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很多读者都觉得有两个人死得冤枉,一个是周瑜,被“若生我,何生梁”的怨念气死;一个是孙策,号称小霸王,打猎时遭敌军伏击,最后中毒箭而死。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当真。)
孙策的惨死,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让很多读者百思不得其解。如此勇猛的将领,怎么会死在几个奴才的手里呢?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因为我们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忽略了作者留下的三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为你揭秘吧:
在揭秘之前,有必要给大家讲一下孙策的成长经历。据史料记载,孙策的父亲是东汉末年朝廷名将孙坚,在江东结交了不少名流,但后来在征讨荆州刘表的时候被部下所杀。于是年仅17岁的孙策便子承父业,并在名流的辅佐下,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统一了江东。
孙策坐镇江东的几年间,东吴的实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出兵许昌攻打曹操的时候,却悄然发生了一件意外。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率部下到丹徒山打猎。途中,孙策遇到一只鹿,他独自骑马追赶,哪知草丛中突然蹿出三人,举弓弩向孙策射去。
孙策猝不及防,连中数箭后口吐鲜血晕倒,被部下救起后不久中毒身亡,终年26岁。因此,人们读《三国演义》时,总会为孙策感到十分惋惜。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书中对孙策的描写,就会发现作者保留的三个关键词都被我们忽略了。其实,孙策之死,一点也不“冤”。
关键词一:杀兵。
《三国演义》中,吴郡有个太守叫许恭,在东吴有一定的名气。有一次,许恭对孙策不满,便暗中与曹操通信,结果信函却被东吴驻扎在江边渡口的士兵夺走。结果可想而知。孙策大怒,下令将许恭绞死。
孙策杀许恭一事,在江东引起轩然大波。当时江东并不稳定,需要人才,但孙策却杀了一位名士。虽然许恭通敌在先,但对他的惩罚有很多,比如剥夺他的官职、监禁、流放。可惜孙策没有听从劝告,而是选择杀了他。因此,孙策在东吴贵族心中的形象毁了一半。
第二名:弑神。
《三国演义》记载,有一次孙策设宴时,听部下说街上来了一位“仙女”,便出去一看,发现是一位云游道士在给人治病。哪知孙策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竟命令士兵把道士杀了。
大臣们惊恐不已,让孙策的母亲劝说,因为这个道士救死扶伤不求回报,被称为“活仙”,所以一定不能杀他。但是孙策不听,最后把这个道士斩首了。奇怪的是,就在道士头颅落地的瞬间,一道绿光冲天而起。江东百姓开始议论纷纷,说孙策杀了一个“仙人”。
关键词三:自杀。
孙策临终时曾对母亲说:“我从小就跟随父亲上战场,杀过的人无数。”虽然在混乱的三国时期,武力是一道“通行证”,但杀的人越多,就意味着树敌越多。比如建安四年,孙策联合曹操攻打刘表时,在沙县(今湖北嘉鱼县北)就斩杀了两万余人。
所以孙策最终的死,不是仇人害的,而是他自己一步步的死。或许这一切都是暗中安排好的。孙策死后,温和仁慈的孙权“临朝称帝”,主持江东大局,终于让东吴在三国中脱颖而出。
此外,孙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如郭嘉对他的评价:“他轻狂无备,性急而缺乏谋略,只不过是个勇者而已,总有一天会死于小人之手。”因此,可以看出孙策是一个性急的人。这样的人遇到突发事件时,往往会失去理智,最终因为鲁莽的行为而惨败。因此,孙策之死并不可惜——甚至可以说,他的死对江东是有利的。
三国已成过去,但历史教训不可忘,不要盲目行动,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温秀才撰文: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