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汉武帝大喜过望,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匈奴入侵雁门与代郡

武帝看到霍去病征战的成果,心中大喜,仿佛他本意是让霍去病做做小生意,没想到他竟然闯进了集市。不但一路上打败了所有的小部落,还击溃了匈奴主力,斩杀了两位王者,还抢回了匈奴祭天用的“小金人”。

武帝捧着“小金人”发表受封演说,并下诏表扬霍去病的战功,追加封地二千二百户,对霍去病彻底放心了。

好孩子,你是个好材料,值得我爱你。

既然你没意见,那武帝就把所有的财富都扔出来,给我打通河西走廊吧!

霍去病归来三个月后,也就是同年夏天,汉武帝再次大举出兵,从东北和西北同时出兵。在东北,张骞、李广派出少量军队牵制敌军,而在西北,霍去病与公孙敖率领主力骑兵进攻河西走廊。

正当武帝谋划之时,匈奴派兵报复,侵入雁门、代郡,双方在数千里边境线上展开交火,汉匈斗争进入了高潮。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说一下东北。

李光又一次悲剧地成为了大戏的背景,这次他的工作就是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不过似乎不管给他多少兵力,不管舞台有多大,李光老先生总能演好超级英雄大片的悲情戏码。

此前他不是连环杀匈奴主公,就是独自一人逃出匈奴大军的孤胆英雄,这一次,李广先生又成功出风头,将围堵战变成了生死战,上演了一出血腥孤城的惨烈之作。

李广和张骞两路进攻,武帝现在已经对李广彻底不信任了,不是怀疑他的忠诚,而是对他根本就不抱什么期望,这哥们的命一直都不好,每次不管给他多少人手,他都会自己回来汇报,真是浪费人手。

从他的兵力比例就可以看出,武帝给了从未带兵的张骞一万人马,而只给了李广四千人马。

李广带着这四千青年再次踏上战场,刚出门就再次与匈奴主力遭遇,命中率极高,左贤王率领四万人将李广的军队团团围住。

这比例又是十比一,但李广身为当时最伟大的英雄,又怎么会被这点小场面吓到呢!

这次他又一点都不怕,带领着这四千人投入战斗,作为牵制部队,李广很清楚自己的作战任务,闹得越大越好。

面对左贤王的强势进攻,李广又想出了一个新战术,他命令儿子李干率领数十名骑兵直冲敌阵,从敌营左右交界处疾驰而过,冲出去之后也不逃跑,而是再次冲了进去。

大骑兵战术已在汉朝一切边防部队中全面部署。

李敢跑来跑去回来后,笑道:“对付蛮族还真是容易啊!”

俗话说,有好父亲就有好儿子。如此英勇的表演,汉军大受鼓舞。李广下令全军围成一个圆圈,不与匈奴正面交锋,而是等着用弓箭射杀他们。

三国小孩子版本_三国坏小子_三国好小子

左贤王的军队凭借着巨大的人数优势,连续发起进攻,汉军列队,远程射击,匈奴军队则边跑边射击,箭雨从两侧落下。

经过一整天的战斗,汉军死伤过半,弓箭也快用完了。

黑暗给了汉军光明,随着夜幕降临,匈奴的攻势也减弱了。

面对不可战胜的匈奴,孤立无援的李广大军显得惨白如鬼。

但队伍里有李大侠啊!

李广倒是精神抖擞,说着自己以前对付匈奴人就像砍瓜切菜一样轻松,还帮大家算了账,一般来说,我们一个汉军就能干掉十个匈奴人,根本就用不着怕!

李广开朗爽快的态度,再一次鼓舞了军心,全军上下都心服口服。

可此时李光也在骂:张倩,你这个混蛋,你去哪里了!

张潜同志失踪。

张大使此时正走来走去,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他被俘后就住在阴山王府一带,不懂东北的情况也很正常,谁说导游就必须什么都知道?

他就是出来虚张声势的,不是谁都像李广这么会招人啊。

第二天拂晓,匈奴再次发动进攻,汉军奋勇抵抗,就在他们即将被全歼之时,心神不宁的张骞终于率领一万骑兵奔赴战场。

三国小孩子版本_三国坏小子_三国好小子

僵持了两天之后,左贤王突然看到汉军来援,不明底细的他以为是引来了大批汉军,便慌忙解除包围,向北撤退,再次错失了生擒汉匈奴头号猛将李广的机会。

李英雄的军队又险些全军覆没,不过这一次他的功过相抵,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

武帝是明智的人,李广这次征战规模巨大,战果显著,战略目标已经达成,就算部下全部阵亡也不会受到惩罚。

和高层领导共事,必须了解领导的脉搏。

你到底想要实现什么目标?

张潜的效果并不理想,他因为迷路而被罚回家反思,李广还是一如既往的悲惨男主,但我们已不再感到惊讶。

有些人习惯性地痛苦,而有些人却习惯性地成功,比如年纪轻轻的霍去病。

在西北,武帝派出了霍去病、公孙敖率领的两支大军(人数不详,史料记载“数万”)。

之所以有两条路线,是因为汉武帝想要彻底消灭河西走廊的武装力量。

公孙敖率军由东向西,正面攻击匈奴,诱走了敌军主力。

真正的凶手霍去病,却要长途跋涉,从西到东,执行武帝部署的关门打狗的任务。

责任越大,配置当然越高。霍去病再次率领最精锐的骑兵,开始了极其艰难的强行军。他们从灵武(今宁夏银川北)渡河,先翻越贺兰山,再穿过数千里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绕过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向南折返,沿弱水河进军,从酒泉转向东南,深入到杞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黑河(今弱水河上游)流域,长达2000余里。

三国好小子_三国坏小子_三国小孩子版本

它沒有丢掉!

太酷了!

霍去病赶到该地时,发现自己为了发动突然袭击已经奔波了两千多里,但是探子却报告说匈奴主力安然无恙,并无任何动静。

主力部队为何没有被分走?

公孙傲同志离开陇右后就迷路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即便你有专业的高水平配置,但并不是硬件够用就一定能取得成果!

出了边境,就没有任何地标,眼前是辽阔的草原和沙漠,能分得清哪里是哪里、自己现在身在何处,真是一种奢侈。

在位置定位不清的草原、沙漠地区(尤其是地狱沙漠行军困难),还能完成跨越千里的战略部署,带领全军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的,就是神级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专业的向导,即所谓的“匈奴叛徒”。

武帝自然不会不给公孙傲配备一个好的导游,毕竟这么大的投资,他基本上都会拿出最顶级的设备。

但像公孙敖这样“丧失道德”的情况还是会发生。

一般有三种可能:

1.导游失散。

要么死了,要么成了匈奴人逃回了家,要么遇到紧急情况找不到他。

总之,此人一去,数万大军就瞎了眼了。

2. 导游的行为很糟糕。

导游是匈奴人徐庶,他身在汉军,心却在匈奴,是个双面间谍,正谋划着做坏事。

3.教练不相信导游说的话。

导游叫大家跟着他走,可他的忠诚度受到质疑,或是旁边有“大人物”胡言乱语,或是教练突然情绪一激灵,觉得你们还是听我的吧。

不管怎样,导游都被踢到一边了。

一旦出现这三种情况,汉军出征边境就成为花费最高的旅游团,如公孙敖的代表团。

但为何霍去病房探望病人时,从来不会迷路?为何他疯狂穿越沙漠,总能完成使命?

一方面,霍去病本身天赋异禀,另一方面,自动导航基因似乎也是魏家血脉中天然存在的。

但从细节的探究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奇迹”的证据。

在《史记·建元以来诸侯志》中,史官曾对跟随霍去病立功被封为侯的三位人物作了如下的记载:

司马懿跟随骑将军几次深入匈奴,俘获了骑将军和功勋侯两个王子。

第二年,他又任骑将军麾下尉,再次攻打匈奴,匈奴因此而还以正义。

第二年,他以尉迟恭为首,跟随骑将军再次攻打匈奴,并被封为王侯,匈奴因此而归顺了汉朝。

除赵破奴外,其余两兄弟均是“前匈奴归国者”。

他们都是匈奴叛逃者。

再仔细一看赵破奴,更是好笑。

这家伙是朝鲜叛逃的汉人,《史记》记载:“赵破奴将军,本是九原人,曾逃往匈奴,后归汉。”

随霍去病征伐河西立下功劳的三个人,几乎就是换上军装开始屠杀同胞的匈奴队伍的丑陋代表。

也正是此战,大批匈奴叛徒追随霍将军,并获得功勋封号。

霍去病之所以一直没有败北,应该和他对匈奴的强大控制能力以及他的军队中有着一定比例的匈奴外援有很大关系!

匈奴向霍去病提供了多少外援,史书上没有记载。

但从大量外籍球员获得冠军​​的情况来看,这个比例应该不低。

而大量的“匈牙利叛徒导游”,也通过大数据的汇总,基本排除了前文提到的三种“迷路”的可能(迷路、做坏事、不信任)。

但这也再一次要求霍去病的指挥能力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上一章中我提到了匈奴在中原战术升级方面缺乏解药的一个关键点:中原军事体系。

汉人杀伤力这么大,是因为中原军队有完善的训练和冲锋体系,相信团结就是力量。

这是草原人民所学不到的。

一旦草原民族开始组建中原军队,开始“汉化”组织,他们的战斗力就会立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五胡乱华》)

但这套汉化的系统与整合能力难度实在太大,这又让我们回到《马懿谋反》一章中关于草原民族习惯的问题。

此后四百年间,直至五胡乱华,唯一一个善于利用外国人的汉人是谁?

曹操曹老大。

曹操曾经​​孤注一掷地征讨乌桓,战况惨烈,后面再说。但军队素质低下,并没有阻止张辽杀死蹋顿(乌桓傲慢的最高领袖)。

乌桓骑兵在中原被曹老板整编后,迅速声名鹊起。(详细讲到三国时期,后面会讲到)

霍去病如何训练军队,如何整合匈奴外援,如何带兵作战,史书上都没有记载,我也不敢随便妄言。

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价是“军中亦幸,无患于未然”,这话的确没错,但这个人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他的光环和情怀,他身上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三国小孩子版本_三国好小子_三国坏小子

只能回到一开始的那句话:“天选之子”!

三国好小子_三国小孩子版本_三国坏小子

他们绝对值得!

话虽如此,奔波两千多里的霍去病,面对严重出问题的作战计划,却英勇无比,当机立断,将偷袭部队改为主战部队,指挥部队绕过匈奴侧翼和后方,发动突然袭击。

三国坏小子_三国小孩子版本_三国好小子

匈奴军队大为吃惊,因为汉军从来没有在一年之内进攻过两次。

汉军每次进攻,一般都要提前做很多准备,汉武帝要攒下不少钱财,才能坐在牌桌上和匈奴赌一把。不过这次汉武帝耍了个花招,之前霍去病的河西之战,只是一次试探,但霍去病是个天才,他只用了一万人,就把这次试探变成了歼灭战。

匈奴人没有想到霍去病借助更大的实力,竟然能够杀得四面楚歌,形势很快就变成了一边倒,霍去病杀得四面楚歌。

战后解决结果:

匈奴五王山欢、丘图、季奇、敖普、虎子奇被俘。

单于的妻子王母和五十九位王子。

随行的有宰相、将军、门卫、尉官等六十三名高级官员。

宰相与都督率部在战场上投降,投降人数达2500人。

斩首人数达32000人!

这是历史上中原政权对游牧民族最大规模的灭绝!

如此感人的结果,汉军却只损失了三成兵力!

霍去病一举成名于大漠,这个19岁的少年,把不畏惧艰难、不惧怕强敌、迎难而上、不管困难有多大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他每战必先率领先锋部队冲入敌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整个汉军都被感动,始终战斗到死。在这种以身作则的英雄气概的带动下,汉军取得了惊人的战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先说眼前的影响,伊之邪对于河西走廊两次大败,极为愤怒,下令召集河西地区的主要首领浑邪王和休屠王。

兄弟二人认为去了那里必死无疑,于是便商议计策,决定投降汉朝。

这得益于霍去病在河西之战中“降者不杀”的仁政,也得益于汉军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威慑力。

再呆在这里是不行的,这煞星来了,一会儿就打你,一来就死几万人,再来两次,你的小小财富就全没了。

此外,武帝此前的宽大投降政策也起到了很大的政策保障,他给予宽大的待遇、高官厚禄,甚至封爵。两王在权衡了三方面因素之后,便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派出使者前来商议投降。

两王要投降的消息传到了武帝的耳中,他大喜,但又怕这是陷阱,毕竟数万大军来袭,投降偷袭往往只是想想而已,万一他们来攻打你怎么办?

于是,武帝再次派遣河西二王的宿敌霍去病武力受降。

正当第二位国王准备投降时,修图王却突然改变主意,发现自己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我手里还有不少筹码,你凭什么让我离开赌桌?”

但突然想通的休屠王却被浑邪王刺杀了。

浑邪王伤亡惨重,是死不瞑目的投降者,没有退路,而修图部落也被欺骗,在浑邪王的逼迫下,继续向两国边境推进。

休图王虽然被杀,但他的追随者却没有停手。

我们以前分析过,匈奴民族不可能被其他部落的首领统领。

尤其你浑邪王都快被打成乞丐了,你还敢用暴力吗?

唯一的原因是,大家都相信,如果在这个时候归顺汉朝,那么自己以后的生活,一定比现在担惊受怕、惶恐不安的生活要好过。

这确实是“修图”族明智的百年之计。

这一归顺,让“修屠”部落成为了抛弃黑暗、投身光明的先锋,他们的部落也历经坎坷,撑过了汉朝四百年,乃至三国鼎立!

事实上,“休土”这个名字比“汉”这个政权延续的时间还要长!(后来音译为土格,但部落名称保持不变)

更为讽刺的是,在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位出身于休屠部落的后裔的伟人,竟然举起了复辟汉室的大旗,奇迹般地建立了中原第一个胡帝政权!

古今中外那么多兴亡事,如今都不过是笑话而已。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4104.html

磕糖主角 CP 甜到齁嗓子,颜值经济时代,角色脸却长的有点吊诡
« 上一篇 2024-08-26
从八十年代四大名著影视制作,看如今电视剧发展的利与弊
下一篇 » 2024-08-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