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周瑜的背后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镜像。 正史野史、官方民间,一千八百年来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周瑜,但都渐渐远离了曾经真正存在过的周瑜。
公元210年,赤壁之战后不到两年,周瑜在准备军事行动时去世。 当时他36岁。
对于他的不幸,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在史书上,他的死因是意外箭伤。 民间之中,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个年轻人是死于小肠。
由于他的英年早逝,围绕这位未成名伟人的争议不亚于赤壁之战,以少胜多。
后来,周瑜的民间形象要么是一个嫉妒人才、心胸狭隘的少将;要么是一个嫉妒人才、心胸狭隘的少将形象。 或者说他是一个优雅的人,对音乐充满无限的兴趣。 从“周郎古曲”这个成语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传说中,他有时是以音乐鉴赏家而非军事家的身份存在的。
那些附庸风雅的知识分子更愿意把目光放在他年轻的寡妇小乔身上。 “铜鸟泉深”不断成为这些人感叹这位寡妇的关键词。
一时间,严谨的史学家对周瑜的评论似乎失去了影响力。 即便是现在,人们读到《赤壁怀旧》中的“羽扇巾”时,也不禁好奇这位“威风凛凛”的英雄到底是谁? 根据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记载,羽扇和围巾的服装一直只属于诸葛孔明。 然而,周瑜的优雅风范却被岁月冲得面目全非。
谁的赤壁?
《三国志》中,陈寿对周瑜的评价是:为政有远见,忠心耿耿; 他军事上“勇猛智谋”,既睿智又勇敢。 就性格而言,他“气质雄伟”,品味高雅。
作者陈寿是一位历史学家,出生于周瑜死后仅20年。 他对周瑜的描述虽然轻描淡写,但却近乎完美。
研究历史的专家更喜欢从史料入手。 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吴金华是“三国志”研究专家。 他为我们勾画出了传统史书中周瑜形象的演变过程。
《三国志》作为一部史书,虽然对周瑜的功绩、名气、才干有很多记载,但也有负面的评价。
《三国志·江标传》在讨论张昭公时提到,如果孙权能够听从张昭的投降建议,不被周瑜、鲁肃劝说,那么,孙权如果能听从张昭的建议投降,就不会有没有三分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战乱灾难的乱世。 张昭:“他虽然对孙家没有什么功劳,但是对天下却有很大的用处。”
这种说法恰恰符合曹魏的正统历史观。 周瑜的赤壁之战是阻碍曹操统一天下的罪魁祸首。 可以说,他虽然为孙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为世界犯下了天大的错误。
《三国志》中对周瑜的评价还算公正,但在东晋,当观念到达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时,往往变得更加微妙。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个位于江左的封建王朝开始在正统上大做文章。 他们巧妙地选择了同样分裂的蜀汉为正统,并开始将周瑜视为“小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奚池之所著的《汉晋春秋》。
此后数百年,蜀魏两国纷争不断。 正统之争开始成为三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话题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物评价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好在魏晋时期,士大夫受玄风影响,崇尚个性。 因此,臧、傅的性格中都比较宽容和超然,很少将人分成善恶界限分明的两极。 这一时期正统之间的争论并不完全是对立的。
到了唐朝,九州统一了。
历史再次变得微妙。
唐诗中开始出现正统之争。 首先是杜甫,他对蜀汉诸葛亮十分崇拜,对这位忧国忧民的名相深表同情。
然后是杜牧。 这位诗人在诗中毫不掩饰地嘲笑周瑜。 历史开始出现文学上的偏差,“东风不许周郎为所欲为,铜鹊泉深锁二桥”。
宋代,宋人治史十分活跃。 人们常常认为,治理历史实际上是一场思想政治观点的较量。 文人政客之间的裙带之争更是触目惊心。 三国正统之战也在其中。 宋代许多文学人物都参与其中。
最终,朱熹理学在历史上占据了上风,蜀帝伐魏尊刘贬曹逐渐成为定局。
正统之争常常影响对赤壁之战的评价。
卷入正统隶属关系,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地位变得十分尴尬。 魏国的皇帝们因为他击败了曹操而愤怒,而那些尊崇正统蜀汉的人会用赤壁来嘲笑曹操的失败,但他们并不因为周瑜不肯还汉而生气。
此后的元、明、清三个朝代,史家大多继承了朱熹的“蜀帝伐魏”之说。 人物的善恶也潮起潮落,几经沉浮,而最让人唏嘘的无疑就是其中的东吴。 但周瑜的评价依然是积极的。 至少他为三分世界奠定了基础。
然而周瑜形象的变形却在民间文化中表现出了巨大的偏差。
周瑜背后的雅俗世界
三国时代结束后不久,三国故事就开始在民间流传。
令人不解的是,到了宋代,周瑜的形象已经完全扭曲了。 现今能找到的最古老的资料是宋元时期出现的故事书《评书三部曲》。 在这部为了满足市民娱乐需求而制作的故事书中,周渔的形象一落千丈,而且是质的下降。
在政治上,他目光短浅,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 曹军南下时,他傲慢地拒绝了孙权的任命,只是“日日与小乔嬉戏”。 至于打败曹操的决心,是孙权送来了一艘“金珠缎”船和孙明的话“曹相擒姜武,擒乔公二女,岂不侮辱元帅名声?” 为了名利,他只好“延期开会”。
在军事上,他似乎颇有才华,“逼骨肉,置美女,用帐船借箭”; 但更多的时候,他智力平庸,屡战屡败:曹彰狼狈而逃,却打了胜仗。 荆州战败,张飞却在攻打西川时被断绝了退路。 似乎所有人都可能被打败。 这种矛盾与军事天赋的起伏,在周瑜身上奇妙而勉强地结合在一起。
在人格修养上,他热爱成功,心胸狭窄。
历史传记文学中那个儒雅出众的周公瑾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智力平庸、人才嫉妒的平庸之人。
吴金华表示,故事书是公民娱乐的产物,从来没有受到正统观点的影响。 “尊刘贬曹”的观念在市场上早已存在。 苏轼的小品《东坡志林》中,民间有这样一段关于三国的描写:“论三国,刘玄德闻刘玄德败,常感眉而流泪;论三国,闻刘玄德败,常感眉而流泪;论三国,闻刘玄德败,常感眉而流泪;论三国,闻刘玄德败,常感眉而流泪;论三国,闻刘玄德败,常感眉而流泪;论三国,闻刘玄德败,常感眉而流泪;论三国,闻刘玄德败,常感眉而流泪;论三国,闻刘玄德败,常感眉而流泪;论三国,闻刘玄德败,常感眉而流泪;论三国,闻刘玄德败,常感眉而流泪;论三国,闻刘玄德败,常感眉而流泪。”听说曹操战败,他高兴地唱歌。”
同时,以曹魏为正统,也是官方正统的明确意图。
可见,当时公民的好恶已经不再以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为依据了。 他们对人物的赞扬和批评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出发点。 他们“尊刘”,拥护“蜀帝”,自然不会对对面的周瑜产生好感。
宋元时期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宗族制度衰落的时代。 公民队伍不断壮大,同时经济实力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讲历史尤其是《说三分》之所以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不仅因为它的娱乐性,还因为它“写的是市井贫民的心”,从公众角度以不同的视角和理解来看待三国历史,从而寄托公民的思想、情感和政治诉求。
因为在历史上,刘备一直是执政爱民的代表。
因此,为了支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取向,拥刘贬曹孙逐渐在民间形成了大趋势。
不幸的是,周瑜是东吴集团中最反对刘备的人之一。
这种受公民意识影响的创作倾向在元杂剧中继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元代三国剧目有《智斗过江》、《黄鹤楼》、《庞征四都》、《周公瑾擒小乔》、《周瑜》等40余种。 《访鲁肃》涉及周瑜。
后两者完全是落入市井“借别人杯子浇胸口水”的文人之作。 在这些作品中,他们把周瑜塑造成一个穷书生,用他来表达“穷书生忙了半生”的忧郁和彷徨。 。 这两部作品中,周瑜的天赋和修养都与史书上的相当接近。 他“文武双全”,“每上阵,总是竭尽全力”,待人“礼让谦让”。 不幸的是,这些作品与三国并不相符。 矛盾与此无关。
那些实质表现三国矛盾的作品,一旦触及孙、刘,创作倾向就与《三分》一脉相承,甚至更糟。 剧中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凸显,而周瑜仍然是一个低级的陪衬角色。
两人的明争暗斗中,孔明始终领先周瑜一步。 无论是暗藏陷阱的鸿门宴,还是笑容满面的美人陷阱,孔明都一一识破。 所谓“周瑜用尽千计,徒劳无功”。 “沉睡的巨龙如南阳”。 在诸葛孔明面前,周瑜显得越来越短视,低能可笑,嫉妒自己的才华。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