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游戏攻略:武力智力分析与角色培养技巧

三国群英传7刘备诸葛亮_街机三国群英传诸葛亮技能_三国群英传刘备官职

力量 48 智力 63

早期:

11级恢复技能有点晚了,再加上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训练,所以我只是保持B-

中期及晚期:

C、火箭猛将25级才释放,几百人的时候,火箭猛将对二十几个人造成的伤害是完全不够的。

最高等级:

D、这套技能只具有压制技能的效果,并无任何威力。

你不进D域,谁进?就算你把双围反了,也进不了D。

三国群英传刘备官职_三国群英传7刘备诸葛亮_街机三国群英传诸葛亮技能

力量 60,智力 86

早期:

基本上王云被他们全部围住了,除了军符之外。不过军符只影响他自身的战斗力,恢复技能埋伏的锤子一点也不比弓箭差,弓箭对王云的好处就是可以毫不费力的修炼恢复技能,但王朗的恢复技能技能比王云领先了两个等级,说比王云高一个等级也是没问题的。

我仔细想了想,有谁敢说自己在15级之前就一定比王司徒强?好像没有。

SS

两大王者前期的得分也可以排的低一些,就看你觉得恢复技能埋伏的操作门槛高不高了。

中期:

目前为止这是第一个不需要依赖中期旧技能的恢复技能,飞刀阵型完美衔接,S-

后期:

这个天袭在我军中用处有限,至于为什么,请参考通用技能贴,虽然恢复过程高且无敌,但37级的时候很普通,小恢复技能效果也有限,A+

最高等级:

他的兵法技能满级不加点,所以只是很普通的飞刀伏击,A+

谈王朗:

关于王朗,我们先来说说《世说新语》里的这段话。

《世说新语》:华歆、王朗二人,都乘船去避难。有一人要带他一起去,歆却不肯。朗说:“幸好我们还安全,何妨?”后来,土匪来了,王朗想抛弃所带的人。歆说:“我因此起了疑心,既然已经受了他的信任,何必这么快抛弃他呢?”于是他又像以前一样,带郑一起去。天下以此来判断华、王二人的优劣。

这个笑话太可笑了。我先不说了,等会儿再打他。

王朗的一生很复杂,最初是因为通晓经学,又师从太尉杨慈(杨修的祖父),所以才被任命为官。

《三国志·王朗传》:因通晓经学,授为郎中、知丘太守,为太尉杨慈的老师。

杨慈死后,王朗辞官去丧,后来被陶谦选为才人,做了会稽太守。按照《郎家传》的说法,王朗当太守应该是干得不错的。

《三国志·王朗传》裴松之注引《朗氏传》:“昔会稽祭祀秦始皇,并雕木像,与大禹同祀。朗即位,以为天子无德,不宜祭祀,遂罢其职。朗氏居郡四年,仁爱民民。”

后来孙策攻打会稽,于范想逃,王朗却不逃,所以败了。不过请注意,王朗不是被孙策打的……而是孙策多次打不过王朗,然后利用孙敬的计谋打败了王朗。有的游戏给王朗四五十的统帅,是看不起孙策吗?但据说比王朗厉害的华歆却投了……嗯,《世说新语》脸色不好吗??

《三国志·王朗传》:孙策渡江夺地,朗部将余范认为无法抵抗,最好避而远之,朗自认是汉臣,理应守城,便率军与孙策交战,结果大败,逃至海边的东野。

《三国志·王朗传》:会稽太守王朗派兵在固岭抵抗孙策。孙策在水上几战,未能击败他。景对孙策说:“朗守城,难以攻下。查督南在数十里之外。我们应跟随他们,控制内地。”策听从了他的建议,分军夜袭岔渡道。朗派周欣等与会稽太守交战,但策击败欣等,斩杀了他们,从而控制了会稽。

《三国志·华歆传》:孙策屯兵江东,华歆知道孙策善于用兵,便披戴巾来迎接。

以下是《三国演义》的题外话

小说中,王朗有战斗记录,而且这个记录非同凡响,他直接与东吴最强的武士太史慈交手,不过嘉靖版中并没有记载王朗与太史慈的这场战斗,被认为是伪造的,是本黑太史慈武力作战的其中一场。

毛宗纲《三国志》:孙策大怒,正要迎战,太史慈早早出战。王朗骑着马挥剑与慈交战。几个回合后,朗部将周信冲出援军。黄盖骑马将周信捉进孙策阵中。两军鼓声大鸣,激战起来。突然,王朗阵势大乱,背后袭来一队士兵。朗大惊,勒转马迎战。原来是周瑜、程普率兵从侧面进攻,王朗寡不敌众,便与白虎、周信杀入城中,拉起吊桥,封闭城门。

之后孙策再也没有加害王朗。而王朗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做了很多好事,甚至还让于范尽孝道。嗯,《世说新语》是不是一脸痛苦的样子?

《三国志·王郎传》记载:郎遂去见策。策为人君子,问而让,不害人。他虽然颠沛流离,生活贫困,不知将来何去何从,却照顾亲友,多施少施,十分讲义气。

《三国志·禹藩传》:郎对藩说:“你还有老母,你可以回去了。”

后来曹操招安了王朗,王朗就去了。

《三国志·王朗传》:太祖上表,朗从曲阿跋涉江河大海多年才到达。

王朗在曹操手下时,也显露出了他的才能,在狱政方面,他与钟繇不相上下,而且“疑人易赦,轻判”,可见他是一位关心百姓的好官。

《三国志·王朗传》:魏国初立时,他由军事长官任命为魏县令,后又升任少府、封常、大理等职。他秉公办案,疑案从宽,从轻发落。钟繇明辨法律,以善于司法管理而闻名。

曹丕即位后,王朗立即上书皇帝,劝曹丕养病,减轻刑罚。

《三国志·王朗传》载:文帝即位,升任御史,封为安陵亭侯。他上疏劝民节制,减轻刑罚,说:“战乱三十余年,四海倾覆,万国灭亡。历代君王剿匪,扶弱济弱,恢复天下,聚集了百万百姓到卫国,使边塞鸡鸣犬吠声四起,百姓安居乐业,乐于太平。现在远方的侵略者尚未平定,战乱尚未停止,如果能诚心恢复法制,笼络远方百姓,有良君施恩,道路便修好了,百姓便安居乐业了。我们一定比以前富足,比以前更加繁荣昌盛。”

曹丕当了皇帝之后,经常喜欢打猎,王朗劝他少打猎,这样不好。

《三国志·王朗传》记载:当时皇帝经常外出狩猎,有时夜里才回宫。王朗在奏折中写道:“皇帝的住处,外张灯结彩,内守卫。将要出发时,先布阵后出帐,先警戒后踏阶,先拉弓后上车,先开道后引路,先挡道后转轮,先停静室后歇车。这些都是为了显示最高权威,谨慎小心,立下法令教诲。最近皇帝出去打猎,日落而息,黄昏而归,违背了守卫御车的通常规矩,不是大车之最谨慎。”

当然,王朗还是有缺陷的,他成功劝说曹丕坐视吴蜀争斗……看来小说里他被孔明骂死的故事还是有道理的,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觉到他还是低估了诸葛亮。

《三国志·王朗传》:初,建安末年,孙权遣使称臣,与刘备开战。皇帝问:“可不可以起兵与吴合伐蜀?”郎道:“皇上的军队比中军要重要,若是全家与蜀寇打了很久,智勇相等,军中不能速战速决,就必须举军以成声势,然后选一个稳重的人当是适宜的。将军带头对敌,时机合适,地点选好后再走,一举两得,不需再多费周折。现在全家军还没动,就没必要先帮助吴军进军了。再说现在雨下得大,不是进军调动兵力的时候。”皇上采纳了他的方案。

曹睿即位后,这个年轻人却对修建宫殿更感兴趣,王朗劝他少享乐,多做有利于人民的事。

《三国志·王朗传》记载:使者到邺城视察文昭皇后的陵墓时,见百姓并不满意。当时正值修葺宫殿,朗便上奏说:“陛下自即位以来,恩宠屡发,百姓无不欢喜。臣近奉命出使北方,归途中,听说许多徭役可以免除或减少。愿陛下日落听从臣言,制订克敌之策……

此外,王朗还是一位大儒,对文化做出了贡献。

《三国志·王朗传》:王朗曾注释《易经》、《春秋》、《孝经》、《周吏书》,并在奏疏中记载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均流传后世。

其子王肃是著名的儒家学者,位列文庙七十二弟子之一。

孙女王元姬是一位贤明的皇后,她除了预言钟会谋反之外,还提倡俭朴,并身体力行,这对晋武帝司马炎早期治理国家应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那么,历史上的王朗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好人。

《三国志·王朗传》载:朗为人才华横溢,心胸宽广,但性情严谨宽厚,为人端庄恭敬,节俭,不接受婚配的礼物,常讽刺世俗以慷慨著称,却不关心贫贱​​之人,所以他用钱财时,总先处理最急迫的事。

《三国志·王朗传》:钟繇心胸开阔,才干过人,华歆品行端正,王朗博学多才,都是当时的杰出人物。

王朗是一位才华横溢、通晓经学、崇尚节俭、宽厚待人、关心百姓、艰苦奋斗的贤能之士,是一位能利民、关心民生的好官。

但毫无疑问,在整个三国,有着诸葛亮、司马懿、荀彧、荀攸、郭嘉、贾诩、陈群等顶尖人才,与这些竭尽全力、名垂青史的非凡人物相比,王朗就显得平庸而普通。

但鲁迅却说:“自古以来,我们有埋头苦干的人,有艰苦奋斗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为法舍身取义的人……虽然相当于给帝王将相写家谱,但中国人的所谓‘正史’往往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说到战士,我们总是喜欢看到他们孤身一人冲锋陷阵,打败千万敌人。

对于文人而言,我们喜欢看他们运筹帷幄,战于千里之外。

事实上,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往往是王朗这样的“普通”人。

说实话,《三国演义》中很多人物的塑造我都不太喜欢。

比如爱哭的刘玄德,

比如心胸狭隘的周公谨,

比如诸葛亮变成了半妖。

还有这个“白发狼心狗肺,卑躬屈膝,花须苍白的老贼,谄媚奉承的大臣”,王朗,王司徒。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4898.html

曝 Switch2 纹理效果或超 XSS,内存升级引关注
« 上一篇 2024-09-08
汉末三国:一个人口骤降、灾难与战争并存的时代
下一篇 » 2024-09-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