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经济学人分析拜登中国战略未见效,美国对华投资限制措施效率低下

音频版本:

外网评论新三国_国外网友对新三国评论_外国对新三国评论

8月10日,英国著名综合新闻评论刊物《经济学人》发表题为《拜登的对华战略不起作用》的署名文章,分析美国政府对华实施的限制措施及其有效性。本文从评论中摘录了一些观点,供读者参考。

新的投资限制是美国经济政策转向的重要标志

文章分析,不久前,拜登发布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对中国敏感技术领域进行投资,并要求美国相关部门收集和报告中美之间其他技术领域的投资状况。该行政命令严格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并要求美国投资者向美国财政部报告相关投资情况。文章评论认为,这一行政命令的颁布是美国经济政策剧变的标志性事件,也意味着美中竞争进入新阶段。

效率低、成本高,但有利于美国国家安全

几十年来,美国作为全球化的倡导者,一直在贸易和资本层面推动全球化进程。全球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普遍降低了消费成本,美国也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的快速崛起让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感受到了安全威胁。美国和西方认为,除了效率之外,还需要关注其他目标。例如,通过限制可用于增强军事实力的尖端技术来保护国家安全;建立替代供应链,降低中国的影响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等。

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例如提高关税、实施新的出口管制法规和投资审查制度。虽然一些措施是特朗普执政期间发起的(例如应对301调查的关税措施),但这些措施在拜登政府时期一直延续至今。美国财长耶伦前往印度和越南游说,宣传美国“友好岸外包”政策,向美国企业发出“远离中国”的明确信号。该战略要求企业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对美国更加友好的国家和地区。

尽管美国实施了一系列“去风险”措施,并充分意识到这样做会以牺牲效率为代价,但美国希望向全球供应链企业传递一个重要信息:虽然成本高昂敏感领域的供应链应与中国撤资是值得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增强美国的国家安全。

“风险消除”与“虚假脱钩”

《经济学人》分析称,美国的新对华政策是美国的“新思维”,但其实施的后果是“既没有带来供应链弹性,也没有带来安全”。新政实施期间,全球供应链在适应美国新规后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混乱和不透明。细心的人会发现,美国对中国关键投入的依赖依然存在。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一些关键领域,美国仍然依赖中国,新政起到了反效果。它的实施导致美国盟友向中国靠拢,而不是美国所期望的“撤资”。

从表面数据看,美国新政取得巨大成功,中美贸易投资萎缩。 2018年,美国从“低成本”亚洲国家进口的66%来自中国。到2022年,这一数字下降至51%。美国已将部分内需订单转移至印度、墨西哥、东南亚等国家。

中美之间的投资也发生了变化。 2016年,中国企业对美投资480亿美元; 2022年,对美国的投资骤降至31亿美元。当年,美国对印度和越南的投资规模超过了中国。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首次没有被列入美国前三大投资目标国之列。

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了实际情况? !并不真地! 《经济学人》认为,深入分析可以揭示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完好无损”。美国可能将需求订单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而这些接受美国订单的国家又可能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接受订单国家的生产体系​​实际上更加依赖中国。例如,东南亚获得了来自美国的大量出口订单,而同期,东南亚国家也经历了从中国进口中间品的激增。另一个例子是墨西哥,虽然受益于美国的“去风险”政策,但中国对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在过去五年里翻了一番。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先进制造业领域是美国“最热衷从中国转移”的领域。但正是在这一领域,与美国投资和贸易最多的国家也与中国产业有联系。最亲近的民族。这种“转变”只会使全球供应链更加复杂、贸易更加昂贵。但中国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减弱。

更有什者,一些贸易第三国只是将中国商品重新包装运往美国。 2022年底,美国商务部发现,四家总部位于东南亚的太阳能供应商仅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进行小加工,然后出口到美国,以规避美国征收的反倾销税关于中国商品。在稀土等其他领域,中国的贸易地位更是难以取代。

市场机制是一种良性机制,可以让消费者找到成本最优的供应商。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和高效的物流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便宜的供应商。即使美国新政能够强行改变美中贸易,美国也无法强行改变全球供应链,更无法让全球供应链摆脱中国的影响。

近日,美国一些智库分析称,未来“瓜分中国制造”的战略布局是:将中国纺织工业转移到孟加拉国,将通用装备制造转移到墨西哥和印度,将加工环节转移到越南,将制造业转移到越南。电子工业销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据统计,过去五年美越双边贸易额激增,从2018年的600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约1400亿美元。

但要将中国从全球供应链中“剥离”出来并不容易!近年来,来自中国的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重大幅下降,而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进口比重则大幅扩大。许多替代贸易伙伴,例如越南或韩国,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盟监测的97类产品中,有69类产品自中国进口大幅增加,其中大部分为电子产品。 2023年1月至6月,中国对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国出口上述产品达490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80%。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中国对东南亚主要国家的投资已超过美国。中国在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中所占的份额也有所增加。墨西哥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2年,墨西哥近岸投资的40%将来自中国在墨西哥投资设立的工厂。 2022年,中国对墨西哥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将达到3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一倍以上。

拜登政府在脱碳方面面临困境。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拜登政府不可能实施“一刀切”的政策,因为无论怎样,美国企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中国清洁能源技术产品。美国也无法准确识别相关技术,从而使其及其盟友与中国“断绝关系”。

可见,中美“脱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国从数据上看似渐行渐远,但实际上是一种幻觉。表面的数据掩盖了真实的存在!

《经济学人》分析称,更糟糕的情况是,从美国角度来看,其新政和一系列政府做法不但没有实现“脱钩”,反而加深了中美经济联系' 第三方出口商。 。新政的实际效果是让第三方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对峙,而美国这些第三方出口商与中国的商业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2020年11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中间品贸易创造了有利的单一市场发展机遇。

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接受中国的投资和中间产品贸易并向美国出口制成品将带动当地就业,使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繁荣。美国之所以不支持类似的多边贸易协定,也是出于对这些国家“不靠谱”的担忧。美国认为,如果让这些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这些国家不一定会站在“山姆大叔”一边。

“小院高墙”的“降风险”策略实际上注入了新的风险

近两年,美国提出用“小院高墙”精准防范中国。但事实是,美国并没有充分分析关税和出口限制的利弊。美国面临的问题是:每一次安全恐慌都会让“院子”范围更大、护栏更高,而且越是如此。越是会给美国自身带来更大的风险。到目前为止,“小院高墙”给美国带来的好处是虚幻的,但坏处却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管理成本和企业合规成本远高于预期,甚至让人质疑这些是否存在。限制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

在美国对华政策轮换下,美国对华贸易表面上直线下滑。事实上,美国在与其他国家重建新的供应链联系时,仍然离不开中国。美国对中国的直接和间接依赖没有改变。

目前,中美脱钩大多是假的。拜登的政策适得其反。他的新政策加深了中国与其他出口国的经济联系,并推动中国与美国的“盟友”建立更牢固的贸易、投资和金融联系。

对于美国的盟友来说,美国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往往会促进中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产品贸易和投资。亚洲部分地区、墨西哥和欧洲的生产不仅未能如美国所愿与中国脱钩,反而使这些国家更加依赖中国的进口和投资。如果美国的这些“盟友”被迫选择美国,即真要与中国脱钩,那么这些“盟友”的出口商将面临巨大的损失,出口商的选择将导致美国感觉更“不靠谱” 担忧:出口商不会站在山姆大叔一边!

(文/机械工程智库研究员/范丽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10354.html

探索RPG游戏历程中的9个丰碑级神作:从口袋妖怪到最终幻想
« 上一篇 2024-11-26
探索亡灵杀手:夏侯惇内购版,体验经典三国冒险动作手游
下一篇 » 2024-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