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说课

《三国志》讲座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七年级卷1

1. 教材

准确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关键。 《三国鼎》选自教育部2016年审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离和民族融合。”作为第四单元第一章,教材介绍了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之战”,阐述了东汉末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东汉时期。 。在本单元中,本课反映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历史事实。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短暂统一与北方各民族内部迁徙”打下基础。它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连续性,并充当了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纽带。

在对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曹操两战一胜一败的原因;

2、初步了解三国局势的形成。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了解战争进程,提高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阅读《三国形势图》,锻炼你从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三国的客观评价,认识部分统一的积极意义;

2、通过研究三国史实,可知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史实。

【教学难点】

曹操之所以统一北方,也是三国局面形成的原因。

2. 谈学习

圣人孔子主张教育要因材施教。研究学生的学业状况是教师因材施教的第一步。学习本课时,学生们刚刚开始初中的学习生涯,正是学习历史兴趣高涨的时期。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大量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达不准确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性评价和积极引导。

三、传学方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制定适当、准确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角色和职能的发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推进我的课堂教学: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史料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辅相成。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结合本班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相对薄弱的特点,制定了以下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历史资料探究法。

4. 谈谈教学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设计只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发挥其价值。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本课的教学过程将通过以下环节进行:

第一步:引入新课程

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我会采用歌曲导入的方式。首先,我会播放歌曲MV《曹操》,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歌曲中获得了哪些历史信息。学生回答说,东汉末年,三国分裂为三个王国,战乱不断;曹操欲攻克荆州。我继续提出两个问题:东汉末年三国为何争斗?曹操为何要攻取荆州?然后介绍本课的学习。

第二节:新课程教学

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既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又要注重在新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学习能力。结合教材内容,我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向军阀学习。本课程的教学从三个方面开始:官渡之战、长江烈焰映青天、赤壁之战、等待统一的三分天下——三国。

(一)军阀混战,战争爆发——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的一次典型战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官渡之战的知识点时,我会首先播放视频《易中天谈曹操》,引导学生思考曹操是如何扩充实力的。学生们回答说,曹操从首都洛阳迎接汉献帝到许昌,“挟持皇帝以令诸侯”。因此,不少人才加入了曹操的阵营。我将继续引导学生从经济角度分析曹操扩张自身实力的做法。学生们回答说,在经济方面,曹操组织军队,流放农民耕种土地,发展农业生产。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补充一下:曹操的经济方式以种田为主,解决了流民的生计问题,稳定了后方,提高了军粮,实现了自给自足。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

那我就教:曹操、袁绍崛起,一山容不下二虎。双方都想吞并对手,称霸北方,于是公元200年爆发了官渡之战。随后展示史料《官渡之战双方兵力对比》和《官渡之战形势图》,引导学生读图、谈感受。学生们回答说袁绍有十万大军,曹操只有三万大军。军事实力差距巨大。这时,我会开展课堂活动,要求学生担任曹操的军事顾问,出谋划策,提出克敌制胜的良策。学生回答说要发起全面冲锋,宁碎玉不毁玉;他暂时坚守营地,并派使者向其他军阀求援。我会引导学生从后勤物资的角度思考。学生们回答说,可以与袁绍打运动战,东攻西攻,分割包围。还可以突袭袁绍在乌巢的粮仓,烧毁军粮,切断袁绍的后勤补给。最后总结一下,官渡之战曹操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政治上曹操胁迫皇帝命令诸侯,重用人才;经济上,搞农耕,重农业;军事战术得当;而袁绍不善于用人,狂妄轻敌。此战全歼袁绍军主力,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采用视频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直观地学习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官渡之战的兴趣。采用史料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地图和数据,简明了解官渡之战的过程和兵力对比,对官渡之战有更透彻的认识。

(二)长江火焰映蓝天——赤壁之战

在学习赤壁之战的知识点之前,先讲一下官渡之战后,曹操发动一系列战争,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然后准备消灭南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力量。然后我会开展课堂活动,召开战局分析会,要求学生继续担任曹操的谋士,分析当时华南地区能与曹操抗衡的两股势力。第一个学生回答说,第一支势力是隶属荆州的刘备。他是汉朝的后裔。为了招收谋士,他拜访了草堂,请来了天下奇才诸葛亮。第二个学生回答说,第二个势力是割据江东的孙权。他从父亲孙坚、弟弟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大权,统治稳固。那我就说明一下,曹操为了消灭这两股势力,首先占领了荆州,刘备大败,从樊城退到夏口。此时的刘备正处于被曹操歼灭的不利境地。他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请求联合讨伐曹操。诸葛亮在东吴与儒生们作战,说服孙权和东吴领袖同意抗曹,孙刘结盟,赤壁之战爆发。

之后,我将继续开展课堂活动,请一名学生穿越时空,充当战地小记者,现场报道赤壁之战的战况。学生报告说,赤壁之战爆发于公元208年,曹军兵力是孙刘联军的五倍。不过,曹军中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他们水土不服,疾病多,不习惯水战。为了防止士兵晕船,他们用铁链将战船连接在一起。东吴将军黄盖佯装投降曹操。他率领一艘装满柴火的大船向曹操船队放火,烧毁了曹操的船只,歼灭了曹操大军。周瑜立即率兵冲锋,曹操大败,北退。最后得出结论,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而结束。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曹操狂妄自满。他的士兵不习惯水战。战列舰相连的做法,为孙刘联军提供了火力攻击的机会。这也客观地说明了当时统一中国的条件。还没有成熟。赤壁之战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三国统一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采用活动教学方法,召开战情分析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开展像小记者一样穿越时空等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充分地学习有关赤壁之战的知识点。

(3) 世界三地等待统一——三国站立

在学习三国知识点之前,我会提醒学生,赤壁之战之后,曹、孙、刘势力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扩张。首先展示史料:《三国之夜》和《三国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史料和教材进行小组讨论。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讨论赤壁之战后三大势力的发展,三国建立的过程,以及三国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时间为五分钟。在学生讨论时,我会进行课堂巡视,提醒学生踊跃发言,注意小组成员发言的亮点。第一组报道赤壁之战后,曹操为消除后患,集兵攻占关中,消灭了韩遂、马腾等军阀,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刘备占领湖南、湖北大部,消灭益州刘璋,占领四川、云贵地区。孙权占领福建、广东,发动战争,夺取刘备的荆州地区。这时我会肯定第一组的讨论结果,并引导第二组开始汇报。第二组报道说,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为了表明他继承了汉朝的正统,继续以汉为年号,史称蜀汉。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建立吴国。这个时候我会对第二组汇报的内容进行评论,得出三国局面已经形成的结论。第三组报道曹魏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修建水利工程,极大地恢复了中国北方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孙武利用发达的造船业发展海外贸易。公元230年,吴将军魏文率舰队来到古称益州的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汉王朝经济发展,民族关系改善。通过华南之战,制服了少数民族领袖孟获,稳定了后方,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最后总结一下三国局面的形成,使我国从东汉末年以来的四分五裂发展到更大规模的局部统一,为将来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采用史料教学法,通过图文分析对比,让学生形象地了解三国的地理位置、建立过程等史实;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从史料中学习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将三国的知识点学得更透彻。

第三步:巩固和改进

精彩的历史课离不开精彩的总结。在课堂总结部分,我会请一位学生代表担任老师,带领大家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之后,我会开展课堂活动,举办历史研讨会,引导学生独立分析三国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学生们发言说,三国的建立是历史的倒退。本来,汉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后,泱泱大国分裂为三个国家,统一的中国不复存在。针对学生回答的局限性,我会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的视角看待历史事件,从三国的积极意义来思考问题。随后,学生们发言表示,三国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三国实现了部分统一,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为最终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我总结一下,三国的建立不仅是历史的进步,也符合人民对社会稳定的渴望。三国实现了部分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三国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的恢复和发展;三国战争激发了三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意识,促使各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恢复和发展各自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第四步:工作设计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了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我布置了如下作业:在这三个国家中,你最支持哪个国家统一中国?写下原因并在下节课时一起分享。

5、板书设计

一个优秀的黑板设计可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事半功倍。我的黑板设计是基于线索清晰、重点明确的原则。设计如下:在黑板中间写下本课的标题“三国志”,然后在标题的左下角写下本课的三个知识点“群雄混战与烽火战——”官渡》、《长江火光映蓝天——赤壁之战》、《三地待统一——三国建立》。这是我的黑板设计,简洁大方,一目了然一目了然。

三个王国

1、军阀混战,战争爆发——官渡之战

2、长江火焰映蓝天——赤壁之战

3.世界三分之三等待统一——三个王国并肩作战

三国历史问题_三国历史问题趣答100题_三国历史问题大全提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6755.html

三国志 11mod 青山依旧:增强与削弱,这些人物你必须知道
« 上一篇 2024-10-10
网络穿越小说:从内涵、渊源、发展原因及类型细分探讨
下一篇 » 2024-10-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