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生,何必生梁!”这是《三国演义》中周瑜说的最后一句话,说完这句话就死了。《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个妒忌心强、心胸狭隘的人,而诸葛亮则被塑造成一个通晓天文地理、能预知天下、重义重义、忠于职守、德智体美劳的“完人”。用陆逊的话来说,他是妖怪,不是凡人。在与周瑜的较量中,诸葛亮占尽了便宜,最终气死了周瑜。
但小说毕竟虚构的成分太多了,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周瑜出身名门望族,祖父、叔父、父亲都是达官贵人。他相貌英俊,博览群书,精通兵法,年纪轻轻便有大才子之称,辅佐孙策征战江湖。攻克宛城后,娶了当地大户乔家美丽的二女儿小乔为妻,是一对爱情和事业双丰收的夫妻。据《三国志》记载,周瑜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儒将,据说他饮酒时能指出琴人音律上的错误。“想当年公瑾,羽扇巾帼谈笑间,强弩毁于灰烬”,可见其风采。
孙策遇刺后,周瑜与张昭共同辅佐年幼的孙权,张昭掌管朝政,周瑜则在外带兵,形成“内有疑惑问张昭,外有疑惑问周瑜”的局面。年纪轻轻便执掌一国兵权,深受君王信任,可见周瑜确实是一位非凡的将领。
人们熟知的赤壁之战,其实并非诸葛亮所写。由于长期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是无所不能的诸葛亮的功劳。他在东吴“与士人辩论”、“借东风”、“草船借箭”。其实这些都是作者虚构的。当时的诸葛亮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谋士,作为刘备的使者,游说东吴抗曹,他的作用是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而事实上,周瑜曾坚决主张抗曹军。战争爆发后,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周瑜,也正是这一战奠定了周瑜的历史地位。其实周瑜并没有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被诸葛亮气死。 公元210年,他在率兵西征途中病逝,年仅36岁,一代名将就此陨落,真是“天妒英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