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注:这是一系列可以听的专辑,如果觉得文字麻烦,可以扫描二维码。
上集我们讲了刘备接管的徐州并非世外桃源,曹操崛起前的几年,由于兖州、青州、豫州战乱不断,扬州国力弱小,陶谦难得有机会建立起丹阳同乡统治秩序。
但随着曹操统一兖州,袁绍、曹操、刘表集团对袁术、公孙瓒、陶谦集团的不断进攻,后者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窄,直至袁术北上封丘进行殊死搏斗。
封丘县位于陈留县西北部,是阴沟河、济河、濮河交汇处的交通要道。袁术败走后退守雍丘、项邑,而这两个地方正好把陈留县夹在中间。可见,在曹操援军到来之前,袁术大军已经和黑山军残部、南匈奴会师,基本完成了对张邈的合围。
但袁术的安慰意味着袁绍的不安,于是曹操与袁绍再次会师匡庭,“围攻援军”,先在匡庭攻打袁术部下刘祥,引来袁术主力救援,然后“大败刘祥”,然后乘胜追击,直逼封丘城。
袁术趁着曹军尚未收拢包围圈,一路沿睢水逃窜,正当他准备在湘邑歇息时,曹军追到了太首河畔,断河淹城,袁术被迫再次离开,逃往梁国的宁陵县。曹操马不停蹄地继续进军,袁术在梁国也呆不下去,只好逃往九江县,先到了寿春,却被自己任命的扬州刺史陈余拦了下来。他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纠集九江县阴陵的残部攻打陈余,把他吓跑了。请注意,这个陈余是陈登的堂兄。这个伏笔很重要,请划掉,后面会用到。
这一战不知规模多大,但却彻底浇灭了袁术一统中原的那颗小火苗,他没有再守住豫州,而是掉头横扫了半个江南。
说到江南那半边,肯定有人会想到孙权。没错,如果说孙坚是孙策和孙权的生父,那么袁术简直就是整个孙氏集团的地缘政治之父。
袁术虽然有张巡、乔睿为将,但特别喜欢用孙家的人。孙策不说,还有他的堂兄孙贲、堂兄孙祥、叔父吴景,分别担任过豫州刺史、汝南太守、广陵太守,官至高位,个个善战。等到袁术自封为“忠嘉”,闭门称帝时,孙家已占据了江东。他们接到信后纷纷南逃,干脆把江东分成两路,不肯效忠他。
可以说,孙氏王朝的建立,固然得益于“江东小霸王”在战场上的无敌,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袁术的支持。如果不是有四代三代官的袁术站在中原豪杰面前,孙策就没有统一江南的机会之窗。就拿左荣来说吧,他手下只有一万多男女随从,就能横行在广陵、庐江、豫章等郡县。如果青、徐、兖、豫四郡争斗失败者渡过淮河,孙家几千大军根本应付不来,自然也就没有了日后的孙吴政权。
即便袁术病死,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当孙策、周瑜率领两万大军攻打庐江太守刘勋,在袁术一伙的坟上填上最后一铲泥土时,单是攻下宛城的收获就有“工匠、鼓手、士兵三万余人”。要知道,按照当时的习俗,这些都算是袁术个人的“私产”,足以填满一个县的面积。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袁术刚横扫东南的时候,是当时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不仅镇守扬州,还把手伸进了徐州的广陵郡,自称“徐州皇帝”,得到了八方雄主的支持,就连周瑜也跟随叔父周尚一起行动。眼看袁术势力越来越狼狈,实在没有希望了,便投靠了家世和名气都比他差很多的江东孙氏。
因此,当刘备面临是否接受徐州的选择时,陈登劝他接受。他问袁术,陈登和孔融也回答袁术。他的豫州备家陈群也劝他不要因为袁术而接受。陈群原话如下:
袁术尚有实力,如今又在东边,我们一定要与他交战,若吕布攻打将军,将军即便得到徐州,也无所作为。
等到吕布真的窃取了徐州,刘备才“后悔没有听取百姓的意见”,但为时已晚。可见日后统治曹魏的名臣们确实有能力,比陈登、孔融要有大局观得多。
当然,从一开始,糜竺、陈登、孔融三人就没有背叛刘备的意思,这三人要么忠于刘备,要么对刘备评价颇高,核心问题在于他们只看到了徐州的价值,却没有看到徐州所处的恶劣地缘环境,而且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利益算计,后面会详细阐述。
当时,曹操与吕布在兖州征战,袁绍在冀州与公孙瓒对峙,青州是冀州与幽州对峙的缩影,袁谭、田开、孔融三军对峙,南方,袁术大军正席卷九江、庐江、丹阳、江东四县。
袁术自封“徐州之主”,是唯一不受任何牵制的力量,北上徐州只是时间问题。而后,刘备唯一可以依靠的援军,就只有袁绍和曹操了,不过两人都忙不过来。吕布是袁绍的死敌,袁术的盟友,只要不被曹操杀掉,不管是攻下兖州,还是逃出兖州,最终都会南下徐州。
所以,陈群这个把两种需要结合起来的判断,可以说非常高明。
放眼刘备的京城,陶谦时代的三大支柱已全部断裂:
第一是丹阳军,彭城之战和潭东之战中损失惨重,即使补充进来的兵力,也只是新招募的士兵。
第二支就是下邳的其他部队,也就是左荣和邳相指挥的掌管三县漕运的部队,已经南渡长江逃窜了。
第三拨是另一拨泰山匪患,即臧霸等人,驻扎在琅琊国开阳县,在曹操第二次伐魏时也遭遇了挫折。
郯县以北和以西的东海郡已被曹军屠戮殆尽,郯县沦为前哨,彭城国也成了一片废墟,徐州真正能用的地方,只有郯县到下邳之间的沂水、沭水流域的郡县,以及下邳到广陵之间的泗水流域的郡县,所谓的百万户人家和十万步骑兵,已经用不上了。
于是,刘备决定“赌一把”,收下徐州后,由陈登亲自主持,并上奏袁绍,告知刘备“已接管徐州”,袁绍应允,这样就完成了陶谦死后徐州易主的手续,相当于向袁绍投降,请求归顺。
得到袁绍的首肯,曹操才免于三攻徐州。不过曹操的“和诚”却是后来的事了。直到建安元年,曹操才举荐刘备为镇东将军,封为义城亭侯。此时距离刘备入主徐州已过去了近两年的时间。
不过,这期间刘备显然改组了徐州的部分防务,并任命丹阳将军曹豹为下邳国相,亲自率军进驻淮河之滨的盱眙、淮阴。主要交锋发生在淮阴石亭。盱眙是下邳国辖郡,淮阴是广陵郡北部要地。双方在此交战,广陵郡在长江以北的核心地区大部分已失。
从整体的攻防形势来看,就算吕布不对下邳发动奇袭,刘备大军的溃败也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与其说是吕布把刘备赶出了徐州,倒不如说是袁术所为,更准确一点。也就是说,刘备最终入主朝廷,攻占了荆州、益州。追根溯源,还是袁术所为。曹操统一兖州之后,派曹洪迎皇帝,却被袁术手下的将领阻拦,无法前进,这也是袁术在豫州残存势力的威力所在。
可以说,若非黄河以南有袁术的巨大威胁,袁绍绝不会容忍曹操集团的逐渐扩张。袁术势力被灭亡之时,曹操已完成对黄河、淮河之间广大地区的统一,甚至比袁绍在义经楼全歼公孙瓒势力还要早一步。
由此可见,说袁术是“魏蜀吴”三族的“接生婆”一点也不为过。没有他的存在,没有他和袁绍的精诚合作,袁家一统天下就不是梦,三国时代或许会直接蜕变成兄弟相争的“南北朝”。
当然,以上都是一般情况,不同的事件,都有各自的玄机,具体来说,刘备丢掉徐州,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故事。
答案究竟如何?敬请期待下期内容。
结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2283.html