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黎族织锦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传承3000多年的古老技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9月28日,“海南衣被——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举行,展览用百余件文物,呈现了这一独一无二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织锦纺染织绣技艺。
在展厅里,该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黎族本土织锦师傅林藻现场演示了黎锦编织技艺。通过她朴实无华的讲述,人们可以感受到,对于黎族人民来说,黎锦不仅仅是衣被等日常生活用品,更是黎族文化的载体,是一本浓缩了黎族历史文化的独特“史书”。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5日。
黎族织锦艺人付林藻现场演示黎锦技艺
展览现场作品:双凤、日月、龙被,清中期
据主办方介绍,在上海举办“黎锦纺织文化展”有着独特的意义。上海是黄道婆的故乡,元初她回乡将海南黎族先进的纺织技艺传入江南,织机从此风靡全国并逐渐普及,从而为世界披上了衣裳。上海与海南有着悠久的纺织文化,这次展览是海南与上海跨越时空的一次邂逅。展览包括“百年经纬”、“手工经纬指挂”、“织锦华彩如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部分。
展览场景
清中期双凤龙被
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
海南岛黎锦的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传承3000多年的古老技艺,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展览场景
黎族纺织的原料是海南特有的吉贝棉,又称海岛棉。染料也来自热带雨林丰富的植被资源。三国时期吴族万镇在《南州义武志》中记载,黎族先民懂得利用吉贝制作“五色布”。相传,有位姑娘上山时,被植物的汁液染上了五彩缤纷的颜色。黎族人逐渐摸索出用苏木、姜黄、蓝靛草、固木、牛锤木和枫叶把纱线染成红、黄、蓝、绿、棕、黑色等颜色。
德文版《海南岛民族志》
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黎锦图案是黎族方言的符号,这些原始的文化符号记录了黎语地区的文化生态,生动地反映了黎族的生产活动和民俗风情。每一块黎锦都是一个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黎锦是一部浓缩了黎族历史文化的独特“史书”。
黎族妇女以棉、麻为原料织锦。她们用轧棉机除去棉籽;用棉弓采摘棉花;用缫丝纺车或脚踏单锭纺车纺纱;用导纱器;用植物、矿物质作染色材料,染各种棉、麻线;用腰织机、横织机织锦;用绣花针刺绣。经过一整套系统的工序,最终成为一件华丽的黎锦。
纺车
传统手工织锦需要坐在地上,织机的一端缠在腰间,另一端用脚趾支撑踏板,双腿伸直。时间长了,双腿和腰部就会发麻。几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传承人的逐渐没落,黎锦传统的纺纱、染织、刺绣技艺一度濒临失传。
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特的纺纱、染色、织造和刺绣工艺
作为世界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编织技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
海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少数民族纺织品研究专家王翠娥告诉澎湃新闻,在工艺方面,黎族织锦主要有纺纱、染织、织绣四大工艺。它的四大工艺与其他地区的纺织品有所不同。比如“纺纱”,其他地区也有,但除了比较常见的手捻纺车外,黎族还有单锭脚踏纺车。黄道婆到海南学习纺织技艺时,把海南黎族的单锭纺车带到了江南、上海地区,并改良成三锭脚踏纺车(相当于一人纺三锭),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成为黄道婆改良最成功的工具。
展会现场
石射
至于染色,黎锦的染料主要取自山区的野生或家养植物,这些染料色泽鲜艳,不易褪色,来源广泛。染色是黎族人民的一项重要经验和学问。在美孚方言区,还有一种染色技艺,叫扎染,古称绞染。先扎经,再染线,再织布。扎染织布工序巧妙结合,在我国独树一帜。
扎染和絣絣相框
Kasuri 产品
“其他地区没有这种扎染、水墨画框,水墨画框的花纹不太清晰,有色彩晕染,更像水彩画的自然,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王翠娥说。
润语女装(白沙区)
从“绣”上看,黎族刺绣有单面绣和双面绣之分,其中以白沙仑方言区妇女上衣上的双面绣最为著名,她们绣出的双面绣工艺精湛,丝毫不逊于苏州汉族的双面绣。
除了工艺独特外,海南黎族的纺织技艺历史悠久,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由于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各种方言,海南岛出土的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纺车和纺针都是黎族纺织历史的证据。
春秋战国时期,海南纺织品和黎族“织贝”均作为贡品进贡中周;汉代,“宽布”更受朝廷青睐;汉以后,黎族“白折布”、“济贝”、“黎帘”、“黎被”等贸易远至会稽等东南地区。
男士 Bark 服装
“过去中原地区只纺麻、丝,不纺棉。元初,黄道婆回到家乡上海,把黎族的棉纺技术带到了江南地区。从此,织布机开始普及,并逐渐在全国使用。随着棉纺技术的推广,人们穿起了棉衣棉裤。这是黄道婆的贡献,也是黎族纺织技术的贡献。”王翠娥说。
从“大力神”的传说到土著“织女”
展厅中央,4名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织工席地而坐,腰间缠着织机一端,脚趾撑着踏板另一端,拉动着由综杆支撑的经线和纬线……58岁的黎族织工付林藻是该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与另外3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起,向展厅里的观众展示黎锦技艺。
展会现场
很多传统技艺已经失传,但黎锦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织造技艺,还沿用至今。可以说,“传承”既是这项技艺的骄傲,也是它的困境。
在成为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为黎锦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投入了更多精力,如开设培训中心、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进学校、拓展黎锦工艺市场等。诸如此类的展览、现场展示也成为推广黎锦工艺的方式之一。
付林藻告诉澎湃新闻,自己9岁开始做黎锦,“跟奶奶学染墨,跟妈妈学刺绣”。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孚黎族妇女,付林藻最擅长织造美孚黎族图案,作品风格独特。她的染墨技术是最先进的,织出的黎锦花纹丰富多彩,将现代风格融入传统服饰。
展会现场
对于黎族织工来说,黎锦从小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农忙时节干农活,农闲时节织锦。”织出一件精美的黎锦并非易事。付林藻指着一件集水墨染绣工艺于一体的筒裙说:“织出这样一件筒裙,要花上一年的时间。”筒裙上的图案丰富,色彩厚重,最引人注目的是裙摆上的人物纹和鹿纹。
王翠娥告诉澎湃新闻,黎锦上比较常用的纹饰有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文字纹、神话纹等,其中人形纹饰是最常用的织锦纹饰之一,体现了黎族人民对祖先的崇拜和对人口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展厅入口处用纺织品编织的大力神形象
说到人形纹饰,就不得不提黎族神话中的创世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传说在上古时期,天地非常接近,天空中挂着7个太阳和7个月亮。人类深受苦难,生存难以为继。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用箭射下了6个太阳和6个月亮,为人民消除危害。此时的大地是平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从海边捡起很多沙子堆成山,然后用脚把山踢开,形成了深涧河流。大力神流下的汗水变成了奔腾的河水。大力神创造了人间伟业,然后幸福地去世了。
“大力神是黎族勇敢和智慧的化身,黎族人民崇拜他,把大力神的形象织在衣服上以纪念他。大力神身上还有很多变形的人形图案。”王翠娥说。
展会现场
当被问及黎锦作品纹饰的灵感来自哪里时,傅林藻说:“我现在会在传统的纹饰上做一些创新”,“有时候睡觉的时候,我会在脑海里思考纹饰……”
可以说,黎锦对于黎族人民来说,已不只是简单的衣被或其他生活用品,而是黎族文化的载体,是一部浓缩了黎族历史文化的独特“史书”。
展览海报
展会名称:海南衣被——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
展览时间:9月28日-12月25日
展览地点:南京西路325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4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