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回首往事,似乎几代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在一个大家庭里,母子或者父女的关系似乎总是优先于夫妻之间的关系。即使现在,结婚后,虽然我们在身体上离开了父母,但从家庭的心理联系来看,亲子关系仍然排在夫妻关系之上。
后来我讨论家庭关系中到底是夫妻关系重要还是父母子女关系更重要,我听到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夫妻关系永远是第一位的。
但我心里还是有疑问。
直到慢慢的学习和实践,我才逐渐明白为什么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
因为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在婚姻中,如果总是将亲子关系置于夫妻关系之上,不仅会影响婚姻的质量,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我曾经听到一个女人谈论她的孩子。她觉得孩子的心理年龄比同龄人要小。虽然看上去是在抱怨,但语气里却明显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正是这种喜悦和满足,让我强烈地感觉到,她潜意识里是多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因为她和丈夫已经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了,只需要一张离婚证就可以了。两个成年人无法站在应有的位置,彼此温暖、相爱,所以母亲需要从孩子身上得到温暖。孩子长大了,就意味着离开。两个陌生人将如何相处?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会因为对母亲百分百的忠诚而表现出巨大的牺牲。为了满足母亲的需要,孩子潜意识里不敢长大。他会担心长大后会与母亲分离,担心母亲活不下去,他会感到深深的愧疚。所以,他在心理上不断地拖延着自己成长的时间,忠实地做母亲的好孩子,让母亲一直处于被需要的自恋满足之中。
另一种情况:如果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都无法站在丈夫或妻子的位置上,这就意味着丈夫或妻子在家庭中的功能有所缺失,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取代其中的一个。 ,站在缺席者的立场上。到了这一步,孩子就不能再是孩子了。这样的孩子虽然长大后表面上社交能力娴熟,但内心却很脆弱。当他进入亲密关系时,他内心的无助和困惑就会显露出来。
有一个来访的女孩,她的每次恋爱几乎都是三人行,因为她总觉得自己陷入了婚外情。后来追溯到她的童年,在原生家庭,母亲的功能很弱,父亲几乎利用一切机会在她面前批评母亲小时候的过错。以至于她从心底里憎恨自己的母亲,潜意识里觉得只有她才配得上“父亲”。这就是我们俗称的“俄狄浦斯情结”。如果这段“恋母情结期”没有结束,那么三角关系或许会成为这个女孩长大后的人生“主题”。她总能捕捉到已婚男人的“悲伤”,立马站在他身边。将矛头指向了这个不认识的女人。
然而,在她的内心,她也会陷入另一个困境:击败母亲意味着她失去了重要的亲密关系和照顾者,而母亲的报复和打压让她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恐惧。
她对三人之间的竞争最为敏感。除非她能放下当年的伤痛,否则她就会被这份创伤驱使去“过度补偿”——当竞争对手不是她的母亲而是另一个女人时,她就会使出浑身解数去赢得这场战争。因此,一系列不道德的恋情总是发生在她身上。
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我们通常都是基于潜意识的需求来沟通,而不是仅仅依靠我们有意识地“表现”或口头表达自己的方式。我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会受到潜意识的控制。如果两个大人不置可否,孩子们就不知道该去哪里了。
如果夫妻双方都能承担起责任,互相尊重,真心相爱,那么孩子该是孩子的时候就是孩子,该长大的时候就顺利长大。父母对待夫妻的方式和模式,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择偶和夫妻关系。
所以,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一定是主角,只有这样,才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像一棵大树,枝条就像情侣,枝叶就像孩子。只有树干挺直,树木才能茂盛。
·————·————·————·
与“心灵鸡汤”不同的是,它是半杯淡盐水……
(仙人仙语25)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6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