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7月,统一北方大部的曹操南下进攻荆州。双方正式交锋之前,曾经单枪匹马攻克荆楚的刘表就去世了,留下了他的次子刘琮,拥有横跨千里沃土、运载数十万大军的显赫家财,并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然而,在众多大臣的劝说下,富二代毫无反抗地投降了曹操。
接下来,当曹操东征时,孙权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江东官员认为“宜抱计不宜受”,担心主公投降太慢。
乍一看“投降”二字,大多数人可能会立即想到“没有节操、品德卑鄙”等负面词语;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投降派是有充分理由的。如果我们跳出“三国演义”中“贬曹操”的角度来看,这些没骨气的行为其实是非常合理合法的,甚至可以说是利益最大化的首选。(以下内容均以官方历史为准)
道德和实力是决定投降与否的唯一因素。
首先,我们通过蒯越、傅训等人劝说刘琮的话来探寻一下这些“投降派”的心态:
荀对他说:“叛逆有一般原则,强弱有一定趋向。以人为臣,排斥主人,是叛逆;以新立的楚国来统治国家,是不合适的。用刘备攻打公。” ”曹亦不宜。 若欲与王军交锋,必死无疑。”丛曰:“吾不足矣。”公虎,纵使楚地保住,也不足以生存;刘备既然有足够的实力来防守曹公虎,他就不能担任将军。 ”太祖军至襄阳,丛莒州投降。
这段话有两个关键词:
首先,不服从是道德。
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当时的汉朝并没有灭亡。汉献帝代表汉朝。
曹操VS刘表不是国家之间的战争,而是汉政权内部的斗争。而我们的曹丞相是汉朝的合法支持者。他麾下的文武官员,也都是汉朝任命的官员。他们的南征得到了汉献帝的正式批准;军队的旗帜也是“汉”,而不是小说中的“曹”。
刘琮的父亲刘表在世时,从身份上来说,是汉室宗室的人;从职务上来说,他是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但他的表现如何呢?当王室面临危险时,他视而不见;当王室面临危险时,他视而不见;汉献帝受到曹操迎接后,甚至口是心非,多次下赌注。
因此,小说称曹操为汉奸,但从法律角度看,那些不臣服汉献帝的诸侯才是真正的贼。刘表死后,其小儿子刘琮未经朝廷许可,直接自立荆州君。这无异于赤裸裸的叛逆行为。
因此,傅训等人用“以民为臣,拒民为主”的观念,等于承认了刘氏政权在荆州的非法性。因此,他们怂恿荆州投降曹操,实际上就是投降朝廷。毕竟,从本质上来说,荆州的士人都是汉朝的臣民。
那么,为何在官渡之战时就已经威胁到皇帝的曹操,却依然面临着被背叛的危机呢?因为还有一个更关键的考虑因素:实力。
第二,实力就是实力。
起初,刘琮也想像他的父亲一样,“占领楚国全境,守护祖宗遗志,放眼天下”。事实上,他想割据政权,自己当地方皇帝。
然而,官方立即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时代变了,当今世界已经不是刘京生时代的世界了。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中原的人口、人才、耕地、物资……不都是荆楚的几倍吗? “以新制楚制天下”,试图利用楚国对抗中原,无异于以鸡蛋碰石头;靠刘备抗曹操?如果他真有这个本事,又怎么会沦落到投奔荆州呢?
总而言之,三个字:不可战胜。
想必刘琮当时的心里充满了不满:一是他不讲理,二是他无能,三是他不得人心。如果他强行反抗,那岂不是等于羞辱自己?于是他干脆投降了。
接下来,孙权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首先,道德不占上风:
曹公……胁迫皇帝征讨四方,并以此为借口迁往朝廷。如果他今天拒绝的话,事情会变得更糟。
小说中,曹操虽然给人蛮不讲理、欺凌汉朝的印象,但事实上,当汉献帝生活在洛阳废墟中时,各路诸侯都将他视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土豆,害怕避开他。时尚而弱小的曹操前去迎接,久违的“宗族制度”就此建立。如果没有曹操,汉朝恐怕当时就改名了。
曹操接下来的举动,正如江东官员所言,始终打着汉朝的名义,所做的一切都在规矩之内。至少表面上看,是很难把握的。他几乎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汉王。史坚消灭了叛逆的“周公霍光”。
其他诸侯攻击曹操的理由很不合理:曹操虽然认识汉朝的宰相,但实际上他是汉朝的叛徒。这不仅看起来是企图连累某人,而且似乎毫无根据。如果说为汉朝效力的曹操是贼,那么孙权、刘备这些真正登山为王、保家卫国的英雄又该叫什么呢?这就是赤裸裸的走百步笑五十步。
其次,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曹操攻占荆州后,在面对孙权时已经拥有了巨大的战略优势:从地形上来说,镇守长江上游,东吴面向中原的天然鸿沟已不复存在。
在军事上,刘表苦心经营多年的荆州水师,曾一度让孙权家族头疼不已;如今他们全部投降了曹操,再加上一向强大的中原铁骑的辅佐,双方纸面上的实力差距已经变得大到难以直接看出。看。
因此,他们几乎一致认为,拥抱这个计划,不如拥抱它。
总而言之,客观地讲,实力是决定荆州、江东大臣态度的首要因素;无论他们是否正统,无论他们是否顺从,都只是他们用来帮助他们下楼梯的梯子。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官员如此理性?血腥的周瑜、鲁肃为何沦为少数?
因为严格来说,这些人本身就是投机者。
掌控局势的诸侯,实际上是宗族政治的代言人。
东汉末年的混乱,其实是世家之间的博弈;而那些“王子”则更像是不同势力的代言人;发言人可以更换,但主题不会改变。荆州、江东士族一致主张投降。其实他们只是顺应形势,及时更换代言人而已。
我们都知道,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考察和征召。前者是自下而上的选拔人才,后者是皇帝亲自自上而下的选拔人才。最初推荐/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才华和品德,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德才兼备。
显然,这两个指标很难量化,并且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政治清明时期,依靠皇权的控制和考核制度的激励,仍能维持这一制度的正常运行;但到了东汉末年,面对上层建筑的混乱和现实利益的冲突,上述制度逐渐退化为裙带关系。有了权力,就可以影响官员的选拔。最终,门第成为用人的真正标准,甚至逐渐形成了袁氏这样“四世三贵”的公臣世家。
由于话语权的争夺,恒帝、灵帝在位期间,接连发生数起“涉党之祸”,贵族与皇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黄巾起义爆发后,当地豪门凭借雄厚的人力、财力和影响力组织起自己的武装力量;而那些州牧、巡抚、太守,本来就是宗族政治的产物。经过这些人之间的一些磨合和博弈,最有势力的家族自然就成为了统治一方的诸侯;而弱者,为了在乱世中保护家人的生命财产,也选择站在一边,支持他们。建立最有前途的家庭。
比如我们熟悉的“罪魁祸首”董卓,进入长安、掌控皇室,就不得不听取尚书周尧、校尉吴琼等高官的意见。任命韩馥、刘岱、孔庙、张子、张邈。其他人担任州和县州长。但没想到的是,这些人一到辖区,就反目成仇,谁都不肯认。他们被欺骗了,并被砍掉了头。
至于袁绍,董卓极其忌惮其“叔恩四代,精官遍布天下”的家族势力,无奈之下只得任命他为渤海刺史。袁绍到了冀州后,凭借着自己的金字招牌和雄厚的人脉资源,声名大噪,人心聚集,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为了第一大皇子。
刘表倚仗蔡氏、蒯氏;孙坚起兵靠的是“聚士大夫”,重用周瑜、张昭、吕氏等家族;川荀氏、弘农杨氏、颍川陈氏,与袁氏并称为当时天下四大家族;谋士郭嘉、程昱等也都是颍川人。因此,曹操的胜利也算是豪门的胜利。
与上述大人物相比,刘备一开始举步维艰,正是因为缺乏世家的支持。
那么,这些豪门家族选择皇子的标准是什么呢?看看谁最有希望。荀彧之所以离开袁绍,是因为“与绍同居,不能成就大事”。他转身主动投靠了当时实力尚弱的曹操。他被对方视为自己的张良,年仅29岁就被任命为司马。后来郭嘉、陈群等大神也被荀彧带入曹营,立下了汗马功劳。使曹操成长为第一英雄。
所以,无论荆州还是江东的士族,拥护谁,基本上只有一个标准:是否对家族最好。面对善于接受投降的曹操,投降无疑是他们实现家族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选择。
面对善于接受投降的曹操,“投降”是一桩保利不亏的生意。
正史中的曹操不仅善于任人唯贤,而且还特别善于接受投降。
他击败吕布后,除陈宫、高顺等旗力雄厚外,张辽等将领以及臧霸、孙观等都被收归麾下;
张绣与曹操有女婿仇,但一个敢投降,一个敢受降。后来,他们相处得很好,甚至成为了姻亲。
雄心勃勃的刘备前来投靠,曹操视他为英雄。先后封他为豫州牧、左将军,并提供金钱和人力帮助他成长。甚至在刘备逃走之后,曹操还对付了落入他手中的猛将关羽。他也极力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鼓励刘琮投降的荆州士人得到了曹操的慷慨回报:
太祖封丛为青州刺史,封侯。有十五个人在等待蒯月。曰曰光禄逊;曰曰光禄逊。宋为大红路;宋为大红路;习为侍中;习为侍中;咸为尚书令;其余的大多是高级官员。
宋就是韩宋,官渡之战时劝说刘表支援曹操,差点被杀;习就是邓熙,也劝刘表不要与袁绍交往;首先,刘表辞别刘贤,与韩松一起建议刘表站在曹操一边。
蒯越更是光辉灿烂。曹操曾高兴地写信给荀彧:“不喜有荆州,喜有蒯一都儿”。 (快与快月不同)
曹操对自己麾下的投降派也非常慷慨。官渡之战后,他烧毁了部下给袁绍写的所有投降书:“烧掉所有邵的投降书,包括邵写的和军中的投降书。”
曹操明白,他的部下是迫于形势而被迫投奔他人的。曹操对投靠他的其他势力慷慨地给予嘉奖。别人看到了,怎么能不效仿呢?
因此,当曹操兵压边境时,孙权部下几乎都劝降,正如鲁肃所说:
今日苏迎曹,曹当与苏报乡党。赏识名誉地位,尚不失曹操之职,乘车为官,与士游,厌为官,故不失州县。 。
可以想象,曹操攻占江东时,仍然要依靠当地的大家族来治理;除了孙权和他的一些铁杆支持者之外,现有体制内的其他官员不仅能够保持原有的利益,甚至能够更进一步。或许,当时的东吴官员正准备拿刀逼孙权呢。
赤壁之战后,分裂世界的希望之火再次被点燃,新老家族再次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站队”事业。
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时代趋势:在科举征伐制度下,选举制度逐渐向贵族家庭固化;但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政治博弈和战争的逐渐恶化,家族利益逐渐凌驾于封建政权的利益之上;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现实的冲击下,演化又收缩为更为务实的“齐家”目标。随着曹丕时代九级中正制度的建立,这种趋势进一步强化。随后,司马氏成功继承了魏朝。西晋时期的士大夫,都是空谈,无人做实事。东晋“王马共天下”,没有人真心去北伐。这些都是这种趋势不受控制发展的后果。
有了祖国,才有家。如果没有家,怎么能来到一个国家呢?这是千真万确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