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东汉王朝的灭亡:内部分裂与割据势力的纷争

在中国所有的朝代中,东汉是一个比较奇怪的异数:北宋、南宋乃至明朝都因国力弱小,无法阻挡外夷、镇压内乱而灭亡。直至灭亡前夕,东汉王朝除羌、戎之乱外,能对内平息黄巾之乱,其武艺辉煌,难以抗衡。但它终究还是死了。它并没有因敌人的民间起义而消亡。追根溯源,其实是被内部各大割据势力分裂而亡的。

在各大割据势力中,西凉兵团是最早、最强的先锋。正是他们点燃了东汉王朝覆灭的导火索。然而,动荡之下,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山比一山高——却没有成为这个乱世的终结者和最大的奸商。

从某种角度来看,西凉武士群体原本就是东汉王朝的“藩篱”:他们随着东汉征伐羌族而逐渐壮大、壮大。这就像西方世界的一则寓言:屠龙者不断地杀死恶龙,最终成为最大的“恶龙”。

热血三国名城将_热血三国凉州名将_热血三国凉州名将坐标

凉州地图

一、“凉州三明”时期的形成阶段

凉州羌族叛乱一直是困扰东汉中后期的严重边患。汉汉安帝时期,东汉王朝欲征服居住在该地区的羌族,迁徙到西域。不料,半路羌人却叛变抵抗。羌人混乱不堪,无法平静,与洛阳朝廷争斗了一百多年。在此期间,汉朝廷派遣重兵良将进行多次镇压。司马骏,晋宣帝的高祖司马懿,曾担任征西大将,肩负征伐羌族的使命。他亲自率领大军进攻。结果由于与友军配合不佳,先小胜后惨败。他还在狱中自杀以示歉意。

由于羌族叛乱如此难以平息,朝廷不惜用高官和优厚的俸禄,号召天下人民参军平定羌族。保持气节、为西疆做出贡献,成为当时东汉热血男儿的最大追求。后魏武帝曹操在其清清楚楚的《让贤子命本志令》一文中写道:“……吾遂欲为国立功,以抗贼,欲征西时被封为侯、将军,并为墓题题:“汉征西将曹侯墓”。 “你看到了吗?这个权势大亨只是想在西凉找到一个‘施展权力的地方’,然后和羌人一起立功,成为将军!”

为了平息羌族叛乱,东汉王朝最初从关东地区选派将领出兵西征,如邓植、司马骏、庞慎等,但并不能彻底平息羌族。叛乱。其原因有三:其一,凉州地方官员“太守、都督、都帅畏军事,皆以为非此土人,将不能受其苦”。不善用兵,敷衍;朝廷对凉州地方势力强大持戒心,不愿使用;第三,凉州羌人的战斗力确实很强。大夫余旭有先见之明地指出,若有不法之人“驱狄羌为先锋,横扫而入,虽本、于为卒,太公为将,仍不能为将”。 ”

直到汉舜帝永和六年,羌人才围困关中三府一带。西征将军马贤率军迎战,但他和他的儿子都在战场上惨败。这件事极大地震动了东汉朝廷。朝廷开始改弦易辙,推出“以凉制凉”的策略,消灭入侵者。在此背景下,皇甫珪、张焕、段熙三位凉州名将最终脱颖而出,为西凉武林集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皇甫珪姓“卫明”,张焕姓“冉明”,段熙姓“季明”。三人的姓氏中都带有“明”字,故称“明”。学者们称之为“凉州三明”。

热血三国名城将_热血三国凉州名将坐标_热血三国凉州名将

汉顺帝

段熙是汉朝廷任命的第一位主持征伐羌人的人。汉延熹二年,率领“皇中义从”及自己部队共12000匹马,击败了少党、少河、党建等8个叛羌集团。但延熙四年冬在陇西征讨叛军羌时,凉州刺史郭洪故意拖延征战,导致其“黄中义从”叛乱溃散。段熙被郭洪诬告辞职,羌族叛乱更加激烈。

此时,身为泰山郡太守的皇甫珪上书请缨出战,因为他“深知羌事,立志奋发”(出自《后汉书》)。朝廷无奈,只得任命他为中郎将,督管关西兵。先是一战击破了反羌的勇气,然后又实行了招降的温和政策。皇甫珪软硬兼施,短短几年间,竟在西凉地区招降了二十万余叛羌人,然后凯旋归朝。

不料他刚走,羌族叛乱又爆发,他极力推荐同州好友张焕出任无为县令,平定他。张焕为人正直、清廉,不接受其他羌族人的贿赂。他势力强大,政绩居各郡县之首。凉州人还为他建了祠堂。

延熹九年,东羌、鲜卑叛乱,凉州再次发生动乱。张焕升任护匈奴中郎将,授九卿,督幽、并、梁三国。鲜卑闻讯,纷纷逃往塞外,不敢助羌造反。

汉灵帝永康元年,张寰率部将董卓、尹端等人大败东羌,斩首领,俘虏万余人。从此,幽、并、梁三州平定。他的部下董卓也崭露头角,并逐渐接替了他的位置。

汉灵帝建宁元年,段熙再次受到朝廷任命,成为破羌将军。他协同无极派校尉董卓等人,调动大量兵力,搜山清国。他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一百八十次。这次战斗彻底镇压了困扰西疆多年的羌族叛乱。共斩首3.8万余头,俘获牛、马、羊、骡、驴、骆驼42.7万余头。彻底胜利。

就这样,在“凉州三明”的共同领导下,一支在与羌族叛军长期浴血奋战中成长起来的西凉武术团体终于浮出水面,开始大显身手。笔者认为,这个西凉武士群体的力量来自于三个来源:一是朝廷在当地招募的凉州武士。例如,董卓“将六郡梁家子置为榆林部落”。后来,“胡昌带着抄本出来,俘虏了很多人。凉州刺史以董卓为首领,率军讨伐擒拿”。 (摘自《三国志》)。二是来自河湟各族的“义徒”。他们其实是朝廷用来镇压羌族叛乱的外国雇佣军。三是“凉州三明”等汉族将领镇压羌族叛乱后投降的羌兵。

热血三国名城将_热血三国凉州名将_热血三国凉州名将坐标

段熙

这支西凉武士团还呈现出三大特点:身经百战,所以四面出击;其兵马强,故少败;它坚韧坚韧,所以狂妄不驯。而且成为“私兵”的倾向严重。

但在皇甫珪、张寰、段吉的领导和控制下,西凉武士集团现阶段仍然忠于汉朝,遵纪守法。皇甫珪、张寰、段桥原是汉代科举制度选拔的精英:皇甫珪“授《诗》、《易》,弟子三百余人”(出自《后汉书》);张洹“少时游历三辅,师从太尉朱冲,又师从欧阳尚书……举贤人,对策为先,升仪郎”(出自《后汉书》) ”);段觉“幼时习弓马,为武侠,轻财贿赂,而长祭学古”(出自《后汉书》)。他们的儒家形态已经如此明显,否则汉朝廷也不会如此自信地委以“以凉制凉”的重任。

反过来,“凉州三明”以文官为武将,其儒雅开明的作风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麾下的西凉武术集团。例如,皇甫珪影响其侄子皇甫嵩“文武少志,善书”。又如张焕,不肯接受羌人的贿赂,清正廉洁,令全县人都尊敬。武将董卓赏赐他百匹丝绸,他严词拒绝。后来董卓能够祭拜清流名士,其实也是受到了他的影响。

然而,在时局大动乱中,皇甫珪、张焕、段熙都因卷入朝中党争而退出了历史舞台。宦官们甚至利用圣旨欺骗张寰、段熙,将他们作为政治援助,对抗清流名士。 “凉州三明”随波逐流、被动反应,无法自觉成为影响政局的引领者。他们虽然有强大的西凉武团为后盾,但是却从来没有嚣张跋扈,更没有利用背后的西凉武团为自己谋取权力和利益。

他们是西凉武士群体中最令人尊敬的第一代领袖。

“凉州三明”落幕后,他们在西凉武林集团留下的权力真空很快就被董卓、皇甫嵩等后起之秀填补。这些后起之秀的政治取向或许并不像老一代领导人那样“因循守旧”。

他们将带领西凉五人集团自豪地走上历史舞台中央,“求变、创新、进取”,迈上更高台阶,再创突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8442.html

三国杀技能名吐槽:刘宏的鬻爵,你真的了解吗?
« 上一篇 2024-10-27
三国杀:这些 CP 组合技能毫无配合,你知道吗?
下一篇 » 2024-10-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