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蜀汉到底有没有设置史官?蜀汉的史料为什么如此简略稀少?

御史中丞什么官职_三国御史中丞是什么官_御史中丞是三公吗

东汉

曹伟

蜀汉

东吴

西晋

三国史料中,蜀国的历史最为简短。 究其原因,陈寿在《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三皇后传》中说:“国家无历史,无官可记,是故有有”。诸葛亮虽然善于治国,但凡此种种,至今仍不得而知。 难道诸葛亮为了独揽大权,故意没有史官? 为什么蜀汉的史料如此简短、稀疏?

【刘世军·历史群】开群了! 文末有进群方法。 欢迎大家进群交流~

三国史料中,蜀国的历史最为简短。 究其原因,陈寿在《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三皇后传》中说道:

该国无历史,无官员记载。 因此留下的东西很多,灾难也很多,书籍也数不胜数。 尽管诸葛亮在治国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所有这些以及其他的事情仍然是不完整的。

有人认为蜀汉时期没有史学家;有人认为蜀汉时期没有史学家。 他们甚至进一步认为,这是诸葛亮故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独揽大权,不受史家干涉,避免留下越权的名声。 尤其是陈寿说:“诸葛亮虽然善于治理,但还是有这样的事情做得不好。”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 经常被引用的一个证据来自《后师传》。 《后师传》提到景耀三年(258年):

史官说景行相见,于是赦免,改年号。

三国御史中丞是什么官_御史中丞是三公吗_御史中丞什么官职

刘禅:别问我毛尧身上为什么会有“历史学家”

你看,这是陈寿自己写的。 蜀汉就有史官,怎么会“国无史,无官可记”呢?

那么,蜀汉王朝有没有设立史官呢? 难道诸葛亮为了独揽大权,故意不设置史官? 为什么蜀汉的史料如此简短、稀疏?

凌太师——不是历史学家的“历史学家”

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历史学家。

这是一个问题吗?

看起来可能不是这样,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先看《后夫传》中提到的“史家评星观”问题。 从古至今,无论是专业学者写的论文,还是爱好者写的文章,都一直在为这个问题而苦苦挣扎。

甲方认为,既然《后主史》明确注明“史官”,那么蜀汉必然设立了史官; 乙方反对,称该史官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天官、历官,与从事历史著作的史官无关; 甲方还表示,既然“历史学家”这个名字一定和历史著作有关,那么天文历法和历史著作并不冲突。 比如,司马谈、司马迁父子都曾担任过太史令; 乙方有人说,太史令本来就是天官或者礼官,不是礼官。 历史学家...

尽管争论不断,但核心问题仍然是《后夫传》中的“史家”二字。

什么是历史学家? 几乎每个人都会说他们知道,只是记录史实、收集史料、写史书的官员。 简而言之,他们是从事历史写作的官员。 尤其是因为“太史公曰”四个字,太史令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均担任太史令。 正是这个立场,便利了他们对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最终创作出了司马迁的巨著《史记》,即“史家的绝唱,无韵的离骚”。

御史中丞什么官职_御史中丞是三公吗_三国御史中丞是什么官

大家好,我是司马迁,我为太史令带货……不,我是代言。

因此,司马迁所侍奉的太史令是一个“从事历史书写的官员”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这个太史令前面必须加上“司马迁掌管”三个字。

汉武帝时期,太师令继承了先秦太师的传统。 一方面,他负责记录事件、编纂历史,是历史学家; 另一方面,他掌管天文历法,是天官。 当时太史令的著作涉及天文、历法、礼乐、计算、算术、灾害、书籍等诸多领域。 记录历史只是他的职责之一,写历史书是一份可以做的工作,但如果他不做,没有人会追究他的责任。 。

汉昭帝以后,太师令不再负责接收县、州会计文书。 史官的作用逐渐减弱,而天官的作用却日益凸显。

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五十六年),官员建议太师编撰吉祥集,光武帝没有批准。 截至今年,太师负责录制的内容与国家历史无关。 太史令彻底成为了天官。

具体来说,东汉太史官员隶属于太常。 《汉书大志》卷二十五《百官志二·太常》云:

太师命一人,六百石。 此注曰:掌时、天历。 岁末将至,新的日历即将奏响。 国家一切祭祀、丧事、婚姻等事宜,均以吉日、时令禁忌为主。 任何一个国家,每当有吉祥或灾难的时候,都要牢记在心。 程孤身一人。 明堂、灵台大臣,身价两百石。 此注曰:二成负责镇守明堂、灵台。 灵台掌掌日月星辰,皆属太师。

太史作为天官,不记得任何历史。 但其中记载的内容仅限于“吉祥应灾”,与我们记录言行事件的历史学家的理解相去甚远。

尽管如此,太史令作为天官,一直被称为“史官”,这也成为了后来许多官司的导火索。

比如刚才提到的官员建议太史编纂一部吉祥事集。 据《后汉书·卷一·光武帝实录》记载:

宜命太师编撰文集,传于世。

光武帝没有批准,理由如下:

他一向谦逊无德,在掌管各郡州时常常有不妥当的举动,所以史家很少记得他。

这里的“史家”就是“太师”的意思。

御史中丞什么官职_三国御史中丞是什么官_御史中丞是三公吗

刘秀:根据我的经验,被称为历史学家的人不一定是历史学家。

又如《宪宗孝明实录》卷三记载。 永平三年(六十年),汉明帝下诏:

拜于郊外,上灵台见史官。

此前引述的《汉百官志续》称,灵台归太师管辖,其职责是“掌管日月星辰”。 这里史家仍指太史,即天官。

三国时期称天官太史为史官的习惯并未改变。 《三国志》卷二《魏书二:文帝年谱》裴注引《魏书》延康元年(220)三月:

丙戌,命史官报修仲、礼、羲、和之职,而其望如天,历如日月星辰,以循天时。

作为一位天官,太师不仅被别人称为史官,他自己也自称为史官。 《文帝年谱》引延康元年十月辛亥所记载的《献帝传》:

太师宰相徐质向魏汉报告说,他看到了谶语,并对魏王说:“官职是史官,研究符箓,勘察,看看谶语的效果。”我想在会议期间听到。”

徐质当时为太史丞,后升任太史令(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和《书》卷十二卷《天文史记》记载)晋”)。

无一例外,这些被称为“史官”的太史令、太史成,都担负着天象、谶语、历法等职责。

可见,无论是担任主官凌太师,还是担任副官太师程; 无论自称还是他人,太师令作为天官,都被称为“史官”。

蜀汉自称是正统汉朝,很多制度都是继承于东汉的。 《后主传》中提到的“史家言景星辰”,也与天象和“史家”有关。 这个所谓的“史官”只能是担任天官的太史,与“从事历史著作的史官”无关。 “没有关系。

不过,也有人指出,陈寿说“灾祸生于书中”,所以蜀汉的天官也缺席。 当然,反对者会用《蜀书》中关于灾祸的几条记载来反驳,进而认为陈寿的《灾怪书》是无稽之谈。 这怎么解释呢?

其实,只要不对《灾经》进行绝对化解读,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灾祸”的字面意思是没有灾难的记载,但与前一句“有很多事情要做”相比,它的意思是灾难和灾难的记录很少。

西汉、东汉、蜀汉:史学家只招兼职人员

当然,史官不仅可以指东汉以来负责天文历法的太史,也可以指从事历史书写的官员。 这类官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事历史工作的“史官”。

今天看来,编史书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而且费时费力。 当然,历史学家必须找到专业人士。

但东汉时期却并非如此。 即使把西汉和东汉加在一起,也找不到一个专业的历史学家。 所有历史学家都是兼职工作。

前面说过,西汉的史学家主要是太史令。 太史令既是天官又是史官,原本是兼职官员。 这与早期史家与天观同源有关。 东汉时期,太师令成为职业天官,但史官却从未成为独立的职位。

三国御史中丞是什么官_御史中丞什么官职_御史中丞是三公吗

有趣的是,兰台,东汉初期的国家图书馆、档案馆和国史馆,实际上是纪委(御史台)的下属机构

即便如此,记录历史的工作还是要有人去做。 当时,历史书写工作主要由兰台(明朝时期)、东莞(章帝至献帝时期)、秘书监(明帝时期)三个机构负责。献帝)。 用今天的话说,这些机构就是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 具体工作人员叫兰台雷士、东莞学校书记郎中(学校秘书)、秘书督导员。 从这些官职的名称也可以看出,藏书楼负责校勘文字,秘书官负责书籍。 他们是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的管理员以及出版社的编辑。

然而,这些图书管理员和编辑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守护着书籍(当时纸张还不普及,也没有印刷技术,所以书籍是稀有资源)和档案。 让他们负责历史写作的工作。 这只是先到先得的原则。 月亮。

具体来说,历史书写工作有两种:一种是记词记事,即先记录刚刚发生的事情,作为“注释”; 另一个是编史书(特别是编纂本朝国史),就是“修史”。 负责标注的可以称为标注者; 负责编纂历史的人当然可以称为史学家。 然而,注释者和历史学家之间的区别往往并不那么明确。 汉魏时期,大多数史学家既是史学家,又是注释家。

举个栗子。 我们通常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帖,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想法; 有一天,有人突然整理了自己和朋友朋友圈的内容,最后据此写了一本书。 所以发朋友圈在前面的就是标注者; 后来编撰这本书的人就是历史学家。 发朋友圈、自己编书的都是历史学家,既担负着注释的责任,又担负着编辑历史的责任。

如果朝廷需要编修历史,尤其是东汉以来开始系统编修朝史,首先想到的就是兰台令史、校史、尚书; 此外,朝廷还会从其他机构中借调合适的人选,共同组成“‘国史编纂组’,负责编修史书。地点自然是选择就近的东莞兰台或者秘书监狱。”编史如此,注释亦如此。

也就是说,东汉时期有履行编纂历史、注释历史职责的史官,但这些史官都不是专门从事历史写作的职业史官。 他们要么是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的管理员,要么是国家出版社的编辑和校对员,要么是从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借调的公务员。 总之,如果有事情发生,大家都会修改历史注释。 修改完注释后,大家就各自回到各自的家中寻找各自的母亲。

蜀汉时期就有这样的史学家。 蜀汉也有自己的国家图书馆,仍称东莞或秘书。 蜀国历史虽短,但能考为秘书的人有五人,分别是却正、陈寿、王充、司马胜智、西隆。 按照东汉的制度,他们都是兼职史官。 因此,从东汉兼职史官制度来看,说蜀汉“不顾历史”是错误的。

蜀汉王朝是三国之中唯一没有专职史官、也没有修史建树的政权。

但三国时代毕竟不是汉朝。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三国志》写于西晋,西晋是曹魏继承的。 如果从曹魏或者西晋的角度来看,像蜀汉这样的兼职历史学家确实是“国家不关心历史”。

因为曹魏诞生了一位专业的专职历史学家——书吏。 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3年),在中书省设立尚书郎,负责史书的编纂和注释。 《晋书》卷二十四《止观志》载:

魏明帝太和中,下旨置蜀郎,开始在中书省任职。

第一位担任此职的人是尚书尚书的魏羌。

这一次,郎不再是“秘书”,也不再是“合作者”,而是八经的“作者”。 前图书管理员和编辑转型为职业作家。 这是朝廷设立专门负责编修国史的官员的开始。

御史中丞什么官职_三国御史中丞是什么官_御史中丞是三公吗

魏明帝曹睿:别只记得我是“女装老大”,我是专业史学家的创始人

除了作者之外,曹魏还有秘书负有兼职史官的职责,但专职史官的趋势却是不可阻挡的。 嘉平年间(249-254年),司马懿执掌朝政,给左佐郎指派了三名“辅佐”。 晋武帝太始(265—274)初年,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

从此,历史学家不仅有了自己的专门岗位,而且有了专门的机构,甚至专门的办公室。 与这样的专业史学家组织相比,蜀汉王朝的兼职史学家确实可以称为“国家不关心历史”。

当然,你会说,我过于笼统了。 我们讲了东汉、曹魏、西晋、蜀汉,但没有讲东吴。

其实东吴曾经和蜀汉类似,也实行兼任史官制度。 东吴最晚在孙权晚年就有了史官,但这一制度却是在西汉实行的——东汉时期已经独立的天官太史令重操旧业,成为合体。天官、史官的地位。

当然,东吴也有创新。 太史虽然同时兼有天官和史官的职能,但担任天官和太史令等太史官的人只负责天文历法(如吴范、陈邈、公孙腾、赵大),而担任史官、太史令的则只负责历史著述(如吴范、陈邈、公孙腾、赵达等)。 如丁甫、韦遥)。 因此,东吴的太师令虽然说是兼职,但实际上他正在向专职官员发展。

东吴末代君主孙浩在位期间,在中书省设立秘密阁,即国家图书档案馆。 东关令、程负责簿记。 东莞令城不仅是一名专职的图书馆员,同时也是一名兼职的历史学家。 比如担任东关令的华和,担任东关令、东关左丞的周处,都参与了东吴史的编修。 这是东汉兼任史官制度的完整翻版。 从制度设置上看,说东吴初期也有“国家不顾历史”似乎没有问题。

但没有人这么说东吴。 为什么?

因为孙浩很快改革了史官制度,设立了左国史和右国史,其中左国史负责编修国史,右国史负责注释日常生活。 左右国史不仅是专职史官,而且分工明确,比曹魏的作者郎还要专业。

御史中丞是三公吗_三国御史中丞是什么官_御史中丞什么官职

暴虐的武魔皇帝孙浩,偶尔也会有一些亮点。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早期的兼职史官,还是后来的专职史官,东吴最终都产生了一部正式成文的国史——《吴书》。

如前所述,历史学家有两大责任。 一是编修国史,就是国家花钱、花人来整理、编修国家的历史。 东汉时期已有编纂国史的传统。 班固在担任兰台令使期间,基本完成了著名的《汉书》。

从此,东莞成为历史修正地。 东汉朝廷组织大量人力编修国史。 它持续了80多年,至少有19人参与。 经过三次大规模修史,终于编成正式国史《东莞汉集》。 但此时的国史修订还只是一种传统,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东汉灭亡后,魏国和吴国都继承了官方编修国史的传统。 曹魏王朝先后由尚书殿书卫坚、侍中殿书应绪、书郎王慎主持。 《魏书》历时二十余年才完成; 东吴时,隶属太师令丁甫、郎中项君、太师令韦尧等人管辖。 (后任侍中主左国史)、左国史薛瑛先后主持。 《吴书》历时二十多年才完成。

至于蜀汉王朝,却没有任何成果,甚至没有任何历史编纂活动的记载。

从这个角度来看,蜀汉这个“无史之国”不但没有设立专职史官,而且根本就没有编撰一部像样的国史。 可以说,蜀汉“国家不设(专职)史官(官)”是东汉僵化制度的继承; 而“国家不立(国家)历史”则是对灵活传统的放弃。

注有官,注亦无官

抛弃了灵活的传统,除了编纂国史外,还着眼于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笔记的收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注释。 西汉时称为诸记,东汉时称为笔记、日常生活笔记或笔记。 汉代没有专门负责注释的官员。 注释人员仍是兼职,一般有两种。

一是有关官员撰写的,如各级官员撰写的文件日志、有关官员撰写的活动记录、当地县提交的地方报告等。参加者范围包括高级官员(例如历史悠久的太尉府)录,太常亦有录)、尚书令、侍中、御史中丞等重臣,下至府州记事处主簿、记事处主簿(主簿)、商吉、施施等官员。 内容和人员都相当广泛。

御史中丞什么官职_三国御史中丞是什么官_御史中丞是三公吗

文件存放地兰台、东莞也可以使用“大案文件术”

这种记录就是由工作报告组成的“大数据”。 它没有历史意识,更像是一个原始档案馆。 我们可以称之为“A类笔记”。 负责标注的人实际上不能称为真正的标注官。

另一种注释是由历史学家完成的。 西汉时主要负责太师令,东汉时主要负责兰台令侍、萧书郎。 尤其是东汉时期,记载的大部分都是关于皇帝(包括东汉实际掌权的皇太后)的言行。 与原始档案不同,这类历史学家完成的笔记更加规范、专业、条理清晰。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七十二年),班固完成了为光武帝撰写的《建武笔记》。 自此开始,东汉历代皇帝都有史家整理的笔记。 汉献帝史官荀曰在其《神鉴·时事》中说:

先帝故事有日常生活注释,日常动静都要记住。 宜恢复其风范,主管内史,记录内政。

安帝五年(118年),史家为邓太后撰写了《长乐宫注》,开创了为太后、为活人写注的先例。

总之,东汉时期的注释不再是单纯记录言行,也不仅仅是原始档案。 它们经过注释者的编辑加工,有一定的结构和标准,形成了皇帝、太后的校注体系。 的传统. 这种注释的演变版本可以称为“B 型注释”。

三国时期,魏、吴也十分重视注释。 曹魏设立专职史官左郎、左佐后,注释工作自然就归属于文字官员。 《通典》卷二十一《止观散》载:

从魏到晋,他所著述的都是日常生活。

《唐刘殿》卷八《门下笙》云:

魏晋以来,皆着书立国史。

东吴左右国史分工明确,右国史具体负责注释。

三国御史中丞是什么官_御史中丞什么官职_御史中丞是三公吗

陈寿,《三国志》作者

由于蜀汉时期有一位兼职史官担任东莞司,按照东汉的制度,这位兼职史官肯定是同时兼任史官和注释者的。 也就是说,曾任东莞秘书的陈寿,本身就是注释官,怎么能说“注释无官”呢?

或许这里的“无官”与《国不立史》中的“无官”同义,都是指蜀汉史官制度的非职业性。 东莞郎书记只是兼职标注员,不是专职标注员; 尤其是东汉“B型注释”的传统,蜀汉没有继承。 这与东莞秘书郎是兼职史官的事实相符,东汉编修国史的传统没有继承。

这样,“国无史,无官可记”,可以说明蜀汉继承了东汉的史官制度,设置了兼职史官(有编纂历史、注释历史的职能),而不是像曹魏、东吴那样设立专职史官; 蜀汉放弃了东汉编史注释的传统,被消灭了。 没有国史编纂,也没有乙类注释。

但这只能解释陈寿《蜀书》中的矛盾,一方面说蜀汉有史官,另一方面又说“国无史,无官”。记录下来”; 但它无法解释“多事多灾祸”的矛盾,即蜀汉史料相对于魏吴史料过于简单化。

看来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待续)

【刘世军·历史群】开群了! 您可以添加【lshj80s】,或者直接扫描下方第二个二维码,添加世君个人微信好友,申请入群。 这里有大量的文史爱好者,也有大量的史料。 大家可以在这里聊历史,互相分享历史观点和好文章。

御史中丞什么官职_御史中丞是三公吗_三国御史中丞是什么官

三国御史中丞是什么官_御史中丞什么官职_御史中丞是三公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68258.html

我会分享技能训练技巧“雀渣国标麻将可以开挂吗其实确实有挂-知乎
« 上一篇 2024-05-01
瞿弦和为何要温酒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下一篇 » 2024-05-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