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三国志》记载的相关人员军事活动频率,我们发现,在这场中国现实版的《权力的游戏》中,绝对的男性主角无疑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巨头。“天下英雄谁与争锋,曹、刘二人,若有子当如孙仲谋。”当两人在公元二世纪末饮梅子酒时,显然没有想到,在新世纪,会有更年轻的一代加入到这场异常的爱恨情仇中。
(点击放大图片)
不同于《三国演义》中将帅作战动辄杀入敌营、大战三百回合的场面,在《三国志》这种编年体记载的冷酷历史中,很多《三国演义》中的传奇故事都失去了后人点缀的色彩。即便是黄忠、赵云这样的猛将,传记中也只有寥寥数语。而这些人正是少数“丰功伟绩,值得铸于铜上,镌刻于大理石上,铭刻于木板上,永垂不朽”的人。
军阀混战的乱世,完美诠释了“胜者为王”的道理。只有袁绍、袁术、韩遂、刘章等统治一定区域的地方领袖,或者关羽、曹仁、陆逊、徐晃等能在一定势力中独树一帜的人,才能在“你唱我登场”的历史舞台上,没有主角光环的自己,抢到更多的角色,留下更多的台词,否则下一秒就会丧命。
(点击放大图片)
从地理上看,三国时期的争霸之地有荆州、扬州、益州、冀州、雍州。其中荆州是魏、蜀、吴三国争夺之地,从未被一方单独占领。这里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役,如魏蜀的樊城之战、吴蜀的夷陵之战、赤壁之战、江陵之战等。雍州、益州是魏蜀拉锯战的前沿阵地,扬州则是魏吴对峙的战场。
三国乱世,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巧合的是,这三场战役都是靠火攻改变了历史的大一统。孙子说:“火攻有五种:一火烧人,二火烧仓,三火烧车,四火烧仓,五火烧兵。”于是曹操在官渡烧粮,孙吴联军在乌林烧战船,陆逊在夷陵烧军营。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不一样的烟火吧。
(点击放大图片)
具体从郡县城上看,除了作为战争策源地的魏、蜀、吴三国权力中心徐、邺、成都、寿春外,襄阳、合肥、新城、南阳、江陵等主要战场也都位于当时三国边界附近。三国以前,战场主要在河北、河南、山东一带,当时争霸的主要区域在北方。
回顾历史,我们往往只记得那些气势磅礴的英雄传奇,但真正创造历史的却是那些承受着“民相食,国势萧条”苦难的人。正如易中天先生在《赏析三国》开篇所言:“历史只能在悲壮的‘二律背反’中前行。一方面,只有用战争才能结束战争;另一方面,要结束战争,又必须先让人民遭受战争的苦难。所以,我们在歌颂、赞赏那些乱世英雄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当时人民所承受的苦难。”
(注:图中地理数据来自哈佛大学的《中国历史地理体系》,由于年代久远,部分统计数字尚有争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