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东吴大航海:刘、关、张结义与孙策集团结义的底蕴探究

少年三国吴国转魏国_少年三国志吴国和魏国哪个好_少年魏蜀吴

刘、关、张三人的“兄弟会”来自基层社会,具有血缘联盟的性质,带有黑社会的习气;而孙策集团的“兄弟会”则以文人为基础,以名流为依托,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风范,南朝之风由此而发。

本文约5907字

阅读大约需要 15 分钟

作者:刘刚

图片|东方IC

兄弟情谊的基础:张昭的固执

东吴的航路是西南,到南海,到西海,到达印度。另一条路是东北,从东海出发,经过黄海,进入渤海,到达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这条路是勾践北上争霸海权的路线。

从地缘政治上看,东吴向西南尚有胶州、广州可依,而东北海域,从建业出长江口到东海,已无人可依,黄海、渤海沿岸地区则在曹魏的管辖范围之内。

但辽东半岛上仍有割据政权,是公孙氏的,已经三代了。到了公孙渊,他再也忍受不了了,想称王。他需要新的靠山,就派使者到吴国请封。在孙武的支持下,孙权封他为燕王。

张昭带头反对孙权此举,说:“公孙渊想要背叛魏国,又怕被攻打,所以远道而来求救,却毫无诚意。如果真的封他为燕王,他若不敢接受,就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吴国。这样一来,我们派出去的两个使者就回不来了——”如果这两个使者不回来,那岂不是给天下人看笑话了?

两人吵了起来,无论孙权怎么解释,张昭就是不肯改变意见,以致“权看不下去,大怒”说:“吴国的士人进宫向我叩头,出宫也向你叩头。我十分敬重你,你却常常在众人面前为难我,我怕是失策了”——我这么宽容你,对你敬重到了极点,你却总在众人面前顶撞我,为难我,这对你恐怕也不好!张昭说,我之所以明知无用,仍旧说了出来,“是因为太后临终,把我叫到床底下,她的遗言犹在耳中”,是你的母亲太后让我说的!

说着说着,他不禁“泪流满面”,孙权也“抛剑于地,与赵同哭”。虽然这样的场面很感人,但孙权还是派人带着金玉珍宝,率领一万精兵,渡海到辽东,加冕为“燕王”。

张昭眼看吴军远去,顿时泪流满面,气得足不出户,称病不出朝。孙权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帮助的“江东小子”,也不再是那个力战猛虎、随和听取建议的“孙仲谋”,而是独一无二、一统江东、战胜“天下英雄,非曹刘可敌”的孙权皇帝。

但张昭却敢于利用自己的年龄。《三国志·张昭传》说孙权“以泥堵门”,就是用泥巴从外面把张昭家的门封住,意思是说既然不朝见,就不许出去。张昭不肯屈服,反而“以泥巴从里面封住”,就是用泥巴从里面把门封住。

果然如张昭所料,公孙渊改变了态度,拿着东吴使者的首级,向魏明帝请求赏赐,东吴要赔偿赏赐和损失的士兵,他觉得很丢脸,恨不得把首级扯下来扔进海里。

孙权幡然悔悟,赶紧向张昭道歉,但张昭依然称病在床,拒绝接受礼物。孙权来到他家,请他一同上朝,但他依然“以病重为由不肯下旨”,以病重为由躺在那里。这样一来,不但损了孙权皇帝的面子,也让皇帝丢尽了脸面。

于是“全烧门,欲恐吓他”。其实,孙权是想用火烧门逼他出来,但张昭却把门关得更紧。孙权只好“命人救火”,自己则守在门口等候。最后,张昭的几个儿子“扶起”他们,一起出来了。孙权赶紧去迎接,并用自己的马车“送他们回宫”。一路上“全深自责”,深刻自我批评。张昭也无话可说了。

这样的故事,成为了我们了解孙吴政权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倔强老臣张昭的强硬,也可以看到孙权的尴尬。

其实,张昭的固执,不只是性格使然,制度安排也很重要。东吴的建立,是从孙策开始的。东吴建立之初,策与周瑜、张昭合作,内政交给张昭,外政交给周瑜。正所谓“三人同心,金石为开”,颇有共和精神。

按照中国历史的惯例,最初的体制多为共和。这是因为当初百姓起兵之时,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事业未成之前,无权分权。因此,想要成就天下的企业家,应该怀揣共和的初心,与天下英雄共事。无论是组建军政团队,还是治理领地社会,在创业初期,都只能在共和的安排下合作。

要组建团队,就要联合天下英雄,组成英雄联盟。要治理社会,就要与所辖地区的士人合作,组成共治政府。创业初期如此,一旦帝国建立,就会发生变故。张昭与孙权的冲突,发生在孙权称帝之后,看似个人表演,实则为体制变革所致。孙权正经历着从早期草根气质的共和体制向王朝体制的转变。

最初“共和”的局面,是由“兄弟情谊”造成的,所谓“兄弟情谊”,就是把个人的政治伦理——“义”融入到国家正义——“兄弟情谊的政治”,而不是立法政治。

三国时期的“兄弟”政治,并不仅限于蜀汉的刘关张三人,还有孙策、周瑜、张昭等人。但名扬天下的,只有刘关张三人,没有孙策等人。为什么呢?蜀汉的政治,不仅以兄弟开始,也以兄弟结束。蜀汉虽然称帝,但帝制尚未建立,就已土崩瓦解。诸葛亮在写《出都奏疏》时,与后主阿斗“兄弟”的愿望显而易见,将兄弟情谊上升为民族大义——忠义,却并未促成蜀汉转变为王朝。“兄弟”政治贯穿了整个过程,直至“亡”,因此也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有始有终的“结拜政治”,罗贯中才以蜀汉为正统,写下了他的《三国演义》。所谓“演义”的“正统”又是什么呢?归根结底,就是“结拜政治”。孙吴政权完成了从共和——“结拜政治”到王朝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孙权自己完成的。当时曹操、刘备、孙权这几个英雄中,只有孙权完成了这样的转变。

三国政治路线中,唯有曹操能“以天子统领诸侯”,所以不存在“兄弟政治”,刘备、孙策都是从民间起兵,没有“兄弟政治”就无法形成政治格局,但二人的“兄弟政治”却有所不同。

刘关张三人“兄弟会”出身于基层社会,具有血缘联盟性质,带有黑社会习性;而孙策集团的“兄弟会”则以文人为本,依靠名流,有自己的政治文化风格。南朝风雅即源于此。三吴时期王导与司马氏共治南京、建立共和,沿袭了孙策集团“兄弟政治”的老路。不仅周瑜成为王谢风雅的先行者,张昭也成为捍卫“兄弟政治”的代表。

虽然同为捍卫“义兄弟政治”的代表,但诸葛亮与张昭却有所不同。

诸葛亮除了捍卫“义兄弟政治”之外,还想推动“义兄弟”的转化,即由在野的“义兄弟”转变为朝廷的“义兄弟”,由江湖的“义兄弟”转变为文人中的“义兄弟”,由英雄之间的“义兄弟”转变为君臣之间的“义兄弟”。

张昭面临的是另一种转型,从士人创业到帝王霸业,从建立共和到帝王霸业,从“结拜政治”到“王朝政治”,并且正面临“结拜政治”的终结。

张昭的倔强,在这关键时刻就显露出来了。当时,也只有张昭敢对孙权这么倔强。在这之前,孙权怎么敢放火烧张昭的家呢?在“结拜政治”中,孙权面对张昭的压力很大。他是一个有才华、有谋略的人。这样的人,喜欢说大话,却不敢在张昭面前说。他说:“不敢对张公胡说八道。”

他当上皇帝后,想任命一个相国来辅佐他治理国家,这是王朝制度的基本要求。本来大家都认为,论资历、论能力,张昭是最合适的人选,甚至有人向他推荐张昭。但孙权早已有打算,他说:“做相国麻烦,这个人又倔强,如果不言而喻,就会招来怨恨和责难,这对他不利。”

说明张昭性格太“刚”,不适合当相。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体制上,体制要转型,就必须更换相。原本的士大夫怎么能当朝相呢?他虽然得到了张昭的支持,但他肯定记得哥哥孙策临终时说过的话。既然如此,刘备临终时也对诸葛亮说过的话,那就是:我把他托付给你,你若能辅佐他,不能,就换掉他。

话虽如此,但显然当时还是“兄弟政治”,如果是王朝制度,他们不会这么说,也不应该这么说,如果这么说,那就动摇了国家的基础,因为王权是世袭的,是天经地义的。

因此,张昭敢于“固执”,而出生较晚的鲁迅却只能“忍”,因为时代不同了。

转型的代价:鲁迅的忍耐

“固执”是“兄弟会”的政治遗产,是帝制时代以贬值形式兑现的“兄弟会”政治资本的选择。陆逊没有“兄弟会”的资本,当然也没有背负“兄弟会”的历史包袱。没有“兄弟会”的支持,他又怎么会“固执”呢?虽然他也反对封爵给公孙渊,但他不能打断“兄弟会”老人的话,他属于孙权时代,是新一代的东吴,历史即将翻开“兄弟会”的一页,等着他来。

我们知道,东吴的政治文化有两个时代的领军代表,一个是周瑜,一个是陆逊。周瑜如鹤,气势凌云,姿态优美,名震天下;陆逊如龟,忍辱负重,稳如泰山,必胜无疑。周瑜已经不在了,因为他是“兄弟政治”的代表,而“兄弟政治”已经走到了尽头。东吴已经不需要周瑜这样的人来领导,帝制必须由新人来开创。

王朝之路始于“兄弟情”,而帝制的形成不是“兄弟情”的结束,而是“兄弟情”丧失的开始。周瑜之后,对帝制的抵抗主要来自张昭,并不是因为张昭反对帝制,相反,张昭虽然是东吴帝制的支持者,但依然有“兄弟情”的政治惰性,正是这种惰性触碰了东吴的政治底线,与体制发生冲突。这并非他的本意,但他不得不发声。

一个时代的终结也需要一个代表,张昭凭借他的“倔强”成为了这个代表。

当“倔老头”宅在家里当了守门人,曾经属于他的时代就结束了。虽然后来他终于走出去了,但早已被风吹得干瘪无话可说。“兄弟政治”始于“美少年”——孙策、周瑜是“美少年”的代表,终于一个“倔老头”,那就是张昭。新时代的帝制,不需要“美少年”,不需要“倔老头”,需要的是“宽容”的少年。

帝王时代的精神标准就是能忍辱负重,陆逊能“忍”,或许和他的出身有关。他的祖父陆抗曾是孙策的仇人。如果查一下他的政治出身,不难发现他是一个需要改造的外来材料。这样的材料,在东吴政治中,能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就是一个“忍”字!但这个“忍”字,却刚好契合帝制的要求,可以成为帝制确立的基石。

如果说东吴的建立是因为周郎的赤壁之战,那么孙权的登基则取决于陆逊打败刘备。这个“有耐心”的年轻人不仅在军事上用“耐心”,被打后反击,在政治上也用“耐心”,顾全大局。

当孙权“欲发小军取益州、诸崖”时,他来问询。他上奏反对,说“千里之外攻来,风雨难测”,这样做只会“利大于弊,利大于弊”。显然,他是反对孙权的海上战略的。他还说“诸崖险恶至极,百姓如畜生,民不足助大业,兵不足失民”。他认为海南没有战略价值,争夺中原,江东就足够了。“如今江东人多,做事也够了”,但要“积蓄力量,再行动”。

这就涉及到孙吴政权的发展战略了,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吴路,一条是越路。吴路以陆逊为代表,越路以孙权为代表。吴路适合镇守江南底线,越路则有利于向岭南、海南发展。只靠江南路线,似乎很难与曹魏抗衡,如果以岭南为后盾,或许可以与之抗衡。岭南以海南为门户,如果门户不牢靠,不但岭南会丢失,海盗也会潜入。

从这一点上看,孙权确实不愧为大君,他的谋略远非陆逊之流所能及,并非如史书所记载的“权遂伐益州,所得不补所失”,若不“伐益州”平定海南,又怎能伐交州,取岭南?

但是辽东之败,却是动摇国本的大败。孙权如此深谋远虑之人,为何会如此轻信鲁莽?因为他想借辽东制约曹魏,所以稍有挑衅,他便不耐烦。有人说,孙权也曾入主中原,但因战马不足,被曹魏挡在长江、淮河之间。合肥之战是东吴国土上难以磨灭的伤痕,也是孙权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东吴水军战胜曹魏,是船战之胜,而陆战,特别是平原之战,靠的却是车马。辽东出战马,孙权要拿来争夺天下。

当公孙渊破坏盟约,孙权要渡海征辽东的时候,张昭却一直保持沉默。

于是陆逊开口道,说大王“不忍小怒,大发雷霆”,如果“吾等远征”,敌军乘虚而入,吾等“悲痛万分,后悔莫及”,何必为了“辽东人马”而“不惜牺牲江东万安原有事业”呢?孙权听后也不得不“忍”,史载“权承其责”。

孙权为何要“忍”?因为帝国的扩张必须服从王朝国家的利益,而帝制时代的核心是世袭制,其根基就是立太子。因此,以国家的重要性而言,帝国轻,帝制重,外患轻,内患重。最重要的是在深宫中选拔太子,辅佐太子,完成世袭制。于是孙权开始“收敛心神”,收缩海权扩张,转而投入帝制建设,将重心放在太子身上。

当太子的责任重如泰山,谁能担得起这个重任呢?当然是陆逊了。孙权把太子让给陆逊,就是希望太子也能像陆逊一样,成为一个政治上“宽容”的小子。

太子就像一个漩涡,是福也是祸。福以中心为中心,祸以争斗为中心。皇室很难“和谐”,生在皇室,命运就是要陷入漩涡,兄弟相残,父子相妒。陆逊辅佐太子,却也被卷入漩涡。

太子就像一根芒刺,站在明处,不仅被视为政治风向标,而且成为一切不知从何而来的野心家的对手,一切暗中阴谋家的替罪羊。

陆逊防守再好,也挡不住!当时太子府、鲁王府“两宫”的官员,都想让自己的子弟参加,便请来德高望重的孙权女婿全聪向陆逊请愿,却遭到了陆逊的拒绝。

鲁迅认为“少年有才,不必忧不得用,不宜私自送出去求名利,若不善,则有祸患”,更何况这样做,会造成“两宫结仇,必有纷争”,是大忌。

全聪的儿子阿吉果然投奔了鲁王,与太子为敌。陆逊给全聪上书:“此举终将祸及贵家!”但全聪“不服”,反而“离间”,矛盾愈演愈烈,甚至“有太子不安之说”。陆逊于是上书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太子是正嗣,理应坚如磐石。鲁王的诸侯,应有高低贵贱之分,使双方各得其所,上下和睦。我给你们磕头流血。”真可怜!还用了“磕头流血”这句话。

但孙权没有回应。陆逊不灰心,给孙权写了三四封信,甚至要求见面,想讨论婚生子与私生子的区别,纠正得失。但孙权拒绝见面。他为什么改变主意?那是皇帝的顾虑!

孙权在想什么呢?他这回想,太子是我的命脉,当然要答应我的意愿,可他却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不答应我。这样下去,我还能依靠他吗?而且陆逊既是宰相又是将军,还控制着我的太子,我难道不能留他做自己的后盾吗?

太子的后盾是鲁王,陆逊的后盾是全聪。守住这样的心态,斗争的哲学就开始了。陆逊虽然能在千军万马中泰然自若,但在孙权的眼里却坐不住。他没有看透孙权的心思,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却不改初衷,一味地保住太子,却没有站在孙权的立场考虑。他的“忠”心已经悄然从孙权转向了太子。

因此孙权不愿见他,更不愿听取他的劝告。但孙权却不放过其他人。陆逊的“其他人顾檀、顾成、姚欣等人,因亲近太子而被流放。”还有太子导师吴灿,也因与陆逊书信来往而被“囚禁而死”,还“屡遣使者斥责陆逊”,把陆逊气死了。

陆逊之死是政治转型的代价,宣告了东吴世袭制转型的失败。如果说辽东之辱只是伤了东吴的国威,那么转型的失败则伤了东吴的五脏六腑。后来孙权幡然悔悟,对陆逊的儿子陆抗说:“我听信谗言,不守令父之义,对不起你了。”

孙权没有把张昭气死,却把陆逊气死。张昭敢于反击,陆逊却不能。这既是性格使然,也是时代使然。东吴士人精神品格的衰落,反映出东吴士族从“结拜政治”向帝制时代转型过程中政治地位的变化。

(作者新书《文化王国》分六册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结束

少年魏蜀吴_少年三国吴国转魏国_少年三国志吴国和魏国哪个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0866.html

诸葛亮躬耕地究竟在哪?南阳人带你走进三国,探寻真相
« 上一篇 2024-07-13
三国演义:英雄史诗背后的人心洞察与时代战争描绘
下一篇 » 2024-07-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