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主义者绝对无法解释“友谊、感恩、慷慨、同情、自然情感和公共精神等人类生活的核心行为”。
这句话出自特里·伊格尔顿的《幽默》。
“回村三天,二叔治好了我的内心矛盾”视频火了。 这是时代创造的不幸和幸运。 当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平静而幽默地讲述苦难的故事时,观众注定会两极分化。 差异化。
左转的人将其视为精神内耗的解药; 向右转的人将其视为“精神癌”。
质疑声不绝于耳
当“不怕牺牲、追求胜利”等词语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时,就触及了“利己主义者”、“愤世嫉俗者”的精神门槛。 嘲讽苦难、集体主义已经成为少数人的“普世价值观”。
歌颂美丽、坚韧等品质,是否已成为继“平凡、自信”之后又一个被污名化的词语?
也有不少人质疑“二叔”苦难的真实性,并截取各段文案对其进行一一批评。 然而,小说需要有逻辑性。 现实只会打开你的心扉,迫使你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 当生活的苦难落在普通人身上时,你只能服从、接受、忍受。
归根结底,也不难理解。 每当网络上爆出耸人听闻的事件时,总有一些人高调地说“你不懂,我不是肮脏的人,我只是生活在泥潭里,不沾污”。 而他积极参与这个话题,不断批判善良,将自己视为揭露黑暗的战士。
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早在上个世纪,鲁迅先生就对这群人作出了深刻的评论:“当一个士兵战死沙场时,苍蝇首先注意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高喊着,感到自豪,认为他更优秀。”比死去的战士还要英勇。”
通过短视频寻找精神家园
随着短视频的不断发展,“心灵鸡汤”短视频逐渐被时代淘汰,受众接受信息的能力也随着时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最明显的特征是“城市年轻人的精神空虚”,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在乡村寻找精神家园。
正如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所说:“城市容不下我的灵魂,乡村容不下我的身体”。
从李子柒开始,乡村生活成为流行题材。 据互联网统计,每天有超过2亿人在各平台观看农村短视频。 这类视频的题材往往是传统美食、工艺、民俗、民俗、风景等。 让那些生活在钢铁森林下、背负着房贷、车贷、养家糊口的农民工,得到片刻喘息的机会。
还有今年年初走红的张。 他用写实的镜头记录了东北乡村的淳朴。 破旧泛黄的80年代花艺窗帘、老式储水的大陶罐、舀水的勺子、需要人工生火的炉子、漫无目的地奔跑的厚棉鞋……场景精准得让人“秒杀”老互联网人寻根。
接地气的乡村生活短视频满足了观众对“慢生活”、“乡村田园”的期待。 它们也是很多人治愈心灵的良药,在感官层面引发共情和共鸣。
短视频博主李子柒
“隐于野”的李子柒和“隐于乡”的张,折射出中国几千年存在的隐性文化。 这种对“精神故乡”的向往和渴望,由血脉传承,刻在基因里,最终在短视频时代被唤醒。
从平台角度来看,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主流中短视频平台也非常看好乡村生活题材。 去年年底以来,他们一直在推动“新农民计划”,为农村、农村视频提供流量激励。 在“平台扶持+人气推荐机制”下,一大批三农领域的创作者受益于这波流量红利。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2018年至2021年,全国农产品网上零售额逐年增长,分别达到2305亿元、3975亿元、4158.9亿元、4221亿元。 农村短视频日均点赞量超1.5亿,农村在线直播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各类农产品品类不断下滑。
当乡村生活成为一种购物方式时,用户能否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慰藉? 答案是否定的。
年轻人需要精神家园,老一辈网民需要寻根,而这一切都是乡村题材短视频成长的土壤。 通过了解一个小村庄的生活,我们仿佛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
针对“二叔”巨大的流量,作者“一哥猜”公开拒绝让二叔直播带货,只希望“二叔能在那个小房子里,安静地和奶奶一起生活”。山村。这是这个故事最好的部分。” 一个圆满的结局。”
但亿万网友在寻找自己的精神故乡,却依然看不到尽头。
锌金融
入驻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家网\新浪新闻\凤凰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一点新闻\36氪\钛媒体\虎秀\揭新闻\人民情报等50余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