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相信魏蜀吴三国是通过聊天产生的吗?
这不是普通的聊天。参与聊天的人都是当时最英勇的将领、最有远见的谋士、最有野心的政治家。
以魏国为例,曹操在成功之路上做出了无数的计划和决定。每次,他都不是一个人做决定,而是与郭嘉、包信、荀彧等人商量后得出结论。
Mag Time 粉丝福利
点击小程序参与抽奖送书活动
这些著名的对话有“十胜十败”之说、“能治天下之臣为奸臣,乱世为奸臣”、“奉天子命而不服者”等。 。
曹魏的兴衰都与这些谈话紧密相连——通过聊天讨论创业方向、讨论人才团队、讨论军事决策、改朝代、改权力。
那么,在这段复杂的历史中,这些至关重要的聊天记录改变了什么呢?它们又是如何有意无意地促成了这一变化呢?
为什么要展望未来——曹操与袁绍的对话
曹操与袁绍的这段对话,是三国时代的第一次创业对话。一个是具体的“地利”规划,一个是抽象的“人和人”概念。哪一个更好?远看和近看,结论截然不同。
主题:为什么要展望未来
聊天好友:曹操+袁绍
时间:公元190年左右
语录:让天下智慧受道支配,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作为关东联军的领袖,袁绍自从踏上了对抗董卓的不归路,就开始思考未来该何去何从。袁绍第一次向别人吐露自己的想法,谈到了自己对未来的想法。与袁绍交谈的人是他的青梅竹马曹操。
首先,袁绍提出了话题:“如果讨伐董卓失败,我们以后还能坚持到哪里去呢?”
“你有什么计划?”曹操没有直接回答。
图片来自《曹魏大雨》
面对曹操的反问,诚意十足的袁绍河透露了自己的商业计划:“我拟在黄河以北的冀州建立根据地,南守黄河,北靠燕山,逐步吞并、聚集戎、氐等少数民族势力,然后南下,征战天下,那么你或许离成功就不远了!”
听完袁绍的话,曹操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将任用天下有贤能的人,以德称之,这样我无论到哪里都能成功。”
据说,曹操说完自己的想法后,还不忘评价袁绍的计划:“商汤周武王难道是靠着一块土地改朝换代的吗?恐怕靠的是单靠地缘的稳定,恐怕不能等待时代的变化,而是应对机遇。”
图片来自《儿童三国演义》
显然,这是一次没有回答问题的聊天。袁绍说的是“未来去哪里”,而曹操说的是“未来怎么走”。然而,他们却谈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业理念:袁绍看重“地缘优势”。有了好的地盘,才能获得先发优势,然后一步步一点一滴地开展;曹操重视“和”。 ,只要有人想做事、能做事,一切都会成功。
两者哪个更好或更差?
十几年过去了,官渡之战似乎已经有了定论。此战,在黄河以北指挥数十万大军的袁绍,正积极准备碾压在第四战地区仅数万大军的曹操。结果,彻底失败的不是曹操,而是袁绍。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智力成果的吸收。袁绍拒绝了鞠遂、田丰、许攸等人的一系列好建议,而曹操不仅听取了心腹荀彧等人的建议镇守官渡,还采取了奇袭乌巢的策略。由投降大臣徐友提议。最终反击成功,败为胜。从这个角度来看,起关键作用的是人。
其实之前的聊天记录也恰好出现在《三国·魏书·无敌记》中。是陈寿先生在曹操占领袁绍大本营邺城,祭祀袁绍魂后有意无意放置的。他对两个创业想法的优劣做出了最终判断。
图片来自《儿童三国演义》
确实,如果从最终的成败来看,曹操的“仁”理念确实击败了袁绍的“地利”方案。但认为袁绍不看重“仁”、曹操不看重“地利”似乎有失偏颇。
事实上,袁绍非常重视招揽人才。 《三国志》称袁绍为“下士折节”,《后汉书》称袁绍为“爱折节”。这些都表明袁绍愿意放下自己的身体,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平等交往。这件事看似简单,但在讲究门第的东汉社会付诸实践时,确实感觉像是逆向操作。就这样,青年时期的袁绍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新锐的“朋友圈”。内圈是张邈、许攸、曹操等游友,外圈是国内名宾和袁氏昔日弟子。官方的。
正因为如此,群雄齐聚的时候,袁绍身边聚集了无数追随者。正如《三国志》中所记载的,“当时,多功臣侠士附于绍,皆欲报之。州郡甚多,皆虚”。也就是说,当时的英雄侠客都投奔了袁绍,即使他们没有进入袁绍的圈子,也会在袁绍的旗帜下随风而起。顺着这个趋势,袁绍不仅成为了众多人才追随的英雄,而且也如愿成为了关东联军的领袖。
图片来自《儿童三国演义》
曹操也在众多拥护他的人之中。如果不是从小就和袁绍有关系,没有地位、没有权力、没有领地的曹操也不会被封为“兴奋武将军”,更不会成为关东英雄之一。列表中。
了解了以上背景后,我们至少可以有这样的判断:当时的袁绍并不看重“和”,而是在已有“和”的基础上,注重“地利”。既然这么多人把自己当老大,那我们就得找一个大家都能吃饱的地方!
那么,曹操当时是怎么想的呢?他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袁绍的问题呢?
这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是:不需要直接回答。也许曹操认为袁绍的圈地想法完全是以牺牲根本为代价的,根本没有抓住要点。真正的焦点是人。有了人,你就有了领土,就有了称霸世界的资本。于是,袁绍问“地”,曹操答“人”,各说各的。
另一种可能是:无法直接回答。袁绍之所以打算管理黄河以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河北腹地冀州目前由袁氏门生韩馥掌管。袁绍到了那里,不仅会受到贵宾般的待遇,而且还有可能篡位。但此时的曹操却完全不同了。他环顾四周,发现无论走到哪里,人们的说话都是冷漠的。他连立足都困难,更别说长期经营了。那你要他怎么回答呢?既然无处可寻,只好与人交谈。
那么哪一种可能性更大呢?从曹操今后的言行来看,无法回答的可能性或许更大。
曹袁对话后,袁绍一路北上,不仅用计取得了冀州,还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冀、幽、庆、并四州近十年,并觊觎不已。中原黄河以南的高地地带。可以说,袁绍的蓝图实现率是100%。这也让袁绍成为汉末第一个摆脱生存压力、能够影响历史走向的强大诸侯。
另一方面,曹操先是被袁绍任命为东郡刺史,后又被陈宫迎为兖州牧。后在徐州之战中被张邈、吕布所擒。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曹操都处于一种没有根基的漂泊状态。因此,我们不妨说,不是曹操不看重“地利”,而是他还没有找到“地利”。
十几年后,曹操的话证明了他看重“地利”。
图片来自《儿童三国演义》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击败袁绍父子,占领了整个河北地区的中心冀州。当他翻阅冀州的户籍簿时,他看到这个州幅员辽阔,人口稠密,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曹操不禁大喜,对部下说道:“昨日户籍可得三十万人,可谓是一个大国了。”此后,曹操以冀州中心城市邺城作为其封建国家的根据地。直至去世,曹操一直担任冀州牧,而未来的国号“魏”,其实就是曹操的封地。县,魏县治所在叶城。
由此看来,如果后来统一北方的不是曹操而是袁绍,那么北方政权的国号很可能还是“魏”,因为魏县本来就是袁绍的大本营。只不过这个“魏”不是曹魏而是袁魏。
从这一点来看,曹操并不是不喜欢这片领土,他只是说葡萄酸,因为他吃不到葡萄。他吃完葡萄后,不但不吐出葡萄皮,还把葡萄籽留作种子。
什么是国家?
国家就是领土。所谓为国而战,就是为领土而战。如果没有领土,就不会有所谓的国家。
领土不是一切,但没有领土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因此,虽然曹操和袁绍对于创业理念各有侧重,但谁都不能忽视地盘的重要性。无论是“南下争天下”,还是“接管天下智力”,都必须立足于脚下的土地。首先,解决“星星之火,哪里可以燎原”的问题。
内容综合自:化学工业出版社
书名:聊出来的三国·曹魏大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