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对小编昨天发的文章进行了反驳。说实话,我们确实需要向韩国影视作品学习。
自韩国宣布部署“萨德”以来,遭到中国舆论的强烈抵制。韩国著名SM娱乐公司股价已下跌22.9%。
诚然,《撕破魔王》这样的烂雷剧给观众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是韩国明星、韩剧、韩国电影真的比我们好吗?
知乎网友@Echo Arrow 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我们在比较的时候,将电影分为两类进行比较。
因为我喜欢钱,所以我会先比较商业片。作为商业片,无论如何炒作,最重要的对比还是票房收入。由于中韩两国规模不同,不宜比较各国票房。因此,我们会排除各家的国内票房来比较海外票房。
我先解释一下为什么没有2009年的韩国数据。答案很简单,因为没有找到。
我不懂韩文,看不懂韩文原版网站,所以找到的资料都翻译成中文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永远不会高,因为韩国的海外销量从2006年到2010年一直是负增长,以至于2011年正增长之后,韩片的结算信息才出来。 2011年的行业可以找到。当然,这也是4年多来韩国电影首次在本土电影中占据52%的优势,可以利用。
正如你所看到的,无论哪一年,中国电影的表现总是优于韩国电影,即使是最失败的12年。当然,你可以说韩国电影一直在增长,而中国电影则有起有落。然而,韩国电影海外销量的增长引擎恰恰是中国市场。 2014年,中国甚至超越日本,成为韩国电影最大的海外票仓。
这完全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尽管众多韩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都没有突破一亿,包括很多宣传力度很大的电影(如《雪国列车》),但加起来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取得了海外销量。金额增加。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杜教授。自从《星你》走红之后,韩国电影也搭上了这趟车,向中国出售了更多的版权,同时价格也变得昂贵了很多。
而且,韩国算的不仅仅是电影产生的收入,比如海外版权、账号、周边等,还包括在韩国拍戏、接受电影后期制作服务所花的钱。换句话说,它是水性的。这也是为什么韩国在2014年没有出现《雪国列车》这样有影响力的电影却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海外票房数据也可以大致参考北美票房。北美外语片票房排行榜前100名中没有一部韩国电影。韩国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记录是《雪国列车》456万美元,其次是《海战》258万美元和《国际市场》230万美元。好像有一部合拍的动画电影,有一些票房,但不多。特别是找不到它,其他一切都失败了。
雪国列车
在中国,近三五年跻身百强的是《一代宗师》,票房为659万美元。其他的都是好一点的几十万,差一点的也就几万。最低的是陈凯歌的《搜索》,好像只有1100美元。 Avalanche(我想吐槽The Next Generation的英文名,我根本没认出来)。
说到这里,我们来谈谈商业片和艺术片领域。
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评价艺术电影其实是很难的,因为艺术性是非常主观的。对于某些人来说,《富春山居图》可能是一部好电影,《小时代》《栀子花开》就像一个真正的爸爸。我个人很喜欢《分手大师》这样的烂喜剧。如果我们被迫使用一名评委,那就只能是奖项了。
由于电影节有很多,而且都偏向本国,所以我会排除中国和韩国的电影节,只选择三大电影节。而且为了不让别人说我是用旧古董来打压别人,我只会挑选新的。世纪后。而且因为有人认为香港、台湾不算是中国(知乎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不能拿来补贴,所以我只看中国大陆。
同时,由于奖项太多,统计起来也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只统计几个重要的奖项。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不谈奥斯卡,那你得要求中国和韩国至少有一个国家获奖。至于不选其他电影奖项,一方面是韩国电影得奖的不多,写起来太难看了。另一方面,因为太多,而且知名度不高,我也懒得去查。
首先是中国大陆
又是韩国
从上面可以看出,即使有极其严格的限制,即使排除香港,中国电影仍然会占据优势。
那么问题来了。很明显,在以上两项硬指标上,中国电影都优于韩国电影。那么为什么人们在没有任何比较过程的情况下就得出韩国电影比中国电影更好的结论呢?甚至这个结论也广为流传。我在一些地方看到韩国电影比中国至少领先20年。
为了找出这个问题,我仔细梳理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发现它起源于2005年之前,当时业内人士对国内市场的不满。
因为内地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似乎是从2007年开始的,而中国电影市场直到2009年才超越韩国。2005年之前,韩国电影市场突飞猛进,而中国只有零头甚至零头。其中十分之一。一小部分。小国的票房远远超过中国,这肯定会让人感到不平衡。不过,此时的抱怨其实仅限于小圈子,并没有波及到大众。
真正开始让大众了解韩国电影的实力,还是冯小刚的《集结号》。当时冯小刚使用了全套韩国特效和烟火。这一次,很多人站出来说出韩国电影的遭遇。然而,这并没有成为一种趋势。
真正的趋势是从2011年开始的,在2012年和2013年达到顶峰,因为2011年韩国本土电影的票房超过了外语片。此后两年逐年上升,2013年达到顶峰,占比59%。
同时,这几年也是中国电影最糟糕的时期。 2012年不仅海外销量大幅下滑,本土票房也首次低于好莱坞。你说票房崩盘后能得奖增强信心就好了。然而,这期间,华语片三大奖项却没有任何斩获。两者相比,韩国电影远胜中国的论调自然是压倒性的。
如果要深究其背后的原因,首先要分析整个世界电影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好莱坞攻城略地,大国本土电影节节败退。只有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土耳其等少数国家能够在本土市场压倒好莱坞。
在这些国家中,印度很穷,缺乏电视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因此,最便宜的娱乐形式就是电影。它的观影人数众多,但票房却很小。此外,它还有特殊的宗教文化。从气氛和国情来说,大家只喜欢春晚这样接地气的有歌有舞的电影,所以好莱坞很着急。阿凡达只是在印度没能夺冠,还被三傻子压制。
土耳其是绿色宗教国家中最世俗化的国家,但由于其作为绿色宗教领袖的地位,土耳其有着高度的精神优越感。它的文化辐射整个绿色宗教世界,并且非常支持当地。
而日本二次元文化高度发达,票房高的要么是动画,要么是动画改编。因此,在其发达的动漫产业的支持下,每年都能获得近70%的票房。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才找到了动画和动画衍生品这条路。
通过以上对三个国家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他们能够超越好莱坞的关键在于培养本国观众的品味,从而形成与本国电影相符的独特审美。这三个国家二是因为宗教,一是因为特殊文化。
韩国则不同。它既没有强烈的宗教观念,也没有极其具体的文化,所以它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做法。
Artbuster,这是一个韩语人造词,译为艺术大片。顾名思义,这是一部艺术性与商业大片相结合的电影。
我之前提到过,艺术与商业很难调和,世界上这样的导演很少。斯皮尔伯格算一,李安算一,卡梅隆和诺兰只能算一半,因为他们的逻辑都是商业电影逻辑,但卡梅隆是引领观众而不是取悦观众,而诺兰善于给予自己涂了一层高B格的皮肤,所以显得很突出。
艺术与商业的协调是非常困难的。韩国导演何德浩如何能够量产这样的艺术大片?这实际上是一个用来给人们洗脑的伪命题。
是的,韩国就是靠洗脑找到了自己的路。事实上,如果我们分析一下韩国的高票房电影,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有现实题材、政治题材等,比如《坩埚》。这类电影实际上是一部全民教育电影。它之所以能获得票房,是因为人们关注它、感同身受。
二是民族主义题材,比如最近上映的《刺杀》(去年9月1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这类电影就是韩国的《斩魔》。它的高票房源于其高度的民族主义情绪,尽管许多与民族主义无关的韩国电影也会有民族主义内容来迎合民族主义思潮。
此外,它是浪漫和喜剧。其他类型则利用色情片、恐怖片等来赢得票房。
走上新洗脑道路的人是前两类,因为这两类都是基于一个特殊的事实,那就是韩国是一个半岛型国家,人口只有5000多万,人口构成单一,以及地理上封闭的国家。他们的人民在文化和心理层面上非常相似。他们能够以某种现实的主题轻易地触动整个人。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洗脑方式,不断培养一定的民族情感,让民众认同Artbuster。
韩国电影《暗杀》
打个比方,商业电影就像饼干,艺术电影就像蛋糕。世界上其他电影人通常都会做芝麻和糕点,如果他们都能做好那就太好了。
如果你两者都能做好,那么你就是大师。如果你能做出比蛋糕更好吃的饼干,或者说蛋糕比饼干更受欢迎,那就是斯皮尔伯格和李安。如果你能把饼干做得像蛋糕一样漂亮,那就是诺兰。卡梅伦是那个总能做出新品种芝麻糕的人。
韩国电影就像韩国人比较喜欢吃樱桃一样,所以韩国电影人想方设法强化这一点,在烧饼上放一颗樱桃,但那仍然是烧饼,不是蛋糕。
但显然我们人口复杂、土地广阔、资源丰富。吃葡萄的人吃葡萄,吃草莓的人吃草莓,吃蛋糕的人吃蛋糕,吃芝麻饼的人吃芝麻饼。为什么好像有这么多樱桃芝麻糕爱好者。我认为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韩流席卷】
电影从来不仅仅是电影,它与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韩流于2000年左右进入中国,经过十年的发展,被韩流洗脑长大的青少年如今已成为电影消费者的主要年龄段。他们也是豆瓣上伪装者的主要年龄段。 ,对韩国有一定的了解和好感。
这非常重要。伊朗电影也很好看。为什么没有人夸耀他们?这是因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
【边境壁垒】
很多韩国电影的支持者,除了批评具有艺术性的商业电影和批评具有商业性的艺术电影外,大多谈论的是韩国不良电影的低产率和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先说烂片出品率低的问题。烂片一般指的是口碑不佳的电影。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韩国电影在豆瓣上的高收视率。但烂片产出率是用烂片数量除以总片数来计算的。自2000年以来,韩国已制作了近4000部电影,而豆瓣上的电影不到300部。如何根据这样的数据得出烂片率低的结论呢?而且,能够跨界的电影至少要产生一定的反响,有一定的品质。保证电影,以此为样本根本不值得接受,是距离产生美感的典型例子。
如果你想做一个更真实的样本,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频道。您可以在SiS上注册一个账户,下载三级目录中列出的所有韩国电影进行统计。该类型收藏最广泛,因此样本最可靠。
经过我的批判性观察,我发现即使有一定的国界壁垒,就电影而言,大部分都是烂片。首先我要声明,我是用批判的眼光看它的,所以我不会告诉你我会快进大部分情节。
除了样本的问题之外,这个口碑也不太靠谱。众所周知,评分的人越多,分数就越难维持,因为很难让每个人都同意。
豆瓣评分最高的韩国电影是《捍卫者》,评分为9.1,评论107,985条。这部电影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如此高的评价,和电影本身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政治原因得罪了总体右倾的豆瓣。党高兴了,大量的评论都没有提到这部电影都是关于政治的。
中国版《霸王别姬》最高分9.4分,有435981条评论,足足相差4倍。评论最多的是《我的野蛮女友》,评分8.0,评论216,179条。这是正常的声誉。也就是说,不仅样本有问题,而且声誉虚高。
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理论首先归因于《集会》中韩国特效和韩国烟火的运用。当时,2006年,确实是这样。但现在十年过去了。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影投资越来越高,电影产业水平早已得到提升。
以《大圣归来》为例。杀百天团队在好莱坞工作也不过近十年的时间。你可以抱怨《捉妖记》的3D,但你永远不能抱怨它的特效。这完全是电影行业水平的体现。别再用老眼光看人了。
【韩国宣传与国内偏见】
韩国的娱乐业是国家驱动的,民族主义强烈,所以每一项成就都受到高度吹捧。比如,很多人说韩国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与好莱坞正面交锋,取得了胜利。我能说这是谎言吗?他不是没有保护,只是保护的形式和中国不一样。
中国在档期较好的一段时间内少安排或不安排好莱坞电影,这被称为“国产保护月”。但韩国的保护方式是,必须全年无休地放映一定比例的国产电影。这都是好莱坞的。
另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全度妍在加冕皇后后直接登上神坛。韩国就像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当它赢得奥运会冠军时,整个国家都会庆祝。
在中国这里要困难得多。提起国产电影大家都笑,说都是烂片。我能说那是因为你只看烂片吗?我这么说可能会被打,所以我换个说法:不幸的是,你选看的电影都很糟糕。
比如以假摔出名的范冰冰,大家都熟知。大家对她的印象都是基于朱星、金锁、吴大头、马震。很多人都知道,她凭借《观音山》获得了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范伟、倪萍荣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甚至没有人想过这一点。大家只记得王全安是个妓女。 《图雅的婚姻》到底讲的是什么?
如果你没有仔细看过我上一张表,你还敢说你认识蔡尚君和《人潮汹涌》。至于《李密猜想》、《杀生》、《斗牛》,估计没有多少人听说过。与这些相比,《亲爱的》、《白昼的烟花》、《无人区》都名气大得多。 。而《刺客聂隐娘》今天刚刚上映。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在电影院里睡着。
电影《李米的猜想》剧照
其实,这是正常现象。艺术电影本质上是高雅的东西,全世界都是如此。比如排名第一的电影《激动人心的1995》光靠票房是赚不回钱的。只有韩国利用各种洗脑手段,让本国民众为假冒艺术大片付出沉重代价。
可以说,那些看似高调的韩国电影,大部分在中国都会惨败。例如,“The Crucible”可以指“亲爱的”。即便是像打拐这样火遍全国的话题,还有黄渤、赵薇这样的明星,票房也只有3.5。 1亿。对于《刺杀》、《梁明之战》等民族主义题材,可以参考《智取威虎山》,这是最高的。
什么,这不是民族主义题材,而是革命题材?再参考《明朝之劫》。甚至连一部电影都没有。还有一部电影你从未听说过。是的,这也是一部好电影。
从全球来看,只有具有视觉效果的爆米花大片才是最有影响力的。毕竟人们去电影院是为了放松而不是接受教育。就连素有文艺之国之称的法国,为了提高民族艺术电影的品味,也是煞费苦心。但素质最高的法国人,依然为好莱坞贡献了70%的票房。因此,我认为韩国很难再走这条路,除非他们把它当狗肉卖。
综上所述,韩国电影远远超越中国电影绝对是一个伪命题。韩国电影唯一超越中国电影的地方,就是审查制度的放松带来的现实、政治、情色、恐怖等题材的解放。但就电影市场而言,全球市场上最赚钱的题材是科幻、奇幻、喜剧和动画。在这些方面,中国电影进步很快,不可能领先于韩国电影。
中国电影人面临的中国电影市场的复杂程度仅次于好莱坞。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学习韩国电影这样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国的发展方式。好莱坞是我们真正想模仿的。
附:我看过很多韩国电影。我已经看过这个答案中推荐的大部分内容。甚至还为《刺杀》的票房做出了贡献。我只能说韩国电影进步很大,但要说远远领先于中国,那完全是无稽之谈。
如果你受到答案的启发去仔细观看那些电影,如果你没有特殊的喜好,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韩国电影的理念其实就是把主题放在第一位。首先给人一个高颜值的主题,然后按照这个主题来拍摄。 ,很像大家做的命题构图,这是商业类型片的典型做法。
因为如果他们想赚钱,就必须找到韩国人流行的主题,那就是锦上添花。而且这种方式也存在命题写作的弊端,缺乏灵性,容易陷入机械套用。
所以你可以看到,韩国电影情节生硬的部分都集中在后半段,尤其是最后二十分钟,因为如此用力运用主题的结果就是越往后运用的空间就越窄。反正我做命题作文最头疼的就是结尾。每次我都得匆忙总结。
另外,这种电影的比较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这个问题的高票答案绝大多数都是对韩国的赞扬。看完这里,大家大概都会产生一种错觉,韩国电影在亚洲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不过,我们来看看,为什么现在日本影视剧已经没落了,被韩国赶超了呢? - 电影一定要有新的感觉,因为在这个问题下,韩国粉丝和日本粉丝是不和的,韩国粉丝甚至处于劣势。
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小众粉丝现象。与国产电影相比,韩国电影属于小众电影。对于那些装性感的人来说,小众的东西很容易用来装性感,所以他们的粉丝更加顽固。此外,韩国电影也并非小众,数量稀少。我个人理解,所以会有一定的影响。知乎的影视领域与豆瓣的《X战警》重合度很高,因此与国产电影相比,让人产生优越感也很正常。
但与日本电影相比,韩国影迷没有小众效应的加持(因为日本影迷也装高人一等),所以立马就展现出了自己原本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最近学到了一个词,叫“回声室效应”。我想这也能解释韩国电影似乎拥有如此多粉丝的现象。指信息在小圈子内传播而引起的思想强化现象。
因为喜欢韩国电影或者伪装者的人其实是一个小圈子(相对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观影人群),如果有一个更有趣的趋势(比如韩国电影超越中国电影20年),对于小圈子内的人,就会像回声一样反复传播,让圈子里的人觉得不同意这一点是很低的,最后造成所有人(圈内圈外)都同意的假象这一点。而知乎豆瓣几乎就是装逼者的聚集地,自然有很多超越中国电影几十年的评论。
一旦这个回声室被发布并在最广泛的市场上进行测试,结果对于许多冒充者来说非常悲伤。
事实上,纯韩国电影在中国还没有一部票房过亿。突破5000万的只有7484万的《雪国列车》和6700万的《晚秋》。突破3000万的只有3100万的《龙之战》和4696万的《刺杀》。突破2000万的分别是《亮明还霸》2671万、《宝藏联盟》2179万、《深海之战》2105万。即便是以韩国人为主角的电影,票房也没有超过1亿美元。这句话有点问题,因为华谊与SHOWBOX联合出品的中韩合拍片《大明王朝》有1.12亿美元,但对于动捕投入的2000万美元来说,票房中国1.12亿,韩国132万(约5100万人民币以上),差点就亏了我奶奶家了。
在这里,我们要恭喜这位韩国导演,因为《我是证人》打破了韩国导演只能片酬2亿的定律。这是近年来中韩关系良好的结果。韩国电影在外国电影中受到优待,韩国人也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并努力在中国推广。这简直就是当今动辄数十亿的电影市场的一大悲剧。
事实上,韩国国产高票房电影只要能通过审核,基本都会进口。数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今年有近30部电影,《大叔》、《狼孩》、《铁虫入侵》、《海云台》等都已引进,但没有甚至溅起水花。
韩国电影《叔叔》
当然,也会有不少冒充者将这种现象归咎于观众素质低下。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电影和印度电影。如果蓝胖子突破了5亿(好莱坞电影之外的最高票房),我们还可以用动画电影的特殊性来捍卫它(不过日本靠动画电影冲击票房),《业力向日葵》 《火》被剧坏了,赚了8000万以上,以上原因也能说得过去。那么印度电影《我的上帝》已经达到了1.1亿,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就连英国电影《王牌特工》和法国电影《超人》的票房表现都非常出色,法国动画《小王子》的收入也达到了158亿。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好莱坞电影。
从这一点来看,韩国影迷基本上只存在于电脑硬盘中。指望他们花钱去电影院支持是绝对不可能的。就连我这个非韩粉也比不上我。至少我贡献了三部电影的票房。 。
与铺天盖地的韩国电影吹捧相比,印度电影几乎沉寂。不过,印度虽然是亚洲海外电影销量最好的国家,但与韩国电影相比,实在是算不了什么。可能印度电影没有粉丝群的回声室,所以没有受到那么多的好评。
事实上,韩国电影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有影响力的流行文化符号(如英国特工、法国文艺、中国武术、日本动画、印度歌舞等),因此其在海外市场的吸引力在于有限的。太糟糕了。
这其实是韩国电影的道路所决定的。为了本土市场,韩国电影已经走到了极致,本土化到了极致(也就是我所说的樱桃)。所以他们的电影整体的理念是不适合展开的,因为韩国特色太强了,那么人类的共性就会被削弱。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观影人群如此复杂和庞大的市场,缺乏这种人类共同逻辑和情感共鸣是致命的。
此外,中国和韩国电影过去15年的表现也证实了我的观点。 2015年,中国电影不仅占据了国内票房的60%以上,海外票房也达到了27.7亿,回到了2009年的水平(今天无意中发现《狼图腾》竟然进入了法国电影票房)全年列表八)。
如果不是韩国电影下半年大力发力,今年恐怕会低于外国电影。今年他们只得到了52%(当然比去年的50.1%好一点)。更糟糕的是,韩国中等收入电影(观看人数超过300万)的数量逐年减少,但顶级收入电影(观看人数超过1000万)的数量却没有减少。
这说明,一方面,随着韩国国内市场已经达到顶峰(韩国人均年观影量位居全球第一),而海外扩张却受挫(自《雪国列车》以来,每部电影都韩国电影的内部垄断竞赛不如前面的那样好,这加剧了中级电影的生存环境。
另一方面,它表明韩国太小,文化遗产很少,并且逐渐缺乏电影主题的创造力(韩国人本身抱怨说,他们不能杀害人们批评犯罪警察电影的扩散而无法制作电影) ,因为中层电影没有技术场景,并且有了受到顶级明星祝福的优势,因此我们只能走主题,IP和创造力的道路。
简而言之,如果韩国电影在未来几年内可以保留自己的祖国,那将是很好的。它极端地使用现实制图和民族主义情绪不仅在海外没有票房,而且迟早会引起家庭美学疲劳。
(超过)
喜欢这篇文章吗?
有关更多令人兴奋的内容,请下载observer.com应用。我们:
1。始终准备成为大新闻
2。拒绝打破图案
3。跑步速度比香港记者快
我为Observer.com应用程序只完成了少量工作而感到羞耻,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起笑声和笑。
不要判断我是粉红色还是红色,我的世界比您的世界更加多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