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630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战役——关羽水淹七军。名将关羽“水淹”的七军是什么样的?古代的九军、六军、三军又是什么?
漫画中的“七军淹死”
“第七军”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的七军,是曹魏将领于禁、庞德所率领的七支军队。这七支军队大概都有各自的统帅。
在《周书》中,古人记载了各级军队的数量:
万人为二千五百军,天子有六军,诸侯大国有三军,中国有二军,小国有一军。
这是什么意思呢?古代每12500人设立一支军队,天子有六支军队,大藩属有三支军队,中藩属有两支军队,小藩属只有一支军队。
根据《周礼》记载,周天子统率的六军,共有12500*6=75000人,如果按照《周礼》推算,七军的人数为87500人。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第七军”的其他名称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三国演义》中的“七军”不是指七个军队,而是指数量众多的军队。《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三分假七分真,“七军”之说并不属实。我当然对此表示怀疑。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军名将李靖就曾成功运用过“七军”战术。李靖所著的《魏公兵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兵书。他率领三千骑兵横扫突厥王庭的那场战役也为后世所称道。在军事组织方面,李靖为唐朝军事作战建立了“七军”体制。这七军分别是:中央军、右前军、右右军、右虞后军、左虞后军、左左军、左翼后军。
历史文献《通典病仪》记载:
唐魏公李靖在《兵法》中写道:“将出战,用兵约二万,分为七军,兵少则就地补充。”
《通典》记载了中国从黄帝到唐玄宗年间的法令变迁,由于《通典》的作者生活在唐代,故《通典》成书于唐德宗年间,其对李璟使用七军的记载可信度较高。
古代的九军、六军、三军
这是怎么回事?
如今,三军被统称为不同作战空间的军队,现代军队大多分为陆军、海军、空军,苏联时期陆军还设有国家防空部队和战略火箭军,而中国古代这九个军、六个军、三个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史料《上军书·赏罚》记载了九支军:
武王与纣王在牧野大战,打败了九军。朱世哲解释道:打败九军,就是打败纣王和诸侯的军队。
这是中国古代关于九军的早期记载。
有学者认为,上古时期最早的九军可能就是九宫军,因为上古时期有一门比较神秘的与道教有关的“学科”叫奇门遁甲,奇门遁甲中的九宫以及依据九宫建立的军阵阵型很可能与黄帝有关。
蚩尤部落和黄帝部落
传说黄帝与炎帝曾与蚩尤作战,蚩尤军队强大,炎黄联军无法打败蚩尤,西王母赐予黄帝奇门遁甲术,帮助他消灭蚩尤。这个传说大概是奇门遁甲术第一次运用在军事上。奇门遁甲中的“九宫”大概就是黄帝布阵的“九宫军”。九个方向各有一支军队,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中间有一处中央部分,布阵以抵御来自不同方向的敌人进攻。
当然,黄帝的“九宫格”和奇门遁甲是如何产生的,黄帝又是如何运用“九宫格”等奇门遁甲打败蚩尤的,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资料去证实。
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尚君书·赏罚》记载“武王与纣王战于牧野,大败九军。”武王灭纣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这个时间先后分为夏、商、周三代。武王灭纣的准确时间,由工程证实,并记载在《史记》中,得到史学界和考古界的认可。
因此可以推断,至少在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之时,周军与商军很可能就采用的是上古遗留下来的“九军阵”,由此可见该庙历史之悠久。
当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武器装备、军事思想的变化,总体来说,如果炎黄大战蚩尤的九宫军阵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武王伐纣时的九宫军阵和炎黄时期的九宫军阵肯定是差不多的,有很大的区别,和炎黄时代的九宫军阵相比,会更加合理、更加实用。希望更多的考古发掘,能帮助我们解开炎黄时代蚩尤与炎黄大战的真相。
结合《史记》、《商君书》等资料,基本承认九军是中国军事史上最早的军事编队或军事体系,至少目前是如此。
那六军和三军呢?六军是周天子统率的军队,三军是诸侯国统率的军队。
当然,在实际历史上,随着周天子的衰落,各个诸侯国也逐渐扩充自己的军队,在诸侯国的三支军队之外,还建立了三支军队来与周天子抗衡。
《国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与周天子抗衡,准备设立三支军队:
季无子统领三军的时候,叔孙木子说:“不行,天子派军队,公爵就率领军队去讨伐不德之人;诸侯派军队,贵族就率领军队去侍奉天子;诸侯有贵族而无军队,就率领侍卫去辅佐诸侯。”
译文:鲁国宰相季无子想设三军。鲁国大夫叔孙穆子劝季无子不许设三军。《周礼》说,只有天子才可以有六军,由大公级别的官员统帅。敢于与中央政府对抗的诸侯国。大诸侯国只能设三军,由大臣率领,配合天子作战。一般诸侯国不设三军,大臣率领武卫,协助大诸侯国的军队作战。
春秋战国
第六军、第三军、第九军有什么区别?
第三、第六集团军是军事组织,第九集团军可能是军事组织,也可能是军事编队。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六军即上军、下军、左军、右军、豫军、中军,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由于这些军制术语中都出现了上下左右作为方位名词,所以三军、六军可能也与军事阵型有关。
春秋时期,诸侯国军队也有战术性的六军制。晋文公时,步兵逐渐成为独立的兵种,晋军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在三军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三个军:中央军、六军、左军,统称“六军”。这个“六军”可能是晋军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而设立的战术单位。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通典》、《商君书》、《史记》、《周礼》、《左传》
结尾
作者|贞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