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三国比作今天的BAT,那么荀彧就是曹操集团早期最重要的投资人,也是公司长期的最高执行官。
《军师联盟》中,曹操给荀彧空了一份外卖,荀彧却没有给他差评,而是自杀了。
曹操是企业家,荀彧是投资人。 曹操是老大,荀彧是第二。
越是重要的关系,就越是很难相处,所以两个人应该都很厌倦对方了。
创业之初,理想只是兄弟之间的小菜。 一旦你的事业成功,不要向老板谈论你的理想,只需倾听。
◆◆◆
书枕| 官方编年史02
在《三国演义》中,荀彧是一个配角,他出现的次数你的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在各种三国游戏中,他的智力属性通常都在90出头,远不如诸葛亮和司马懿99-100的智力成绩那么亮眼。
所以,很多人会叫他勾河,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四大名著的共同特点就是人物多,场景自然细致。
比如,无数神妖之中,师徒四人是主角; 花园里的俊男美女中,包大柴是主角; 一百零八名古惑仔中,几位顶尖天子大哥才是主角。
《三国演义》中,第一位男主角曾经是刘冠章和诸葛亮。 如今随着叔叔的走红,曹操的形象也逐渐变得更加正面,也算是印证了这位文武双全的人才。
曹操变得更加积极了,公司高管的戏份也多了,甚至还有只有主角才能有的内心戏。
比如荀彧,虽然十几集就获得了票房,但作为衬托曹操阴暗面的关键角色,他高大的正气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顿时对他产生了兴趣。
在知乎上,荀彧的条目称他是曹操的主要谋士和统一北方的英雄。 考虑到曹操一生未能南征,这个评价是有分量的。
荀彧出生于河南颍川四大家族之一的荀氏。 这个家族人才辈出,特别善于培养人才。
荀彧的父亲有兄弟七人,兄弟俩被称为“荀氏八龙”。 听起来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黑帮,但这八兄弟却见多识广,彬彬有礼,真正是男子汉中的佼佼者。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小时候背的《三字经》。 里面有一句话,“荀继和有正道,教弟子八人,皆成名”。 讲述了业余教育家荀彧的祖父和他的八个好儿子的事迹。
在荀彧时代,没有必要讨论阶级固化,因为这是每个人默认的社会规则。
当时,后来为人诟病的科举制度尚未发明。 要想当官,就得有名臣推荐。
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大家庭,那么恭喜你。 只要你不是太差劲,自然会有你爸爸的好朋友,隔壁的胡子大叔推荐你去当官,不需要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班。
推荐你的人越多,成功的机会就越大,所以声誉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是要有人夸奖你。
魏晋时期大概是赞美没有上限的时代,发明了很多特别巧妙、高端的赞美方法。
比如通俗简洁的“卧龙,凤初”,比如朗朗上口的“治世良臣,乱世奸臣”……荀彧从小就有一个称号,叫“王佐的才华”。
在孩子们还在上初中的年纪,荀彧日后取得的巨大成就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那个时代的人不仅善于赞美别人,大概也善于看脸。
不过,荀彧确实是一个英俊的男人。 就像今天的外国总统选举一样,形象好的人会占便宜。
在《军师联盟》中,王劲松老师把荀彧演得很好,儒雅、雍容,只是他的长相和真实的荀彧有点不一样……
荀彧不仅长得帅,而且还非常有型。 他特别喜欢熏香。 谁说中国男人没有品味? 外国人用的古龙水是我们留下来的。
有一个成语叫荀令留香,意思是荀彧到别人家做客时,坐的席子的香味三天不散。 这个技能居然超越了项飞,直接针对生化武器。
王佐智才27岁时首次展露身手。 东汉末年,颍川成为黄巾之乱的主战场。
颍川氏族也面临着抉择。 他们应该离开还是留在他们世代生长的土壤里?
荀彧是一位坚定的跑步者。 他相信战争不会很快结束,如果他活在战场上,迟早会完蛋。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部落,跑到了河北。 后来留在家乡的人,大部分都死于战乱。
在这里他认识了同乡袁绍,袁绍是与家族渊源深厚,更是厉害的袁家家主。
袁绍是东汉末年的名臣。 他的第四代都是副国家级以上领导人。 四代、三皇子,指的是老袁氏。
袁绍背景深厚,名气很大。 他此时刚刚收购吉州,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发展势头良好。 对于这样一家急需上市的公司,投资者应该会感兴趣。
更何况,荀彧的弟弟荀辰已经为袁绍效力了。 按理说,荀彧加入袁氏公司是迟早的事。
荀彧默默观察了一会,然后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最大胆、最正确的决定。
他拒绝了袁绍公司的邀请,带着自己的全部财产投资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公司——“曹操专车”。
不知道李书福给自己的公司取名时,除了体现“说曹操,曹操就在”之外,是否也在向这位创业界的元老致敬呢?
确实,那个时代的人很会算命。 曹操出身卑微,是名副其实的贫家子弟。
乱世之中,曹操带着兄弟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进城打工,创业。 此时他刚刚当上县令,正是袁绍帮他得到的。
对于荀彧来说,这几乎不再是投资,而是生命的赌博。 连曹操自己都不敢相信。 惊讶之余,他称荀彧为“我的女婿”,赞誉再次达到新的高度。
有人分析,荀彧之所以选择曹操,可能还有算命以外的因素。
比如,两人都嫁给了宦官,但袁绍却是杀戮宦官集团的首领。
袁绍的名气太大了,麾下已有田丰、巨树等河北派谋士。 不管怎样,现在河南派也轮不到荀彧了。
更何况,在那个时代,分散投资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已经非常流行。 同时代比较出名的三兄弟,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分别在魏、蜀、吴三国效力。
对于荀氏这样的大家族来说,哥哥荀辰已经为袁绍效力了,弟弟荀辰可以去曹操那里烧冷灶。
不管怎样,这一年,29岁的荀彧认清了自己的路。
事实上,荀彧对曹操的价值显然要超过张良、张子方。 如果说张良是一位经验丰富、出色的高管,那么荀彧更像是一位拥有雄厚资本的投资人。 他掌握着曹操最稀缺的资源——人才。
作为颍川士族的精神领袖,他先后向曹操推荐了荀攸、钟繇、程昱、郭嘉、陈群、杜熙等。 这些颍川人几乎相当于曹操政权前期和中期的所有智囊。
现在,以我们比较熟悉的语境,重新介绍一下曹维集团的天使投资人、长期COO(首席运营官)荀宇先生。
如果说COO不是CEO,看来荀彧也一般。
加油,能够成为三个国家BAT中市值最高的曹魏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了。
没能成为CEO并不是荀彧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三个公司的架构不同。
刘老人是蜀国人,白手起家,文化程度不高。 年轻的时候,他基本上只靠三件事就走出了社会。 一是狠,啊不,仁义,二是忠,三是兄弟多。
▲实在忍不住发这张图
这种小作坊式的创业模式很容易遇到瓶颈,缺乏市场战略分析人才,对前景和方向的预测不足。
老刘的手下聚集了关、张、赵这样最敢打敢拼的销售精英。 他们像承包商一样努力工作,却发现都是为别人打仗,自己的公司规模却无法扩大。
幸运的是,我们满怀诚意聘请了职业经理人诸葛亮同志,他有很多趋势预测的理论模型,但无处可用。
两人相识这么晚,所以老刘自己当了董事长,CEO始终留给了诸葛亮。
这种聘请职业经理人的做法在三国时期非常普遍。
当传给孙权的时候,吴国已经是一个大型的私营企业,在威武的父亲孙坚和凶猛的兄弟孙策的手下迅速发展。
作为第二代创始人,小孙一般都要慢慢淘汰前任领导人留下的一批创业元老。
但另外两家大公司都对我虎视眈眈,尤其是曹姓的,每天都想抢我的地盘。 用人时,小孙自然要尊重情况。
所以,孙武集团的老总,前期一直是老将周瑜+张昭的文武搭档。 一个负责市场,一个负责行政。 后来,他的位置被他的同僚鲁迅所取代。
曹魏集团又不一样了。
曹操具有双重身份。 他拿着央企大汉集团高管的饭票,同时还分管军部和销售经理。
但他把销售部门变成了自己的公司,并继续扩大自己的威望和权力。 翻译成一句名言,就是“挟天子以制诸侯”。 他的儿子接手后,干脆将央企私有化。
他的员工也是如此,既有央企的,也有曹老板自己公司的。 老板姓刘还是姓曹? 这个难以辨认的问题,为荀彧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再加上曹操的个人水平太高了,从打仗、管理、写诗、阴谋,什么都能做,所以他一直都是董事长兼CEO,而其他打工仔,无论多牛逼,也得靠边站。
虽然长期以来被历史低估,但荀彧一直是曹操团队的二当家。 两人并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
荀彧不仅是参谋长,还有点像合伙人。 毕竟,除了带来投资之外,荀彧也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两者都在北方扎根、发展。 毕竟市场是有限的。 袁绍和曹操最终决裂,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官渡之战。
当时,双方军事实力悬殊巨大。 袁绍有十万大军,而曹操只有两万。 就连曹操自己也缺乏信心。 幸好有荀彧在。
在道义上,荀彧从用人、谋略、军事、品德四个方面论证了曹操比袁绍更强,极大地鼓舞了曹操的自信心。 这就是著名的四胜论,就像三国时期写的《论持久战》一样。 》。
在后期支援方面,荀彧发动了人民战争,颍川百姓推车帮助运输粮食,为曹军粮草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曹操最终击败袁绍,平定北方。 整个战争期间,荀彧没有上前线。 论功赏,曹操依然把荀彧排在第一位,可见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荀彧在一生中,很少随军出征。
他多年来一直负责后方前线的粮食、饲料供应。 他还兼任尚书令,掌管京城一切事务,包括监视不愿做傀儡、时不时做出小动作的汉献帝。
长此以往,他和曹操完全可以像《三国志》里的刘备和诸葛亮一样。
▲情感剧必备。 如果你说出这句话,分手就不远了。
不过《军师联盟》里也有演过。 荀彧反对曹操升魏公,与曹操深夜争吵,不欢而散。 荀彧收到曹操送来的一份看起来像行为艺术的外卖(一个空食盒)后,伤心欲绝,自杀了。
这就是电视剧的局限性,电视剧总是把配角的心路历程简单化。 事实上,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荀彧遭遇断崖式崩溃的概率太小了。
矛盾慢慢积累。
曹操和荀彧已经合作了十多年,但曹操没有想到,自己的私人土地上竟然长出了属于第三者汉献帝的杂草。
作为当代学者,荀彧从小就受到忠君思想的教育,对汉朝有着深厚的感情,十分珍惜自己创办的央企。
但他知道汉室已经衰落,所以荀彧一直怀着帮助曹操扶植汉室的理想。
但曹操再厉害,终究应该是一个大臣。 他的野心一步步膨胀,荀彧自然也看到了。
荀彧同情汉献帝,汉献帝也很欣赏荀彧。 曹操长期外出,两人朝夕相处,越来越亲近。
荀家一直坚持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 荀彧的表弟荀越一直追随汉献帝。
但理论已经死了,而情况却还活着。 毕竟引以为傲的多元化投资手法没能帮助荀氏家族致富三代。
荀彧、曹操、汉献帝,这种关于忠诚和信仰的复杂三角关系让每个人都陷入痛苦,而结束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结束这段关系。
赤壁之战是一个转折点。
事实上,很多公司都是这样。 很多矛盾和问题在发展的成长期可能会被隐藏起来,但在遇到挫折时就会暴露出来。
八年前的官渡,曹操作为以少胜多的胜利者被写入了历史教科书。
八年后,长江上满是被曹操军队烧毁的战船。 曹操再次被写入以少胜多的战争史,但这一次却是一个反面例子。
这次的对手当然不一样了。 八年前,是袁绍,任性,不听别人的劝告。 这一次,是孙刘联盟和他们信任的天才总裁周瑜和诸葛亮。
至于曹操,他手里的依然只有荀彧推荐的那些颍川谋士。 这些人现在已经是高管,持有股权,但他们很平庸,再也不能拿出像样的想法了。
曹操打败赤壁后不久,就发布了求才令,并提出了著名的唯才是举的口号。 贾旭,
董昭、蒋济、刘野等新人空降到公司,荀彧明白曹操的智囊不再是颍川派的专属。
在荀彧心里,曹操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称霸天下的企业家了。 如今的曹操越来越追求享受和地位,也越来越注重家庭的结构。
就像号称造无人驾驶汽车却在美国买豪宅的乐视老板贾跃亭一样,追随者的心情可想而知。
有这样的伏笔,曹操升魏公事件才会酿成如此悲惨的后果。
在汉献帝和曹操之间摇摆不定的荀彧终于坚定了。 尽管他知道自己在曹操心中已经失去了地位,但他还是勇敢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玩过三国志的朋友应该还记得荀彧的游戏配音,“坚守忠义志向,恪守谦让纪律”。 这正是荀彧劝说曹操时所说的。
曹操知道,篡位自立的批评太大了。 当队伍里最有活力的二号队员荀彧表示反对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赶快斩断这个烂摊子。
于是几年后,高管们对京东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出了质疑。 刘强东简单地回答说,我邀请你不是为了证明我错了,然后他立即更换了高管。
荀彧死后第二年,曹操被封为魏公,迈出了国有化央企的第一步。
央企老板韩献帝面对日益膨胀的销售经理曹操,显得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于是几年后,当柳传志嗅到企业部部长孙宏斌的野心时,他就下定决心将他送进监狱。
多年来,荀彧的评价大多是正面的,比曹操褒贬不一的评价要好得多。
原因大概是曹操是一个大丈夫般的老大,而荀彧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老二。 这种组合在我们的历史印象中已不再熟悉。
曹操具有伟人的一切特征。 他白手起家,半生从军,精通政治谋略。
他能屈能伸,遇到挫折从不灰心,从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他非常迷人和浪漫。 醉时可唱“对酒歌,人生何形”,醒时还可感叹“先烈晚年雄心勃勃”。
他的威望极高,被比作周文王。 在他眼里,秦始皇和汉武帝绝对不只是文采上稍逊一筹。
荀彧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一个好的二把手总是隐藏自己的功绩和名声。
创业初期,他们和老板一起走过山河。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恪尽职守、恪尽职守。
老头子脑子一热,就敢说出来,努力拼搏,死而复生。
要做一个好老板,就不能太情绪化,永远不要让情绪成为你的软肋。
要做一个好老二,不能太理性,不能只注重趋利避害,更不能跟老板谈理想。
真正能做好的人太少了。
所以当我们谈起老二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泪流满面,当我们谈起老大的时候,我们常常要权衡功过。
历史低估了荀彧,也低估了很多人。 他们值得被重新认识,所以才有了《正录》。
以前的文章
结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8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