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怎么读?读多久,读多远?......
他们的读书故事感人至深、感人肺腑、令人感动,读书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把对读书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和同事。
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2022届宁波市青年教师读书先锋!
这些青年教师有的在城市,有的在农村,有的在一线教师,有的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信仰,当成一名教师的实践和责任,从阅读中获得成长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书写阅读的故事。
陈梦霞的职业读书史
教师的阅读能力能达到什么程度?
“天雨流芳”在汉语中是“雨水从天而降,滋润万物”的意思,但如果用纳西语理解,就是“去读书”。这两件事的美妙交织在一起,就像读书遇到了言之乐读书会,我的成长遇到了刻苦读书的挑战。清晨花开,月夜明,我们目光相接,心心相印,最终到达目的地。
我的职业阅读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读书前和读书后。改变是一个人的随机打卡和一群人的有计划的坚持。这里面有三种形态:读书的意愿,一个人乐此不疲的小乐趣;KenDu,推动日常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挑战;KenDu,推动区域深度共享阅读的平台。
Kendu:黑暗的房间遇上光明,恰到好处的刺激
2018年12月11日,我第一次真正体验了“言之乐”读书会,在刘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全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校“春晖中学”,在这里追寻伟大教育家的踪迹:原来,夏夷尊先生在这里写下了著名散文《白马湖的冬天》,夏夷尊、丰子恺、朱自清三人共同生活在白马湖畔,朱自清也和夏夷尊、丰子恺、朱光潜等名师都在该校任教,成就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誉。 这次高质量的见面打卡,共同寻找教育大师的足迹,是“诵读教育名著,争做新时代好教师”主题读书活动的实践版,一个别出心裁的模式,让我耳目一新,点燃了“言之乐”团队的兴趣和归属感。在看到春晖里那些名家留下的生活痕迹和书法作品后,我才明白,这些都是志同道合的同事们相互促进的个人故事,也点燃了我对“言之乐”团队的向往:一起读书,在实践中体会,对于当时只是纸上读书的我来说,就像在暗室里找到了一盏灯,得到了一些指引。
台上的讲座韵味十足,台下观众被暗暗唤醒。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总是浅薄的,光看书往往读不透、读不深。读书会上的活动犹如春风拂面、细雨绵绵,帮我解决了这个困境。为此,一开始我喜欢赶场。有一次约了叶圣陶的一本书《假如我是老师》,至于时间地点等细节,我都记不清楚了,但那个场景的感觉还在。当刘老师讲到陶行知、朱自清、郭沫若等文学大师的事迹,甚至为我们还原他们的朋友圈时,我看到了读书的另一种魅力。一本书就像是布一条线,不停地看、布,直到线变成一张网,里面装的是知识,是经验。刘老师曾说过,你读过的东西,永远都会在你身上有所体现。 当你看到别人和我年龄相仿,可以在台上轻松自信地演讲,不用讲稿。而我,明显的区别,激起了我在台下的斗志。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加入到努力学习的队伍中。
阅读:潮流停止并成为承诺
在遇到言之乐之前,我就是这种状态。读书就像森林里的一条小溪,无论弥漫着硝烟还是风沙尘土,都无法阻挡它那纤细却又活泼的敏捷。更有意思的是,在我的读书森林里,这条小溪没有奔向大海的意识,它东游西荡,不断试图向各个方向分裂,享受着人气旺、势不可挡的快感:我被书名提示,于是《月亮六号》出现在我的书架上。《女巫必须死》、《别搞笑,费曼先生》和《苏菲的世界》都是名字能让我跃跃欲试的书。我被封面吸引,于是读了《阁楼里的光》,《生活绘本》、《我是一只猫》等书,成为我书架上特别的装饰。 我被书评所启发,于是《人生四课》、《表达极简主义》、《追随勇敢的心》等心灵鸡汤化身的书就塞满了我的书房……而这些书渐渐占据了我书房的半壁江山。书柜上的书大多没有看完,或者看完之后没有完全理解。这样的阅读更像是我自己的小打小闹。就拿读书征文比赛来说吧,可能因为看书断断续续、看得肤浅,我对书评一窍不通。写作真是让人头疼,参加比赛也没什么波澜。
改变我的,是那份约定。读书会成立一年半左右,在朱永新教授牵头的新阅读研究院正式发布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后,刘老师向部分读书会成员征求意见,发起了一项“阅读挑战”活动,旨在培养教师阅读毅力。这项活动要求每位参与者每年阅读12本书,为每本书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原创反思,每位参与者都要提交一份签名的承诺书。尽管条件艰苦,但全区80位老师还是加入了这场他们“死心塌地”的读书活动,而我在关注了一年之后也选择加入。
读书变成了一场奋斗到底的斗争。在读书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那么可爱、亲切,总有一些书,读一遍很难懂,但读两遍就会有所收获,读三遍就会感到幸福。比如前不久我刚读完奥恩写的《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一气呵成,第一次读,明明讲的是教育,这是我的专业,但又和我了解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经历都有差异,第一次读很难产生共鸣。如果是我平时的读书,没有任务、没有目标,没有要求,我可能就会草草读完,但读完它让我珍惜每一本晦涩难懂的书,激起了我挑战的欲望。想要和别人的思维碰撞,首先要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 读书的时候,不懂的地方就开始纠结,又去网上找链接。最不能错过的是别人对书的解读,往往能提炼出一本书的精髓和主线,让你理清阅读的脉络。读书不是一个人的事,往往是百家争鸣、集体精神的碰撞。
去年寒假,全国隔离在家,诗情画意、远方都被拒之门外,但这却为我提供了一场阅读的盛宴。我参加了言之乐发起的所有征文挑战,四次参赛三次获得一等奖,其中一次还送往市区,荣获宁波市教育系统第八届读书节教师读书征文大赛一等奖。我当时心里只是开心,仿佛找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途径,攻克了写书评的难关。后来还受到刘老师的表扬,肯定我的成绩不是小成绩,而是难得的成绩。一纸协议,加上一次次喜悦的冲击,让阅读之流突破重重阻碍,自信地流淌,源源不断。
Kendu:冬树春花,自然又自然
我看过很多老师的成长故事,他们都说,虽然一路走来很漫长,收获很多,但其实很享受这个过程。读书不只是翻阅书籍,也可以是一种交流书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与作者对话,交流思想,结合现实,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2019年10月,“言之乐”读书会举办了一场读书分享会,分享会的主题是天津中学吴琪老师的《阅读照亮教育人生》。那是我第一次通过读书会门户网站参加分享会。很快,我代表蛟川街道中心幼儿园党支部,成为镇海区教育系统组织的党建案例演讲人之一,在全区进行了直播。这是我最近一次上台演讲。事后我跟朋友说,我很紧张,因为这是面向全区教育同仁的直播,而且是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题,演讲过程、演讲稿的撰写、PPT的制作,我都十分用心。幸好,真正上台演讲的时候,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才得以消散,虽然演讲内容与预定演讲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还算可以。 事后我也思考过是什么让我能够顺利完成演讲。最大的功劳肯定不是那几天的紧张准备,而是之前长期的积累。在言之乐,我有过云直播、即兴演讲等形式的实战经验。前期,我参加过以《解码教育》为主题的面向宁波全教育同仁的云交流会。这些经验当然让我不那么紧张。上台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做好了。
我喜欢三毛《送你一匹马》里的一句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就变了。很多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很多读过的书,都成了往事,不再记得了,其实它们还是有潜力的。在气质里,在谈吐里,在心胸的无边里,当然,在生活和文字里。随着我和颜之乐一起成长,这句话有了更丰富的诠释。每一次活动,每一个交的朋友,每一本读的书,都帮我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在我内心深处,响起了春雷。读书就像春草,甚至比春草还要好,它能走得更远,走得更远。一颗用时间灌溉的种子,当养成习惯,会给我们惊喜的回馈。正如吴奇先生在《阅读照亮教育人生》中提到的那样:阅读,是你我一生的使命。
雨水在这里流动,风景在这里美丽。在这个挑战里,在这个平台里,去读书,我会走得越来越远,走得越来越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