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鸿人生日记(1079)
谁信谁傻,那些听起来像心灵鸡汤的“银河辅导班”奇迹,不是欺骗,就是欺诈。
(一)
我从1990年大学毕业开始写作,已经29年了,从写作量上来说,写了几百万字,我写作生涯中的很多文章,其实都是读者的心灵鸡汤。
在写作的初始阶段,写一篇文章很简单。你给它起一个看起来很有哲学意味的标题,然后编一个故事,用一个抒情的结尾结束,总结一个真理或哲学。因为开头有例子,所以总结出来的真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
心灵鸡汤的文字往往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狐狸找到了一个鸡窝,但是因为太胖,进不去围栏。于是它饿了三天,终于进去了。但是吃饱之后,它又出不来了,只好再饿三天才能出来。最后它感叹,这个过程,除了满足了它的胃口,基本上就是在浪费时间。人生不就是这样吗?赤身裸体,一丝不挂,一生积累下来的财富和名声,谁也夺不走。
看,这个故事看似有道理,其实是废话。人生其实是一个过程,成功的人生就像故事里的狐狸,饱餐一顿后,才能享受人生的美好。
谁不知道生命赤裸裸地来去,如果从生下来就看到死亡,因为人人都会死而放弃奋斗,那这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
其中还有一段文字同样带有回避性和误导性:
学历就像一张火车票,清华北大有软卧,一流大学有硬卧,二流大学有硬座,三流大学有站票,专科有在厕所角落的站票。下车后,老板不会问你是怎么来的,而是看你肚子里有多少。也就是说,学历并不是评价你能力的第一因素。
现实中,学历其实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学历不是座位,而是实力。如果把学历换算成实力,那么,清华北大能承受1万公斤,一流大学能承受2000公斤,二流大学能承受1000公斤,三流大学只能承受500公斤,大专能承受200公斤。老板选人才,自然是选学历高,实力强的。
这些年的心灵鸡汤、欣赏教育、“好孩子是被表扬的”欺骗了不少人,他们真的以为说几句冠冕堂皇、振奋人心的话,真的就能改变一生,教育孩子的时候,他们真的以为只要表扬孩子像花儿一样,孩子就能出类拔萃。
昨天看到有人夸赞《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说电影体现了父爱的力量,给家长们上了几堂教育孩子的课。这实在是胡说八道的观点。我不明白有多少家长这么蠢,只靠所谓的《银河补习班》几句虚伪的哲学就能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二)
我经历了恢复高考四十多年的历史,我可以严肃地说,任何考试,只要以分数为重点,就必须做大量的练习。当然,对很多学生来说,做大量的练习可能不管用,但我从未听说、见过哪个学生不做练习,想拿高分。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近乎变态的闫主任被当成了反派,其实,一个学校要想培养出高分学生,送他们上名牌大学,闫主任的做法是正确的。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当高考成为实现阶层逆转的唯一途径时,为了分数,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考试上,牺牲娱乐、玩乐、旅行。即使在紧张的学习中,为了取得高分,也必须把与考试无关的飞机模型收起来。
电影情节可以随意编造,但现实总是如此残酷。现实中,如果你的试卷不符合考官的要求,被打了低分,你该如何扭转局面?如果在中考、高考作文中,你拼命张扬个性,胡言乱语,超出考官的标准,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对于个别学生来说,他们宁愿遇到严主任这样的老师,也不愿听马浩文这样的爸爸讲几句话,陪孩子去上几天“星河辅导班”,就把孩子带上年级前十。
有一个情节值得关注,马浩文把儿子书包里的各种资料都清空,只留下厚厚一叠课本,用尺子量了一下,告诉孩子,每天读0.1厘米,就能进步。影片并没有展现马飞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的样子,他真的是靠着模仿0.1米就进入年级前十的吗?
电影中,期末考试在即,马飞不顾老师的反对,执意带孩子们外出郊游。经过与洪水的搏斗,马飞在考试前赶回学校,在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就开始答题。
测试的结果是,虽然作文0分,但马飞的成绩却排在年级第65名,这简直就是对观众智商的蔑视。有谁觉得可以的话,你们可以选一所学习氛围好的初中,看看用什么方法,几个月内,就能把年级倒数第一的成绩提高到前65名。
千万不要迷信这两句话:“永不停止思考,永不认输”和“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靶子,如果连靶子都找不到,那每天拉弓还有什么意义?”
这两句话听上去很有道理吧?但仔细想想,它们和“只要吃饱就不会饿”有什么区别?这两句话其实都是胡说八道的真理。每个人都会编造这几句话。
(三)
励志故事看多了,你就知道它们是麻药,看的时候觉得有意思,有理有据,很感人,但是看完之后就完了,你还是那个你,你不会因为几句看似哲理的话就改变自己。
所有的心灵鸡汤,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一是态度,比如“知足就是最大的幸福”;二是行动,比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想看,任何一篇激励读者积极向上、奋发向上的心灵鸡汤文,都不能超出以上两句话的范围。
今天还在一个叫News Breakfast的公众号上看到了这样一段励志语录:
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想变得透明;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变得轻快。时间在前进,生活倒退。在这个时代,我们大多数人都急着向前走。似乎谁跑得最快,谁就离幸福最近。
佛说,在黑暗中,你要成为自己的光。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会发现,无论身在何处,照亮我们心灵的那束光,其实就在我们心中最温暖的地方。无论我们怎么跑,跑得快或慢,它一直都在。
这句话读起来很好听,可是谁能告诉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想了半天,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有梦想,要有信念。
与“永不停止思考,永不放弃”和“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靶子,如果连靶子都找不到,那每天拉弓还有什么意义呢?”很相似。
电影《银河补习班》其实就是想给观众灌输上述的心灵鸡汤,所有的故事都是假的,那些看似很有感染力的剧情,其实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故事其实都是为了所谓的哲学而伪造的。
一位朋友告诉我,她丈夫是一名高中老师,看《银河补习班》时,忍不住破口大骂。离开影院后,老师怒道:“这怎么能叫励志呢?这是在误导学生。”提高学生成绩,不是靠着课本厚度来衡量的。要想从年级倒数第一升到前十,不做练习、不努力学习,无论说多少梦想、喊多少次永不放弃,都是白费功夫。
(四)
抛弃道德讲情怀、抛弃考试讲素质、抛弃能力讲爱国,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毛病,银行辅导班也在有意无意地犯着这个错误。
电影看似拒绝应试教育的功利,但马飞的成长进步,却是成绩进入年级前十。考试有考试的规律,马飞成绩进入年级前十,但他却省去了做题、背诵等高分必须付出的努力。
这种人为地把成绩和理想割裂开来的故事其实是无稽之谈,其实社会现实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一般来说,如果你未来的理想目标是技术性很强的,那么你青年时期在学校的成绩一定很好。
如果淡化了学习的辛苦,马飞迅速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梦想,那岂不是贬低了观众的智商?如果有人觉得这样的电影很感人,那就回家给孩子讲一些振奋人心的励志格言,或者在考试前几天带孩子放松一下。试试看,你孩子的成绩会下降的。
素质教育迷惑人,应试教育考验人。如果你是家长,就不要妄图靠所谓的父爱和银河补习班的鼓舞,让孩子考进年级前十。记住,那是白日梦,不可能实现。那种难度,比马飞在太空中接电路板还要难。
学习是枯燥的,每个孩子在实现理想之前,都必须克服自己的懒惰,激发自己的上进心。励志格言有其独特的激励作用,但要想实现成长的硬指标,必须在考场上勇敢前行。任何试图绕过考场的理想都是空中楼阁。
当很多人沉醉在《银河补习班》的父爱和励志格言中时,我想提醒大家,如果你是普通人,成长就意味着在学校里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那些如心灵鸡汤般的《银河补习班》不是欺骗就是骗局,谁信了谁就是傻子。
如今,已经不再是二十年前可以不考虑学历就可以谈创业的阶段,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