如果我们遇到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注意改变自己的心态,那就没有必要去大学学习知识了。 你只需要相信宗教,这比鸡汤有效得多。
很多鸡汤文章并没有完全回避谈论这个问题。 他们往往先给你讲一个故事(网络鸡汤文章经常以朋友、亲戚、同事等的身份出现,像身边的各种人一样,描绘(很形象),然后给你解释他的原理,虽然都是歪的)真相。
让我们看另一个例子:
有钱人去海边度假,遇见了一位渔夫。
富翁说,我来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享受生活的真谛。
渔夫说:“我洗耳恭听。”
财主说,首先你需要借钱买条船,出海捕鱼。 赚到钱后,请几个帮手来增加产量,从而增加利润。
之后会发生什么? 渔夫问道。
以后你可以买一条大船,捕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
之后会发生什么?
多买几条船,办一家渔业公司,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
然后呢?
然后将公司上市并用所得资金投资房地产。 这样,你就会像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
成为亿万富翁又怎样? 渔夫似乎对这个结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富翁想了想说,如果你成为了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去海边度假,晒太阳,钓鱼,享受生活。
我懂了。 渔夫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那你不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说的这些过程的结果吗?
这个故事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心灵鸡汤的典范。 那些写心灵鸡汤的人和相信心灵鸡汤的人也都认为自己找到了事情的本质:很多时候别人努力争取的,正是我们现在拥有的,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它。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已经拥有的,而不是去追求无法追求的。
乍一看似乎确实如此。 事实上,他的结论是好的,但他的推论是错误的。 为了得出自己的结论,《鸡汤》的作者在写到对自己有利的位置时就立即停止了写作,不再继续下去。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他所得出的见解是从一个渔夫的狭隘视角出发的。 看看问题所在。
如果跳出作者的思维圈子,以亿万富翁的角度来看待同一问题,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对于一个有钱人来说,他的生活享受不只是来海边晒太阳,而是他享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今天可以晒太阳,明天可以骑马,哪天可以去海边晒太阳。明天之后他就可以去森林里打猎了。 这些都是渔民、牧民、猎人的职业,他们当然并不感到惊讶。 但这对于有钱人来说却是新奇的。 关键是他玩腻了可以选择别的东西。 他有这个力量。 但渔民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为了生计,渔夫只能终日待在海边,每天重复着自己的生活,直到老去。 这是他一生的悲剧。
如果我们这样看待心灵鸡汤,我们就会看清,他们真正注重的并不是客观、严谨、方法正确,而是如何让自己的原则看起来积极、阳光。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逻辑被他们改变了。 他避免谈论这件事,而是选择一些对他有利的角度来阐述问题。
我们回顾一下,为什么这么多人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
显然,这个渔民的身份是对我们当代社会大多数人的隐喻:大多数人都像渔民一样,每天都必须工作,朝九晚五,为了生计和家庭,仅此而已。 寿命。 现在突然出现这样的故事,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 这个故事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混淆了很多人的逻辑。
在读这个渔夫与财主的故事时,我还发现他对同一个故事有好几个版本,他也想阐述不同的人生感悟。 然而,这些见解与我之前谈到的相同。 这是一个谬论。
即使讲述同样的道理,渔夫和富翁的对话和讲述方式也不同。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鸡汤作家常常不惜编造一个故事,以说明一个他认为正确的真理。 来。
如果心灵鸡汤就是以上这些,那就还不够糟糕。 虽然不合逻辑,但毕竟正如很多人所说,还是给了很多人暂时的心理安慰。
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逻辑却很混乱。 这里我以最近豆瓣上的一篇热门文章为例:“最想结婚的人不一定是最爱你的人,但也可能能够在婚姻中结婚。” 获利最多的人”。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作者的标题。 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他是辩证地看问题。 事实上,就好像他说过或没说过一样。 同样的道理:“最爱你的人,到最后未必是最爱你的人”。 《和你在一起》、《有钱人不一定过着幸福的生活》等,他先引入了一个错误的绝对概念,然后又否定了这个错误概念本身,让很多人认为他是辩证的。 看看问题所在。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 如果你不是情感专家,你就会知道,最想结婚的人不一定是最爱你的人。 婚姻是婚姻,爱情是爱情。 虽然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意味着有爱情,就有婚姻;有爱情,就有婚姻;有爱情,就有婚姻。 有婚姻,就有爱情。
仔细阅读整篇文章,文章的作者重点讲了大家都熟知的事情,比如他在文章中提到的:“结婚后,你做爱,你生孩子,饭菜煮好了,房间打扫干净了,连费用都没有了。” 对于你这样的人来说,“有人会跟你平分股份”,舆论基本上是一边倒的。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认为这种人做事不对。 如果以这个既定结论来分析讨论,不妨讨论一下。 问题“今天穿红色内裤还是白色内裤会幸运吗?” 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当我们讨论一个问题时,应该选择一个有争议的、难以区分的、模棱两可的、给人们生活带来麻烦的问题。 这时候专业人士就会介入,帮助分析问题,厘清原委。 这叫解决问题,帮助别人。
谈论这种人人都能明辨是非的问题,就像“有科学家发现洋葱确实可以让人流泪”一样。 整篇文章都是废话。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心灵鸡汤》的作者利用了现在很多人的心态:这些人关心的并不是得到一个公正客观的真相。 即使这个事实与我现有的观点相悖,我也能安心接受。 。
他们关心的是这东西是否服从我的意志。 比如路琪就是这样。 他在整篇文章中都谈到了赞扬女性。 即便是荒唐可笑,却也让很多人感到舒服。 于丹也是如此,整篇文章似乎是在发泄某些特定的在婚姻中受到伤害的人的愤怒。
其次,作者分析问题的方式很有问题。 他举例说,“结婚后,你做爱,你生孩子,饭菜煮好了,房间打扫干净了,连开支都跟你平摊。” 毕竟,婚姻中这样的人只是极少数。 他用这种特殊的情况来论证,婚姻是一件权重的事情,所以所有女人在婚前都要小心对方对你的陷害。 这其实是一个没有被践行的价值观。 现在的离婚率之所以这么高,大多数人都有一些不正常的心态。
在婚姻中,需要的是双方都愿意为家庭做出贡献:即使没有任何回报,你也愿意付出。 这才是一个正常人结婚前应该有的心态。 (很多人都说我这句话是在做鸡汤,那么,当你摸着自己的胸部,向教堂里的所有人郑重宣誓“我愿意”时,你就是因为喝了上帝的鸡汤才这么做的,这样是吗?还请注意,这句话是针对男性和女性的,请很多人不要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位置。)
如果你精打细算,还有盈亏比,我建议你不要来这里结婚,直接去经商,还不如尽快离婚,免得连累别人。 因为迟早你会发现一段时间内你付出的比对方多。 这个时候,你脆弱的心就会觉得承受不了,受尽委屈。 如果等到离婚才离婚,害人害己。 何必。
第三,专家提出问题来批评别人,他不是为了批评别人,而是为了解决别人的问题。 本文仅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但不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他应该提出“当夫妻之间出现此类问题时,妻子应该主动与丈夫讨论问题”,并为这些受到伤害的人提供支持。 女人在夫妻之间会用到一些沟通技巧等等,这就是专家存在的意义。
然而,作者并没有这样做。 最后,他得出了这样一句话:“先和那人立下三份协议,以后不许他再做放手的掌柜。否则,后果自负。”比你更有可能从婚姻中受益的人会感到舒服。” 我建议你先让那个人给你存一定数额的押金。 不然,如果对方不遵守约定,你岂不是又浪费了你的爱情吗? 这是因为你不专业。
最后,从发帖者的年龄来看,很可能还没有到结婚的年龄,没有亲身经历过,逻辑混乱,不具备专业知识。 他来这里是为了盲目地以一个经历过婚姻的人的身份来教导别人关于婚姻的知识,教导别人关于婚姻的知识。 对这样的人灌输务实的人生观、价值观,实在是可耻的。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道德败坏,而是无知。 因为道德败坏是显而易见的,而无知却是看不见的。 一个轮奸犯会因为他犯下的罪行而受到数百万人的辱骂,但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很少会因为他的愚蠢而受到惩罚。 毕竟专业的医学知识是普通人很难判断的。 有些人认为这种病是自己造成的。 只要医生尽力了就够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在这本心灵鸡汤中,导师教导人们把应该和睦相处的人视为敌人,把婚姻视为一种商业交换。 如果一些分不清是非的读者完全接受了这种想法(其实很多读者其实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从,他们对别人的观点的接受并不是在于观点本身是否正确或者是否正确)。不是,而是与你交谈的人的状态。这里不再赘述)。 两人讨论解决的问题可能会因为如此强烈的情绪而变得无解。
心灵鸡汤的文章还有很多,我不可能一一详细描述,但概括起来,它们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心灵鸡汤作家能力有限,普遍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逻辑思考、清晰分析问题的能力。
2、《心灵鸡汤》的作者由于水平有限,在说话和讨论问题时常常达不到要点,不讲问题的本质。 他们常常回避问题,谈论自己的真相,常常使用淫秽和诡辩的方式。
3、心灵鸡汤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获得读者的情感共鸣。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心灵鸡汤》的作者可以使用任何必要的手段。
最后,心灵鸡汤作家普遍认为,面对问题时,我们需要的是改变心态。 这就是正能量。 其实,这根本不是正能量,而是淫秽和消极。 这是一种“阿Q精神”。 用心灵胜利的方法来说服自己和他人的人能有多大的正义感呢? 真正积极的人生观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实在解决不了,那就放弃吧。 接受你必须接受的,不要屈服。然后考虑其他有效的方法。 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
因此,如果大多数人相信鸡汤,他们就会有很高的情感认同感。 毕竟,他们已经清楚的表达出了压在心底已久的情绪。 然而,他们的心情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因为问题还没有解决。 最后,他们会为自己感到难过。 这种行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在拖延。
这就是我讨厌鸡汤的原因:他们总是选择一些情绪化的人来欺骗,这些人本来就处于情绪波动期,一个人情绪不稳定的时候。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自己的情绪,理性分析问题的关键,而不是进一步放大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的情绪,然后由消极情绪转为积极情绪。
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这些情绪化的人在下次遇到问题时进一步关注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鸡汤作家,你就可以躺一会儿了。 遇到一些所谓的专家,可能会改变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可能耽误自己的生命。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谈话时,尤其是面对面谈话时,喜欢选择好的、讨好的、积极的事情说,而说坏的、不愉快的事情。 我们通常选择避免谈论无聊和消极的事情。 (其实豆瓣也是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可以看到最受欢迎的就是一些看似正能量的心灵鸡汤文章,然后是一些不讲是非的文学作品,像我这样的批判文章只能是排在最后,大家都在想如何让自己舒服,大家都讨厌争论)
最常见的例子是:我们身边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很少指出自己的一些缺点。 我们通常只会挑选别人身上好的、优秀的东西来赞美他们,而留下一些不好的话。 背后说心里话。 如果非要我提出一些建议,我总是小心翼翼地说“如果我不是你的XXX,我就不会说这些话”作为伏笔,仿佛说实话就是给别人一个好处。
一方面,确实很少有人能够有理有据、合乎逻辑地分析问题。 另一方面,在我们这个金钱和权力至上的社会,很多人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首先看的就是对方的身份,而不是问题本身是否合理。 愿意承认错误的人也很少。 他们关心的不是客观和严谨,而是世界是否按照我的意志运转。 现实中,我经常看到有人因为个人利益受到侵犯而走投无路。 但很少有人因为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心灵鸡汤》正好迎合了今天很多人的需求,因为他通篇宣扬的大多是可爱的、积极的、阳光的东西,而消极、消极的东西则是投机取巧的。 避免谈论它。 即使他们想批评一些人,他们批评的也只是“结婚后,你做爱,你生孩子,饭菜煮好,房间打扫干净,连开支都跟你平摊”。 骂人的人从不选择有争议的问题来讨论。
不仅是现在,在我们民族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过于注重情感而忽视了理性。 这使得很多问题长期以来难以分清。 好事在智者嘴里说成坏事,坏事在统治者的宣传下变成好事。 他们误认为鹿是马,并且不区分黑白。 由于这些不公平的情况,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人才就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关注的不是理性、科学、法律,而是感性、道德、人情。 我们的考试是以科举制度为基础的,靠写文章来选拔人才。 我们基本上没有太多科学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技术性的。 我们谈论的更多的是仁义道德,我们依靠的是情感判断而不是法律。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面貌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今天,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我们的社会正在快速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与我们的祖先相比是幸运的。 尽管如此,我们对这种转变的了解还不够。 因为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我们的社会大多数时候谈论的是“关系”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而不是真正的“能力”。 我们的很多制度、法律都是形同虚设,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创新还远远不够。
要改变国家目前的困境,有赖于每个人务实的工作态度,追求真理,摒弃虚伪。 依靠公平的执法,让好人促好人,让坏人受到惩罚,让弱者得到保护,给每个人一个公平的生存环境。 靠的是人心中的理性:企业不再污染环境,公民不再走后门搞人际关系。 政府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变得更好,我们的民族才能繁荣昌盛。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慢慢从一个感性的民族转变为一个敢于面对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懂得解决问题的理性民族。 而这些都不是心灵鸡汤能给我们带来的东西。
来源l 友果网
编辑l格罗
更多公务员、就业创业、藏族大学生校园生活、涉藏公益、崛起姿态、专访、有趣街头采访等资讯,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我们。 圣地大学平台致力于成为藏族大学生最贴心的助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2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