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植物肉概念火爆但国内消费数据乏善可陈,如何才能反弹?

三国合伙人内购版_三国合伙人礼包_三国合伙人贴吧

福利:联系扑克福利(微信号:17191769126)可免费领取4G投研礼包及批量百科,更多详情请下载“扑克财经App”。

作者 | 包小倩

来源 | 全天候科技

介绍

Beyond Meat在美上市后隔夜暴涨163%,星巴克等巨头纷纷推出植物肉产品,这些都助推了植物肉概念在二级市场的热度。然而如今,星巴克门店里植物肉的日销量都在个位数,国内整体消费数据乏善可陈。“概念热,现实惨淡”是植物肉在国内创业和投资领域的现状。高开低走后,植物肉如何才能反弹?

文本

北京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白领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写字楼,走进星巴克。“一杯大杯美式咖啡,一份特制烤牛肉三明治。”一位顾客在柜台下单。

与其他轻食不同的是,这款独特的牛肉烧烤风味三明治的成分不是真正的动物肉,而是夹在面包和蔬菜之间的“植物基人造肉”。

“低脂又健康,反响还不错!”一位在咖啡机旁忙碌的星巴克店员说。每当有顾客在烘焙展示柜前犹豫不决时,她多半会向顾客介绍几款在售的植物基肉制品,比如“特制牛肉香蒜意面”和“特制牛肉经典千层面”。这些产品在飞快、星速递、外卖跑腿平台上也可以订购。

植物蛋白制成的“超越牛肉”来自美国植物肉品牌Beyond Meat,作为“人造肉第一股”(纳斯达克代码:BYND),其英文品牌名Beyond Meat更为人们所熟悉。

自2020年4月起,Beyond Meat与星巴克联手推出多款植物肉产品,不知不觉,植物肉产品已经走上消费者餐桌快一年了。但其实,相比消费市场,资本市场才是更加热闹的市场。

2019年5月2日,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上市,开盘价为46美元,较25美元的发行价溢价84%,首日其股价上涨163%,至65.75美元,创下美国金融危机以来IPO首日最佳表现。

Beyond Meat 创始人 Ethan Brown(中)出席公司 IPO

三国合伙人内购版_三国合伙人礼包_三国合伙人贴吧

中国资本市场也为之兴奋,引发A股市场人造肉概念股热潮,包括维维股份、登海种业、来伊份、丰乐种业、双塔食品、金健米业、哈尔滨高科等,不少公司股价当时创下多个涨停板。

除了国际知名植物肉品牌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外,OmniFoods、Vesta、真肉、Z-Rou、STARFIELD等植物基人造肉初创品牌也纷纷活跃在中国市场。

2020年,植物基行业(植物肉、植物奶等为落地产品)热度不减反增,被资本频频押注,据第一财经报道,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国内植物基公司投资事件多达21起,同比增长500%,占整个食品及保健品赛道的10%左右。

“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的成功告诉我们,植物肉不只是食品巨头的赛道,初创企业同样有巨大的潜力去拓展市场、抢占先机。”一位植物肉品牌创始人告诉全天候科技。这也是VC敢用真金白银“押注明天”的原因。

在资本浪潮的助力下,植物基人造肉公司注册开业的报道不断,部分公司以创纪录的速度持续融资,潮流论甚嚣尘上。

植物肉品牌Hey Maet创始人洪晓琪则相对平静:“我听到太多人喊着要在这个小众领域创业,但真正创业的又有多少呢?”

与资本热情相反,由于核心技术和落地场景尚不明朗,不少植物肉产品却只是昙花一现。

受到疫情和B端零售业务销售影响,龙头企业Beyond Meat近几个季度亏损不断扩大;而在C端消费市场,“消费冷淡”是当前的尴尬。

概念很火爆,现实却很惨淡,这就是植物肉在国内创业和投资领域的现状,高开低走的植物肉想要反弹上行,还需时日。

植物肉起点高但终点低

如今,素食主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在新素食者眼中,素食除了健康之外,更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2021年1月,来自印度的Eve与三位合伙人共同创立植物基即食食品品牌Kitchen 70/30在上海开业,品牌主打美味健康的植物基外卖食品,目标群体是年轻消费者。

此前,Eve曾运营一个名为“上海素食主义者”的素食爱好者社区达三年之久,致力于推广素食文化。

当她注意到植物肉在美国已经得到商业证明,成为素食者理想的肉类替代品时,她相信这种模式也有机会在中国这个肉类消费大国成功复制。

因此,伊芙从素食文化的集散地向植物基赛道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Tansu 70/30提供的菜单中,大部分食材都是来自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等品牌的植物肉。

很快,伊芙和她的团队就引起了投资人的关注,2020年10月,伊芙的70/30 Vegetable Tan开始入驻道食品国际推出的道食品孵化器(以下简称道食品孵化器)进行孵化。

稻夫子获得了来自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资本支持:Dao Ventures、New Crops Capital 和 Moonspire Social Ventures。他们自 2018 年以来一直在中国寻找植物基创业项目。

其中,New Crop Capital自2015年起专注于投资替代蛋白食品初创企业,累计投资超过35家公司,其最引以为豪的便是在早期就投资了“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后者上市后的强劲表现为New Crop Capital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

据 Eve 观察,“中国植物基领域的 VC 基本上是在 Beyond Meat 上市之后才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在此之前,很少有投资者感兴趣。”

虽然稻夫子早在2018年2月就开始布局中国植物肉市场,但直到2020年,其才打响中国植物肉市场的第一枪。

稻夫子作为New Crop Capital中国区独家财务顾问,撮合New Crop Capital、经纬中国完成对中国植物基品牌杏奇灵的天使轮投资,旨在通过“影响力投资”的方式,推动大量VC跟进进入植物基领域。

由此,星奇灵迅速成为资本的宠儿,从2020年3月至今,星奇灵的融资历程仅用一年时间就从天使轮走到了A+轮,募资逾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2亿元。除了经纬中国,愉悦资本、九霄云外资本、光速创投也完成了对星奇灵的投资。

虽然顶级VC的入局助推了植物肉市场热度,但仍未能改变投资界整体的观望心态。

青铜资本尝试接触过两家植物肉创业公司,但要么“项目质量一般”,要么“创始人无意”,最终两家公司都没有到达立项和融资的阶段。

或许是因为缺乏对植物肉市场的长期观察,“目前中国99%的VC都不敢轻易下手”,一位植物肉品牌内部员工直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植物肉领域虽然存在交易机会,但只有极少数美元基金对其感兴趣。”

与国际投资机构注重打造被投企业的IP不同,国内投资人更注重投资回报的实现。

“植物肉制品在消费市场反响不温不火,投资者肯定也相对谨慎。​​”伊芙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或许首先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去年4月,星巴克宣布其接下来的五款植物肉产品将在中国大部分门店上市。当时,星巴克在中国有4000多家门店。

几乎与此同时,肯德基、帕帕约翰也大张旗鼓地宣布在部分门店推出植物肉制品。

经过近一年的尝试,销售成绩似乎并不理想。

近日,全天候科技走访了多家一线城市的星巴克门店,发现其植物肉产品似乎集体失败了。

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电子城大厦附近的三家星巴克,目前仅有一家在售卖植物肉制品,由于临近春节,这里的客流量比较少,所以店长临时决定将植肉制品的日供应量从4份增加到10份,节后再减少到1份,等到节后再恢复。

“销量不好,我们必须做出调整,”上海杨浦区一位星巴克门店经理表示,他已经将植物肉产品从库存中移除。“试水半年后,我们就不会再进货了。”

当被问及销售情况时,上海黄浦区的一家星巴克门店透露“销量不佳”,门店每天仅售出2-3份植物肉制品。

在盒马鲜生,植物肉产品同样被消费者忽视。平台也处于试水、观望的状态。“从整个商品的占比来看,植物肉的规模很小。”盒马内部人士对全天候科技快报记者表示。

不过,杏奇灵与棒约翰、奈雪的茶、喜茶等知名品牌推出的联名产品销售数据均未向公众公布。

奈雪表示,星奇灵供货的相关产品目前仅在其深圳9家门店限量销售,由于样品数量较少,因此暂无可以公开的具体数据。

事实上,为了迎合消费者,植物肉产品整体价格也在不断走低。在星巴克,“特制牛肉经典千层面”的价格已从刚推出时的69元/份悄然降至49元/份。整体来看,星巴克植物肉系列产品最初定价在五六十元/份,目前已降至三四十元左右。

三国合伙人礼包_三国合伙人贴吧_三国合伙人内购版

星巴克植物肉产品价格 左:2020年4月星巴克小程序截图;右:2021年2月上海星巴克门店截图

德克士也在全国2600家门店上线植物鸡汉堡,供应商为杏奇灵,产品首发价20元,会员优惠价仅为15元。

即便如此,植物肉作为早期且小众的细分市场,在中国仍处于消费需求觉醒的阶段。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既是市场的反馈,也是大家看得见的真实情况”。

截至目前,尚无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布近两年中国市场植物肉制品消费情况的统计数据。

全天候科技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近60位读者对于植物肉的看法,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植物肉,但购买过植物肉制品的受访者却不足13%。

尽管听说过植物肉,但消费者对植物肉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仍然较低,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目前还不能接受植物肉作为动物肉的替代品。

植物肉消费困境是如何产生的?

植物肉这个资本市场热议的概念,为何在消费市场却陷入尴尬境地?

“你可以说它是一个热点,但不是一个具备长期发展特征的赛道。”道夫子联合创始人、道资本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张涛表示,前提是大众消费者对植物性或替代蛋白有兴趣,产品认知度是否足够。

据青铜资本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国,我国肉制品市场规模已达1.9万亿元,但商品肉的50%都是日常生活中通过拼贴、混合等方式制成的廉价复合肉,主要存在于餐饮消费中。

一位企业家表示,“植物肉取代这种复合型的肉类市场,或许能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当然,这需要植物肉足够便宜,品种丰富。

南方日报曾披露过一组数据:在美国,1公斤加工肉的价格为7美元,而植物肉则为15美元。同样,在美国超市沃尔玛,食品厂生产的牛肉汉堡零售价为15美元,目前为每磅2.8美元,而Beyond Meat的植物汉堡每磅售价为6.25美元。

首个进入中国市场的植物肉品牌Omnipork每公斤售价约60元,而某生鲜电商平台上最便宜的猪肉每公斤约50元,这样的价格显然不符合中国消费者对于植物肉产品的消费预期。

全天候科技通过上述调查问卷了解到,近七成受访者表示希望植物肉的人均消费价格不超过30元。

调查结果显示,96.3%的用户接受植物肉价格在50元以下。

三国合伙人贴吧_三国合伙人礼包_三国合伙人内购版

大部分购买过植物肉的受访者表示“口感和味道不佳”。

稻夫子张涛指出,欧美市场植物肉的营收来源主要集中在汉堡、三明治、热狗和意面等,但中国饮食文化讲究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由于此类素肉历史悠久,中国消费者对于植物肉作为动物肉替代品的需求远高于欧美市场消费者,这给产品开发带来了更多难度。

虽然国内创业者不断增加产品种类,比如贡丸、月饼、酥肉等,但大部分产品都未能逃脱“昙花一现”的命运,在上市不久后便被下架。

从这个角度来看,植物肉生产只有能够大幅提升产能、有效降低成本和价格,同时又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味蕾,才有可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无疑对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比近几年成立的中国植物基公司,Beyond Meat成立于2009年,已有10年植物基技术研发经验。Beyond Meat称,该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主要归因于公司在“创新和业务增长”方面的投入。

2018年,Beyond Meat的研发经费占其总营收的十分之一,此前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而起步较晚的中国植物基初创企业无疑需要在技术研发的投入和能力的磨练上付出更多努力。

在我国,素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产业链始终没有突破20世纪60年代“干法挤压”技术路线。

采用“干法挤压”技术生产的植物肉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无法解决豆腥味残留问题;二是难以真实模拟动物肉的纤维结构,口感上无法摆脱咀嚼豆腥味,影响产品体验。

2020年底获得Pre-A轮融资的植物基人造肉公司Hey Maet将自己定位为“食品科技公司”,创始人洪小奇表示,团队通过专利收购,已经获得了10项植物基加工生产配套技术。

此外,Hey Maet 还宣称通过引进人才,掌握了植物蛋白高水分挤压技术,该技术在国外植物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比如 Beyond Meat 等品牌。

植物蛋白高水分挤压技术又称“湿法挤压技术”,挤压时需采用带冷却模头的双螺杆挤压机,要求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上,保留肉的水分,产品组织性强,弹性强韧,更接近动物肉制品,可直接食用。因此该技术也被不少植物肉创业公司视为生产加工的关键。

同样关注植物肉核心技术研发的真肉创始人陆忠明也认为,湿法挤压技术是干法挤压技术的整体升级,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创业公司。

“从技术门槛上看,创业公司受资金限制,可能无法购买湿法挤压机,国际知名品牌的同类湿法挤压设备价格在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不等。”吕忠明坦言,国际食品巨头通常采用购买、自建工厂的重资产模式来获得产能,但创业公司在做决定前,需要先看清自己的腰包。

国内植物基市场尚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除了研发、生产环节,包括分销、渠道销售等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这也导致了一些资金、技术实力相对较弱的创业公司,为了在市场上讲好故事,可能会把主要精力错配到营销层面。

“为了融资,这些公司甚至不惜迎合投资人的期待。”一位业内人士举例称,某植物肉公司在打与知名品牌合作的广告时,其实只是在合作店铺开业当天的特定时间段内,进行3到4个小时的销售,随后借此制造新闻和话题热度。

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行为确实会让一些不了解情况的投资者产生混淆,“他们可能会认为,能和这么知名的品牌合作,就意味着市场一定很大。”

“现在大家都急于快速占领市场,想在消费者面前展现自己的存在感,对技术和研发缺乏足够的专注,所以很难说国内植物肉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伊芙也表达了这种困惑。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好的产品或许才是真正打动他们的唯一标准。

专注于替代蛋白行业的咨询公司GFIC提到,国内植物基行业仍在等待一个真正的“爆款产品”,能够获得主流消费者的认可,并带来稳定的客流量。

尽管2020年以来,诸多营销噱头成功吸引到了植物肉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关注,但植物肉产品最终能否打动主流消费者、满足市场预期,或许仍需时间来验证。

早期警惕泡沫

近两年,稻夫子接触了全国各地的植物肉创业团队,据他们统计,国内已知的植物肉创业公司数量已从2018年的个位数增长至数十家。

虽然整个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稻夫子的张涛认为,还是要警惕市场泡沫,“我们不希望投机性的创业者给行业带来不好的影响,或者制造泡沫,让赛道泛滥,给发展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Eve坦言,自己在这个行业很少看到“目标驱动型”的创业者,“他们大多不是吃素的,也缺乏创业的毅力,大部分只是想在潮流中捞点名气、捞点名气。这些公司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差,可能在烧光了钱或者融不到资之后就放弃了。”

张涛更习惯把植物肉行业创业者分为“Beyond Meat前”和“Beyond Meat后”两波,他认为Beyond Meat上市后创立的公司需要更加警惕,谨防炒作,等待机会入局。

“作为影响力投资机构,我们主要看创始团队是不是想做实事。我们看到一些所谓的新一代植物肉品牌,还没做出什么,就给自己定了上亿美元的商业计划,我觉得估值有点过高了。”张涛说。

作为行业标杆的Beyond Meat实际上正在经历低迷。

Beyond Meat最新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本季度实现营收9400万美元,较华尔街预期低1.32亿美元,环比下降17%。

不过,第三季度净亏损高达1930万美元,远低于华尔街预期的306.7万美元净利润。2019年同期,Beyond Meat实现净利润409.9万美元;调整后每股亏损0.28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0.05美元亏损。

Beyond Meat首席执行官伊桑·布朗 (Ethan Brown) 表示,公司业绩与疫情密切相关,除了零售,B端餐饮业务也受到负面影响:一方面消费者会通过居家囤货减少外出就餐频率,另一方面,原有的餐饮行业也因疫情受到重创。

由于业绩不佳,Beyond Meat财报发布当天盘后股价下跌逾30%。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除了公开事件的不确定性,Beyond Meat实际上还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Impossible Food以及雀巢、联合利华等跨界巨头的挑战和市场挤压,市场格局将再次发生变化。

植物基产品越来越被研究机构视为一个前景光明的市场。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预测,全球植物基肉类市场正以1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790亿美元。而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到2023年,中国人造肉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

为了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大玩家纷纷将触角伸向中国。去年9月,Beyond Meat将中国工厂地址锁定在浙江嘉兴。同年12月,雀巢在亚洲的首家植物基食品工厂在天津建成首条生产线,负责生产六款“家之夭”植物基肉产品,可在天猫官方旗舰店和部分盒马鲜生门店购买。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跨国公司的进入,无论从政策侧、资本侧、行业侧、渠道侧还是消费者侧,都将倒逼中国植物肉企业创新升级迭代。

张涛和他的团队也在仔细观察植物基行业在中国市场的进展,“我们相信行业的大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它可能会自我修正,至于这个自我修正什么时候发生,现在还不清楚。”

未来中国市场或许会出现更多的植物基初创企业,包括一些以素肉公司起家的公司,也正在转型进入这一领域。

目前,国内大部分植物基创业者已经意识到,随着资本日趋理性,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进入市场,那种“赚快钱就跑”或者完全照搬国外模式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行业认知与实践的自我修正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植物肉市场以产品导向型企业为主,市场期待出现更多利用技术优化产品、赢得消费者的品牌。

据了解,包括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经拥有与国外匹敌的植物肉核心技术,这些研究院所和实验室也在与植物肉企业展开赛道上的合作。

真肉创始人吕忠明强调,“近年来,国外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的植物肉品牌也都是食品科技公司,所以植物肉最核心的品牌价值还是技术。只有技术才能优化产品,才能打破传统素肉的固有印象。”

从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来看,顾福认为,上游产业链的布局同样关键,主要体现在植物肉原料的稳定供应、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设备端生产效率的提升等。

目前,中国大部分初创企业以合同制造的方式生产植物肉产品,布勒集团与江南大学未来中心在无锡成立联合实验室,有望向下游品牌开放产业解决方案,让创业者在创业企业中以更低的成本参与植物肉的产品研发。

此外,山东省一些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始自主研发湿法挤压设备,有望以更低的价格生产湿法植物纤维蛋白。

与此同时,高品质植物肉产品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发展,除了挤压技术外,纺丝、剪切等工艺也不断在市场上创新。

整体来看,植物肉在国内尚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和供应链建设。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面对巨头的竞争,首先要做的就是快。“如果Beyond Meat生产出一款产品,味道不好,很难退回工厂改进,因为他们生产的SKU太多了,但初创公司他们的生产量比较小,所以可以快速改进。”洪小琪说。

和所有创业者一样,吕忠明预计2021年会有更多资本继续关注植物肉赛道,在技术研发方面给予初创企业最大支持,“毕竟2020年植物肉在国内已经有了开门红。”

曾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5396.html

牧野之战: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的决战,揭秘战争过程
« 上一篇 2024-09-16
三国志:曹操、刘备、孙权的权力游戏与乱世风云
下一篇 » 2024-09-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