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地图在政治生活中已经相当普遍。例如,在《还赵毕璧》的故事中,秦昭王为了让蔺相如相信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的诚意,当着蔺相如的面,“召来一计,表示:从此,十五城归赵。” “图”是地图的意思,“都”是“城市”的意思。此事可参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图中见匕首”的故事在正史中也有记载。 《史记·刺客列传》说得很清楚,藏着匕首的“图”是一张地图,就是“延都康图”。这张地图装在木盒里,是秦舞阳带进咸阳宫的。荆轲拿出来,呈给秦王嬴政:“秦王送来一张图片,但图片较差,匕首清晰可见。因为左手握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握住秦王的衣袖。”拿着匕首去戳它。”荆轲会见秦王时,脖子上除了范于期的头颅外,见面礼物就是一张杜康地图。杜康是燕国最肥沃的地区,大约在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附近。
图为匕首,电影《荆轲刺秦王》截图
西汉建立时,地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
裴公到了咸阳,诸将都争相夺走金帛财宝,分在宫中。他为何先从秦丞相那里收集御史律令之书呢?裴公是汉王,何必当相呢?项王与诸侯屠戮咸阳而去。故汉王知天下一切险阻、户数、强弱、百姓疾苦。他怎样才能得到秦书呢?
据说,萧何最有收集资料的意识。当别人抢金银时,他收集“法令图画书”,而“图画”就是地图。看了这些地图,萧何就知道了世界上所有的危险地方。如果这些资料像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被战争毁掉,那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文献资料的价值高于阿房宫。
地图也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如《鹿鼎记》中,韦小宝千方百计寻找的八四十二章经中,就有附有藏宝图的羊皮碎片。在《森林与雪原》中,杨子荣将“提前图”呈现在一座山雕上。
《三国演义》中写了三幅对于蜀汉王朝的建立和稳定尤为重要的地图。
第三十八回,刘备三次登草堂,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他非常谦虚地向诸葛亮请教人生的建议。诸葛亮不再拒绝,说了一段话。这是《三国·蜀·诸葛亮传》中的“隆中”“是”。 《三国演义》中,刘备说:“好!”
(诸葛亮)说完,命童子取出一卷画,挂在中堂上。他指着玄德说:“这是西川五十四州图,将军欲称霸,北让曹操占地,南让孙权,将军就可以接班了。”呵呵,先以荆州为家,再以西川为基业,方可走向中原。”
根据上下文,这里的“西川”指的是益州,主要在现在的四川、重庆地区。
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让人挂了一张“西川五十四州图”。首先,说明诸葛亮是有充分准备的。其次,诸葛亮指着地图说话,让刘备了解得更清楚,也说服了诸葛亮。战略思维。罗贯中用诗形容这一情景:“豫州叹孤贫,幸南阳有卧龙! 欲知其年在何处,君子笑指图画。”
三访草堂,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不过,根据《三国演义》背后的剧情可以看出,这张《西川五十四府图》只是一张总图,更像是一张行政区划图。只应标明山川的大致位置,不标明具体细节。渡口和山路。
后来姜维假装投降时,提到了诸葛亮的地图:
姜维从袖中取出一幅画,与钟相见,说道:“从前,武侯出草堂,将这幅画献给先帝,并说道:益州万里沃野,民富国富,可以称霸,故先帝如今邓艾在此,岂不狂哉?” (中)惠大喜,询问山水情况。一言以蔽之。 (第118章)
第六十回开始,益州大夫张松打算亲自前往许都劝说曹操起兵攻克汉中。临行前,张松偷偷画了一张《西川地理图》,藏在身上。然而,因为与曹操的会面不愉快,张松就来见刘备,刘备非常隆重、热情地接待了他。最后,宋玉从袖中取出一幅画,递给玄德,说道:“我深感明公的大德,所以才敢将这幅画献上。但看这幅画,你就知道了。”蜀道。玄德简单看了一眼,上面写满了地理行程,包括远近、山川险要、库房钱粮,都写得清清楚楚。
张松展示图片、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可见,这并不是诸葛亮收藏的那种示意图,而是《西川军事交通图》。在第六十三回中,刘备攻克西川时,再次写下张松献上的地图:
庞统问法正:“到洛城的路还有多久?”法正画了一张地图。玄德取张松留下的地图原本对照,并无错误。
张松的地图上标出了从府城到罗城的路,并且与法正绘制的地图可以佐证,说明张松的地图非常详细和准确。不然的话,诸葛亮原来的《西川五十四郡图》就够了,又何必劳烦张松出示呢?
《三国蜀书·刘尔木传》和裴松之注释都提到了张松会见曹操的事,但都没有提到这张地图。
第三张地图出现在“诸葛亮七擒孟获”时,称为“平满知章图”。此图是永昌大夫卢恺送给诸葛亮的,上面写道:
某人自为官以来,知道南方人早就想造反,就偷偷派人进入他的领地,看看哪里可以驻兵作战,并画了一张地图,名叫“平满知章”。地图”。现在我敢献给鸣王了。明公会测试一下,看看是否能帮助征伐蛮族。 (第87章)
后来诸葛亮还说:“我看了卢凯的地图,知道他们每个人去过的村庄。”看来这也是一张详细的军事地图。
但无论是《三国志·蜀书·鲁恺传》还是裴嵩之的注释都没有提及这张地图。他们只提到诸葛亮看到了卢凯的名单并任命他为云南刺史等等。
地理,特别是地图学,对于国家的治理非常重要。顾炎武和顾祖禹都是胸怀经世造福之心的杰出地理学家。毛泽东同志看历史书时,喜欢随身携带一张历史地图,以备随时查阅。查看前往历史名胜的路线。据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光荣与梦想》一书中介绍,“他最好的表演之一就是请客人无言地在美国地图上画一条线,他会立即说出这条线是哪些县”贯穿”。
诸葛亮第五次、第六次北伐示意图(来源:《军事地理与三国攻防略》中华书局)
《三国演义》中,率领领军征讨蜀汉的邓艾是一位地理爱好者。 “看到高山、沼泽,他就会快速地看一下哪里可以驻军,哪里可以储存粮食,哪里可以埋伏。”笑。”(第十七章),这段话出自《尚书》 《三国志·邓艾传》:“每见高山沼泽,常画军营,引众笑”。
他还注重绘制地图:“邓艾闻姜维驻扎塔中,路下有四十余座营寨,往来不断,如长蛇。艾遂命详述。”地形,并绘制成地图来说明它“”(《三国演义》第15章)。
无论想到什么。攻打成都途中,邓艾投降了蜀汉江油城守将马邈。马邈“向邓艾呈献了一张地理地图,并准备了从阜城到成都的360里山路的描述,宽窄陡峭,一切都清楚了”。 (《三国演义》第十七章)这张地图在邓艾进军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邓艾的好友钟会也有此本事。他对司马昭说:‘有消息称主公欲伐蜀,在此画了一幅画。粮草存何处,进何处退,凡事都有规矩。”(《三国演义》第115章)
《三国演义·魏书·钟惠列传》中也有线索,其中写道:“(钟)惠亦以为蜀为宜,与河南共同筹划地形,审时度势。”从地图的角度看《三国演义》,没有道理。
(本文最初发表于《读书月刊》2023年第6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