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朕听”,加★关注★别迷路
正文↓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事迹广为流传,但很多三国人物的名字却不像我们平时读的那么简单。很多名字的读音在现代常常被人误解,甚至一些影视剧中难免读错。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你熟悉的三国人物名字,可能多年来都被人读错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三国中那些经常被误读的名字,看看你有没有踩到这些“地雷”。
冠球健
毌丘俭是曹魏的一位将领,在淮南之战中反魏、与司马氏决一死战。不过很多人看到他的名字,第一反应是他姓“木”,读作“mǔqiū”。其实“毌丘”是他的复姓,读作“guàn qiū”,单字“俭”就是他的名字。由于古文字印刷的原因,这个姓氏在书籍和影视剧中经常被误写为“木丘俭”。比如1998年的电视剧《乱世魔后》就误读了他的名字。毌丘俭的故事虽然精彩,但名字的误读,确实让人啼笑皆非。
毌丘俭的出身也十分显赫,他的父亲毌丘行是魏朝的重臣,毌丘俭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魏朝的名将。但是,由于不满司马师的专制,他最终发动了叛乱,成为“淮南三叛”之一。虽然他是魏朝的忠臣,但这次叛乱给他的仕途蒙上了一层阴影。
张贺
张郃是魏国“五大名将”之一,战功赫赫,名声显赫。不过,很多人经常会把他的名字读错,读成“hé”。按照“不认识就读半个字”的读法,这样读似乎没有错,但张郃名字的正确读音是“hé”,与“合”同音。官渡之战后,张郃投降曹操,立下了许多战功,展现了卓越的战术才能。他的“仪乂”字,难倒了很多人。这两个字看似简单,读音却并不常见。
张郃因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逐渐成为曹魏阵营中的重要将领,与张辽、乐进等人并称为“五好将”,被后世铭记。不过,很多人经常因发音不准确而误会他的名字。
西郑
奚政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他是蜀汉末年一位重要的文官。尤其是在刘禅投降的时候,奚政帮助起草了投降书。然而他的姓氏“奚”经常被误读为“顾政”或“顾”。其实,这个姓氏的正确读音是“xì”,与“奚”字相同。
奚正这个姓氏虽然比较少见,但在历史上却有着一定的渊源,比如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奚缺的故事就让人印象深刻。奚正虽然没能成为三国历史上的核心人物,但他凭借过人的文学修养为蜀汉文化做出了贡献。可惜他的姓氏在后人的认知中被曲解了太多次。
快悦
蒯越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军事家,最初是刘表手下的重臣,后来随刘聪投降曹操。蒯越的事迹虽然并不突出,但他的姓氏却常常使人混淆。“蒯”字常常被误读为“荆”或“夔”,正确的读音是“kuǎi”。这个姓氏源于商代的蒯国,蒯国人以国名作为姓氏,形成了古老的“蒯”姓。
蒯越在荆州期间帮助刘表稳定了局势,但在刘表死后,他却选择投降曹操。蒯越的投降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他为曹操提供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成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一步。虽然蒯越最终在投降后不久就去世了,但他的忠诚和智慧仍然被后人铭记。
庞吉
庞籍是东汉末年袁绍的谋士,但他的名字经常被人读错,尤其是他的姓氏“庞”,经常被读错为“冯”。其实“庞”的正确读音是“páng”,与“冯”不同。这位谋士给袁绍提了很多建议,帮助袁绍占领了冀州,成为袁绍的重要谋士。
袁绍死后,庞济因袁谭、袁尚内部矛盾被残忍杀害。这一幕,不仅是袁家的悲剧,也象征着庞济在三国历史上的悲剧性作用。虽然他的结局并不完美,但庞济的谋略和智慧,还是值得后人敬佩的。
李珏(lǐ jué)、郭泗(guō sì)
李傕和郭汜是三国时期的两位英雄人物,他们都是董卓手下的将领,董卓死后,二人联手攻下长安,从此关中乱世开始。虽然这两个人的名字在史书中出现过多次,但是他们的读音却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李傕名字里的“傕”在不同版本的文献中读音不同,有人认为应该读成“jué”,也有人认为应该读成“què”。而郭汜名字里的“斯”只有一个读音,就是“sì”。
有趣的是,郭汜的名字在古文献中被误写为“郭范”,而非如今常用的“郭汜”。《晋书·尹仪》中,李珏和郭汜的名字分别读作“jué”和“fàn”。这些不同的读音常常导致影视剧和史料记载中二人名字的差异。不过,如今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将二人读作“Li jué”和“Guo sì”。
这些三国人物的名字看似简单,但因为人物的复杂或生僻,人们经常会读错。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见证着那个混乱复杂的时代。正确理解这些名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三国人物的历史,还可以避免在讨论中闹出“笑话”。
· 超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