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将天下分成三部分的孙权,一直是读者敬佩的对象。 毕竟他年轻时就很聪明,长大后开始执掌东吴,让东吴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孙权晚年废太子、牺牲爱子,甚至对全朝文武进行大清洗呢?
生儿子就应该像孙仲谋那样
说起孙权,就不得不说起他的父亲和兄弟。 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孙坚,他的弟弟是小霸王孙策。 孙权也是一位著名的神童,但他的父亲在孙权九岁时就去世了。
当时,汉末军阀混战。 孙坚奉袁术之命攻打刘表,途中被击败。 孙坚的尸体留在刘表营中。
没有人能够取回孙坚的尸体。 只有九岁的孙权,穿着麻衣,穿着丧服,进入刘表的帐中,三言两语地请求刘表归还孙坚的尸体。 站在一旁的曹操不禁感叹“生子如孙仲谋”,孙仲谋指出。 那就是孙权。
父亲去世后,孙权在母亲吴夫人的教导和哥哥孙策的爱护下成长。
年仅15岁的孙权就已经能够跟随孙策打仗了,孙策在议事时经常对孙权说:“这些人将来都可以为你所用。”
这句话仿佛成了预言,不久孙策就去世了。
一个王子
建安九年,孙策被徐恭弟子刺杀而死。 孙策病逝时,他的孩子才两岁。
乱世之中,任命一个年幼的儿子为江东之主,不仅难以服众,还会使江东陷入危险,毁掉他亲手打下的基业。
所以孙策肯定是把江东交给了弟弟孙权,而当时孙权已经十九岁了。 他已经长大了,长期跟随孙策处理政治历史。 他熟悉江东的一切,所以孙权就在那里。 就这样,他成为了江东之主。
孙权初掌江东时,各地官员不满,发生大动乱。 许多官员公开反抗。 豫章、会稽等地的万山月也趁机发动叛乱。 这里的万山月,指的是当时躲在山里的人们。 一些少数民族的。
孙权依靠张昭、周瑜、程普等老臣领将,还请来了诸葛瑾、鲁肃、鲁迅等著名学者,安抚当地豪门和一些寄居者的心灵。旅者,成功稳定江东。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时任宰相曹操率军南下,击败了当时的豫州牧刘备。 曹操占领江陵后,写信给孙权,表示要夺取东吴土地。 决心。
此时,东吴阵营也分为主战派和主联军两派。 然而,孙权想要与曹操作战,于是在赤壁之地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战争,最终以曹操败退而告终。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刘备也在蜀称帝,国号汉。
就在两党称帝的时候,孙权居然上书曹丕,请求归魏。
曹丕见状,欣然应允,封孙权为吴王,并赐给他九罐。
刘备也将关羽之死归咎于东吴,并调动蜀汉全部军队攻打东吴。 不料他却让东吴将军陆逊烧毁了连营。
他们在夷陵之战中惨败,而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也在白帝城病逝,给诸葛亮和刘禅留下了很大的混乱。
孙权大帝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久为吴王的孙权终于在武昌登基称帝,国号吴。
三国时期孙吴政权正式建立。 孙权即位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奠定国家的基础。 毕竟此时的孙权已经相当年轻了,所以立长子孙登为太子。
孙登自幼酷爱文学。 他精通射箭、马术,也善于处理政务。 孙权非常信任这个太子,但不知什么原因,孙登却病死了。
孙权逐渐走出丧子之痛后,也发现朝中太子之位空缺,对国家极为不利,于是立三子孙和为太子。
孙和年轻时与大哥孙登关系十分密切。 在大哥的影响下,孙和也成为了一个彬彬有礼、儒雅的人。
而且他从小就聪明聪明,很受孙权的喜爱。 另外,他的母亲王夫人很受孙权的喜爱。 因此,孙登病逝后,太子之位就交给了孙和。
为了让孙和日后能顺利登基,他还请当时的大儒教孙和如何为王。 当时,孙和受到朝廷众臣的高度赞扬。 然而仅仅三个月后,他就让四儿子孙和称霸。 他被封为鲁王,对鲁王孙霸非常宠爱。
孙霸也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王子。 他对太子孙和并不服气,所以他也想争夺太子之位。 这也导致了东吴与南禄长达七年的纷争。
南鹿之战
因为孙权在被立为太子后三个月内就册封了自己的四子孙霸为鲁王,而且对孙霸极为宠爱,以至于孙霸作为太子的标准和开支都与孙霸相差甚远。和皇太子的一样。
虽然后来很多官员都劝孙权不要太偏袒鲁王,但在礼费上应该让鲁王和太子有所不同,不要让鲁王凌驾于太子之上。
当然,孙权对这些官员的建议置若罔闻,根本不予理睬。 就这样,孙霸在孙权的刻意纵容下,开始了夺取皇位的行动。
本来孙权非常疼爱太子,但是太子没有一个像样的母亲。 渐渐地,孙权甚至不喜欢太子了。
太子孙和的母亲是王夫人。 由于孙和被立为太子,母亲比儿子更有价值,所以王夫人就合法地成为了皇后。 然而,皇后却非常愚蠢。
有一次,孙权病重,需要有人照顾。 只要此时他能在孙权身边,等他痊愈后,他一定会另眼相待。 作为一个皇后,王皇后是最有资格照顾孙权的人,而这个皇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嫉妒,趁着孙权病重之际,将孙权最宠爱的妃子全部赶了出去。宫殿的。
而且孙权病重,她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儿子很快就会继承皇位。
但没想到,孙权病愈后,得知王后的所作所为,更加不喜欢王后,甚至逐渐疏远了太子孙和。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真是在欺骗自己的孩子。
孙和有一个欺骗孩子的母亲,而孙霸却有一个好帮手,就是孙权的长女全公主孙鲁班。
孙鲁班是孙权的长女。 由于她是长女,所以从小就受到孙权的宠爱。 为了给孙鲁班找一个好的归宿,她选择了周瑜的长子。 然而没过几年,周瑜的长子去世后,孙鲁班就成了寡妇。
作为一个父亲,孙权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在家成为寡妇,于是他为她找了门亲事。 这次,由于公主的丈夫姓权,孙鲁班就随夫姓,被称为全。 公主。
全公主的生母步夫人,当时深受孙权的宠爱。 然而,王夫人后来得到了孙权的青睐,卜夫人逐渐失宠。 全公主见母亲的处境是王夫人造成的,自然就不喜欢王夫人了。 其子,太子孙和。
为了解除孙和的太子之位,她作为长公主,一心辅佐鲁王孙霸,时不时地向孙权出谋划策。 她的话里充满了对孙和的诽谤和对孙霸的赞扬。
按理说,孙权应该能看出全公主是倾向孙霸的,只不过当时孙权已经不太喜欢太子和王夫人了。
所以全公主的话很是听在孙权的耳中,所以孙权本来就已经有了废太子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直到两派不和才得以实施。
随着太子与鲁王争夺太子之位的激烈竞争,朝廷官员开始纷纷选边站队,形成了党政。 两人原本的相互议论,如今已经演变成党政,严重威胁国家法令的执行。
于是孙权多次下诏斥责此事,但双方争执白热化,谁也不肯先放手。 于是孙权用雷霆手段,直接废黜了太子孙和,并流放了孙和。 被处以死刑。
当时的宰相鲁迅也受到孙权的斥责,不久就去世了。 无数其他官员被杀、被监禁或被革职,朝堂大多空无一人。
灾难性的后果
事实上,当时东吴的社会状况并不乐观。 连年战乱,自然灾害频发。 如果朝廷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东吴迟早会落入曹魏之手。
然而,正当他要安抚百姓的时候,朝廷却发生了大乱,太子被废了。 于是,孙权只得立小儿子孙亮为太子。
孙亮即位时还不到十岁,根本无法处理朝廷事务。 朝政由权臣把持,这就导致了东吴出现官强弱的现象。
南鲁之战后,朝廷中的能人大多被罢免,造成了东吴后期的废人。 只能是案板上的鱼,任人宰割。
结论
孙权虽然是东吴的缔造者,但他的后人也勇于用“大”字作为他的谥号。 可惜的是,孙权虽称得上是一位有成就的割据皇帝,但还远远不够。 此谥号,尤有南鹿之争。
本来,他完全可以避免兄弟之间的恩怨。 他只需要尽早告诉孙霸,他没有资格当太子。
但正是他的盲目纵容,才导致了这件事的发生,彻底葬送了东吴的大好局面。 也许孙权想彻底推翻东吴的宗族势力,但他也把东吴推入了火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