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儿童节,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起诉腾讯《王者荣耀》,称其侵犯未成年人利益。
他们自己的公告如下:
完整版本可在此链接查看:。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各方讨论。
家长们在评论区表达了支持和愤慨:
王者荣耀,背后有多少破碎的家庭!
简直就是精神鸦片啊!
游戏毒害青少年的身心!
总之,千言万语一句话:
是时候照顾它了!
但社交媒体平台上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例如有微博网友表示:
一位知乎网友回复道:
一些知乎网友也分享了一些八卦,称该机构拒绝帮助豫章书院事件中的受害者,并指出该机构根本不关心未成年人的权利:
但我觉得这样重新提起老问题有点太残忍了,而且不是一个好主意。
我理解家长看到孩子玩游戏时的焦虑,也同意对未成年人玩游戏应该进行一定的限制,但对于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具体起诉意见,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们根据中心发布的公告,来逐一讨论一下。
1、游戏公司真的想赚小学生的钱吗?
该公告指责腾讯将年龄要求从18岁以上降低至12岁以上。
有网友表示,腾讯因为赚的是小学生的钱,不敢得罪自己的小学生用户,所以不敢把分级定为18+。
我认为这里有两个误解。
首先,我们国家没有分级制度,所谓的适龄提示直到去年年底才有正式的标准:
这个标准根本没有18+的概念,只有8+、12+和16+: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各个游戏公司都要自己想办法制作适合年龄的提示,所以你会看到有的游戏说自己的游戏是18+,有的游戏说自己的游戏是16+,这些都是游戏公司自己决定的。
2020年底具体标准出台之后,关于适龄提醒会有明确的国家标准,不再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所以会有一个统一的修订。
调整为12+,并不意味着“王者荣耀越来越想从小学生身上赚钱”。
另一方面,大家都以为游戏公司喜欢未成年玩家,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事实上,除了一些专门针对未成年市场的益智游戏外,大多数游戏公司对小学生都不太欢迎。
游戏公司毕竟是要赚钱的,他们最终需要的不是你玩他们的游戏,而是你在他们的游戏里花钱。游戏运营商每天谈论的不是游戏好不好玩,而是游戏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是多少,如何提高LTV(用户终身价值)。他们每天思考的都是如何在承担更少风险的情况下从游戏中赚到更多的钱。
有工作、有收入的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更少,但充电的钱更多。
没有工作的小学生根本玩不起游戏,每天玩的时间多,收费少,且不付费就占用了带宽,更何况收费的钱可能被别人利用“小额充值”条款取回:
不要因为新闻里经常看到有未成年人在游戏里充值几万块钱,就以为国内游戏厂商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未成年人,那都是个别案例。
腾讯今年发布财报称,18岁以下未成年人游戏收入仅占腾讯网游收入的6%,16岁以下未成年人游戏收入仅占3.2%。
同时,腾讯的防沉迷系统现在采用人脸识别,每次打人脸识别电话都是要付费的,打少量电话还好,打大量电话根本不够收钱:
因为有小学生想玩,游戏公司不得不把红色的血液改成绿色
黑色的:
因为有小学生想玩,游戏公司不得不把生肉变成面包:
让某人被打死后向你挥手告别:
所有这些都是一项巨大的工作。
一方面,中小学生收入合计仅为3.2%,另一方面,他们每年要在防网瘾方面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精力。
如果真有办法不让小学生玩游戏,我想各大游戏公司的人都会心甘情愿的。
2、王者荣耀没有防沉迷系统吗?
公告称: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沉迷的产品或服务。但《王者荣耀》在广告推送、登录设置等方面涉嫌诱导未成年人沉迷,尤其是默认获取QQ或微信好友的设置,增加了未成年人的社交压力。此外,其防沉迷系统存在大量漏洞,“成长守护平台”也未能得到有效推广。
我不知道写这段话的人有没有真正尝试过腾讯的防沉迷系统,我试过,觉得它极其夸张。
让我们从头开始。
最初国家并没有专门针对手机游戏出台规定,主要原因是当时手机的计算能力不足,不具备实施规定的条件。因此游戏公司还是在2007年针对PC游戏制定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
这些规定包括,未成年玩家每天玩游戏超过 3 个小时,收入将减半,如果玩游戏超过 5 个小时,收入将为零,并提醒他们下线:
(当年玩过魔兽世界的玩家应该深有体会。)
腾讯游戏于2017年推出的健康体系,对旗下手游进行了更为直接的规范:
13岁以下未成年人每日限玩1小时(且禁止在21:00至次日8:00之间进行游戏),13岁以上未成年人每日限玩2小时,若超出限制,系统将强制下线,且当天将无法再次进行游戏。
可以看出,相比规定未成年人每天游戏时间不超过5小时的防沉迷系统,腾讯的制度要严格很多,以前玩超过5个小时是拿不到任何福利的,但现在玩超过2个小时腾讯就直接让你停玩了。
如果每个未成年人真的都能按照这个时间去玩,相信就不会有太多人说“孩子沉迷游戏”或者“游戏毁了未成年人”了。
但现实情况是,有些孩子被封号了,但有些孩子会偷偷用父母的身份证注册,绕过防沉迷系统,每天仍然长时间玩游戏。
于是2018年,腾讯接入公安数据平台,升级“健康系统”:
2018年9月,腾讯健康系统全面升级,陆续接入了“权威公安数据平台加强实名验证”“金融级人脸识别验证”“按自然人计算多账号总游戏时长”等多项新技术、新功能。
也就是说,你现在下载腾讯做的游戏,注册的时候说你不是未成年人也是没用的。
它会和公安数据库系统对接,对你的身份证信息和人脸信息进行匹配识别,才能判断你是否是未成年人,是否需要防瘾。
同时,游戏还会根据你的行为实时判定你是否是未成年人,若判定你是未成年人,则会启动人脸验证,若拒绝验证或者验证失败,也会被判定为未成年人,纳入防沉迷监管体系。
数据表明该系统是有效的:
4月份人脸识别拦截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545万个账户在登录过程中触发“刷脸”,1.5万个账户在支付过程中触发“刷脸”,其中,登录过程中约91.5%的账户因拒绝或无法通过审核而被纳入防沉迷监管,支付过程中79.4%的充值行为被拦截。
此外,为了防止孩子冒用父母的脸部完成游戏注册或游戏充值活动,他们的系统现在会在人脸识别界面语音播报“请不要扫描您孩子的脸”。
腾讯还出台措施,防止小孩子冒充老人玩游戏,防止爷爷奶奶宠孩子帮孩子刷脸......
总之,在各种比你爸不让你玩游戏还严厉的措施下,腾讯称,他们每天清理1784万个未成年账号:
网上甚至有大量成年人因误填未成年人信息被“防沉迷”,大骂腾讯垃圾。
还有很多人宣称自己可以预防网瘾,但最后发现他们无能为力,都是骗子。
我觉得,把这种连骗子都束手无策的防沉迷系统称为“无用”确实有些夸张。
3、《王者荣耀》是否篡改历史、践踏民族文化?
该社会组织在公告中写道:
作为一款历史题材手游,《王者荣耀》中的历史人物名存实亡,恶意篡改真实历史人物、践踏优秀传统文化、向未成年人传递错误历史观的内容比比皆是。比如,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变成了一个不懂事的小男孩,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变成了一个靠色情女郎为生的纽约黑帮教父。
因此,它“扭曲了历史人物的形象,践踏了民族的传统文化”
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指控,但我很难同意。
更不用说每个英雄的左上角都写着“英雄故事和关系纯属虚构”:
而你点开刘备,会发现里面有“游戏中的他”,也有“历史上的他”
这个和《纽约教父》没关系,所谓的《纽约教父》就是一个游戏皮肤……一个游戏皮肤……
意思是你可以把刘备打扮成这样……
没想到这也能说是篡改历史,那你怎么不提刘备还有个皮肤叫“汉昭烈帝”,体现出对历史的极大尊重呢?
如果真要严肃对待的话,我们的四大古典文学,没有一部能逃脱“践踏民族传统文化”的罪名。
比如唐玄奘,显然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佛学学者和佛经翻译家,为我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他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到印度求取真经,绝对是一位有胆识、有担当的人。
于是,《西游记》就直接把唐僧塑造成了一个懦弱、胆小、爱哭、迂腐、容易受惊吓而“摔下马来”或“放声大哭”的人,他唯一的成功也多亏了三个妖怪弟子的帮助。
这还不是给唐僧抹黑,那什么才是呢?
再比如《三国演义》,无论从文笔还是内容上看,都像是在给你讲述一个严肃的史诗故事。但为了凸显诸葛亮“大智若魔”,罗贯中把周瑜写成了一个心胸狭隘,被诸葛亮气死的人。周瑜能找谁讨公道呢?
更别提三国里还有一个叫左慈的人物,能呼风唤雨如神:
如果这不是一个关于历史的笑话,那是什么?
如果真要就此深究,那么世界上几乎所有涉及历史的著作都需要纠正。
第一,北欧人想要给漫威找麻烦:凭什么我们的雷神托尔被描述成巨婴,火神洛基又被你们美国辐射变种人打得落花流水?
于是希腊人不得不起诉《圣斗士星矢》:圣斗士、神、海斗士是什么?哈迪斯为何要抓走雅典娜,需要日本星矢来救她?
而后索尼著名游戏《战神》更是注定要失败,因为这款游戏讲述的是斯巴达勇士奎托斯与一切作对的故事,他先是差点杀光了所有的希腊诸神,随后又远赴北欧屠杀诸神。
手段极其残忍,动作极其血腥,尤其是徒手砍下太阳神头颅的动作,极其伤害希腊人民的感情。(我就不贴动图了)
事实上,这一指控的底层逻辑并不新鲜。
周星驰拍摄《大话西游》时,有人说“这是对孙悟空的侮辱”,“戏不是胡编乱造,改编不是胡乱创作”。
有学者称光荣特库摩的《真三国无双》是对历史的随意歪曲。
早在2017年,就有人对《王者荣耀》中“李白能发光波、妲己能用大招”的设定感到不满,要求将游戏下架。
当时,复旦大学历史学家葛建雄教授撰文驳斥:
不重视历史、不读历史固然可悲,但只想或者只能通过玩游戏来学历史,不是更可悲吗!
这意味着,年轻人不了解真实的历史,不能把责任推到游戏上。
事实上,这篇文章不仅观点清晰,而且论据也很有力。
他首先引经据典,并举例说明《左传》《史记》中很多经不起推敲的细节,说明对历史真实性的要求,注重重大的史实和价值。
所以:
正因为如此,只要价值观正确,历史题材的文学、戏剧、曲艺的人物、情节、褒贬,都无须太过严肃,只要具有文学艺术价值,对大众有吸引力,就可以与现实历史并存。因为两者功能不同,想了解历史的人,不会只看历史小说、戏剧、民间故事,不会以其中情节去验证历史;想娱乐的人,不会看正史,但在看戏剧、听故事时,也会讲究仁义道德,分清忠奸,相信因果报应和报恩。
其实,很多历史学家、学者、文武百官也喜欢看有关三国、曹操的剧,但这只是出于欣赏、娱乐的目的,并不会影响他们对三国、曹操真实历史的了解。另一方面,想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还是会看《三国志》,而不会只看《三国演义》。如果有人以《三国演义》的内容来评价三国时期的历史或者历史人物,那只能说明他自己的无知。没有人会责怪《三国演义》是编造故事。有一次在电视脱口秀节目上看到一位名人谈反腐,他满怀激情地列举了宋代的腐败,但他举的例子却是《水浒传》,能怪《水浒传》误导他吗?
据说这款游戏把荆轲变成了女人,把华佗变成了投毒者,肆意篡改历史,颠覆历史观念,毒害青少年。甚至有家长呼吁禁播,否则自己的孩子就不知道真正的历史了。
想不通,荆轲、华佗都不是关键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改变他们的性别、身份怎么就篡改了历史、颠覆了历史观念呢?要知道,这是游戏,不是历史教科书!如果这个游戏用错误、反动的价值观毒害青少年,为什么不直接揭露批判,为什么不取缔?把荆轲恢复成男性,把下毒者换成张佗、李佗,能阻止青少年沉迷于下毒吗?能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吗?不知道这些家长自己懂不懂历史,他们是怎么学历史的,难道你们指望自己的孩子通过玩游戏就能学到真正的历史吗?
所以这个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以历史为依据的作品,需要符合历史吗?
我觉得没有必要,我甚至觉得我们的历史文化应该转化成文化产品,这样有利于传承。
小时候,我们班上的人都读过《水浒传》,都很喜欢。不过,让我们爱上水浒的,并不是电视剧,而是当时流行的《小浣熊水浒卡片》。
如今,全世界的人都对北欧神话和希腊神话感兴趣,并不是因为神话本身写得多么好,而是因为神话以现代产物为核心,被演绎出了许多有趣的形式。人们对奥丁和宙斯感兴趣,自然会追溯他们的起源。
当文化转化成产品的时候,其实推动了原有文化的传播,我甚至觉得现在不是太多,而是不够。
4.那么这都是王者荣耀的错吗?
公告最后,中心感叹《王者荣耀》的危害。
一、“王者荣耀伤害留守儿童”
“王者荣耀导致未成年人近视、肥胖、颈椎病”
“《王者荣耀》让未成年人疯狂消费”
“王者荣耀让农村学生荒废学业”
“王者荣耀让孩子不孝父母”
“《王者荣耀》践踏民族文化遗产”
“《王者荣耀》导致留守儿童语言能力下降”
一个比一个正义,一个比一个夸张,一个比一个明目张胆。
乍一看,《王者荣耀》确实不可饶恕。
但仔细想想,这不是把社会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王者荣耀身上吗?
当没有王者荣耀的时候,难道这些问题就不存在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青少年肥胖、近视是整个时代的问题,绝非中国独有。
青少年的叛逆、不服从是人性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电子游戏。
而且现在留守儿童至少还有个消遣,玩王者荣耀,不让他们消遣他们还学习吗?
留守儿童问题是“父母监管不足”还是“玩王者荣耀”?
等等等等。
如果你想指控某人犯罪,你总会找到借口。
一些家长需要替罪羊来掩盖他们的教育失败。
有些老师需要找个替罪羊来解释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他们的课。
有些主播也需要替罪羊,让观众有地方宣泄情绪。
于是纷纷将责任推到手机游戏身上,认为游戏是洪水猛兽,是一切不幸的根源。
如果《王者荣耀》消失,那么马上就会出现一款新的游戏来取代它。
如果一切游戏都没有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站就会立刻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万恶之源。
如果倒推十年,替罪羊是《魔兽世界》,十五年前是韩星,二十年前是港台电视剧,四十年前是武侠小说。
总之,就像魔兽世界中必须有一个巫妖王一样,我们的社会永远需要一个替罪羊,来承受整个社会的怨恨和痛苦。
不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在原公告帖下,点赞最多的人写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