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长的一生,我听过多少真理。 亲人和大师的经验和教诲,同学的善意提醒,夹杂着日常媒体中的各种心灵鱼汤和人生哲理。
“听了这么多理由,我还是过不了好日子。”
人生是每个人一步步走下来的。 路不是伟大的原则铺成的,而是脚踏实地的积累。 生活的这一点是由习惯决定的。
我们看过《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也看过《功夫》中的星子。 我们常常期盼着自己的《九阴真经》,希望能够看到一个能够改变我们人生的终极真理。 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但现实是,真理经过耳鼻,停留在大脑里,没有具体落实。 道理一说出来就能明白,但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会被道理改变。
比如,当我们追求健康时,无论了解多少,最好还是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
民国风雨飘摇,随着时代的变迁,层出不穷的理论和各种真理漫天飞舞。
梁启超生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也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道理。 面对这样的原理和理论,梁启超并没有全盘接受。
《楞严经》云:理可以顿悟,事则须渐修。 改变生活的真理从来都不是普遍适用的。
真理是具体的、普遍的,但生活却不是。 生活从来都不是静止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甚至生命的这一刻和下一刻也有很大的不同。 把别人的道理套用到自己头上,并不一定能产生好的疗效。
不是没有原因,是习惯不好
“知易行难”,听道理很简单,但按照道理去实行却很难。
歌德说:“最好不要在日落时幻想某件事,而应在太阳诞生时付诸行动”。
道理听了千遍之后,还不如向前迈出一步,让道理成为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研究表明:超过21天的重复就会养成习惯; 90天的重复就会养成稳定的习惯。 同样的动作,重复21天,就会成为习惯动作; 同样的观点,重复21天,就会成为习惯性的观点。
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人的潜意识,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行为。
梁启超,出生于湖南江门。 在他出生之前,梁氏家族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256年。 梁启超的曾祖父、曾祖父一直以务农为业。
在那个时代,没有人不明白读书做官的道理,但直到梁启超祖母那一代,他们才“立志于读书”,真正将道理付诸实践,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真理。 梁启超在谈到读书时,并不是只讲读书的好处,而是劝人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真理与改变生活之间存在着很长的距离。 如果真理没有被你真正使用,它不会以任何方式改变你的生活。
所以,听太多的道理是没有用的。 将推理内化到你的习惯和信念中非常重要。 如果你积累了很多习惯,你自然就会拥有美好的生活。
采取行动,让真理成为自己的好习惯。 当你已经积累了一个又一个的好习惯时,为什么还要担心你的生活不会变得越来越好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